庆丰十年,漳州榆县李家村。李家村大部分住户除姓李外,也有少许外姓人。这些外姓人都是恰逢天灾或是战乱路经李家村在此定居下来的。其中有户赵家便是因当地水灾不得已逃到漳州,最后在李家村按的家。当家的叫赵二虎膝下有一儿一女。儿子年方20叫赵小山,女儿年方15叫赵芙,按常礼儿该娶妻,女儿也该嫁人,但家穷又是刚到陌生之地还没熟悉环境那顾的过来儿女婚事。赵家在李家村人无地无亩,连住处也是自家搭建的茅草房子遇见刮风下雨更是苦不堪言。赵家媳妇也只靠替村里人缝缝补补得到少许接济。到了这年的冬天村里人看赵二虎和赵小山有些力气,便推荐去了榆县一户财主家做了长工,这家财主姓张娶的是一位员外之女柳氏,纵是家财万贯膝下却无儿无女,据当地传言是那位员外之女不能生养。赵家父子在张财主家一干就是一个多月,赵家媳妇在家挂念丈夫和儿子,便让女儿带上几件棉衣送去榆县张财主家,那成想这赵芙因送棉衣却被张财主撞见,张财主见赵芙生的俊俏动了歪念想纳赵芙做妾。柳氏听闻又哭又闹又要上吊,但张财主以柳氏不能生养为由拿休书吓唬,那柳氏也只得依从了。张财主许诺赵二虎如果应允亲事便赠三亩地和二头牛,赵二虎和媳妇本不同意但人穷志短,也只能感叹命运不济劝。说服赵芙应了这门亲事。但提出虽然是纳妾也的按正式的礼数排场办。赵芙心里百般不满但婚姻皆由父母做主也只得依从。定了日子接了聘礼,赵母为女儿做了几件新袄交代着到了大户人家该守的规矩,日子在母女俩苦哭哭啼啼中度过,到了迎亲那天赵芙坐上喜轿向榆县而去,伴着远去鼓乐声,等待她的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