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是:
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
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著于静便是动根,
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花好月圆人心更喜,他们一边饮着酒一边畅谈着国家大事,青龙镇的大事,个个信心十足,一致赞扬白媛的文艺才干,尤其常自洁连声夸奖道:“真乃人才难得。”
老人立即向常存举荐白媛去文体学校任音乐老师,常存并向他们透露这么一个消息省武术队已经来函要何大民进省武术队任教练,我正为我们的学校而发愁呢。
常自洁批评常存道:“你这是本位主义,是严重的错误必须立即改正,小集体应服从大集体,大集体必须服从国家,全党服从中央,这就是大局,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去抵抗大局,这就是党的组织纪律和原则性。”
牛嫂道:“你爷爷说的对,忍痛割爱,对大民也是个机会,大鹏展翅让他高高地飞翔吧,洪财去任体育和武术老师,白媛就做文艺班的老师,这也是对你二人的考验和锻炼。”
常存道:“何大民下个月才能走。”
何大民大喜道:“洪财,你们的婚礼马上举行吧,我一定要吃你们的喜酒。”
常自洁道:“洪财你和白媛明天是星期六立即前往监狱看望你爸白世清,他被判刑三年,听说他还认一些字,我给他准备几本书,给他带去让他读读,对他的改造还是有帮助的。还有,把你们结婚的计划都要告诉他,让他知道也是对他的尊重,人要的都是这么一口气,尽管他现在是个罪犯正在服刑,还是要尊严的。”
白媛万分感激地说:“爷爷,您?孙媳妇就是用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对您的感谢,我只说四个字表示我对您老人家的尊敬和崇拜,您,英明伟大。”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这且不说。
正是:
穷沾富恩,富沾天恩,
人心淳厚,雨水调匀。
这一天,常自洁他心里有个想法告诉了牛嫂,戏院没有被真正地使用起来,他想成立一个戏团,取代小打小闹的演出队。就像当年创革命时,游击队不能完成彻底的打败和消灭国民党反动派的任务,必须成立正规军才能打运动战。我们要唱大戏,必须走上市场经济化。
牛嫂道:“县文工团都垮台了,我们能行吗,太冒险了。”
常自洁道:“我有我的打法。”
牛嫂道:“说来我听听。”
常自洁取出一个日记本道:“我的新路子都写在日记本上了,你就看看,当好我的参谋长。”
常自洁把日记本递给牛嫂,牛嫂带上老花眼镜看完了常自洁的构思或者说是战略蓝图,心中大喜道:“很好,很好。真是麒麟思千里,鹪鹩老一枝。”
常自洁滔滔不绝地说:“这个剧团就叫青龙人民剧团,向原县文工团招降纳叛,不能说是招降纳叛?”
牛锁道:“那就叫招安。”
常自洁笑道:“说招安也不妥当,就说向他们招聘吧,我们要唱大戏,演大戏,编写创作新戏,歌颂新农村,唱响主旋律,占领整个农村社会主义的文化生活阵地,彻底挫败不文明的赌博风及一切封建迷信活动的歪风邪气,促进改革开放,发展和提高新文化向更文明更进步的高峰而攀登……。”
牛嫂建议道:“成立剧团不是纸上谈兵,还是大有困难的,你去向阎书记谈谈再取得党和政府的支持,再到文化局,宣传部做个申报,好事多磨,把困难想在前面。”
常自洁道:“现在就出发。”
牛嫂道:“八十多岁的老人了还是张飞的性子。”
常自洁道:“永远保持一个军人的良好作风。”
牛嫂道:“去吧,可得注意安全,这么的年岁总是给别人让位。”常自洁笑道:“你也当过兵,这是我军的老传统,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你可能都忘了。”
牛嫂道:“好了,好了,我说不过你行了吧。”
牛嫂为常自洁收拾收拾,老人就离开了家门去青龙镇这且不再说。中午只有季苹和奶奶一起吃饭,她们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些闲话,话不投机季苹又扯到她的家事上来了。
季苹道:“青龙镇就数常家人威风,常爷爷是个中将当过一个大军区副司令员,离进中央就差半步,三个伯父都是副省厅级干部,宏,志,永三个哥哥也都是县团级的官员,四哥常存现在就是一个镇局级,让我说是穷有根富有种,他们的老祖坟埋到风水地上去了。”
古人云:
蜂能朝王,蚁能行兵。
食王水土,当报君恩。
牛嫂掩口笑道:“死丫头,上大学上到歪门邪道上去了,小小的年岁说些没明堂的鬼话。你常爷爷逼上梁山,革命路上起步早,路是走的事业是创的,时代出英雄,两个儿子一个侄子只有三八步枪这么高就参军打仗了,现在有谁舍得十二,三岁的孩子送往前线呢?毛主席如果在韶山种一辈子的地,朱德总司令,邓小平在他们四川老家不出山,到老依然还是农民,就拿奶奶我来说,你刘奶奶不把我救上青龙山,你常爷爷不带着我去当八路,我还不是一个乡下老太婆?过去有这么一句话,不受寒窗十年苦,何能日后穿红袍,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没有读一天书的人有几个考上了大学?我可以说没有一个。”
季苹道:“大道理我懂,我们青龙镇当八路的也不少为什么没有做成大官?”
牛嫂道:“你阎志兴爷爷也是一位副省长,其他人革命意志不坚决,一起上青龙山是23人,牺牲了八位同志,解放后都是革命烈士,他们有儿女的全部安排了工作,有不少的走上了领导岗位,一直干到底只有三个。”
季苹问:“哪三个?”
牛嫂痛心地说:“阎志兴,常自洁,还有我季香兰,我这个名子还是你刘奶奶介绍我入党时给起的,过去我没有名,叫牛季氏,一个牛嫂快喊了一辈子,名字是个代号,无关紧要。那些人开小差当逃兵,大兵渡江的前一天还跑了一个,这些人……。”
季苹惋惜地说:“这些人太可惜了。”
牛嫂道:“一点也不可惜,奶奶我一直打到西藏,要不是组织照顾我回来找你爸,我一定会报名去抗美援朝。”
季苹问:“我爸他?”
牛嫂道:“国民党把我们追到胶东半岛,路上我负了伤带着你爸留在老乡家养伤,伤口没有痊愈我为了赶回前线只好把你爸寄养在老乡家我就拄着一条木棍回到原部队。”
季苹不耐烦地说:“奶奶别说这些了。”
牛嫂道:“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必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牢记,这是革命的一本红色历史。”
季苹看着奶奶笑了笑说:“奶奶你言之凿凿,这些我会能记住的,家里没有别人,咱说点知心话,因为孙女是您带大的。”
牛嫂笑道:“看来我的孙女还是有良心的,好吧,有什么知心话就向奶奶讲来,合情合理的,奶奶绝对支持。”
季苹含糊其辞,吞吞吐吐好像不好开口似的,她向奶奶看来又看,还是摇摇头说:“待奶奶吃完饭再说吧。”
牛嫂心里也在琢磨,这丫头小鬼点子确实不少,我别被她给瞢了,还是小心为妙,如今的孩子耍起老人一招连着一招,既有手段而又有绝活,定会要你吃亏不可,她来个投石问路,我也给她个顺水推舟,便道:“奶奶的斗里能装几升米你是清楚的,有些问题,里面有大学问的,还是等你常爷爷回来了,你去请教他吧,回答你的问题我想还是使不了的。”
季苹道:“常爷爷的知识虽然渊博,覆焘千容,包罗万象,不管怎么说,是外人,家话不能外传。”
季苹一个外人却震惊了老人,牛嫂反口问道:“苹苹,你常爷爷是外人?是个行脚僧,沿门托钵的化缘和尚?”
季苹急忙掩饰道:“奶奶,别发火啊,我知道常爷爷是您的救命恩人,又是您的老上级,老首长,有恩于您,也恩于我们全家,不管什么理解,他不是我的亲爷爷。”
牛嫂不耐烦地说:“什么话直截了当的说吧。”
季苹果真开门见山地说:“奶奶,您看常存哥怎么样?”
牛嫂气扑扑的回口质问道:“你说怎么样?”
季苹道:“奶奶,我是问您的。”
牛嫂道:“你常存哥很好,人品,素质,文化,工作能力,为人处世各方面良好,我问你苹苹,你这是什么意思?”
季苹无可顾忌地说:“奶奶,您知道我今年多大岁数?”
牛嫂已是满腔的火气道:“我今年80多岁了,你好像比我小几岁吧,你爸还没有我大呢,你说呢?”季苹也豁出去了,高声道:“也怪不得奶奶是从战场下来的人,说起话来都是火药味,历史的公认解放初期,我们的干部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工作能力较差,奶奶就是一个典型,竟搞一言堂,压制群众意见。”
牛嫂道:“好,好我让你说话,让你说话。”季苹道:“我想和常存谈对象。”
正是;
银镰割破青纱帐,揭露其中面目来。
话说季苹刚说出要和常存谈对象,这句话就像一把锥子锥痛了牛嫂的心,她大发雷霆,把手中的饭碗狠狠地摔在地上,勃然大怒道:“你敢。”她像发了疯似的,霍地站了起来挥起巴掌向季苹就是一个重重的耳光。
季苹嚷道:“奶奶,你凭什么打我?你说不行就该有个不行的理由,家长作风也太……”
牛嫂直气得脸色铁青,怒斥道:“我说不行就是不行,哪来的这么多废话。你爹从来也不敢犟一句嘴,你,你道反了天。我告诉你,天下的男人你都能嫁,就是不能嫁给常家。”
季苹厉声质问道:“中国姓常的千家万家你都和他们有仇?到底是什么仇?不共戴天,走到不能通婚的地步。”
牛嫂斩钉截铁地说:“我说的是常自洁,你常爷爷这一门子。”
季苹问奶奶道:“既然你恨他们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为什么又和他们走的这么近?开着大门我们和常爷爷是两家人,关着大门我们就是一家人,门外晴天,我们家却是大雾弥漫,我一直是迷茫不清。我们到底是姓季还是姓常?这件事我就是不明白,在我心里就是一个谜。”
牛嫂愀然作色地怒道:“不管是谜还不是谜,这是老辈人的事,你管不到,也不该你来管。”
季苹毫不示弱地说:“奶奶,您不把话说明白,我为什么不能嫁给常家?我就……。”
牛嫂拍着桌子吼道:“你就是死也不能嫁给常自洁这一门子。”
季苹也生硬地说:“奶奶,我今天也把我的观点向你说清楚,打开窗户说亮的,这条路我要走到底,义无反顾,除非……。”
牛嫂问:“你除非什么?”
季苹道:“除非我爸是常爷爷的亲生儿子,我也姓常,丧人伦的事我绝对不会去做的,否则……”
牛嫂听到季苹这句话,好像当头重击了一棒,一阵眩晕,头重脚轻倒退了两三步,最后还是退到了墙边,一头栽倒在地。这时季军正好回家清楚地看到这一幕,他一个箭步跑到奶奶的面前,弯腰抱起奶奶连声大呼:“奶奶,奶奶……。”
正是:
草木才零落,便露萌颖于根底;
时序虽凝寒,终回阳气于飞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