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在老家不耽误我干活。”小慧婆婆很理直气壮的说。

  不耽误她干活?这是什么话?本来,照顾产妇坐月子,还有刚出生的孩子,就已经是不小的工作量了,哪还会有空闲?她还想干什么活?是她觉得自己很能干,这点小活儿不在话下,还是说她压根就不知道怎么照顾娘俩?对于前者,赵小慧实在不敢苟同,那么大的瞌睡瘾,还干什么都不得要领。对于后者,按理说是不应该存在的,她曾照顾过两个孙子,一个外孙。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对于小慧娘俩采取放养式的照顾。

  赵小慧自从和谭军认识后,仅见了谭妈妈、谭爸爸寥寥数次,婚后也从未在一起生活过,接触的几次都是逢年过年,大家聚会的时候,甚至说基本未正面对过眼睛,说过话。在小慧的概念里,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婆婆。

  现在想来,坐月子请月嫂多好。可对当时来讲,谭军和赵小慧都是从小县城出来的,根本没有接触过“月嫂”一说,至于同事,谭军的同事大多是男未婚,女未嫁,或者是孩子比较大的大哥、大嫂,很少谈论孕妇、月嫂之类的话题;小慧也是这样,他们是第一批未婚进入单位的,只有李娜提前她一点生了孩子,人家还是自己亲人一块儿伺候,也没有想到月嫂。再者,从媒体上了解的月嫂、保姆全是怎么虐待孩子的新闻,交给外人带孩子怎么会有亲生奶奶带让人放心;另外,两个人的经济还不是很宽裕,因为房子欠了谭军哥哥姐姐十几万的债务。虽然没人撵在他们屁股后面要,但敏感的谭军一直没有放轻松。这种情况下,他们肯定不会考虑请月嫂的。

  作为他们最小的孩子,好不容易结婚生子,而且儿子、媳妇儿在市里工作肯定只能要一个孩子。在外人看来,这样的情况,奶奶对孙子应该是怎么宠溺都不够的。你还有心思去干什么活?

  “家里能吃点什么东西?小慧正需要营养的时候。”谭军太清楚自己家里的情况了,原来是家里穷,不舍得吃菜、吃肉,顿顿都是凑活,现在虽然好点了,但母亲节俭成性,还是凑合,即便炒了菜,也是一桌子人围着两个盘子,大人都不敢下筷,小孩儿一阵风卷残云就没了。在谭妈妈的头脑中,馒头能吃饱都行。

  谭军和小慧不同,本身思想观念就不一样。人两个是想着挣钱就是为了花,吃饱吃好是最基本的,身体都垮了,还挣什么钱?吃都吃不好还去谈论仪表,简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本末倒置。再说了,俩人对这个孩子下多大的功夫呀,从之前准备到整个孕期,吃的、喝的、用的,都是孩子怎么好怎么来。谭军负责整体规划,小慧负责具体实施。那么腥的白水炖鱼汤,小慧捏着鼻子,像吃药一样一饮而尽。怀孕的时候,刚好碰上甲流蔓延,为了避免传染,从两个月开始,赵小慧每天带一次性的口罩、手套打车上下班,精神成本、物质成本都不是一笔小账目。

  好不容易孩子出生了,他们真的是恨不得含在嘴里、捧在手心,像珍宝一样的小心翼翼。老人却让她们回老家去,不管是谭军、还是赵小慧都坚决不会同意的。

  “要不你列个菜谱,到时候就让咱妈按菜谱给小慧做饭。”不知何时,谭军的大姐来了,也插进话。

  小慧真的无语了,为什么每个人都想着让她和孩子回老家呢?为什么就不能到自己家里帮忙照顾一下呢?你们都想着自己方便,怎么就没有人设身处地的想一下自己呢?

  一碰到反驳、吵架之类的,小慧就特别不善言辞。她就觉得自己很生气,一开口肯定就想冒火,与其和大家吵起来,小慧一贯选择沉默,内伤自己。

  “小慧,我跟你商量一下,回家住不行吗?”谭妈妈看小慧一直都不说话,直接对着小慧商量起来。

  “我随便,你跟谭军商量。”赵小慧面无表现,语气不带一丝情绪。

  “回我们家。”谭军有些恼怒。他知道,母亲还想帮哥哥照看两个孩子。谭军不是一个特别自私的人,可在这件事情上,他就想自私一次。两个侄子最小的都已经六岁了。嫂子就在村里的小学当老师,哥哥也在乡里的医院工作。两个人的时间非常充裕,给孩子做个饭能怎么着?

  他知道,嫂子属于未婚先孕,从她进门起,就没碰过锅碗瓢勺一下,两个孩子更是父母帮着带,吃的、喝的,恨不得全都贴上。哥嫂两个人并不少挣钱,可人家就愿意靠父母贴钱过日子,把自己的钱全都攒下来。谭军对这件事从来没有心里不平衡过,也没有发表过任何评论,一个愿贴,一个愿花,他能有什么办法,只是心疼父母而已。

  现在他也有孩子了,是真的需要母亲的帮忙,而且,母亲帮自己并没有跟哥嫂家产生冲突,大家怎么就那么不理解呢?

  “如果爸还在,肯定不会让我为难的。”谭军真的很想念自己的父亲,脱口而出。

  谭军婚后第五个月的一个晚上,谭爸爸突发心梗去世了,谭军连最后一面都没赶上,这是谭军心里永远的痛。

  在谭军的头脑里,谭爸爸是谭军对这个家庭唯一温暖的回忆。他能理解自己这个小儿子孤身一人在外的种种不易,能感受自己的敏感、自卑,会想着照顾自己的情绪,会不时的问自己“钱够花吗?”……谭军受挫时,永远只有谭爸爸一人会在背后重重的拍拍他的肩膀。这个一直牵挂他的人,在他婚后终于可以松口气,颐养天年的时候,却突然去了。

  谭军还打算着自己该怎么回馈自己的父亲,让父亲安享天伦之乐。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谭军还没来得及孝敬自己的父亲,上天却永远的剥夺了他的权利。

  谭军更无限懊悔的是,父亲还不知道小慧怀孕的消息,这是他心心念念的最后一桩心事。

  看着谭军泛红的眼圈,屋里静悄悄的,没有人再开口反驳。谭爸爸的离世是每个人的痛。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谭妈妈随谭军、赵小慧回到了他们自己的家。

  到了市里,问题很快就暴露了。谭妈妈不会用燃气、不会开门锁,完全没有收拾屋子的概念……

  谭军每日依旧早出晚归,大多时候都是赵小慧、孩子和谭妈妈三个人在家。

  小慧喜欢喝稀饭,谭妈妈每次做稀饭都是一把米加一锅水。

  “妈,咱下次把稀饭熬得黏糊一点吧。”

  “稀饭不都是喝汤吗?米下多了谁吃?”

  “可以把水放少点呀。”小慧有些结舌,谭妈妈做了几十年的饭,这点道理需要自己说吗?几个人做几碗饭,放几把米,自己这个新手都知道,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吗?

  还有炒菜,在谭妈妈看来,我每顿都给你炒一个菜,待遇真的是太好了。

  可对小慧来说,菜每次都是勉强盖着盘底,量太少了,或者你多炒一个也行呀。没有,炒鸡蛋只有两个,而且干巴巴的。炒青菜,就是两筷子都没了。

  “妈,咱多炒点菜吧。”

  “炒多了谁吃?”

  “我吃,我每天都吃不饱。”小慧不再委婉了。

  “你不是喜欢喝稀饭吗?那么多稀饭天天不喝都倒了。”

  平心而论,谭妈妈不是一个坏婆婆,可她做的事儿、说得话真让人生厌。

  我吃不饱还不能说了?熬粥熬粥每次都是稀汤寡水的,谁能一下喝一锅,倒掉,扔的又不是你的,我们乐意扔这个钱。

  可赵小慧真得不知道该怎么跟婆婆说,两个人的思维永远不再一个频道上。

  家里到处都是积尘,谭妈妈好像根本就没有清洁的概念。除了简单的做个饭,不是睡就是干坐着。孩子基本都是小慧一个人在弄,白天带,晚上带,休息休息不好,吃吃不好,每天看到的是到处乱糟糟,地板脏兮兮,心情愈发恶劣。

  谭军发现小慧的情绪有些不对。

  ------题外话------

  对不起,亲们,今天更新迟了。

  求谅解,求收藏。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