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芸抬眼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翠绿翠绿的竹林,层层叠叠。晨风微微拂过,挨挨挤挤的竹叶迎风起伏,像海上的波浪,此起彼伏,甚是好看。
琴声正是从里面传出来的。其琴声忽而如潺潺小溪,静静地淌过原野;忽而如高山流水,叮叮当当奔流不息;忽而如静夜里小虫儿哝哝;忽而如悠林里小鸟儿窃窃私语……似乎把人都带进了童话般的世界。
“多么美妙而动听的乐曲啊。”
柳如芸暗赞着,感觉自己一扫刚才的烦闷,心跟着琴音而动。她不由地踩上一条通往竹林的曲折幽静的林间小路。竹林中的空气十分清新,让人感到凉爽宜人。
走了大约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她惊叹眼前的景致,竹子环着的是座小湖,湖水清澈,一湖的荷叶似一把把撑开的翠绿色的伞,有些许的荷花盛开,大多的是含苞欲放。风儿吹开湖面,荷叶摇曳生姿,荷花亭亭玉立,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湖中央有一座精致的亭子。亭子里端坐着一穿白色衣裙的女子,背对着她,正在抚琴。
柳如芸感觉自己像个不懂事又调皮的孩子,不小心闯入了神仙住的地方。她不去打扰,她静静地看着,静静地听着。
一曲终了,弹琴的女子转过身来,望着柳如芸。也是静静地,不开口也没有责怪她的擅自闯入。
柳如芸看着亭中的白衣女子,心里却起了波澜,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呀:一袭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袖口绣着精致的金纹蝴蝶,胸前衣襟上钩出几丝蕾丝花边,裙摆一层淡薄如清雾笼泻绢纱,腰系一条金腰带,贵气而显得身段窈窕,气若幽兰,颈前静静躺着一只金丝通灵宝玉,平添了一份淡雅之气。耳旁坠着一对银蝴蝶耳坠,用一支银簪挽住乌黑的秀发,黛眉轻点,樱桃唇瓣,唇色却过于苍白,或许是她在林间待得过久的原因吧,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她的美,她美得宛如步入凡尘的仙子。
柳如芸心里升起一丝歉意,她还是打扰到眼前的人了。她向着白衣女子微微一笑,笑中有着歉意,转身准备往回走。
白衣女子微一愣,望着已起步的柳如芸,出声叫道:“请留步。”
柳如芸但觉一声柔和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她驻足转身。
女子见她转身,笑道:“你过来。到这儿来。”
柳如芸眼底里有些惊讶,她依言走近女子。
“你扰了我弹琴。”对方肯定的说道。
柳如芸一听,更是过意不去,“你的琴声美妙动听,引着我来到这里,我为我的无心惊扰向你赔不是。”
女子一笑“我没有怪罪之意,你懂琴?”
“略知一些,姑娘的琴弹得真好。”柳如芸瞧着眼前柔和带笑的女子,真心赞道。
“是吗?好在哪里?”
“其音空旷,其音悠远,其音绵绵,不绝于耳”
女子注视着柳如芸,品味着柳如芸的话,片刻,她招手:“来,你坐下来。”
柳如芸坐在了女子的对面,她也一样的注视着眼前的女子。
“来,我弹你听,你评,可好?”女子有些激动,“平时,只有杨哥哥会来,煜哥哥偶尔来会。除了他们,你是第一个到这来来的。”
她和杨宇轩,司马煜他们认识的,那她会是谁呢?她不由的多望了对方几眼,对方正微笑着,眼里有些期盼,有些激动。
她想到刚才对方说‘可好?’柳如芸觉得眼前的女子是那么的随和,她似乎看到了懂音乐,爱音乐的同行,深埋心里的音乐细胞异常活跃。如果说在天下楼的听曲评曲是被逼的,那这一次是她愿意的。来到这个时代有一段时间了,她第一次真正的出自于心的去听去评。
“嗯,如果评的不好,请别见怪。”柳如芸也笑了。
两人相视一笑。女子吸了一口气,玉指开始在古琴上拨动,十分流畅。伴随着古琴,婉转的琴声再次在竹林里响起。
柳如芸闭目聆听,嘴里缓缓而道:
“舒缓如流动的泉水”
“急越如高山的飞瀑,”
“清脆如珠落玉盘”
“低回如呢喃细语。”
……
竹林外,‘南宛’处。
早朝后的司马煜正领着身后的两个男子往厅堂而来。一是司马烨,二是柳如风。柳如风是送嫁妆到煜王府来的。
快到厅堂时,他们停住了脚步,因为竹林里的琴声。本来,‘南宛’离竹林有一段距离,平常人是听不到琴音的,然而,这一段距离对于眼前武功极高的三个人来说,不算什么,因此,竹林里的琴声清晰的传入他们的耳朵。
司马煜微微皱眉,今日怎么弹了这么久?平时是早朝后,那边的琴声就结束了。不知道要休息吗?他转身向着竹林奔去,身后的两个男子一见司马煜的举动,一时好奇,也跟了过去。
当他们赶到竹林时,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番情景:翠竹环绕荷花湖,湖中亭子一红一白两女子,红衣女子端坐古琴前,玉指轻扬,指尖下飘出琴之音,那样的悠扬清澈,如山谷间嬉戏的山泉;那样的无拘无束;如杨柳梢头飘然而过的微风,那样的轻柔奇丽,如百花丛中翩然飞舞的彩蝶;那样的清寒高贵,如雪舞纷纷中的那一点红梅……琴声中,白衣女子在随音而舞,舞姿优雅高贵。
他们看着,无不惊叹她们的完美配合,红衣女子弹得入神动听,白衣女子舞得入神优美,琴随舞变,舞随琴动。
忽然,琴声戛然而止,白衣女子猝然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