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柳情的嘴角抽了一下。

她怎么就忘了还有“搜身”这个大杀器呢!然后她看向芮柔,果然芮柔已经很焦急了。

柳情微垂头:“官爷,小人的母亲是女眷……这不太好吧。”

军官再挥手,外面就被带进来一个身体粗壮的老嬷嬷:“把那女人带到里面去检查,务必一丝不漏。”

老嬷嬷像是做习惯这种事情的,低眉顺眼的答应,然后一双蒲扇似的大手就伸向芮柔,动作一点也不温柔。

而剩下的几个官兵走上前来,伸手就要去扒柳情的衣裳。

柳情退后一步。

军官的脸色冷下来:“怎么,你想抗命?”

柳情深吸一口气:“……小人不敢。只是,小人希望,能与母亲一起,到房间里去接受搜查。”她说完,特意侧了脸,在耳朵上揉了两下,就把耳垂上的耳眼露出来,跟着轻声道,“还请军爷原谅小女子的隐瞒。”

军官扬了扬眉,对老嬷嬷示意:“把这个也带进去。”

柳情谢过后,抢先一步去扶住芮柔。如果真的让她去被老嬷嬷抓,她肯定是演不来的。

母女两人跟着老嬷嬷进了里间,门关好后。老嬷嬷虎着脸:“两位快些宽衣,老身还要去给将军回话。”

原来来搜查的人竟然是一位将军。难怪军纪严明,那些兵士进来后,眼睛也没有在芮柔身上打转,而是令行禁止的。

不过,柳情可不会真的脱衣服让人检查。这样的老嬷嬷她是知道的,一直做的都是同类调教和审讯女犯人的事情,常年下来,手段必定变态无比。落在她手里,想一想都觉得恶心。

于是就在老嬷嬷不耐烦要自己过来动手的时候,柳情一闪身到了她的身后,在后面点了她的穴道,同时另一只手精准地点中她的哑穴。

老嬷嬷定住不动,也不能说话,双眼睁得老大。柳情不紧不慢地走到前面,对着老嬷嬷温柔一笑。老嬷嬷情不自禁地看向柳情的眼睛,只觉得那黑色的眼瞳深处好像漾起了一个漩涡,越来越快的旋转……

大概只过了五秒钟左右,老嬷嬷的眼神就变得呆滞了。

芮柔很好奇地走过来:“她怎么了?阿情,这是你做的?似乎不像是修士的手段啊。”

柳情笑道:“女儿哪有什么修士的手段,这不过是曾经看过的书中所载凡人用的小窍门罢了,正好在这凡人界使用。”

芮柔也知道女儿平时在房间里翻翻书什么的,就揭过去了。

只见柳情对着老嬷嬷问道:“外面的将军是什么人,来客栈里有什么事?”

老嬷嬷茫然答道:“是沈浩沈将军,砻盘城禁军副统领。昨夜子时前后,户部左侍郎之子、礼部尚书之子、以及两部以下各郎中之子在沙沪城中遇害。沈将军接到统领命令,要在三天之内查到凶手。”

柳情若有所思。果然昨天那些人非富则贵,那个喝止宋三的男子似乎身份更高,只是在这里就不太好问了。

于是换个问题:“你的身份?”

老嬷嬷回答:“老奴是刑部女狱监的人,此次跟随沈将军搜查城中各处。这间客栈是重大嫌疑处,每一位女眷都有老奴亲手检查。”

跟柳情所料不差。不过时间不多,柳情为防外面的官兵撞门,不能久问。于是她很快再次对上老嬷嬷的眼睛,一字一句说道:“听好,你在房间里认真地搜查过两个女人的全身,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我现在数三声,你会醒过来。”

“一、二、三!”一声清脆的响指。

老嬷嬷的眼神从迷茫,瞬间过度到清醒。

她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只是上下再扫了柳情与芮柔一眼后,哼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芮柔不愿意再出去跟那个军官有接触,就是柳情出去,见到沈浩后,做出一副刚接受搜身、不敢抬头看的样子。

只听老嬷嬷对沈浩禀告道:“回将军,里面的两个女子没有问题。”

沈浩点点头,一招手:“我们走!”

就和他们来的时候一样匆忙,他们又很快地去旁边搜查芮柔的房间,接着一间一间,把整个客栈都翻了个遍。

当然是什么都没找到的,官兵们仍然保持严谨的态度去盘问客栈的掌柜和每一个店小二,甚至包括后面的厨子厨娘也都一一问过,这才离开。林林总总耗费的时间,足足有两个时辰之久,足见官府对此次事件的重视。

不过这一切都跟柳情无关了,不管怎么查也不可能查到她的头上。她也自信自己的表现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而芮柔只知道这是凡人在调查什么凶手,可她不乐意跟凡人多做接触,自然也不会知道,那些死去的人,就是昨晚曾经对她无礼的那一批人。只有少数还留在客栈喝酒的几个人,才侥幸逃过一劫。

***

四月里,正是暮春时节,明玉湖边开满的桃花都已经凋谢了,还剩下的花瓣纷纷而落,洒下粉色的花雨,使得整个湖面犹如梦境一般。

明玉湖以及它旁边的桃林,是沙沪城难得的景色,平常的时间,就有很多人在这里踏青赏花,还是颇热闹的。

在桃林中,每距离十多米就有一间小小的竹屋或者是茅草屋,与桃林的景色相得益彰。有些手艺人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租下屋子做点生意什么的,也很能赚一小笔。更有文人墨客在这里赏花赋诗,也有姑娘闺秀们乘着小轿晃晃悠悠地路过,偶尔掀开帘子扔出一方手帕,或许,就有才子捡到,成就了一双佳话。

半个月前,有一对母女在桃林中的竹屋住下,做起了卜卦的营生。价钱不算太贵,若是贫苦人,一个大钱就能卜上一卦;若是富庶人家,则需要一两银子;若是不但富庶而且清贵的权贵人士,则要因其所问卜的事情来定,哪怕是上千上万两银子,也不足为奇。

传闻但凡是去寻卜问卦的人,竟是无一不中,于是短短时间内,那竹舍中人便声名鹊起。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