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阑最为繁华的当属临近皇城的玄武街,所有的达官贵人便是临街而居,越是靠近皇城身份便越是金贵,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已被侧册封的皇子。
皇帝九子,大皇子早夭,二皇子乃是皇帝一夜风流与宫中侍婢所生,身份低微一向不得皇帝宠爱,早在弱冠之时便被皇帝封了王,赐了边远封地搬离了皇城;而余下的几子中,九皇子年幼,八皇子放浪形骸不得皇帝待见;七皇子六皇子乃是双生兄弟,为皇贵妃秦氏所生,身份倒是足够尊贵,奈何这两位皇子一个是冲动易怒,一个是狭隘多疑,皇帝虽然有些偏爱,却不敢委以重任;五皇子自幼痴迷武学,眼底除了武学再也容不得其他事物,纵使皇帝有心栽培他也是无心消受;四皇子风落玉温文尔雅博学多才,极的民心,乃是百姓心中最为适合的储君人选,一年前被封为敬王但并未分赐封地,所以依旧居住在玄武街;而三皇子风绝尘,乃是已逝皇后所生,自幼体弱多病,五岁之时便被送去潋滟谷由谷主潋滟神医教养,直到两年前才被皇帝接回宫中,或许是因着皇后的原因,皇帝对三皇子格外怜爱,才将他接回来便封了为“安王”以愿他身安体康,据说皇帝为了不让安王来回奔波劳累便不顾众人非议特意将自己的御辇赐予他,供他入宫乘坐,而,因着皇帝的这番举动,朝堂表面上一片风平浪静,实则已是暗波汹涌,只要稍有差池便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庭院林立,雕梁画栋,勾心斗角,假山成群,竹柏成林,三步一亭,五步一阁,这,便是玄武街的安王府。
走过竹柏林,踏过青石小路,安王府郁郁葱葱的园子便呈现眼前,四周竹柏环绕,假山小桥随处可见,本该过了百花齐放的季节,这里却依旧是一片姹紫嫣红。
早在两年前,安王还未回来之际,皇帝便差人开始修建安王府,从用工到布局无一不是精致细密,听说,就是这园中的花儿还是皇帝先派人去潋滟谷打听好了安王的喜好,然后亲自在御花园中为安王爷挑选的,可以说,御花园中有的花儿,这儿便不会少为此,皇帝还特意派了宫中养花的老公公前来伺候这一园子的金枝玉叶,由此可见安王在皇帝心中的分量。
绕过九曲回廊,穿过半月拱门,府中最为出名的群芳十六亭跃然眼底,其中以位于池水中央的牡丹亭为主,其下又跟五亭,分别是:梅、兰、菊、莲、水仙,每亭之后双亭紧跟。梅花亭后便是蔷薇,凤仙二亭,兰花亭后梨花桃花侍立,菊花厅后乃是木香、芙蓉,之后便是莲花亭后杏花、蓝菊,水仙亭后紫薇、丁香。十六亭亭亭相连,亭上烟纱袅绕,亭下红莲绽放,雨幕之下池水涟漪不断,轻风拂来,烟纱随风起舞,如同美人折腰,此情此景,当真无愧那“群芳”二字。
雨幕中,一幕倩影翩然而来,一袭碧色缠枝牡丹褶裙,外罩同色半臂,腕见挂着水蓝色阮烟罗,杨柳腰间一串银铃随着脚步轻轻晃动,伴着雨声说不出的动听,细看,黛眉杏目,嫣唇琼鼻,发髻高挽微微露出莹白如玉的颈脖,说不上倾国倾城,倒也是楚楚动人,尤其是那眉眼之间的纤弱,让人见了止不住心生怜惜。
上了回廊,她收起伞,移着细碎的莲步,穿过紫薇亭与丁香亭而后在水仙亭停下脚步,福福身子颔首对着牡丹亭轻言道:“爷,夜袭回来了,在亭外等候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