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
院子里茉莉花香在月夜下异常的浓郁,大捧茉莉花铺散在院子中的石桌上,都说中秋折桂,她倒好摘了好多茉莉。桌上摆着各色的月饼水果,一壶茉莉花茶袅袅地冒着热烟。在漆红的木盘挑了颗栗子,剥开了坚硬的外壳,放入口中是绵腻的香甜的口感。她最喜欢吃的就是糖炒栗子,小时候跟着妈妈去超市肯定要闹着要买。
“小姐,你说月亮里真的住着嫦娥吗?”小翠靠着石桌托着腮,仰望着夜空中的明月,喃喃自语。抿了一口茉莉花茶,月容没有出声。她可没想告诉小翠——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1/81——
“小姐再给我讲一遍嫦娥仙女的故事吧!”
看着小翠痴迷的神情月容忍不住笑了。
“求求你了小姐,再给我讲一遍吧!”小翠合十双手一副哀求可怜样。
这个嫦娥奔月故事几乎每年都要讲一遍,怎么都听不腻呢?和民间流传的嫦娥偷药的故事不同,她的这个版本是现代人艺术加工后比较浪漫的一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王母娘娘赐给他两颗仙丹,吃一颗可以长生不老,吃两颗可以上天为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丈夫。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和月饼,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广寒宫冷冷清清的嫦娥太可怜了!”听完故事的小翠泪眼婆娑,无限感慨。
月容抬头望月,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月儿不负众望无垠夜幕中独自高悬,岁月流逝,命运跌宕,对人而言匆匆数十年光阴,从少年不知愁到白发苍苍古来稀,短暂的唏嘘,唯有月亮,滚滚历史长河它看尽悲欢离合世间百态。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月容低声吟诵。在小翠眼中月亮是个凄美故事的化身,而每个人心中对月亮各有寄托。但愿人长久千里千里共婵娟,看着圆满的月,安慰自己至少还能和父母看到同一个月亮,尽管在不同时空。
“好一句‘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陆秀清的声音从她们身后传来。
圆形的拱门上挂着一盏红灯笼,微弱的光却将他的影子拉的长长的,背着光看不清他的表情。双手赋在身后,站在笔直,风吹过,衣襟随之浮动勾勒出了一副淡雅幽静的图画来。
“怎么去了这么久?娘睡了吗?”刚才他送陆母回房休息,到现在才回来。
“睡下了!”他接过她手中的茶杯,却递出了一直藏在身后的一只桂花。
“折桂赏月,这下我们可都做全了。”她接过来仔细轻嗅了下轻笑道。原来他去了这么久是去折桂花了。
小翠也笑着说:“我去拿个瓶子将它多养几天。”说着欢快地跑去取瓶子了。
院子里只留下他们两个人,明月高悬,晚风拂面,花香暗袭,四目相对,情愫暗生。
“哪里的桂花?走的累了吧?”笑盈盈地为他重新倒了杯茶水,附近周围没有桂花树,也不知道他跑去哪里摘的。手中的桂花掉落了细小的花朵,密密重重。凑的近了反而吻不出味道,反而他的身上沾染了桂花的香甜气息。
“你喜欢李太白的诗词?”他接过茶杯不答反而问,适听到她所讲的嫦娥故事的下半段,更听到了她所念的诗句,让他大为震惊。
“对,很喜欢。”月容点头,李白的作品大多浪漫奔放,豪放洒脱大气,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没有人不喜欢的。他的诗词有近千首既有描写盛唐的繁荣,也大胆揭露统治的腐败更蔑视权贵。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最最潇洒出名的。如果生在现代那简直就是天皇巨星级别的人物,绝对的偶像。当初在病中无聊,看到念初中的弟弟从图书馆借来了的《李白诗集》,崇拜了这个伟大诗人好久。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她一直记得:“他大笔横扫,狂飙突进,于是,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在诗中,他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在诗里,他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只可惜他空有满腹才学但并未得到当权者赏识,到了晚年也穷困落魄”陆秀清点头郑重道,“他生在盛世皆是如此命运,更可况如今,鞑虏当道,皇权旁落——北方战事不战而败百姓流亡苦不堪言,权贵却苟且安生继续富贵日子。”尽管是平淡简单几句却掩盖不住语中的愤愤不平,和踌躇难申的煎熬。
“个人命运总是被国家命运所牵涉,生不逢时是许多有志之士命中注定的苦难,可是乱世出英豪,时势造英雄。事情总是有两面的,何谓之好,何谓之坏,关键还是要看自己如何把握,命运终究掌握在自己手中。”
他看向月容,目光竟是前所未有的诧异佩服,如果嫦娥奔月故事只是小女儿的浪漫情怀,那么对李白的点评已让他惊艳,如今这几句命运之说又岂是一个深闺女子懂得的?他到底小看了自己的娘子。
“夜深了,还是早点休息吧。”月容略低下头,避开了他的目光。
怎么聊到了时局了呢?月容诧异,关于历史她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虽然如今北方战事持续,但宋朝被元朝取代是不可改变的历史。更何况在她的观念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是一样的,只要百姓的生活富足安乐谁来当皇帝有这么重要吗?遗憾的是和平前的战乱受苦的都是百姓,争权夺势牺牲的都是普通人民。
只是他,身在其中,他看的透吗?能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