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射下,冉莺手捧古书,静静地坐在窗框上,双腿蜷着,可以瞅见院子里花团锦簇红紫芳菲的模样。
来这里已经三天了,她大致弄清楚了目前的情况。
这里是南凤国,居然就是那个自己曾经笑话了半天,觉得不可思议的女尊国!而自己所在的这个身体,竟然是南凤国唯一的皇位接班人,太女殿下凤玥鸾!这个太女殿下,平日里骄纵跋扈(这个没人敢这么跟她说,是无意中听扫地的两个宫女说的。),年仅12岁却好色成性(这个也不是别人跟她说的,是她自己揣摩出来的。)
收罗来的男子不下百人,且各个样貌秀美。其中最为受宠的,便是她的正夫——太女君碧言卿,据说太女与太女君形影不离,十分“恩爱”。这“恩爱”二字实属无稽,八成是这小屁孩看上他的那张脸,天天黏着他罢了。
新封为君的六名男子容貌据说也是极为俊美,且七人脾性均截然不同。冉莺不禁腹诽起这个太女来,她是想把所有类型的男子都尝个遍么?不过幸好她才12岁,南凤国明确规定女子13岁及笄后方可娶夫,也就是说她现在还是个黄花闺女。
不过,既然她之前在发高烧,说明这个太女是发高烧而死的,没人能再夺回她这副身体了。
冉莺不禁松了口气,低下头翻起皇室宗则时,随意瞄到一行字,却又让她惊得呀的一声叫了出来。
“太女10岁立正夫,12岁起需与正夫同床而睡,13岁及笄时方可行敦伦之礼。”
难怪她一清早起来发现洛言卿赤身裸体地躺在她床上…不对…赤身裸体?!
她的脸微微红了起来,不过看自己这个身体,鬼都不相信他们前一天晚上做过什么。
撇开这些不谈,她还认清了一个事实就是,如今是凤历三百二十一年,换成东阳国历,则是志庆七年,这个时候娘分明刚刚怀上孩子,自己和娘仍在人世!想到这,她的心情开始激动迫切起来,也许回到东阳国,还能见到自己的母亲。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有些债,就要势必找那些人讨一讨了,既然老天有眼,让她重生,又给了她这人人艳羡的身份,不让那些置自己和娘亲于死地的人得到报应,她就不是风冉莺!
“看样子你身子好了不少,不过书还是少看,多睡一会。”
言卿推门进来,侍女唤了声“太女君殿下万安。”在看到他摆手后,恭敬地退下了,走时不忘掩上门。
冉莺抬起头,虽然这张脸看了三天,但每次一见到他,还是会有莫名的心跳,也许是初次见面的场景太过香艳,导致冉莺满脑子都是他不着寸缕魅惑勾人的模样。她见过自己这个身体的样貌,12岁还没长开,但唇红齿白,精致得像个瓷娃娃般,已不难瞅见日后该有如何的
倾世之姿,跟他站一块儿,其实瞧着也挺般配。
不过…这个正夫还真是喜欢穿黄色…昨个是金丝滚边纱袍,今个就成了菊纹长衫,披着淡金色大氅。
“这么喜欢穿黄色…真像朵菊花…”冉莺小声咕哝着,再一抬眼,正对上言卿颇有深意地目光。
冉莺心虚地眨眨眼。
“你忘得可真是干净…宫里侍君衣服的颜色不是随意凭喜好而穿的,每个位阶有专属的颜色,和朝中大臣按品阶着不同色的朝服道理相同。”
言卿指指自己的衣衫:“我贵为太女君,你的正夫,不出意外的话会是将来的凤后,平日所穿的自然是最为尊贵的黄色。”他走到冉莺身边坐下,指指散在茶几上的朱色册子,“皇贵君你目前身为太女还没有资格立,朱色便是皇贵君应该穿的颜色,并且后宫中最多只有四人有此殊荣。”冉莺瞅了瞅那那册子,想着有四位穿着朱色的男子在自己面前晃来晃去的样子,顿时觉得有些眼晕。
言卿侧身,纤细的手指捻起身旁那棵翠竹盆栽的叶子,托在手里如同上好的碧玺,翠色欲滴。“然后便是贵君,贵君之位最多七人,而你的贵君有三人,均着翠色,浓淡可凭自己喜好。”
冉莺盯着那竹子半晌,看来以后会看到三棵绿竹在南宫茁壮成长。
“其次便是淑君和贤君,没有人数限制,分别是紫色和墨色,你有两位淑君和一位贤君。”
其实七个也不算多是不是,当年在风府,爹爹就有五房夫人,何况这是未来的女皇呢。
言卿转过头看着冉莺,眼角闪过一丝戏谑,不咸不淡地来了句“这都是叫的出名号的。另有昔日太女所挑及各地上荐的一百二十三人住在集芳殿,等太女及笄,临幸后即可封君。”
“每夜都要挑人侍寝哦~”言卿眼角眯起,笑得像只骗小白兔的老狐狸,看的冉莺心里直发冷汗。
不会吧,这太女平白搜罗那么多男人来干嘛,自己不解决,发个烧烧死了,难道让我替她当种马?
不行不行,我大仇未报,怎么能先在这种事上累死呢,日后传出去,南凤国唯一一个在床榻上累死的太女可就要名扬千古了。
冉莺咽了口唾沫,不动声色地打量了自己这副身板,实在舍不得它年纪轻轻就“一双玉臂千人枕,一点朱唇万人尝”的,这和妓女有什么两样!不是还有一年呢嘛,到时候把他们遣散回家不就好了,还是正事要紧,正事要紧。
“对了,母皇,听说你发烧不退,急的日夜兼程赶回来,刚从南方巡视河道归来,估摸着现在该到寝宫了,你去请个安吧。”
说起凤玥鸾的这个母后,她看过皇家史册,虽说写帝王必须要往好里写,但也总归八九不离十,知晓她自十五岁登基,先是设计将摄政王云存琉的大权夺了回来,抄了云家,后在与北湾国关于边境线的战役中,任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将领采媚儿,采媚儿巧施断粮计,大破北湾,签订了将北湾与南凤接壤附近的五座城池悉数划与南凤的协议。自此,南凤女皇凤音沫与银凤将军采媚儿的名号传遍四国。
她凡是喜欢亲力亲为,前几个月南方河道多有洪涝现象,女皇便亲自前去督修,若不是这次太女高烧不退,她不会这么快就回来。
不得不说,冉莺对这样一个名动天下的女人还是很敬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