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终于黑透,远处脚步声响起,在这静的出奇的夜色下格外撼动人心。
门被推开了,我不知道胤禛本来是准备已何种表情来安抚我的,但在他看到披头散发,一脸惨白的我便只剩下惊诧了,或许但带着些许怜惜吧!可我当时却无暇顾及。
“皇。。。。阿玛,他。。。。。。”我颤抖着说不出话来。
我是多么希望胤禛这时能狠狠的责备我,怪我胡思乱想、杞人忧天,可他只是默默的走过来,将我环在他怀里,紧紧抱着我。
一切都已了然,可我却哭不出声来,只是蜷缩在胤禛怀里感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皇阿玛想见你!”胤禛的声音自耳后传来,将我残忍的拉回现实。
从未觉得京城这么大,可是这颠簸的马车却这么久都没有停下的迹象,从未觉得紫禁城这么大,可为何喝马扬鞭之声却就不停息。
手心已完全湿了,连带着将胤禛的手也湿透,我偷偷抬眼看他,满目肃然。
“年儿!到了!”胤禛轻轻的唤醒我,满脸双眸中满是关切。
乾清宫门口零零星星跪着几个人,看来京城内的皇子都聚齐了。
“年儿!”胤礻我声音沉重的唤我,眼里满是担忧。
我的心暖了起来,深深看着这从小长大的兄弟,眼眶湿润。
胤礻我旁边跪着八哥,目光温柔,样子异常憔悴!却一点没有影响他温润如玉的气质,一样让我觉得窝心。
“年格格!皇上在等您!”李德全满脸焦急,在我耳边小声催促着。
回眼看响胤禛,他已经跪在了众阿哥之中,双眸凝视着养心殿,没有理会我投来的目光。
李德全将我带进康熙的寝宫,低声唤了一声:“皇上,年格格来了!”便关上门。
我抬眼看向康熙,面色惨白如纸,虚弱的靠着垫子勉强半躺半坐着。
早上还没这么严重的,怎么这么快?啊!我心里一惊,老爷子原来根本就是装的,他身子觉不是这一两天才恶化的,恐怕他是不想让我和弘历担心所以才会在我们面前强撑这么久的,难怪德妃会和康熙争着抱弘历呢?原来她是怕老爷子身子受不住才会这样的。我还老以为自己很孝顺,把压抑着自己的性子把自己束在这华宅之内,只为给康熙一个美好的晚年,却不知水从来都是往下流的,我的付出永远都不可能超过他们。
“皇阿玛!”我忍不住失声痛哭。
康熙的笑容很温和,没有显出半分的痛苦悲伤,轻启薄唇唤道:“年儿,到皇阿玛身边来。”
虽已病入膏肓,可康熙的王者之气却一点也不见减少,只是轻声呼唤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魄力。
我忙敛住泪水移步到康熙床边坐下。
“年儿!”康熙一脸肃容看着我。“这些年皇阿玛待你如何?”
“亲如父女!”我毫不犹豫脱口而出。
康熙的神色缓了缓,喃喃道:“这些话朕从没有问过你,但到了今天,朕想知道答案了!”
我疑惑的看着康熙,突然想到在这个时候康熙谁都不见,却这样急于见我,实在很是奇怪。
“朕知道这样问了必定违背天意。”康熙双眸半阖,沉思半响道:“朕想知道你所知道的一切。”
我心中暗暗吃了一惊,怔了半天才道:“皇阿玛想知道什么?”
康熙的眼睛熠熠生辉,眸中满是精光看着我道:“朕知道你到底是谁,朕还想知道大清的将来?”
我脸色一变,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康熙眼中的精光一收,带着一丝期许。“朕已行将就木,这时问你也只是求的一丝心安而已。”
看着康熙虚弱的样子,我心里一阵酸楚,可是。。。。。。我真的犹豫的。
康熙也不逼我,眼中闪过淡淡的失落,道:“也罢!朕也不想因此淡了我们父女情分。”
哎!有什么不能说的呢?康熙总不会因此把我当妖怪给杀了吧!
“皇阿玛!”我收起犹豫,正色道:“其实我只是一抹来自几百年后的幽魂,不小心俯身在死去的年格格身上。。。。。。。”
我缓缓的陈述着当年的一切,爸爸死去的那一幕重新在我脑海中浮现,让我的泪水如决堤般泛滥。
“孩子,苦了你了!”康熙虽震惊于我说的一切,但听到我亲眼看着爸爸被人害死,则我却无能为力的看着这一切,被爸爸送回清朝时离乡背井时却心痛不已,用手抚着我的脸,满脸疼惜。
这一切在我心里憋了这么多年,今天这样一股脑的说了出来,竟像搬开心里的大石般轻松了不少。
我压住内心的悲伤,湿着眼眶看着康熙道:“皇阿玛,年儿不苦,这些年来您和额娘对我视如己出,疼爱绝不逊于爸爸,所以这些年来我真的很快乐,真的。。。。。。”说着我又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这也许就是我们之间的缘分吧!”康熙微红着眼眶给我一抹窝心的微笑。
哪一刻我像看到晨曦的阳光般,满心满眼都是温暖,来到清朝这些年从没像今天这般轻松豁然。
康熙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却什么都没有再问,只留下一室温馨。
我知道他还有问题,却不希望让我以为这些年来他对我的慈爱是只为了能知道这些,所以他放弃了。
一个千古帝王,竟能放弃知道自己帝国的未来,只为了不伤我的心。
我心里重又氤氲起淡淡的水雾,感动的无以复加。
沉吟了很久,我澄亮了双眼道:“胤禛会成为一个很好的皇帝,大清也会越来越强盛的。”
康熙眼睛一亮,没有半点怀疑我的私心,眼中泛起笑意道:“弘历也会是一个千古明君的。”
“这您也知道!”我瞪大清澈的没有一点杂质的双眼看着康熙惊讶道。
康熙眸中的笑意更甚,谪仙般的神色让人心也跟着升华。
——
康熙四十九年秋,康熙毙。
传为于四皇子胤禛,遗诏文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
大臣们给康熙上谥号曰“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拟庙号为“圣祖”。胤禛为表孝心,刺破自己的中指,用血圈出“圣祖”二字。由此,康熙大帝即成清圣祖。
康熙去世后,德妃被尊为皇太后。
康熙大帝一生好学敏求,勤于政事,雄才大略,崇尚节约。在位六十一年,由于他的文治武功,中华帝国的多民族统一的局面得到巩固发展,出现「康乾盛世」的繁荣,开创中华帝国的另一黄金时代,是一位英明的好皇帝。
(这一卷终于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