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往后翻,又是空白…
往后翻,还是空白…
再往后翻…。
第十五题,玉河每年旱涝灾害严重,对此汝何办法。
答曰:自古以来,玉国百姓的就生息繁衍在玉河流域,此处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可一直以来,因为、暴雨集中、人口增长,耕地的开垦,树木的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使玉河多次决堤,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忧患。
我觉得朝廷应该限制耕种,随意垦荒,随意砍伐会导致环境的恶化。应当鼓励当地居民多多植树,造林。一般而言,玉河大多是春夏两季多雨,易发生洪涝灾害,秋冬季节少雨易干旱,我们可以挖个大坑在玉河流域的四周用于蓄水。将春夏季节多余的雨水囤积起来,秋冬干旱时就可以利用囤积的雨水。这样就可以维持四季的平衡……
……
第十七题
……。
虫灾,这是什么东西,要是虫子成了灾难,那我们就多养些小鸟,小鸡,鸭子,把它们统统都吃掉就好了,还省了养小鸡小鸭的粮食,一举两得,还有青蛙也可以哦……
……。
看到这,那中年男子已经不再是惊叹这么简单了,他迅速地翻到卷子的首页,想看看到底是谁有着这样的奇思妙想,看上去童言童趣,可都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啊,仔细研究下是绝对可行的,特别是一些看上去简单实用的方法,却能解决千百年来一直令人头疼的问题,只是令人惊讶叹服啊。
“慕浅溪,”中年男子思索半响,也想不出头绪,这到底是谁家的孩子,如此的聪慧,简直就是玉琼国的福气啊,中年男子打了个手势,立刻出现了个黑影。“去查查看着慕浅溪究竟是谁,我要他全部资料!”
“是”,嗖的一声,黑影不见了。
“王锦。”原本还在发呆的监考夫子,一听到叫声,险些从凳子上摔了下去,有些不可置信的望了过来,看到来人立刻诚惶诚恐的的就要跪下行礼。
却被制止,王锦立马叫上自己的弟子代为监考,快步走出学堂,两人到僻静的地方,王锦才诚惶诚恐才开口这道,“圣上,怎么来了。”
“你看看这个。”中年男子不说话,递过卷子。
王锦一连就认出这张卷子,有些惋惜的说着,“这孩子的字写得很好,可是除了名字,什么也没写,显然…。”
“没写?你翻到最后几页!”皇上直接打断他的话。王锦疑惑的的说道,“不可能吧,那孩子,最多也就十岁。”
“十岁!”皇上惊讶的重复,料到应该是个小孩子,却不想这么小,应该是刚参加入学考试的的。
而一旁看卷子的王锦先是称赞“好字!好书法!”接着被卷子的内容吸引,慢慢的长大了嘴巴,不可置信,“这不可能吧,这这,这孩子,也太神了吧。”
“爱卿,觉得如何?”王锦看着皇帝一脸的高深莫测,顿时敛下所有情绪,恭敬的说,“恭喜陛下,此子加以磨练,定成大器,将会是玉琼国的的中流砥柱。”
“说的是,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解,将来必定不是池中物啊,哈哈哈哈哈,我玉琼国有此人何愁不昌啊!”皇上爽朗大笑。
王夫子顿了顿,又说“不过,其年纪尚幼,不知要如何安排啊…这,可是难题。”
“嗯,朕想让他与朕的皇儿们一同学习,可他年纪尚幼,似乎也不妥当啊。”
“这正是臣所困扰啊…。”
……。
“皇上,莫急,离开学开有几天,总会有解决的办法的…。”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