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天晚上,新郎娄镜还要在家中沐浴洗澡。这个澡有些特殊,洗澡水中加入毛竹叶、桔子树叶、红枣、花生、莲子等,有辟邪、消毒、早生贵子的意思。这天下半夜(即婚礼当天凌晨),新郎家要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请菩萨,也叫“相喜”,“请菩萨的具体时间也有讲究,一般在结婚当天清晨三四点钟,此时正是涨潮时,意思就是家里的风水也跟潮水一样涨起来了。点香、点蜡烛,新郎要拜菩萨,也要拜拜祖宗。仪式要在天亮前结束。”请完菩萨后,要开始下“相喜汤果”了。汤果是用糯米粉搓成条状后摘下来的小圆柱粒,比汤团小,里面没有馅,又不同于超市里买来的小圆球形的圆子。汤果下在水里煮,出锅前放黄糖、糖桂花和浆板。按照习俗,结婚当天清晨,新郎家要向邻舍隔壁和同族人挨家挨户分浆板汤果。
做完了一切,看看时间还早,娄镜就又躺在床上了。“娄镜,你给妈点钱,你叔叔他们要去农贸市场,我估摸着钱不太够,给我四五千就好了。”还没睡着呢,桑招娣就过来要钱了,她估摸着昨天娄镜的朋友们都偷偷送了礼了,要不人情薄上都只有亲戚的名字,没有娄镜朋友啊。娄镜不得不佩服自己老婆,连这点都想到了“妈,钱我一分也没收到呢,昨天在含之家里,我朋友直接把红包给她了。”“儿子,你怎么跟妈耍心眼了,今天可是你的喜事,等会还要给你丈母娘包”肚痛钱了“,反正我只有三千块,你自己看着办吧。”连这个钱也算计上了,这个媳妇可真不是省油的灯啊。气的半死的桑招娣丢下这句话气冲冲的就走了。“妈,包多少钱好呢?”“随便你,反正我只有三千,你爱拿多少就拿多少。”都这节骨眼了,也不怕今天的媳妇不进门。
婚纱店里,章含之早早的就坐在那里等化妆师了。天知道她今天起了一大早,居然也只排了第六位,看来今天真是结婚的好日子啊,这一家店就有那么多新娘等着化妆。在化妆助理的建议下,章含之先穿上了婚纱。这是一款抹胸的婚纱,由于抹胸的款式给人一种隆重高贵的感觉,所以上回她来店里时就预定了这一款,底下的蓬蓬裙是她看起来活泼可爱又不失小女人的娇媚。纯白的裙摆被裁制成无数皱褶的裙子,一层轻纱柔柔的个皱褶蒙上一层薄雾,袖口参差不齐地蕾丝花边更显柔美,从肩头上向下螺旋点缀的花藤上朵朵白色显的更加清纯。好不容易轮到她了,只能乖乖坐在凳子上由人折腾了,眼睛却不争气的闭上了,她很累啊。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朦胧中听到化妆师说了一声OK,她就被伴娘周宜家给推醒了“睡美人起床了。”望着镜中的自己,章含之有点认不出自己了,只见她头上箍着个亮晶晶的小碎钻皇冠,头发披落在肩上,耳旁的小钻耳环若隐若现,穿着洁白地1婚纱,衬出优美的身段(穿了超高跟鞋的缘故),真漂亮啊。她臭美起来了。给了工作人员六袋喜糖后,在她们的祝福中回家了。
等她们到家的一会功夫,娄镜穿着黑色西服,红色领带风度翩翩地带着迎亲队伍也赶过来接新娘子。章含之的亲朋及族人早已搬好板凳拦在家门口刁难迎亲的人了,“一加一等于多少。”“二啊”“错,一加一等于三,新郎、新娘、胖小子不就是三个啊。”她听了笑死,这也算啊……好不容易在包了个女方满意的红包给她们买糖买烟,才进了门。娄镜才看到他可爱的新娘,只见她穿着洁白的婚纱,手捧一束娇艳的玫瑰,精美的妆容可谓是“人比花娇”。脸上洋溢着幸福而又满足的笑容,让阳光都失去了光芒。“快点跪下许诺啊,”伴娘张静静拿出了一张纸,里面密麻麻写了一大堆,“我愿意早上起来给章含之做早餐,洗碗,负责接送她上下班,工资卡如数上交,绝不藏私房钱……”整整念了五分钟,才结束,揉了揉发酸的膝盖,娄镜起来了。“新郎官,下去吃桂圆蛋吧。”这是女方家里特意为迎亲队伍准备的。章含之的奶奶在喂她吃上轿饭,“多吃点,要不去那边该饿到了。”奶奶心疼的说。因为没有哥哥,章含之的堂哥把她抱着进了汽车,周宜家给她撑伞,堂嫂挈火熜。说到火熜,可能很多年轻人都很陌生,它是旧时人们在冬天时取暖的器具,有铜制和铝制两种。旧时,有女儿出嫁,火熜同马桶、箱子一起,是陪嫁的必备物品。如今,烫水壶、热水袋等取暖工具早已代替了火熜,很少有人还会用火熜了。但在传统婚礼中,火熜的用场可不少。火熜中除了放炭火,还要放“绒香”,“绒香”被烧着后会散发出一股香味,新娘随嫁到夫家的几床新被子都要用“绒香”熏得香香的。周宜家、李咪咪、张碧芬三个伴娘进了同一辆车。总共二十多个人十多辆车子缓缓地启动了。“含之,快把红蛋放在地上啊。”经过一座桥,嫂子催她了。“哦。”一路上堂嫂记长辈教诲,不时用手在火熜盖上试温度,确保火熜里面的火没灭。此外,她还在在中途打开火熜盖子,将覆盖在炭火上的瓦爿翻个面,意寓“翻身”“吉利”。快到新郎家时,还要再添加一次“绒香”,这样才能保证到了男方家,火熜中的绒香喷喷香的。到了新郎家,堂嫂才可以将火熜送到新房,挈火熜的任务算是完成了。
途中,经过一个公园时,司机说下去方便一下,便不见踪影了。现在该轮到男方来刁难了,一人一包软壳中华才“找”到了钥匙,汽车又发动起来了。又开了二十来分钟,章含之坐的这辆车又停了下来,“没油了。”伴娘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二话不说就给了司机,十几个司机人人有份。才开了五分钟车就停了下来,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了个不停,总算是到了啊。周宜家撑开了伞(寓意开枝散叶),等着新娘下来,见男方家在新娘下车的位置放了三四个麻袋铺在地上,让新娘脚踩着麻袋走到拜堂的厅堂。麻袋也不是铺到头,有人把新娘踩过的麻袋迅速传递到前面让她继续踩着前进,直到走进祀堂拜堂。这种习俗叫“传袋(传代)”,“袋”与“代”谐音,取代代相传、传宗接代之意。在祀堂门口,新郎的亲友们也拦在了那里,在被敲了九九九的糖钱后俩人才进门进行拜堂仪式。拜堂仪式一般由村里或族里有威望的长辈主持。在拜完天地、父母长辈和夫妻对拜后,伴郎将两盏花烛送入新房。随后,新人就要开始宴请亲朋好友了。
女方的送亲对也被安排好吃喜宴了。拜完天地后章含之就去换了一身高领直襟中袖锦缎大红旗袍,系了一条半西式的百褶裙。在娄镜的带领下,由伴娘陪着一桌一桌的敬酒。才敬了一桌她就累坏了,穿着超高跟鞋超累啊。还好,她的小阿姨带着俩个人把她叫回去送亲对的房间里去喝自己的喜酒了。“真累啊。”才坐下,她就甩掉了高跟鞋。“先喝口茶,再吃点饭,等会还有的忙呢。”大家劝她早点吃饭。
临近五一,江南的天气还是很热的。和新郎一起敬了3桌酒,章含之就觉的有点热了,粘糊糊地,真难受啊,好想洗个澡啊。看着娄镜被灌地满脸通红,就想了想,叫了一下周宜家在她耳边嘀咕了几下,过一会女方的亲友团就来叫新郎新娘一起去敬酒了。休息一下啊,这新娘新郎真不好做啊。整一个陪酒的啊。好不容易挨到散席,章含之躲在婚房里就不想动了,捏了捏麻木地双腿,一双脚已发痛了。马上就要去给婆家的亲戚“倒茶”了,就换了一件米色系的亚麻短袖小西装,底下是同色的小西裤,换了一双淡色的小坡跟皮鞋。
已有人围着桌子坐了下来。上首坐的是娄镜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按顺序坐在那里就等着章含之倒茶喝了。周宜家、章含之的小阿姨跟在她的后边,娄镜的俩个堂表嫂一个拿着热水瓶、一人拿着托盘。先恭敬地给爷爷奶奶倒了茶,早有俩个准备好的红包放在了托盘里,接着是公公婆婆,甜甜地叫了声“爸爸妈妈”,红包也就躺在了托盘里。按个的轮了一圈,就倒完了茶。托盘里也放了不少的红包。眼见着亲戚都散开了,只要去厨房进行婚礼仪式的最后一个仪式,“出厨”,就算暂时可以休息了。章含之长长的叹了口气,快熬出头了。却见小阿姨和娄镜的表嫂正在暗流涌动中。“来来,让我们数一下红包有多少。”顺手想要拆开红包,估计是桑招娣对她们打过招呼了。“新娘子的红包就不劳烦你们二位了,等会她自己会拆的。”她的小阿姨也不是省油地灯,不做声色地拨开了那双伸下红包的手。气氛有点紧张了。“劳烦二位嫂子了,这红包就交由我来保管好了。”也不看她们的脸色,伸手接过了托盘,递给了周宜家,转身就上了楼。留下了那二个嫂子互相瞪眼,总不好从新娘手里抢红包吧,她们没想到这个新媳妇是个厉害角色。
数了了数共有30多个红包,把它放进了皮箱,锁上,才施施然下楼,在男方表姐的带领下去了厨房。新娘章含之在喜宴厨工的帮助下,手握菜刀,对着鸡鸭鱼肉斩,每斩一刀,嘴中都要念念有词:种稻有谷、生出儿子考大学、夫妻要和睦、跟着老公吃鱼吃肉、孝敬公婆是享福等诸如此类的吉祥话,出厨预示着新娘在以后的家里会成为一位贤妻良母。包了三个红包给大厨、帮工、以及烧火的,当然红包也是有厚薄的,价钱是伴娘们千辛万苦地讨价还价下来的。
来到了婚房,长长的吐了口气,总算可以休息了,看着粘嘟嘟的身体,她跑进了浴室,洗澡。一翻梳洗后,也没见娄镜,就躺在床上眯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