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闻玉琳在闻玉宁院子里头闹起来的事,孙姨娘自然是知道的,却没有去管。

一是好不容易从闻玉宁那里得了徐珍娘陪嫁库房里的钥匙,她正忙着清点里头的财产。

二是她自持心里有数,闻玉琳去跟闻玉宁闹,到时候她只一句:姑娘们都大了,又是主子小姐,我一个姨娘,说不好听了,是半个奴才,我不过是得了老太太和老爷的恩典,代替太太处理一些家务琐事就罢了,哪里敢说小姐们一星半点的不是。

更是在心里算计着,大姑娘闻玉宁,沉默寡言,针扎了也不会吭一声,别人就是打她一耳光,她也只是摸摸脸,可七姑娘闻玉琳,却骄纵无礼,任性刁蛮,略有不顺心,便说打就骂,闻玉宁吃亏,她是乐在心里的。

却没成想,不过一夜的时间,府里头竟然变了天。

凉亭里头,假山后边,墙根底下,丫头媳妇婆子们,都在悄悄的议论。

这个问:“昨天那事你知道不知道?”

那个便说:“怎么不知道,我又不是眼睛瞎了,耳聋了?”

这样一开头,便都兴奋地说起来:

“大姑娘真是可怜,堂堂一个嫡出的大小姐,吃的竟然是厨房里准备是馊饭臭菜,还不如我们这些奴才们……”

“听说是管理秦嫂子吃酒赌钱,把小姐们月例银子全都赌光了,才拿些不堪东西来糊弄小姐们。”

“嗨,我平日里就说你太傻,你还不服气,我告诉你,如今大家都在说,事情闹成了这样,秦嫂子把钱赌光了给小姐们做馊饭,她自己胆大包天,是其一;孙姨娘管家不利,治家不严,是其二,不然,怎么容一个奴才这般作践玉人儿似的主子小姐们。”

孙姨娘躲在一旁,气的一个仰倒,险些背过气去。

宋嬷嬷也气的脸发青,立时就要冲出去,想把这几个长嘴多舌的丫头,狠狠打一顿,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在背后议论姨娘的不是。

孙姨娘将她瞪一眼,还嫌事情闹得不够大?

宋嬷嬷便诺诺地退下去。身后跟着的丫头们,也个个屏气凝神,不敢作声。

好半晌,孙姨娘仍旧不言语,等那些丫头都散了,才冷笑了一声:“咱们的大姑娘,可真让我大开眼界啊,竟懂得一石二鸟,隔山打虎了。”

利用闻玉琳那个泼辣货,把这件事捅破天的闹,即坏了闻玉琳自己的名声,也污了她一贯治家严谨,贤良温厚的美名。

宋嬷嬷也说:“姨娘,这大姑娘果然是应了那句话,不叫的狗,才偷偷咬人呢,姨娘,难道就这样算了,由着这贱丫头坏了姨娘的名声?”

孙姨娘轻笑一声,目光渐渐变得阴冷:“当然不。”

她领着人,慢悠悠的在园子里头走着,一路瞧着这院子里头错落有致的景色,最后站到了碧波湖边上,沉沉地看着碧波荡漾的湖水,还有远处的那一片随风摇摆的芦苇荡,她眼神慢慢变得欢愉起来,那小贱人不过是秋后的蚂蚱,看她还能蹦跶几天。

且不说孙姨娘这里如何算计。

……

东府里头,老太太的荣喜堂,闻家三房的太太小姐们都聚在一起给老太太请安,屋子里头热热闹闹的,一片欢声笑语。

赫赫扬扬数百世家的辅国公府,世袭下来已经是第五代,老国公请了圣旨,将世袭的爵位,传给了亡妻所生的嫡长子闻粟之后,便分了家,领着自己的几个姨娘和姨娘生的庶出儿女们,住在京郊外一处景色宜人的庄子里,平日要没有过年祭祖等要紧的大事,老国公根本不回来。

如今住在荣喜堂的老太太,乃是老国公娶的一房继室夫人,生有嫡次子闻缮,嫡三子闻岐。嫡次子闻缮,忠厚老实,只是个四品的编修,官做的不大,因娶了宫中李贵妃的亲妹妹李氏,靠裙带关系,在朝中也算说的上话。

嫡三子闻岐,自小就厌恶读书,家里拿银子给他捐个官,他也不耐烦做,又厌恶金银铜臭,更不去做生意,因此,每日一件正事都不做,只遛鸟斗鸡走狗,天天不着家,只娶了一个六品小官的女儿,魏氏。

两个儿子,比起身为一品辅国公,位高权重,凌驾于文武百官、左右宰相之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闻粟,那就是云泥之别。再加上闻粟生性冷酷,自小就跟着两个弟弟不亲近,身为辅国公府继室夫人的梁老太太,现如今四十多年了,他更是一声母亲也从来没有叫过。

因此,人都替她委屈,老太爷撇下她跟姨娘过日子去了,辅国公府这样的显赫富贵,可袭爵的是嫡长子闻粟,跟她两个儿子没多大关系,可梁老太太,却只是笑笑,逢人就说,“我凡事想得开,知足常乐。”

此时,她正坐在铺着墨青色什锦褥子的锦榻上,两手一边一个的拉着长房嫡出的大姑娘闻玉宁,还有二房嫡出的四姑娘闻玉婉,脸上的笑容似一朵花儿一样,向底下一次排开的太太和姑娘们说道:“我知道你们平日里怪我,怪我偏爱宁儿和婉儿这两个丫头,可你们瞧瞧,我戴的这个松鹤延年的抹额,宁儿绘的花样子,婉儿的针线,做的这样好,我喜欢的什么似的,本想藏着,等后日我寿宴的时候才舍得戴,可这老东西劝我。”

梁氏嗔怪一眼身边伺候的钱嬷嬷,“说做出来就是要戴的,这是姑娘们的一片孝心,要是藏起来,姑娘们还只当我是不喜欢,以后就是有了更好的,也不敢来孝敬,我今日这才戴了,让你们都看看,可好看不好看?”

老太太喜欢,众人自然都奉承,把闻玉宁和闻玉婉比成天上的仙女儿一样一通夸。

闻玉宁一贯都只是笑着,不怎么说话,这会儿听老太太夸她,便害羞地笑着:“我的花样子并不算什么,都是四妹妹她针线好。”说着,不好意思地看向闻玉婉。

二房闻玉婉,经常随着李氏进宫去见李贵妃,和宫里的公主们都很熟悉,恐是她接触到的人都是身份尊贵的皇家之人,平时行事说话,都有一股隐隐凌驾于闻家众姐妹之上的优越感,只是她自己不知道。

她今年十三岁,人长得美,性子活泼,此时听闻玉宁这样说,她虽觉得就是这样,也在嘴上谦虚着:“姐姐太客气了,这抹额做的好,得了老太太夸奖,是咱们两个的功劳,何须和我这样见外呢。”

看两个小姐妹和和气气,老太太梁氏笑着,眸光一转,从二太太的面上滑过,两人若有似无的交换一个眼神,她目光便落在一个身形纤柔的人影身上,看了一看,便笑着:“这府里头上上下下总共九个姑娘,除了这两个,柔儿这丫头就是最孝顺的一个了,乖巧懂事,不吵不闹,看着就让人可怜,我前些日子略觉得喉咙不舒服,这丫头就亲手熬了梨汤端来给我喝。”

------题外话------

汗一个,种田文,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筒子们会不会没耐心看?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