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没有进去的翠云,没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张婆子病了,她可一点儿没瞧出来,张婆子精神好着呢,昨儿在雨地里也就跪了那么一小会儿,今儿一早就在院子里嘀嘀咕咕一早上。
李嬷嬷还是那样,嘴角挂着一抹谦和的微笑,神情一点儿没变。
张婆子再得意忘形,这会子也听出不对劲来,顿时老脸绯红,心里七上八下惴惴不安。翠云想起这里不是筱院而是福园,也不敢再笑,怕兮兮地看了看周围。除了李嬷嬷其他人都是不苟言笑的。张婆子急于求救李嬷嬷,李嬷嬷眼睛也不抬,其他人更不敢说半句话。
气氛有些诡异,正屋里面,韩夫人坐在八福檀红填漆扶手椅上,梳着一丝不苟的朝天鬓,身上穿着深色万字不断头暗纹衣裳,外面套了一件深红色对襟金线刺花祥云比甲,端的是富贵端庄,叫人不由得就会产生要仰望的感觉。
她身后,墙上挂着一幅足有大圆桌大小的字画,上面用不同字体足足写了一百个“福”字,这是去年韩夫人寿辰,安锦华送给她的寿礼,上面的字全是安锦华写得。
熟悉的一切,几乎让锦知差点儿就落下泪来,然而韩夫人清明淡漠的眸光,让她立刻清醒过来。规规矩矩行了个福礼,韩夫人的目光似是两把凌厉的刃,从上到下将锦知打量一边,并没有立刻叫起来,锦知垂着头,心头万般滋味。倘或是以前,她早就急不可耐地去和母亲说了,可经过这一个月,她所有的任性都被磨去。
也不知到底过了多久,韩夫人淡淡道:“起来吧。”
“谢谢……母亲。”永平侯府庶出的孩子在韩夫人跟前都是称韩夫人为母亲,但安锦华更喜欢叫娘,刚才差一点儿就叫错了。
韩夫人扭头看了一眼惊愕的芍药,“搬张椅子过来,让四姑娘坐下说话。”
芍药回过神,到底是夫人跟前当差的,立即手脚麻利搬了过来,锦知就着一小半坐下去,头顶上韩夫人淡漠地问道:“你的身子好了?”
“是,已经全好了。”因为被垮塌的房屋掩埋,昏迷了两天,又淋了雨,不过都好了,甚至以前胆小如鼠的性子也好了。
这一点儿不用明说,韩夫人也已经亲眼看到。那双眸子,比以前明亮,韩夫人将吃惊掩饰住,不知是什么缘故让四丫头转了性子。手指慢慢摩挲着上好的青瓷茶杯,模样和过年时看起来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那时候,她的眸子不如现在清明,看上去暗淡无光,现在瞧着,倒是挺清秀。
外面张婆子越想越不安,可在福园到底不能像在筱院那么自在,在夫人跟前当差的人都小心谨慎,她是跟着四小姐过来服侍四小姐的,这会子又走不得,想让女儿红鸾过来替自己说话,消息也传不过去。
天气虽不冷,却也温度适宜不会觉得热,那张婆子额头上的汗珠,密密麻麻一层接一层地冒出来。心里的不安慢慢变成恐惧,正屋里头实在安静,越安静她越紧张担心。
终于,锦知好端端地从里面出来,翠云立刻迎上去,张婆子愣了愣,随即芍药出来传话,“张妈妈可来了?”
张婆子立刻过去行礼,芍药看她一眼,道:“夫人说张妈妈倘或病了,就回去好好养病,妈妈年纪大了,以后不用来了。”
半晌张婆子才反应过来,也不怕地面湿滑,跪在地上直磕头哀求。走到福园外面,锦知吐了一口气,翠云痛快地笑道:“张妈妈也有今日,真是高兴。”
等红鸾闻讯赶来,福园已经恢复宁静,门上两个丫头候着,她还没来得及问上一句,李嬷嬷从外面归来,看见红鸾笑道:“我正预备叫人去大少爷屋里给你传话儿呢,你娘病重,夫人开恩特许你回家侍疾,等你娘病好些了还可以回来。”
红鸾当场傻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儿?“夫人呢?我去求夫人。”
李嬷嬷拦住她,“夫人劳了半天的神儿,红鸾姑娘回去吧。”如果再不识相,只怕红鸾想回来也不可能了。
红鸾很快镇定下来,韩夫人做事向来凌厉,不容任何人反驳。自己现在去求夫人,只会让夫人不耐烦,娘已经没有机会回来当差,可李嬷嬷说自己还可以回来。朝李嬷嬷福福身,“请妈妈代我向夫人谢恩。”说着行了个大礼,只要能回来就好,她好容易才做到大丫头的位置上。
李嬷嬷除了打发走张婆子,还去了一趟筱院,“……崔婆子倒是认了,是她们言语上羞辱四姑娘,四姑娘才罚了她们。另外两个丫头也是如此说,不过……”
不用说韩夫人也明白,淡淡问道:“你怎么看?”
李嬷嬷琢磨了半晌,才试探性地道:“兴许是受惊过度,或者被什么东西砸了脑袋。奴婢依稀记得,四姑娘小时候就是受了惊吓才……”
韩夫人闭上眼,想起那丫头明亮坦然的目光,心中微动。那样明亮的眸子,除了锦华,连锦荣也没有,如今却出现在不起眼的四丫头身上。
三个孩子,长女模样倒是好的,贤良淑德又端庄,只是耳根子、心肠软和,成亲三年没怀上孩子,便主动给丈夫纳了两房妾。凭娘家的身份地位,她根本不用如此,偏她那性子……如今姨娘生养的庶子都会走路了,她肚子却一点儿动静也没。
长子胎里不足生下来就是个药罐子,眼看着如今十八九岁了,吃了多少名贵的药下去,却一点儿不见起色。
唯有二女儿安锦华,模样标致俏丽,京城多少姑娘小姐,也没人及得上她。身子康健,性子虽有些任性,却不是那不知好歹轻重的,要强的性子对女孩儿来说不见得好,可也不见得是坏事。
身在这样的人家,即便以后不去那最尊贵的地方,也同样是大户。要在大户里生存下来,没有一些手段和能耐,如何能安然无事?娘家人,能护得了一时,却不能护她一世。
现在还想这些做什么?人都已经没有……韩夫人疲倦至极,这些日子连她也不知道她自己是如何熬过来的。
无论是红鸾、张婆子、还是四小姐,这件事儿不上半天的功夫在府里就传开了。众人皆是称奇,也有平日里与张婆子合不来的幸灾乐祸,她也有今天,以前耀武扬威的本事哪里去了?
也只敢在四小姐跟前逞能罢了,到了夫人哪里还不是没半点儿能耐?
秦姨娘和李嬷嬷一样,是跟着韩夫人陪嫁过来的人,李嬷嬷是当年韩夫人的母亲亲自挑选的陪房,一直以来深得韩夫人倚重信任。秦姨娘之前是陪嫁丫头,后来做了通房,生了二少爷安培宏,便抬起来做了姨娘,隔了两三年又生了锦书。
四姑娘锦知的生母同样是韩夫人的陪嫁丫头,可惜十几年前就没了的人。安璞现有的两位姨娘,除了秦姨娘就是文姨娘。文姨娘最开始是太夫人身边的丫头,有段时间太夫人身子抱恙要静养,身边的丫头遣了几个,文姨娘就是其中一个,因其识得几个字在侯府书房做粗活。
韩夫人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秦姨娘年纪也不小了,这些年并不得侯爷欢心,不过生了一双儿女。又一直在韩夫人跟前小心伺候着韩夫人,倒是比文姨娘得人看重些。
文姨娘还年轻,如今二十七八,生养的五姑娘锦秋现年十二岁,只因侯爷安璞也慢慢上了岁数,这些年又得天子器重,政务繁忙,更没心思去理会这些。
看似宁静的永平侯府后院,谁没有那么一点儿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