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萱小姐请坐。”左边修长戴了副眼镜的考评官微笑地对王彤萱说。
“我站着答吧。”王彤萱谦诚地对三位考评官说。
“为什么?”左边的考评官似有不解地问,“你可是今天18 位应聘者中唯一一位要站着应聘的人。”
“你们是考评官,是老师;我是应聘者,是学生。学生回答老师问题,应该站着回答。”王彤萱镇定自若地说,“虽然说师生是平等的,但学生站着回答老师,是对老师的尊重。”
3位考评官点了点头。
右边的考评官看上去十分和蔼可亲,中等个儿,声音很有磁性地说:“请问王彤萱小姐,你为什么千里迢迢来应聘严氏集团?”
“原因有五。”王彤萱看了一下三位考评官,说,“第一,从网上看到了严氏集团的招聘简章,我还详细查阅了严氏集团的资料,了解到严氏集团是本市乃至本省数一数二的民企,我就想到民企工作。第二,严氏集团的招聘广告‘严公吐哺,天下归心。’吸引了我。我想看看严氏集团的‘严公吐哺’。很好奇。第三,严氏集团的工作环境和风气不错,领导者以人为本的领导作风以及个人评风在业界都很不错,受到业界权威人士的尊敬和尊重。第四,我的条件基本符合严氏集团的应聘条件。第五……”
“接着说。”三位考评官颔首称许。
“而且我家虽然也经营小规模的企业,规模虽然远远比不上严氏,现在面临困境,我想出来找份工作为家里尽点薄力。”
三位考评官静静地听王彤萱诉述,谁也没有打断她……
考评官感动了:“王彤萱小姐,你家有你这样一位好女儿,会高兴自豪的。”
中间那位显得略胖,眼神炯炯而且敏锐的考评官和颜悦色地说:“王彤萱小姐,我能让你做个选择题吗?”
“当然可以啊。”王彤萱显得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刚才我……”
“没关系,你回答得很好。”眼神炯炯而且敏锐的考评官,“现在我们想问你,质量、技术、资金、制度和文化,对于一个民企,哪个最重要?”
“文化。”王彤萱不加思索地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技术是企业的支点,资金是企业的纽带,制度是企业的保障,而文化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就严氏集团而言,严氏集团的产品质量上乘,严氏集团的生产技术先进,严氏集团的资金雄厚,严氏集团的制度完善,在这前提下,严氏集团的文化是制胜的法宝!”
“说得好,往下说。”考评官一手拿着笔做记录一边赞同的点点头。
“文化是任何一个集体发展的内驱力和原动力。‘至真至诚’是严氏集团发展成为神话的重要文化之一。”王彤萱话题忽然一转,说,“三位老师,我能给你们提一个意见吗?”
“当然可以!”
“你们发在网上的‘招工启事’ 写成‘招工启示’了,希望尽早能改过来。”王彤萱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拿出那张从网上下载的“招工启示”,递给了考评官。“示”已用圆珠笔改成了“事”。
三位考评官不停地点着头,并耳语了一阵。
中间的考评官站了起来,从抽屉里拿出今天唯一一份聘用合同书,送到王彤萱的手里:“恭喜你,王彤萱小姐,你被录用了。” “是吗,我被录用了?”王彤萱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接过聘用合同书的双手在不停地发抖……
中间的考评官对王彤萱说:“想知道被录用的原因吗,今天应聘的18人中,你获得了三个‘唯一’。第一,你是一个唯一站着回答的应聘者;第二,你是唯一一个向我们指出‘招工启示’的人。其实,我们是故意这样安排的;第三,你是我们今天唯一录用的应聘者。若男小组,祝贺你成为我们严氏集团的一员!”
“谢谢,我太幸运了!”王彤萱早已热泪盈眶……
“喂,优璇,我成功了!”王彤萱第一时间让好友也分享自己的喜悦和成就感。
“真的吗?我刚好想换个环境,到时候也去严氏集团应聘好了,我们好有个照应!”优璇听了真为好友高兴,本来她也不是很有把握好友能进去,没想到真的应聘成,
“听说严氏太子爷很帅气,你有没有见过?”优璇挺好奇这位太子爷的,“听说是个跳级生,神童一个,二十二岁就哈大博士后毕业了,这样的能人,优璇倾佩不已,不过目前好像是严家老太爷掌权,他儿子去从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