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前三次的小爆发不同,继天蛾—X1双星爆炸—Ⅳ以后,在接下来的几百年时间里,接连不断的爆发了V、VI和VII,前线尽管有上万部机甲的强力抵制,但还是出现各种细小陨石破空落入地球,对地球的环境造成了不可预计的恶劣伤害——暖温带地区首次出现臭氧层空洞,数十个岛国板块移动,4个岛屿国被摧毁,古文物破坏,五分之一的热带丛林面积燃尽,最可怕的是海平面下降了上百米等等。
所幸的是,VI之后初现了机甲异能者,增强了机甲作战能力,与原歌姬相对应的配套存在,因此异能与歌姬一样的划分,一般的机甲异能者与一般歌姬能力叠加后可以把机甲300%的战力发挥出来,但这些异能者还是罕有物,十几亿分之一的比例。
经部分天文观测所模拟研究测量,陆续发表研究性报告,报告显示:
整个宇宙部分星系逐渐进入活跃期,太阳系正处于其中之一,可见此时太阳系的宇宙环境太过活跃与不安全,已经不适合给人类居住。
特别是在天蛾—X1IV爆发后的背景下,这种类型的报告一经发出就不可收拾了,原本只出现在权威的科学杂志上,后来各种转载出现在小资娱乐杂志上,最后就连财经杂志都有刊登,很多日常报刊还对此作了一个专栏进行每日报告,电台和娱乐综艺节目也不甘落后,纷纷制作专题。
关于地球危机的信息铺天盖地,普通的民众也开始出现了大恐慌,上街万人游行成了寻常事。
全民都意识到生存的危机,各国高层更是忧心忡忡,为了应对这些危机,很多国家把保护地球和寻找开发新的居住点列入重点发展战略,在2511年,全球上百个国家联合签署《就应对新的生存问题——百国协议》,协议把生存定做第一位,各种经济政治种族纠纷和问题暂时放下,摒弃前嫌,集齐整个世界科学院的能力共同研究宇宙探索技术、新式破陨武器、新星球制造等等。
绝对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全人类如此团结。
整个地球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从西历2667年世界人口职业调查中,平均每两个人就有一个人是科学家。
科技史以无前例的速度前进,证实了人类潜能的强大。
——
25世纪之前都是微观科学技术革命,新技术广泛应用到医学上,人类平均寿命提高至157岁。
从25世纪开始为划分点,科技从微观走向宏观,此时星球模拟建设技术建立在之前的基础上得到空前开发。
——
25世纪中叶,引发了第七次宏观宇宙技术革命,人类全面征服太阳系。
27世纪前期,第八次星河系内技术革命爆发,生命力环境评定检测仪器出现,首台检测距离有效度达到7。3497万光年。
28世纪末期,第九次河外星系技术革命,32%脑域开发度的天才科学家横空出世,极限超光速被发现。
证实:超过光速并不可以使时光倒流这个论题。由此建立了新流派,正式推翻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猜想,指出其根本错误所源。
新的研究成果很快得到开发,首次正式涉猎河外部分星系,人类开始尝试在河外星系进行驻点,建立新能者联盟时代基地,部分人类陆续转移。
(某蘑菇特别声明:纯属臆想,看看就好,有研究爱因斯坦的人、爱因斯坦的粉不要拍我)
2802年,VII像一个预警出现,人类不甘落后的在玫苑星云旁,暂时找到了目前已知宇宙里环境较为稳定的三菱座漩涡红星系。主星型恒星海麒系,将其定为落脚点,并成功在此恒星系内制作出仿地球天体——拟地蓝球星,并在2824年11月19日正式竣工。
2825年开始一直到28世纪中叶,人类生存阵营逐渐转移到拟地蓝球,人类基因组首要迁徙,避免物种灭绝情况发生,然后人类分段分层进行转移,最后到地球动植物、微生物生存品。
2889年,这年地球生物圈全部迁徙完毕。
——
天蛾—X1双星爆炸—VIII:
2905年,天蛾—X1双星爆炸第八波袭击,地心吸力不可抗拒,除了一些较小的小陨石掉落外,还有一颗直径超过600公里的超巨型陨石以20km/s的速度坠落!
接近地球时,巨型陨石变为9。3公里的时速飞行,只见它飞向距离亚欧大陆1500公里外的太平洋上,但是由于陨石太过于巨大,看起来飞得很慢,幸好现在地球上的人类都在河外星系的光年之外,因为现在的场面看起来十分吓人!
——太平洋海面上出现巨大圆形的陨石阴影,陨石快要接触到海面了,首先你可以在脑海中试想一个篮球使劲投掷到泳池里或是跳水员跳水的情况:
当他们与水面接触时,外围一圈水花会被溅起,水纹会扩散,但,请把上诉景象自行放大到成千上万倍的画面。
——陨石接触到海面,这短短的一瞬,外围黑橙色带火的小岩碎混合着海水变成溅起的大型水花,宛若一个橙黑色的水盆子里装着一个巨大的火球。
地球十公里厚的地壳被狠狠撕裂,分崩离析,形成声势浩大的“地壳啸”。
即使是拥有4000米深度的海洋,在大型陨石的撞击面前看起来只不过像纸那么薄,海水汹涌而起,内含一块块巨型的碎块,被弹上高空1公里的高度,并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首当其冲的霓虹列岛分崩离析,才短短几个瞬间,这时若从卫星月球的角度看看现在的地球,会看见:
岩石碎片穿过大气层继续弹向外太空,距离地面有几千公里,撞击形成的大型水花已经升高到接近赤道三分之一的高度!
视角转换到夹杂黑色的岩碎片的水盆浪花中间,火球和地球之间撞击带来的巨大动能,转化成绝对亮度的光能,此刻的火球燃烧发出能够媲美太阳一样亮度的耀眼光芒!
水花边缘夹杂碎片陆续掉落下来,地球再次受到碎块的二次撞击,大气中产生的热力和四周也受到影响,热能具有强大的杀伤力,此时地球赤道已经出现大型的臭氧层空洞了,地球生物圈被直接摧毁。
——
才一个恍惚,原本的火球瞬间被光能掩盖,从顶部望去,中间的火球消失不见,光能使得整个中间变成金黄色,形象点说——有点像我们平时所吃的蛋挞。
然后这个蛋挞中间的蛋黄,继续膨胀扩散着:
——
巨大的水盆子已经彻底变成了火盆,此时盆子中间的坑洞里(你可以简单想成上面提到的蛋挞中间的蛋黄在热力下发生膨胀)出现一个不寻常的现象,坑洞里面一片火红,撞击之后,无数顿岩石因为受热而变成气体,估计有1000亿百万吨的岩石变成蒸汽。
岩石蒸汽首先形成一个圆拱形,跟着变得扁平,并且以高速向四面八方扩散,岩石蒸汽高速扩散。
在陨石刚刚撞击霓虹以南海洋的三个小时之后,亚欧大陆随后也受到了波及。
此时,这股岩石蒸汽抵达喜马拉雅山脉,摄氏4000多度的炽热疾风,以每秒300米的速度掠过这一带,岩石蒸汽覆盖着山的表面,令山脉冰雪马上融化,转眼间又马上蒸发,形成一条小河。
岩石蒸汽很快又来到了亚马逊,就是距离撞击点最远的地方,炽热的高温,令当地的树木触热后立即着火焚烧,一个呼吸的时间,整个森林变成一片火海。
仅仅是撞击之后的第一日,整个地球完全被岩石蒸汽覆盖,炙热无比。
——
2906年,拟地蓝球星的天文科学馆仍对地球现状远距离观察做着分析报告。
因为岩石蒸汽是不会在短期内散去的。
现在的地球已经被岩石蒸汽覆盖了将近一年,热得好像有无数个太阳同时在近处出现,烘烤着这颗曾经赋予我们生命的水球摇篮。
地球之所以被唤作水球,是因为有海洋的存在,但是它也逃不过这场浩劫,岩石蒸汽覆盖整个地球不久,海洋表面不断冒出气泡,海水温度持续上升,剧烈的蒸汽化过程,这一年里,海洋每分钟的水位下降5厘米,情况十分令人惊讶。
海水蒸发之后,只剩下盐在那里,但是盐,也很快被蒸发完!
海底毫无遮掩,被暴露在无情的酷热之下,没多久,连海底也开始融化``````
——
这就是600公里直径巨石撞击带来的力量,拥有令海洋绝对干涸的热力。
一年的时间里致使地球上海水完全蒸发殆尽,海床部分都被融化干裂,水球彻底变成了火球。
——
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我们原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不堪重负,
完成了它孕育生命的使命,被我们遗弃在光年外的星河里。
------题外话------
为了顺序问题,重新发一次,内容不变。
话说,我认为人类是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一下子爆发出那么大的潜力。
先不说地球都多少亿年的生命了。
要是真出了这种灾难,就算是科学技术再怎么高度发展也好,也会遇到大的瓶颈,短短几百年不足以成事。
如若现在的人类还不是最高层次的物种,物种灭绝应该是必然事件……
所以情况并不是我写的这么乐观了,纯属自己的遐想,各位亲不要信以为真了哦。
地球被X的场景是找了有科学依据的参考资料的写的,亲们可以放心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