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一一二六年,没到春暖花开的季节,金兵要攻城的消息已满天飞。汴京城比往年要热闹许多,一番变相之繁荣,车水马龙,有官员惶惶不可终日,如丧家之犬,载金装银,细软古玩,大车小辆,溜之乎也。

同僚陆续躲出汴京,陆宰没了谱。这些时日整日漫无目的在府内各处看,也不知还能在此住上几时,金兵攻破汴京迟早的事,那时,金兵会把汴京城洗劫一空,自己府邸也在所难免,不是想躲,然不躲,金兵进的城来,关上大门亦无济于事,金兵极有可能会爬墙,不会可以用梯子!夫人与公子安全就成了问题,这是天大的事,再说那些藏书可就换姓了,最怕的是姓也不换,换成灰烬……国破家亡山河在,江山易主了,山河在管什么用。

忽一日,管家来报,说一位出家人拜见,

陆宰问:“什麽模样?”

管家年岁大,记忆力差,只是像哪里见过,又想不起,

于是回道:“是位和尚,身高七尺,鹤发童颜,手持黎杖,几须长髯飘于胸前,有仙骨之风。陆宰一听,

马上边走边说:”贵客临门了“,迎到府门外,就朝和尚打躬作揖,

边道:”惟悟兄,多日未见,甚是牵挂,一向可好?“

和尚忙回礼道;”哈,陆兄别来无恙,突然造访,打扰了。“

彼此寒暄着携手走进陆府,陆宰赶紧吩咐下人,上好茶,这是一位得道的世外高人,与陆宰私交甚笃,虽一直云游四海,很少来访,然每深谈陆宰皆收获颇多,是一位难得知已,自然要好生接待。到得厅堂,即唤夫人唐氏出来,

唐氏见是惟悟和尚,忙万福道:”小妇人这厢有礼了,高僧请上坐“,此时奶娘牵着小陆游的手恰好进来,

和尚看了小陆游一眼道:”这是陆兄的小公子?

陆宰回道;“正是犬子,”说罢抱起陆游。陆游此时见一白胡子老头总看着自己微笑,亦回报之。这可把惟悟和尚乐坏了。

“来,让贫僧好好看看,”可惟悟和尚看着看着没了笑容,只是几分惊愕,且表情愈来愈夸张。

唐氏有些懵,陆宰也稳不住了,小心问道:“惟悟兄,哪里不对?还请明示?”惟悟和尚没回话,却继续仔细的看陆游,一刻钟后自顾的坐在红木圈椅上,抿一小口茶,

尔后看着陆宰夫妇,高兴道:“恭喜!大喜啊!令尊将来不可小觑,必成大器。”说完看了看继续吃惊的陆宰夫妇,继续品茶,好一会,

陆宰夫妇才醒过来,喜不自禁的道:“谢高僧谬赞。”

惟悟和尚正色道:“谬赞?假以时日,自会明了,出家人不打诳语。吾今要予小侄见面礼。”说着从贴身衣服里小心翼翼的摸出一粒佛珠,正色道:“此珠乃吾师参佛之物,圆寂前交与我,至今已百余年,让小侄佩戴,可保平安。”陆宰夫妇道:“替春郎谢过高僧!”

三茶过后,惟悟问:“陆兄,何时出京避难?”

“嗯?”陆宰惊道:自己想的事他怎知?呵,到底是高僧,一语道白事由。

惟悟继续道:“奸臣当道,北宋气数已尽,何其恋乎,兄要谋避兵之难,方为上策,且愈速愈佳。吾知,兄与安文陈彦声私交甚好,可去他处一避。”

陆宰点头,其实亦是自己所想,未来及说而已,忙言道:“弟与兄不谋而合,只是未向彦声修书而已,”

惟悟笑着说;“如此甚好,勿要拖延时日,免得夜长梦多。”……午饭过后,

惟悟和尚便起身告辞,道:“贫僧亦可能去南方,有缘再叙。”陆宰知惟悟和尚的脾气,只得送出府门外,依依不舍送惟悟远去。

近几日夜,陆宰辗转反侧,夙兴夜寐,有惟悟和尚之建议,心情明朗许多。

夫人唐氏问:“担心城池被金兵所破,那时我们没了容身之处吧?陆宰没说话,其实正是自己考虑的问题,见陆宰没回话,

唐氏继续道:”不行就躲避吧“。

陆宰道:”吾去拜访几个同僚,看他们去否“,毕竟他们几个是至交,不能不辞而别,再说,路上也有个照应。

翌日,陆宰来到晏景初(尚书)府,晏景初听得管家来报,忙迎了出来。

寒暄施礼道:”陆兄许久没临幸敝府了,得兄光顾,柴门有庆,里面请!“;

陆宰亦客气道;”晏尚书折煞小弟,贸然拜访,望晏兄海涵“。说着二人到得厅堂之上,晏景初忙命人奉茶,上茶点,落座之后,客套几句便议入正题,

晏景初问陆宰:”陆兄对目前战势有何见解?“。

陆宰无奈道:”兄看官员与生意之人跑了多少?躲兵乱去了“。

晏景初道:”弟颇有同感,吾有意把龚茂良(内阁中书参政事)请来,共商可否“?

陆宰笑道:”吾正有此意,如此尚好,多人多计多路乎“。晏景初即命管家速去龚府,请来议事。

晏景初端起茶碗轻抿了一下,问道:”令郎已会叫大人家父了吧?“

听提起儿子,陆宰喜形于色,

得意道:”然也,叫的甚是清楚,陆游每日自是玩耍,不曾让奶娘与丫鬟抱起,去书房居多。“”去书房居多“?

晏景初赞道:”以后许能超越你的文才。“”哈哈…“陆宰闻别人夸赞自己的儿子,自然是喜不自禁,心花怒放。

正说着高兴,龚茂良到了,晏景初命丫鬟奉茶,自然又是客套一番,落座之后,便主动提起谋避兵祸之事,到底是挚友,心有灵犀,同时都在为国难当头而无能为力,其实这几人是主战一派,还有一部分是主和派,故此,谈不拢也罢。此时大宋根底已腐败不堪,多数想着如何保命,如何保官,同时又是重文轻武的朝代。

现商议去何地安全了,晏景初和龚茂良、陆宰平时相聚不分官职大小,都是畅所欲言。皆知陆宰心思缜密,虑事周全,此次亦不例外。

二位问陆宰:”陆兄:“汝知何处可避兵祸乎?

陆宰思忖良久,慢慢道:”弟一好友,陈彦声(名宗誉),东阳安文镇人氏(今浙江磐安),其义可依,其勇可恃,况其地青山四合,碧丝燕草,民风淳朴,殷实富庶,况只一山路口可供出入。复有河流贯其前。境僻势险,宜于避兵。如兄长有此意,吾即日修书一封于宗誉“。

晏景初与龚茂良互相点头,站起异口同声道:”还是陆兄殚思极虑,吾当感激不尽,当顺陆兄之意,此事拜陆兄劳心费神…“

陆宰道:”何须那些客套之语,陆某惭愧,吾当尽力便是,即日吾便修书与宗誉“。三人自上午话到掌灯时分,才各自散了。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