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珑儿,看来你哥哥早就不在洛阳,现在我们应该前往哪里?”秦琼询问。
“去太原吧!”看来李世民已解洛阳之围,一定是回太原了。长孙珑儿脱口而出。
“太原,那应该是唐国公的领地。你哥哥…。难道你哥哥投奔的是唐国公。”秦琼恍然大悟。
“确切的说是唐国公的二公子李世民,我哥哥现在是在李世民的麾下。”长孙珑儿犹豫着要不要告诉秦琼真相。
“李世民?看来你的哥哥真的很有眼光。唐国公的二公子,向来是有口皆碑。”说道李世民,秦琼马上精神起来。
“如此说来,秦大哥也会加入。”长孙珑儿满是期待。秦大哥可是一个大英雄,李世民有了他的帮助,一定是如虎添翼。
“可以考虑。”秦琼也有期待。
“太好了,我们这就取道太原。”长孙珑儿兴奋的叫起来。
“看你,有时候像一个孩子。”秦琼宠溺的拍拍她的脑袋。长孙珑儿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大哥,对不起,我没有和你说实话。不过会有机会的。
凤来仪客栈。
“珑儿,快些吃饭,我们还要继续赶路,现在时局更乱。到处都是起义军。我一定要尽快把你送到你哥哥的身边,你一个弱女子,真的太不安全了。”
“秦大哥,我又不是娇滴滴的小姐。我现在已经可以和那些江湖儿女一样了,我可以照顾好自己的,你不要替我多担心。”
两人正在客栈里吃饭。
现在时局更是混乱,到处是流离失所的百姓,还有就是一批又一批的起义军。他们起义的目的原本是因为没有饭吃,生活在最最底层,如今却像隋朝的那些官兵一样烧杀抢夺。百姓的日子更加难过,客栈也已经很难维系,诺大的官道上只剩下这一家客栈。
“柴绍,你有没有搞错,为什么要来这家这么破的客栈。”一个女子的大嗓门出现在门口。
“柴绍。”熟悉的名字让长孙珑儿注意打量来人。
门口的是一个紫衣少女,梳着油光发亮的发髻,面目姣好,皮肤白皙,只是脾气挺大。
再看一边,一个青年正在陪不是。
果然是柴绍。
熟人见面,顿感亲切。长孙珑儿玉手一挥,向柴绍打招呼:“柴大哥,这边。”
“是珑儿。”柴绍看到长孙珑儿明显喜出望外,已经三步并作两步赶了过来。
“哎!”李秀宁见柴绍被一个女子招去,脸上明显不快。
“珑儿,你怎么在这儿。真的让我好找。”柴绍这几天来一直在打探长孙珑儿的下落。本来想离开长安时,一并带走长孙珑儿,却没有想到长孙姑娘居然已经失踪了一个月。
“我被宇文成都劫持,多亏有秦大哥帮忙。”长孙珑儿指向秦琼。
“多谢秦将军。”柴绍和秦琼早就熟识,要不是他,柴绍早就可以上战场了。
“柴公子要感谢我吗?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立场。”秦琼嘲讽他。
“柴绍,和你说话的那个女人是谁呀!”李秀宁已经跟了过来。
“她是…。”柴绍刚要介绍,门口却传来唐国公窦氏的声音,那样斩钉截铁。“她是你未来的二嫂。”窦氏对长孙珑儿的喜欢由来已久。
“二嫂?”李秀宁和秦琼都看向长孙珑儿。
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却是同一副不可置信的眼神。
“珑儿拜见窦夫人。”长孙珑儿很是尴尬,满脸通红,只好向知情的窦氏行礼。
“娘,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李秀宁仍旧是一副不相信的表情。“是我和长孙家定下的亲,连你二哥也是刚知道不久。”窦氏解释。
“原来如此。”秦琼自言自语,声音很轻,再加上李秀宁的干扰,没有其他人听到。
“夫人也要去太原吗?”长孙珑儿询问。
“我们要去晋阳。”李秀宁又是抢白。
“晋阳?”长孙珑儿疑惑。
“珑儿还不知道吧!唐国公已经在晋阳起事,长安已经是宇文化及这个老贼的天下了。我们这次是从长安逃出来的。”柴绍讲明情况。
“李唐居然也反了。”秦琼的心情更加沉重。
“只是可怜了我的弟弟智云。”李秀宁一想到惨死的弟弟,就哭得稀里哗啦。一边的柴绍只好安慰她。
“秀宁,不要哭,我们一定会为智云报仇的。”窦氏是一个伟大而坚强的母亲。
“秀宁,你放心,李公子一定会为智云手刃仇敌的。”长孙珑儿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宽慰的话。
“珑儿,既然我们遇上了,你就和我们一起去晋阳吧!”窦氏很自然的询问。
“好。”长孙珑儿脱口而出,然后望向秦琼。“秦大哥也一起吧!”
秦琼呆坐一边,没有反应。
“秦大哥?”长孙珑儿再唤他。
秦琼的反应落在窦氏的眼中,窦氏不免担心。
这丫头难道不知道秦琼对她有意思。不行,这秦琼一定不可以再留在长孙珑儿的身边,若是发展到日久生情,那就糟了。
“珑儿,既然大哥的任务就是送你找到要找的人。那么现在已经找到了,大哥也要去寻找自己的未来。所以,下面的路,大哥就不能再陪着珑儿了”
看来秦琼是真的想明白了。
不到最后关头,秦琼还是不会背叛他的皇帝。何况李世民再好,也已经成了叛臣贼子,他是不屑与之为伍。主要的还有一点,李世民是长孙珑儿未来的夫婿,而他那点小小的私心可能会让他浑身不自在。
去了李唐,他就无法理直气壮的关心珑儿。那里有她的情哥哥,她的亲哥哥。他就再也没有位置了。如此一想,秦琼更是坚持要离开。
三叉路口。
“柴将军,一路照顾好珑儿。”秦琼转身。
“秦大哥,如果你找不到想要投靠的人,那么你记得一定要来找珑儿。”秦琼是一个良将,何况于长孙珑儿有救命之恩,长孙珑儿自然不想失去他太久。
“我会记得。”秦琼没有回头,只是大手一挥,快马加鞭消失在道口。
“珑儿,我们赶路吧!”轿中的窦夫人有些担心,掀起轿帘,招呼长孙珑儿上轿。
“是,夫人。”长孙珑儿乖顺的坐到窦夫人身边。
“珑儿,见过世民了吗?”窦氏关注长孙珑儿的反应。看得出来,秦琼的离开,长孙珑儿有一点失落。
“是,见过。”长孙珑儿因为这个名字而精神起来,忘了刚才分离的忧伤。
“觉得他怎样?”窦氏试探她。
“他……”想到了那个壮志凌云,绝世英武的他,脸不自觉已经羞红。
窦氏是一个过来人,看到长孙珑儿小女儿情态,心中也就了解了大半。她一向识人知人,心中明白只有长孙珑儿这样的聪明灵秀的女子才配得上李世民。
至于她这个儿子,她从来没有担心过,李世民就是一个旷世英雄,而哪一个女子不爱英雄呢!当然她也看得出秦琼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只是现在还不能为李世民所用。先不说他们是情敌,就算不是,那个秦琼还没有做好反对隋朝的准备。
再说秦琼,他一路赶路,来到了隋朝大将裴仁基帐前。
“大将军,来护儿手下大将秦琼前来投靠。”
一早就有探子回报。
裴仁基正在与手下大将商量军情,准备攻打王世充。却听得探子回报,于是营帐中讨论声四起。
“那来护儿全军覆没,怎么偏偏剩下一个秦琼,会不会是一个叛徒。”
“孩儿早就听过秦琼将军的威名,他一向尽忠职守,不是一个奸佞小人,我看其中必有隐情。”裴元庆是裴仁基的儿子,也是一个响当当的英雄豪杰。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公子可不能被那些所谓的为官清誉给麻痹了。”
“既然大家都不是很了解秦琼,那么何不让他加入,我们只要日夜监视,不就可以看出他的本性来了。何必在这里妄自猜测。”裴仁基还有一女,名唤裴素衣。别看此人一介女流,却是裴家军营里真正的军师。
“还是素衣有理。先不管秦琼是不是奸细,他倒是一个厉害的将军,明日就可以派他上阵对敌。如此,是敌是友也就可以明确了。”裴仁基大赞自己的女儿,同时表明自己的立场。
秦琼马不停蹄来到裴仁基军营,第二天就有了用武之地,他只知道精忠报国,可从来没有想过其他人对他的猜忌。
本来有裴元庆在,裴家军就一直所向披靡,如今多了一个秦琼,更是如虎添翼,很快裴家军就收复了不少失地。裴仁基在所有隋朝将领中明显鹤立鸡群。
很显然,在那样的一个时代,太出众的人,也会成为众矢之的。当时的隋朝皇帝杨广早就不再是当初那个聪明狠绝的皇帝,他已经失去了当日的年少轻狂,反王的频频出现,已经让他不再相信任何一个将军。他到处指派监军,处处牵制那些大将的独立行军凋令的权利。
而那个派往裴仁基军中的监军,正是一个这样的小人。打了败仗就是裴仁基的错,打了胜仗就是他监军的功劳。
那日又是大胜,裴仁基打算趁胜追击,拿下被王世充占领的那个城池。
可是没有想到,监军不仅不让他发兵,还将先锋官裴元庆扣押了起来。
一场生死存亡的争辩在所难免。
“将军,你看看那个监军什么嘴脸,功劳他来抢,错误都是我们的。”
“将军,杨广就是一个昏君,你应该看清形势了。我们在替他卖命,他倒好,还派一个人监视我们。监视我们也就算了,还处处让那个废物压制我们。”
“爹爹,如今弟弟在他手上,我们一定要早做打算。”裴素衣一言惊醒所有人。
“不错,我裴仁基为昏君卖命十多年,却换来这样的结局。我不能再这样愚忠下去,再这样下去,恐怕要害了我儿性命。”裴仁基基本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元帅,我们就反了吧!”众将军异口同声,群情激昂。
唯有一人没有出声。
那就是秦琼。
“秦将军,你是什么主意?”裴素衣一向自视颇高,看不起父亲手下的那些将领。但是对于秦琼,她还是有几分好感的。除了此人能征善战外,看得出来他还是一个有主意的帅才。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隋朝将亡,这是谁也挡不住的结果。杀一个监军容易,只是眼下反王四起,我们也要为自己的未来打算。”
“秦将军言之有理。我们应该要为自己找一条出路。”裴仁基点头。
“我们不如也立元帅为王。”一个亲兵出主意。
“这个万万不可。”裴素衣急忙出声制止。“如今天下大乱,农民起义,突厥肆虐,民不聊生。我们只有区区一万人马,如果称王,势必会被附近的反王消灭掉。”
“那么以小姐的看法呢?”底下人明显沉不住气。
“救出公子,杀死监军,投奔瓦岗。”秦琼掷地有声。
“瓦岗寨?”
“听说那里易守难攻,而且那儿聚集的都是一群江湖上的英雄好汉。”裴素衣心中欢喜。
“既然如此,大家收拾停当,准备行动。”
于是浩浩荡荡一万人,杀了监军,投奔瓦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