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的后山很大,在加上原先的天险,后山的守备明显不足。李世民心中大喜,但脸上一点也没有表露出来。
李世民,罗成,楚潇潇带着三口人,一行六人在山中穿行。
“想不到后山居然这么大,如果晚上过来定然是要迷路的。”楚潇潇自言自语。
“楚姑娘,瓦岗的后山好像只拥有天险,没有充足的守卫力量,一旦有人从后山攻击,瓦岗可能要吃亏。”就连小罗成也看出来了。
“曾经秦大哥也提到过,但是因为原先后山有程咬金大哥的魔王部队在殿后,而且安阳是由我师兄徐茂公守城,一般情况下其他藩王是没有机会攻进后山的。所以魏王也没有派精兵把守。但这几日不知道为什么王伯当的亲兵会出现在后山。”楚潇潇也有些疑惑。不过这后山丛林满布,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看来王伯当又是过分小心了。
六个人在山中走了一个时辰,还是没有找到少林寺。
“老伯,天快要黑了,我看你们一定是搞错了,这里哪有少林寺。”楚潇潇已经失去信心。
“姑娘,你看在我们小根年幼的份上,再好好让我们找找,我们曾经见到过少林寺的师父。”老人再次央求。
“楚姑娘,我们这样兜兜转不行,不如在树上做个记号,朝着一个方向赶,一定会有收获。”李世民用剑划向树干,一道白光闪耀。
“好一把青龙剑。”突然树顶上有人叫好。
“什么人?”楚潇潇警觉中抽出银鞭。
“一个你们在找的人。”说话间树上的人影已经出现在他们面前。
居然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和尚。
“你是少林寺的人?”罗成询问。
“正是。”小和尚点头。
“我们成功了。”一家三口喜极而泣。
“原来这里真的有少林寺?”楚潇潇不知可信否。
“楚姑娘,罗贤弟,我看现在天色已晚,不如我们一行跟着这位小师父先到少林寺,再做打算?”李世民建议。“不知道这位小师父如何称呼?”李世民很有礼貌的转向小和尚。
“贫僧法号觉民,是第四代弟子。既然三位贵客不嫌小寺荒凉,尽可以跟着小僧前去。”觉民微笑着做出请的姿势。
“太好了。”那一家三口早就高兴的跟什么似的跟在觉民身后。
“李公子,您是贵客,如果贸贸然前去,恐怕不妥。”楚潇潇牵住马头,犹豫着叫住李世民。
“现在天色已晚,如果我们在树林里兜兜转,恐怕只有更加危险。既然小师父诚心相邀,我们不如跟去看个究竟。”李世民安慰楚潇潇。
“我觉得李大哥说的有道理,既然那一家三口如此肯定,那么这少林寺应该不会是什么凶险之地。就算有什么差池,凭我们的功夫也应该可以全身而退。”罗成已经一马当先,跟在觉民后面。
“既然,两位公子都这样坚持,那么我也恭敬不如从命了。”楚潇潇知道挽回不了两人心意,再加上天色已晚,再上山恐怕已经来不及了。只希望魏王不会怪罪她才好。
罢了!先顾眼前再说。
觉民一路领先,但是一路上也不忘照顾一下那一家三口。山路崎岖,李世民见那老妇人显出疲态,于是下马,牵马让老妇人跨上雪龙马。那雪龙马通人性,原是极难驯服的烈马,别说是一个老农,就是武艺高强的人,如果它不是心甘情愿,要骑上它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但见李世民对着雪龙马耳语一阵,同时拍拍它的马背,安抚了一下,那马居然欠下身让老妇人上马。
觉民见了,微微一笑,很热情的招呼李世民并肩通行。
而罗成本就是孩儿心性,见李世民如此,自己也很慷慨的让出自己的马匹给了老农。
如此一来,本就慈悲心肠的楚潇潇也坐不住了,也下马让给那小根。小根推着不要:“我是男子汉,怎么可以骑姐姐的马?”
“你年纪小,再加上一路逃难,一定是累坏了,姐姐虽是女流,可也是习武之人,比你多得是力气。”楚潇潇不容小根逃避,早就一把将他丢上自己的马背。
“呵呵。”前面赶路的三个男子轻笑,齐齐称赞楚潇潇的侠义心肠。
不到一个时辰,一行七人就到了少林寺。
天色已晚,却还听到寺庙僧人诵读经书的声音。
“觉民,天色已晚,为何大师傅还在讲经?”罗成问出疑惑。
“佛法无边,佛理无穷。这佛经岂是三年五载可以领悟的。”觉民简简单单就过去了。
“我可以在一旁静静打坐听禅吗?”李世民询问。
“来者是客,有何不可,只是贵客会觉得听经无聊,估计无法坚持。”觉民深深望了李世民一眼。
“觉民说的是,李大哥,这劳什子经有什么可听的,不如早些休息,你我兄弟切磋一下武艺如何。”罗成年轻好胜,在幽州再难于敌手,而到了瓦岗,人人因为他是客人的关系,谁也不愿意与他一较高下,至于秦琼,却一心想着如何匡扶社稷,如何拯救黎民。如今正是一个好机会,他岂能错过。
“罗兄弟武艺高强,在幽州那是闻名遐迩,反观李世民,何来罗兄弟的丰功伟绩,李世民是技不如人,不比也罢。”李世民一吹捧,罗成听着舒服,却也顿觉无趣,只好去找楚潇潇。倒是这个女子,还有一番可行性。
于是罗成找上了楚潇潇。而李世民便跟着觉民去听经了。
这晚经可不比少林寺的其他经文。这不是一般人那是不可能加入的,因为这晚经分析的可是当今时事。
那觉民也不是一般的四代和尚,他是四代中的佼佼者,是长老的关门弟子。
这佛堂越到里面,越是道行高深。
觉民一路带着李世民进入最后的内堂。那一路上岗哨林立,看得出来这些和尚都是武艺高强。李世民一直知道少林寺佛法深严,没有想到居然可以像军队一样纪律严明如此。
“李公子,这就是我师父所在的内堂了。我看得出来,李公子是一个有缘人,前面佛堂的佛经已经无法打动李公子。恐怕只有我师父的经文才值得让公子一听。”觉民带李世民进入主持的内堂,自己向少林方丈禀报:“师父,有缘人已经来到。”说完后,觉民便退了出去。
殿堂里烛火摇曳,光线很暗,看不分明。
李世民直觉那老僧正坐在法坛边上看着自己,于是李世民不再走动,反而对着殿上神像三拜,便盘腿坐下,陷入沉静。
“李公子,果然是天降神子,对于威严的大佛,不仅没有一丝生畏,反而如此坦然面对,不愧是将来的明君。”约莫半个时辰,方丈大师开言。
“大师此言,可有根据?”李世民猛然睁眼,直视少林方丈。煞那间烛火变亮,整个房间的一切摆设都跃入眼内。
原来这不过就是一间普通的禅房,并没有什么大佛。在李世民面前的不过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
“李公子,您刚才见到了什么,这就是你真正想要的东西,也是你必然会都到的东西。”老和尚依然说的含糊。
“明人之前不说暗话,李世民身处险境,能不能逃出生天还是一个问题,怎么可能都到心中所想。”李世民微笑着坐在老和尚对面。
“李公子明知危险,还要只身前来,定然有金蝉脱壳之计。”方丈捻须而笑。
“对于瓦岗我所知还是不够。我敢前来,是因为徐茂公正在外面打仗。而被称为赛诸葛的他一旦留在瓦岗,一定是不会放过我的。但是这几日我接触下来,这瓦岗军并不是乌合之众,他们还是有一定实力的。他们纪律严明,良将颇多。而且瓦岗天险,想要逃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世民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可是你在瓦岗这么多日子,并没有人想要伤害你。”方丈仍然面带笑容。
“这一点我也纳闷,瓦岗的几个核心将领对我都是和和气气,而他们都不是有勇无谋的人,难道他们不知道我以后可能会成为他们最大的敌人。还是这只是表象。”李世民说出自己的疑惑。
“你敢去瓦岗,难道只是匹夫之勇,没有想好一点退路?”方丈高深莫测。
“我去瓦岗,一来是为了大计,不得不为之。再则是因为听到内子对于瓦岗军的称赞,心想着来会一会内子心中的那些好朋友,那些堪称英雄的人物。”李世民也不隐瞒。
“是英雄必然惜英雄。那些人是不会对你下毒手的。”方丈依然保持微笑。
“但是时间过的太久,我觉得危险就越大。那徐茂公的信不日一定会到达,到时候李世民恐将不保。”李世民显出担忧。
“唐军已经顺利赶往长安脚下,你再不离开瓦岗,要待何时?”方丈突发此言,李世民呆若木鸡。
“这……”
“觉民听命,立刻带领18罗汉棍僧带李公子奔赴长安。”方丈对着禅房门外高叫。
“得令。”觉民身背包袱,整装待发。
“禀告方丈,来不及了,王伯当带着瓦岗军队已经到了寺院门口。”一武僧冲到禅房门口。
“来得好快。”李世民猜出那徐茂公的书信定是到了。
“不妨事,你们先在禅房外抵挡。我一会儿就过去。”方丈没有一丝慌张,依然镇定至若。
“觉民,你带着李公子从密道离开,只是这路上有些不好走,一路上一定要保护好李公子。”方丈吩咐觉民。
“方丈大师,李世民连累您了。”李世民潸然泪下。
“李公子肩负远大使命,何必妇人之仁,老朽年迈,已经不怕任何风吹雨打了。”方丈催促觉民和18罗汉,带着李世民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