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柔琦从小就是一个很善良的女子,从来也不会给人脸色看,性格也很和善,见过她的人没有一个人说她不好。
但这些事情,终究都随着她进宫而远去了。
那一日,她以帝都县丞之女的身份走进了储秀宫。
这一次选秀是新皇登基以来的第一次选秀,按照以往的经验,皇帝都会选比较多的人来充盈内廷。
她不过是众秀女中的一员而已。
吕柔琦并不想进宫,反正她的家世也不是很出挑,长相也只是中上等而已,被选上的几率很小。她只不过穿着最最普通的宝蓝色衣裳,也没戴什么发饰或首饰,总之就是“清水出芙蓉”的姿态。
“县城吕尚之女吕柔琦,年十四——”
当那个内监唱出她的名字的时候,她的心房一滞,连忙往前一步,口中的声音很小:“臣女吕柔琦参见皇上,愿皇上洪福齐天。”
皇帝的神情淡淡的,看不出喜怒哀乐,只是漫不经心地问道:“怎地打扮的这样素净?”
吕柔琦是一个聪慧的女子,知道这种问题一定要认真回答,若是答得不好,只怕会有性命危险。她不能说自己其实就是想要落选,否则就是公然挑衅皇家威严,而回答别的,她一时也想不到能有什么回答。
心思百转千回,她看见坐在皇帝身边的皇后。皇后虽然盛装出席,但也看的出其中的素净,大约是因为是第一回选秀,不得不穿的隆重一些吧。她突然心中一动,微微一笑:“皇上登基不久,臣女听说皇上与皇后娘娘宫中一切事物都从简,所以臣女才斗胆效仿……”
说完这一句话,殿中安静下来,一时之间无比地沉默,她只觉得时间过得很漫长,她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说错话,她唯一能够听到的,就是自己那飞快的心跳。
“节俭,持家,都是女子的美德,你如此聪慧,机敏过人,朕怎能不留?记下她的名字,留用。”
这话一出口,吕柔琦只觉得天旋地转,就这么一句话,便决定了自己的一生么?
她抬头看了看金碧辉煌的宫殿,心中微微感叹,脸上勉强撑出一丝欣喜的笑容:“臣女多谢皇上厚爱,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选秀结束后,她就随着许多的女子进了宫。
她的位分是这一届秀女里面最高的,被封为吕婕妤。
她的家世并不是很好,这样高的位分,大约是皇帝真的很喜欢她吧。
许多其他被选上的秀女也不知道从哪里听说来了她的事情,白日里无事就会来找她聊天,与她套近乎。吕柔琦觉得这样很不舒服,然而她也知道不能得罪人,更何况她本来为人就很随和,不爱惹是非,所以也没有将任何人拒之门外。
虽然她的位分最高,然而却迟迟没有侍寝。与她关系较好的王美人都已经是颇得恩宠的人了,而她在恩宠上没有任何的优势。她自己倒是没有关系,反正她也乐得清闲,然而别的那些巴结她的人却渐渐疏远了她。
那一天是她进宫的两个月左右,她在太湖畔旁的树荫下乘凉,就这么冷不防的遇上了皇帝,她不记得自己与皇帝说了什么,只记得自己极为失态地直直地望着他的眼睛,好像整个人都被吸引过去了一样。
那一天晚上,她第一次侍寝。
皇帝很温柔,细心的呵护她。她分不清这到底是皇帝的真情还是假意,她只知道她是没有办法拒绝的,或许,深深陷进去的人,是她吧。
这以后,她一跃成为了宠惯六宫的人了,而且在一个月内,封了盈嫔。
她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待人处事从来不争高低,虽然聪慧,但还是心思单纯了许多,她一次一次地挡住了许多人的暗算,却丝毫不愿意去暗算别人,哪怕一次,她也不愿意。她不想脏了自己的手,她觉得,只要自己能够活下去,没必要去害别人。
她正当圣宠的时候,有了身孕。
所有人都觉得吕柔琦无比的幸运,在最得圣心的时候有了身孕,更是让皇帝的心留在了她那里。皇帝也的确如此,平日只要无事,就会道她这里来,即使在她身体不方便的时候,皇帝说:“哪怕只是这样面对面看着,朕都觉得有意思。”若不是柔琦自己要求,皇帝几乎每晚都会在她那里过夜。
然后,她因有孕,被封了昭仪,位列九嫔之首。
她只知道后宫与前朝的微妙关系,也只知道皇帝要雨露均沾,她不知道如何与后宫众人周旋,亦不知道耍心机手段。她只是比旁的女子聪慧灵秀,却因着她自己的性格,这样的优势,对她一个生存在宫中的女子来说,毫无意义。
然后,在冬日的雪地里,她摔了一跤,孩子没有了。
彼时的她已经有了五个月的身孕了,小产之后,她足足睡了两天两夜,而这两天两夜,她不知道,皇帝是一直陪着她的,连早朝也没有上。
醒过来的时候,柔琦看到皇帝憔悴的面容,心中一算,嘤嘤哭泣道:“皇上,都是臣妾不好,没能保住皇上的孩子。”
皇帝伸出手为她擦掉眼泪,轻轻地抱住她,然后轻柔地抹去她脸上的泪珠,在她额上轻轻一吻,所有的动作都是无比的轻柔,似乎真的害怕弄疼了她一样。半晌,皇帝才道:“柔琦,孩子还会再有,你若是出了什么事,朕就再没有你了。”
皇帝的话包含了无限的情感,她心中更是感动,伏在他的肩头道:“皇上,臣妾……”
“别说了,朕知道你伤心。”他的语调也是那样的柔和,“朕虽然已经有四个孩子,可这个孩子,是朕和你的,朕也很伤心。”
皇帝都如此说了,她还能够说什么?皇帝知道她的心痛,与她一同承受着这样的心痛,她真的什么都不能说了。
伤心的日子过的很漫长,然而皇帝每日都会来陪她,倒也不是那样的漫长了。
直到有一日,她无意中得知了自己的孩子究竟是怎样离开了。
是与她一直交好的王美人,在送给她的鞋子的鞋底,动了手脚,又在地板上撒了油。积雪化了之后,地面本来就滑,撒了油就更滑,而再加上磨得很光滑的鞋底,柔琦是不可能不摔倒的,而这个孩子,也肯定是凶多吉少。
柔琦第一次感觉到后宫是这样的险恶,皇帝的呵护给了她太多的错觉,叫她忘记了女人的嫉妒心有多么的可怕。
她将这件事告诉了皇后,请皇后做主。她不敢告诉皇帝,她怕皇帝知道后会大怒,结果会狠狠地罚王美人。虽然她恨王美人害死了她的孩子,然而她还是做不到让一个生命从自己的手里消失。
然而皇帝还是知道了这件事,直接下令赐死了王美人。
这是柔琦从来没有想到的。
她只觉得自己的手都不干净了,虽然她不是有意的,然而王美人与她关系那样要好,即使王美人害了她,然而她就这么走了,她实在觉得过意不去。身边的人都劝她要狠下心来,可无论如何,她都没有办法狠下心来。
皇帝为了安抚她,封了她为盈妃。
到了第三年,皇帝对她的心思从来没有变过,皇帝甚至在与旁人提起她的时候,戏谑道:“若柔琦为朕之发妻,此生无憾。”
当然,这只是玩笑话,皇帝已有发妻,而且皇后虽不得宠,帝后二人还是相敬如宾的,所以,这也只能是玩笑话了。
然而还是有好事者将这件事告诉了皇后,皇后闻言倒是没说什么,仿佛是毫不在意一样,然而心里却已然有了盘算。
第三年底,她又一次怀孕了。
这一回,皇帝让她住进了昭阳殿的偏殿,这一胎自然是没有不会有任何问题了。
十个月后,柔琦生下一个皇子,是皇帝的第五子,皇帝比以往的皇子出生时还要高兴,亲自取名为永恒,意指他对柔琦的心,永志不变。然后,又封了她为纯妃。
十一月的时候,柔琦偶然间与皇帝说了自己的家乡苏州的景观,说了自己又多么向往那里的风景,说了那里的风土人情,说了许多许多。本来这只是无意间的有感而发,而皇帝第二日,就建起了御风园。
皇后极力阻止,甚至口口声声道:“皇上这样宠盈妃固然好,然而六宫间却失了平衡,大约也会有违皇上的初衷啊。”
皇帝却是毫不在意的样子,淡淡道:“若后宫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像柔琦一般好,那么朕为她们建什么都可以。”
这么一句话,就让皇后哑口无言,除了赞同,也别无他法。
御风园建好之后,有许多的嫔妃慕名前来,而柔琦喜欢清静,每每觉得嘈杂不堪,皇帝又下了一道圣旨,除了纯妃吕氏与五皇子,任何人都不能够踏入御风园半步。这圣旨一下,柔琦每当想要清静一下的时候,就到御风园来,谁也不见。
然而,后宫上下,更是怨声载天,就连文官都开始弹劾起柔琦来。
永恒满周岁的时候,皇帝又封了柔琦为良妃,原本是想要赐协理六宫之权的,奈何朝廷中的反对之声实在强烈,所以也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而柔琦自己本身,也不喜欢权力,所以并没有太在意。
永恒四岁的时候,她又怀孕了。
皇帝更是高兴,将她封为贵妃,仅仅屈居与皇后之下,就连皇后也不得不让她三分。她倒是一点也不得意,她在乎的,只有皇帝对她的真情。
十月怀胎,终于到了生产之际,这一次,柔琦隐隐觉得不好,只因为身体上钻心的疼与上一次生永恒时的感觉完全不同。那种痛,让她姣好的面容都扭曲了,她只觉得浑身的骨头想要裂开,有一万只蚂蚁不停的啃食着她身上的每一处——这样的疼痛,一点也不像是生育时带来的痛苦。
她的眼角无意中掠过了皇后送来的蜜饯。因为她怕药苦,每每喝完了都觉得浑身不舒服,有好几次险些吐了出来。皇后知道了以后,就派人送来了蜜饯,她每一次喝完药都会吃一些。
她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心仿佛掉入了无底深渊。
她是那样聪明的人,可也是那样蠢笨的人,她掉进了这样的深渊里。
柔琦的叫声异常的凄厉,刺进皇帝的耳朵里,不知为何,他只觉得着叫声中竟然藏着深深地恐惧,让他也没来由地害怕了起来。
一个产婆浑身是血地大惊失色的跑了出来:“皇上,不好了,贵妃娘娘雪崩了。”
皇帝的脸一瞬间变得煞白,整个人都仿佛被剥去了一层皮一般,他道:“废物,你们治不好柔琦,朕要你们整个大医院陪葬!”
产婆的脸上有了一丝为难,她的声音也不由地小了一些,害怕自己的一句话再惹到了皇帝:“这……奴婢直言,贵妃娘娘她……怕是不行了……”
皇帝更是暴怒,正要说话,皇后已经柔声道:“皇上,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妹妹或许很需要您。”
皇帝一听,也顾不上责骂产婆,连忙跑进了启祥宫。
他走得急,忽略了皇后嘴角那一抹无声无息的笑意。
柔琦躺在床上,只觉得身体里的温度正在渐渐消失,生命的力量也渐渐流失,恍惚间,她看见脚步急促的皇帝来到自己的榻前,她看着他的面容苦涩一笑:“皇上,对不起,臣妾无能,没能保住孩子……”
“柔琦,你别想这么多,你一定要先把自己照顾好,孩子会再有的。”这一瞬间,皇帝只觉得自己无能,除了用这样的话来安慰她,他什么也做不了。
柔琦轻轻地摇摇头:“皇上,臣妾知道自己是不行了……皇上你要保重啊……”她看见站在一边望着他哭的永恒,还有在永恒身边安慰他的皇后,她突然意识到,自己除了皇帝,还有一个五岁多的儿子,那是她与自己心爱的男人唯一的骨血。永恒是那样的聪慧机敏,小小的年龄就已经会了许多的东西,皇后容不得她,那皇后又怎么可能容得了她与皇帝的儿子?她突然害怕起来,不,不行,不能就这么离开,至少,也要让永恒好好地活着,让他的生活能够有一个保障!
柔琦抬起头,道:“皇上,臣妾就恒儿一个孩子,您一定要照顾好他。”她想了想,还是决定加上一句,“臣妾只想让他活的快乐,自由自在的,旁的臣妾不会奢求的。”
这话一出口,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当真是糊涂了这么多年。
如果她能够狠一点,毒辣一点,或许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了。她不要权力,不求荣华,可她从没想到,她毫不在意的东西,才是她最该得到的,亦是她的护身符;而她最在意的东西,反而是她最不该得的,集万千宠爱与一身,亦是集万千怨恨于一身。
早知道,根本就不该被那些风花雪月所迷惑,宠爱是外表,权力是里子。宠妃,除了宠,什么也没有。最大的好处是得宠,最大的坏处,亦是得宠。
这些道理,她若早些明白,就好了。
那么多人明里暗里地害她,她都忍过来,熬过来了,可她偏偏中了皇后这个笑面虎的计策。自己已经死在了她的手上,无论如何,自己的永恒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皇后娘娘……”她虚弱地张开嘴,“臣妾有一事相求。”
皇后牵着永恒走到柔琦的床头,那样的熟络,仿佛她就是这样一个和善的人:“贵妃有什么话,本宫若是能够做到的,必定会做到。”
皇后牵着她的永恒,是想要威胁她么?
她突然有些欣慰,好歹,在临死前,她的神智清明了,她看清了皇后的为人。她的声音无比地郑重:“皇后娘娘,臣妾恳求您,无论如何,您都要照顾好恒儿,不要让他失了慈母的关怀,一定要把他当成亲生儿子对待,臣妾不求他能有出息,只求他能够平平安安地过完一生。”
皇后闻言一愣,大约是没想到她竟然临死之前会把自己的儿子嘱托给她,这样的情形下,她当然不能拒绝,然而若是答应了,永恒对她的永瞻的威胁,该是怎样的大?临终托孤,皇帝在场,以后她要再对永恒做什么,都无法畅心所欲了。
然而这一停滞不过一瞬,她的嘴角展出一丝慈爱的笑容:“你放心,本宫一定会照顾好永恒,将他当成本宫自己的孩子对待。”
柔琦点点头,撑出一丝微笑:“恒儿,母妃不能陪你了,连你弟弟也保不住,你自己一定要好好的,一定……”
永恒的眼泪掉出来,他顾不得擦,奔到柔琦的窗前,大声哭:“母妃……母妃……您别走,儿臣给您背古诗,儿臣再不淘气,再不会惹您生气了,母妃……”
皇帝见状,眼泪也掉了出来,他揽起柔琦,将她搂在自己的怀里:“柔琦……”
这大概是最后的温存了吧,因为她已经觉得自己气若游丝,整个人都没有了支撑。皇帝的怀抱是这样温暖,让她心生眷恋,若时光能停在这里,也不错。她轻轻道:“皇上,臣妾从不后悔认识您……”
她想要伸手再抚摸一次皇帝的脸颊,手抬到一半,最后还是坠落了下来。
元德十一年八月,贵妃吕氏在启祥宫毙世,皇帝悲痛万分,赐谥号淑怡皇贵妃,风光大葬,仪仗堪比皇后。
皇帝整整十七天没有上朝,只把自己关在启祥宫里,谁也不见。
皇后带着十六岁的永瞻来到启祥宫前,永瞻朗声道:“父皇,儿臣知道您心中悲痛,可父皇是皇帝,天下之主,一切要以大局为重啊!父皇,就算您真的不愿理政事,也应该顾及自己的身子啊,您若是身体不好,儿臣们以谁为依靠?母后以谁为依靠?若是皇母妃还在,她哪里希望您变成这样?”
大约是最后一句话起了作用,“吱呀”一声,皇帝推开了启祥宫的大门。皇帝原本是俊朗的男子,可永瞻看到的,却是皇帝整个人散发着深深的颓然之气,仿佛还瘦了许多。他的声音有些嘶哑难听:“瞻儿,你起来吧。”
这之后,皇帝虽然不把自己关在启祥宫里了,但总是没日没夜的处理政事,除了有时候会去启祥宫坐坐,去御风园走走,去上书房看看正在学习的永恒,根本不进后宫了。
永恒这孩子也变了许多,不再似以前那样顽皮了,整个人安静沉稳了许多。他的眼睛也越来越有穿透力,但却和柔琦的眼睛一样的温和。永恒的眼神像皇帝,而眼睛,却像柔琦,这个孩子,像足了他们两个人。
而皇后因为抚养永恒,却反而能够经常见到皇帝。
柔琦走后的第二年,皇帝的身体一下子颓败了下来,甚至常常会咳血。朝堂中立太子的声音此起彼伏,而其中大多数,都是支持立皇长子永瞻为太子,只有一两个人支持立皇五子永恒为太子。
最后,因为皇后无意中提起的柔琦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皇帝立了永瞻为太子。
没过多久,皇帝就走了。有人说,他是因为想念淑怡皇贵妃,有人说,他是故意把自己累病的,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走前,叫皇贵妃带上永瞻永恒,逼着他们发誓,立下诏书,无论将来永恒犯了什么错,都不能够杀他,也不能够暗杀他,最重的刑罚,就是将他众生监禁。否则,无论是皇后还是永瞻,他将永远也不会安息。皇后眼见着自己的儿子就要登上皇位,当然也不想在这节骨眼上除了什么纰漏,连忙答应了,并且写下了诏书。而皇帝,却将写好的诏书交给了永恒,并告诉他:“这是父皇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但愿你一声平安喜乐。”
然后,皇帝叫着柔琦的名字,离开了人世。
龙胤元德十二年,皇帝驾崩。
龙胤鼎元元年,新皇永瞻登基,封生母刘氏为皇太后,太子妃葛氏为皇后。
因为天子的忌讳,众兄弟不能够与永瞻的名字相同,新帝将其余兄弟的名字改为“立”,淑怡皇贵妃的儿子永恒,从此,就变成了立恒。
------题外话------
这一章实在好长……。
其实很早就想写了,只不过架构一直都没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