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羽,看了你的续,非常的感动。我写写读后感吧。不过我不是顾迷,理解有限请原谅。
千人千面,每个心中都有一个顾惜朝。
小顾在我心里一直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物,他狠辣却并非无情,他聪明但并非智慧,他张狂却无限苦逼,他自傲却骨子里刻着自卑,他愤世嫉俗但却同流合污,他小人行径却如君子坦坦荡荡,他惊采绝艳却无法施展。也许用温瑞安评价白愁飞的一句话来评价小顾非常的适合:想飞之心永远不死。但是小顾又不完全等同于白愁飞,因为小顾挚爱晚晴,爱得深爱得切,爱得惊心动魄,生死相随。这为小顾增添了无限魅力,对女人来说这是致命伤呀。即使小顾输到了整个世界,他也能赢得女人的欢心。
你的续中的小顾也带给了我同样的感觉。特别是读到动情处,我的脑中能自然的浮现小顾那神采飞扬的样子。谢谢你给一个我心中的小顾。虽然每个人心中的小顾不一样,但是至少我心中的小顾已经和你的文章的小顾血肉已经融为了一体。人不痴狂妄少年,顾郎如昔,惊艳依旧。——记几处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1,初出茅庐,军中立威。小顾第一次统兵,首先要做的必定是在众将士面前树立威信。小顾做的很绝,先不动声色,放任司徒迟一干人等张牙舞爪,真正应了那句“天要使其亡,先要使其狂”,让人情不自禁的暗暗期待小顾是用何种手段灭了他们的。特别是那个跳梁小丑般小兵的出现无疑掀起了这一波的高潮,金戈铁马越嚣张,小顾的坦然自若就越让人觉得高深莫测。小顾轻松解决了司徒迟,把罪证一一的列出,有理有据的把他置之于死地,让一众将士心惊胆战,特别是他轻描淡写的说出,细细的打,慢慢的打,不打足300棒不能让咽气。小顾的狂,小顾的傲,小顾的腹黑,小顾的狠辣,小顾的智谋,通过这么一件小事一下子全部展露出来。看到这里,我真是情不自禁的羽毛为你鼓掌,写的实在是太好了。如果逆水寒要拍续集,这个情节一定要加上呀。
2,何谓侠之大者?我曾经读金庸,知道了郭大侠,读了一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已。旗亭酒肆,知音清韵,小顾再一次与戚少商相逢。他们隔着血海深仇和知音之谊遥遥相望,其中滋味真是不能为外人所体会。而这一次,戚少商要拜顾惜朝为将军,从此同仇敌忾,生死与共。顾惜朝是他不同戴天的仇敌。于常人,无法理解,于常人,无法接受。可是戚少商做到了,他抛弃了血淋淋的过往,一心为国。他给顾惜朝的那一跪,简直震撼了我的心灵,正如你文章中所说的。他不会因为这一跪而折辱,他会为这一跪而升华。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小顾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疯子。明知道是计中计,小顾仍然愿意冒险拿几十万大军冒险。明知道不一定会赢,仍然义无反顾的放手一搏,破釜沉舟,神机妙算,算无遗策。历数中国历史上我所知道有其气魄有其谋略的谋略家和军事家,寥寥无几。从逆水寒剧中,我就看出来了,小顾做事,绝不留后路。对人狠对己更狠。所做的谋略,简直有点天荒夜谈,但是又不是完全不可能,空手套白狼,被小顾使用的熟能生巧。小顾和蒙古人的第一战,就拿出来这样的气魄,这样的疯狂。他引领着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走入敌人的陷阱的时候,你可曾担心将万劫不复?
4,无毒不丈夫,坟墓前那点对白。小顾已“死”,留空坟一座。戚少商絮絮叨叨了良久。我突然觉得也许小顾从此就去了,也许才是最好的结局。想飞之心永远不死,抱负已经实现,又何必留此残躯。(此句话暴露了我不是顾粉呀。)在这里,戚少商提到了不忍心放了红玉的丈夫辽太子。(其实小羽你确定你不是为小顾洗白的?)不过在这里我也很赞成你的观点,一将功成万骨枯了。历史上,慈悲其实只是胜利者的伪装。于此,和你产生了共鸣。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谈我心中的不足。
1,战争,我没有参加过战争,也没有到战场上参观过,不过以我个人的看法,你描写的战争还是相对比较的薄弱吧。
2,还是无法接受小顾烧死40万百姓的戏码,这个我实在不能接受。这不是长平之战呀,就算是,这可是自己的老百姓呀。这个太使人心寒了,小顾的士兵难道没有知觉吗?
3,羽毛,在后续里面,你其实将小顾给完全神话了。特别是后面部分,私认为你前面对后面确实写的好一些。
不过,这是我鸡蛋里挑骨头的看法,我个人非常浅薄,你要是不同意,就不要当真的,我这个人说话完全经不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