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求收藏和推荐~~~~
说了要好好读书之后,小花便花了更多的时间去看书,看的最起劲的不是其他,就是宋朝的律法,她虽说可以认识大部分的字,但是还是不少的生僻字不认识,并且对语法也不熟悉,经常理解错东西,所以就开始三天两头的去找鲁先生请教。
去鲁家的次数多了,也就不免遇到鲁达文,没多久也就和鲁达文熟悉起来,没事的时候还可以和他讨论一下学问。
虽说鲁达文有些迂腐,但是不得不说在读书这方面他确实很有才华,这时候的读书人不像后来那么死板,对于时政或者诗词,都很有自己的见解,加上鲁达文嫉恶如仇正直的性子,说起话来很是痛快。
小花虽然对于具体的历史不怎么明白,但是对于整个宋朝的大局势还是知道一些的,每每议论总是能一针见血,让鲁达文颇有些惊喜,觉得小花可当知己。于是对她也更加亲切,甚至有时候还会主动给小花讲解文章。
毕竟鲁先生还有学堂的学生要教,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教小花。到最后就直接变成了鲁达文对小花的一对一教学了。
小花没觉得有什么,但是杜兰却觉得很不妥,因为鲁达文很有才学又是读书人,村里人都觉得他以后不会娶一个村妇,所以虽然鲁达文已经到了成亲的年龄,村里却没有哪户人家去给他说亲。
他们这样孤男寡女多次私下相处,村里人都是看在眼里的,不过小花他们每次都是门大打开,两人搬了凳子往屋檐下一坐,人来人往大家都是看到的,一时间也没什么太不好的流言传出来。
再说鲁达文信奉身正不怕影子斜,小花更是难得任性沉浸于看书的乐趣之中,所以两人完全肆无忌惮。
任凭杜兰说破了嘴皮子,小花还是不为所动,每天都去鲁达文家报道,不到一个月,一本厚厚的《宋刑律》就被看了个大概。小花也从中具体的知道了徭役法的规定,田赋的征收标准等等实用的律法。
这天小花收拾好了屋子,拿上那本律法和自己前一天做好的摘要就要出门去找鲁达文,刚走到门口,就看见农民在门口一棵树下掰树皮玩。
“农民哥哥?你怎么来了?”小花扬声叫他,往他那边走过去。
农民惊了一下,有点无措的转过身来,支吾了一下说,“我……我前儿去南山村看风水,那家给了几只风鸡,味道很不错,我今天去,去办事路过你们这里……所以、所以给你们送一只过来尝尝鲜。”
小花接过油纸包着的风鸡,招呼他进屋去坐一会,又问他是到什么地方去办事。
农民含含糊糊的回答了两句,看见小花手里的书,问道,“你拿着书是要去哪里吗?”
小花不怎么在意的道,“去找鲁大哥,就是前两年才搬来我们村子的那个鲁先生的儿子,他如今已经考中秀才了,我看这本律法很多地方不懂,正好趁着他在家就去请教一下。”
农民脸沉了沉,有些不高兴的板起了脸,接过小花递过来的茶喝了两口,闷闷的说,“我不喜欢你去找他!”
小花不解,偏头疑惑的看着他。
他脸上浮上一抹不自在,梗着脖子强调道,“就是、就是不要去找他!我不喜欢!”
小花想了想,“扑哧”一笑,“你吃醋了?”
农民小麦色的脸霎时红了个透,连耳朵都红了起来,蹭的一下子站起来,结结巴巴反驳道,“不、不是,我才没有……吃醋……”
小花笑眯眯的看着他,点点头,“其实你吃醋也没什么,我喜欢你吃醋!”说着凑到农民身边仔细的打量他越来越红的脸,嘟嚷道,“看起来很可爱啊……”
农民猛的退了一步,离小花远远地,“你!你……怎么这样啊?不、不知廉耻!”
小花呵呵笑了一会儿,才埋怨的看了他一眼,“你好意思说嘞,自己还不是听信别人的传言不相信我!我们自小一块儿长大,这么多年的感情你还不信我,别人说了两句就跑来怀疑我了,真是让人心寒!”
农民听了觉得有些羞愧,低声说,“我……我知道不该听别人说的,但是,但是我就是心里不开心……你,你不去找他了不行么?你是我定下的媳妇,怎么可以和别的男人这么接近呢?”
小花收了哀怨,板着脸想了一会儿,“这样吧,我把这本律法学完,就不去找他看书了,但是我和鲁大哥还是朋友,正常的来往还是会有的。”
农民看小花板着脸,心里有点不安,但听到小花保证心里还是松了一口气,讨好的看着不悦的小花,“那你今天还去么?我可不可以一起去?”
小花瞪他,“你去做什么?你不是还有事情要办?”
农民傻傻的呆了一会儿,才赔笑说,“那个事情,不急……”
想明白他意思的小花也不再计较,知道他不去看看不会放心,于是锁了门领着他一起去了鲁达文家里。
到鲁达文家中,小花给二人互相介绍了,鲁达文有些诧异的看着农民,但还是很快的恢复了温文有礼的样子和农民见了礼,农民摸了摸头,“我不会你们那一套,你不要见笑。”
鲁达文暗暗地皱了皱眉,还是没说什么,三人搬了凳子在院子里坐下,小花拿出之前做的摘要就和鲁达文讨论了起来,鲁达文也如往常一般尽心的对小花讲解。
只是这一次旁边某人一直对他行注目礼,当他和小花靠的稍微近一点的时候就狠狠地对他瞪过来,让他颇不自在。但是转头看见他磨皮擦痒不耐烦而又暗自压抑的样子,又觉得有几分好笑。
不多时小花也发现了这个情况,转过头面无表情的看了他一眼。本来还凶神恶煞的农民立刻偃了下去,乖乖的低头去数蚂蚁。
但是等小花和鲁达文又开始讨论,他就又锲而不舍的对鲁达文行注目礼,简直越挫越勇。
小花最后终于妥协了,匆忙问了鲁达文几个关键的问题,就带着农民告辞离开了。
一走出鲁家的院子,小花一转身看向农民,他就立刻说,“不关我的事,我什么也没做!”
小花一口气还没下去,就被他这话逗得笑了起来,无语的看了他一眼,转身拉着他走了。不得不说,这个人倔起来半点也不让人!
第二天农民又一大早的来报道,只是这次不说别的,只是拿出一本律法对小花道,“我现在跟着农园在学习这本书,很快就可以学好了,你别去问鲁大哥了,以后我给你讲。”
小花霎时无语,瞪了他一眼说,“我知道了,我不去找他学了,好吧?”
农民满意的走了,连那本律法都忘了带走。
没过几天,传来一件令全国都震惊的事情,北方金国大举进攻,全国上下积极备战!据说是因为今年春旱他们也受到了影响,牧草都干死了,也无法放牧,所以就来大宋烧杀抢掠来了。
小花听了没什么真实感,但是鲁达文却有些坐立不安了,没等几天就收拾行李去了镇上找同窗去了。
虽说战争感觉离他们很远,但是杜兰和李大力却都十分忐忑不安,因为在他们的记忆中,每次打仗,国家的赋税就会增加,而且严重的时候就会征兵!平时如果一家人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种地,怎么也不至于要饿死的地步,但是一打起仗来就不一定了。
受到杜兰他们紧张情绪的影响,小花也有些紧张起来,最后竟然提议让家里建一个地窖,不但可以储存粮食,还可以在危急的时候躲一躲。
本来觉得有些无稽的提议,但是杜兰和李大力却立刻就同意了,不仅如此,挖地窖的时候还是暗箱操作,每次都是半夜一家人偷偷摸摸的挖。小花找到了一点当年地道战的感觉,但是当一尺见方的地窖挖好的时候,她还是觉得很有成就感并且不由也安心了一些。
但是好在这一次的战争并没有打起来,双方小小的打了两场,朝廷就选择了议和,送上了白银财帛无数,换来了暂时的和平。
鲁达文对于朝廷的软弱气的不行,但是却又很无奈。
小花却有些庆幸没有真正的打起来,因为她知道自己这个家现在完全经不起折腾,周围的贫穷老百姓也经不起折腾,而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让休养生息数十年养起来的一点安稳全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