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老太太和母亲吴秀兰回了南滨老家,海滨别墅不能就这么空着,田秋菊和夏志高在所有人的强烈要求下,在她们走的前一天搬了过来.之前那套三居室,则借给年前刚加入硅提纯团队的一位老教授.

岳父岳母同样是家人,况且夏遥一早就来了,有机会跟家人一起过除夕,章程自然不会错过.

从保安区的"nb科技城"赶到海滨别墅已是九点多.

岳父岳母,夏凝以及姐夫苏兴运围坐在客厅里看晚会,夏遥这个小姨正被小家伙苏鹏缠着搭积木.餐厅里的餐桌上摆得满满的,不用问都知道他们一直在等自己.

见众人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章程苦笑道:"妈,爸,姐夫,不是说过不要等我吗,我都已经吃过三顿年夜饭啦!"

夏凝一把拉过她儿子,回头道:"妹夫,这可是咱们一家在一起,过得第一个安生年,怎么能不等你呢?"

夏志高一如既往的少言寡语,在烟灰缸里掐灭抽了半截儿的香烟,嘿嘿笑道:"吃了那就少吃点."

"一家人在一起都热闹啊!"夏遥则一边推着他往前走,一边吃吃笑道:"别扫大家的兴,快去洗手,洗完了陪爸和姐夫好好喝两杯."

刚推开洗手间门,小苏鹏突然挣脱她妈妈的手,跑过了拉着他衣角,仰着小脑袋一脸期待地问:"姨爸爸,嘉辉什么时候来?他会跟我们一起过年吗?"

孩子和孩子好,他和小嘉辉相差就一岁,有很多"共同语言".

一个天天念叨弟弟,一个整天嚷嚷着要去找哥哥,凑到一块时恨不得要把家给拆了.最头疼的当属分别.每次小嘉辉回香港时章慧不仅要连哄带骗,而且要在夏凝的配合下瞒着小苏鹏,就这样还会一个在车上哭,一个在家里哭.哭得死去活来.要多痛苦有多痛苦.

章程蹲下身,抚摸着他额头笑问道:"鹏鹏.想弟弟了?"

"想,"小家伙瞪着双清澈的大眼睛重重点下头.

"既然想,那姨爸爸就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作为送给你的新年礼物好好?"

"什么好消息?"

小家伙回头朝门外看去.显然以为小嘉辉跟姨爸爸一起来了.那副迫不及待的样子,引来众人一阵哄笑.

"别看了,弟弟没来."

章程强忍着笑,拉着他小手像幼儿园老师一样和声细语地说:"鹏鹏,外婆肯定告诉过你,今天是除夕夜,是过年.所有小朋友都要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渡过.你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在一起,弟弟也要和他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在一起,所以今天他肯定来不了."

想到小嘉辉也要像自己一样管外公外婆要压岁钱,小家伙似懂非懂的点了下头.可想了想之后又问道:"那明天呢?"

"这就是姨爸爸要告诉你的好消息,明天你爸爸和妈妈会带你一起去香港,以后你不仅可以天天见到嘉辉弟弟,还会和嘉辉弟弟一起上学,那里有很多很多小朋友,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刚开始他们说话你可能听不懂,不过没关系,只要用心学,将来肯定能听懂,甚至会说跟他们一样的话."

夏凝和苏兴运夫妇不同于丁文明,张兵,吴小柱,吴小军和吴小莲等亲朋好友,他们来特区晚,没参加过最艰苦的创业,自然不可能拥有nb电工,nb电气成套或nb电子的股份.事实上不仅她俩,连二姐章琳都没有.

"去家族化"是章程一直在做的事情,且不说她俩的文化程度和个人能力都很一般,就算有文化,有能力在nb电气也不可能受到重用.

但现在这样的落差太大了,在刘思伟,丁文明,李晓山,张兵,吴小柱和吴小莲几家人面前,夏家人几乎有一种抬不起头的感觉.

她们抬不起头,自然而然的会影响到夏遥.

家和万事兴,章程不想将来出现不愉快的事情,更不希望妻子闷闷不乐.送钱是下下策,帮他们移民香港,让小苏鹏受最好的教育,是除了正常工资奖金和"家族基金"每年的分红之外,他所能想到的最合适的办法.

"真的?"正如他所预料的一样,小家伙欣喜若狂.

"真的,不信你去问小姨."

夏凝也愣住了,本来以为就她和丈夫去,而且只是暂时的,没想到连孩子也要去,甚至还会在香港上学.

看着她和苏兴运那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夏遥嫣然一笑道:"姐,姐夫,章程没开玩笑,投资移民和鹏鹏的入学手续都办好了,明天去领居留证,住满七年就能换身份证."

谁不想移民香港,夏凝感觉像是做梦似,紧拉着妹妹的手说:"这……这……这也突然啦,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是我想给你们一个惊喜."

夏遥挽着她胳膊,神情明媚地笑道:"为了这事,陈叔打了好多电话,托了好多人,连兴达商贸腾总都帮了忙,不然国内手续能办这么快?不过你放心,该谢的我们都谢了,现在要做的是安安心心去香港,开始新的生活.".

[,!]消息太突然,夏志高愣了好一会儿才支支吾吾地问:"那……那……那以后,以后还能不能回来?"

"当然能,办个回乡证,像大姐和我们一样,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那边教育好,为了鹏鹏的将来只能麻烦点.我和大姐都想好了,等鹏鹏,嘉辉和我肚子里的宝宝长大后,全部进nb实验室,由章程亲自教."

田秋菊当了那么多年教师,没人比她更清楚教育的重要性,立马语重心长地说道:"夏凝,兴运,哪个做父母的不望子成龙?刚去香港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开始肯定会不习惯.但一切为了孩子,你们必须要习惯.再说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多少人想去都去不了,一定要好好珍惜.绝不能辜负了章程和你妹妹的一番好意."

"妈.我知道……可是……可是我不放心你."

"不是还有我吗,有什么不放心的?"夏志高不想她犯傻.指着门外的轿车接着道:"况且夏遥都说了,办个回乡证,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

去香港的利弊根本无需衡量,小家伙欢呼雀跃.大人喜笑颜开,这个惊喜让除夕夜变得更有年味儿.

帮老丈人和姐夫斟上酒,章程才注意到年夜饭似乎有些寒酸,正准备问问为什么不搞丰盛点,夏遥就抿着小嘴娇笑道:"别研究了,除了你这个东山女婿之外,这里全东山人.当然要按照东山的方式过年.这是我们老家的‘过年菜’,尝尝,我亲手做的."

章程被搞得啼笑皆非,用筷子指着中间的砂锅问道:"猪血,豆腐,猪肉,白菜炖粉条.这不是大锅菜吗?"

"差不多,"夏遥指着他面前的冷盘,眉飞色舞地介绍道:"这个你肯定没吃过,它叫酥锅,但不要被这个名字所迷惑,之所以称为‘锅’,是因为放在一个大锅里煮的,藕,海带,白菜,鲫鱼,豆腐,五花肉一起煮,又酸又甜又咸,我小时候最喜欢吃."

熏肉,整鸡,干炸带鱼,再就是用藕片夹肉入炸成的藕盒,似乎有团团圆圆之意.

到现在为止已吃过三顿年夜饭,章程哪能吃得夏,尝了几筷子之后笑问道:"我还以为要吃饺子呢,没想到吃这些."

"饺子也要吃."

两个女儿和女婿第一次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田秋菊非常高兴,指着茶几上和好的面,慢声细语地解释道:"在老家过年,就这样先就着馒头吃菜,然后一家子坐下来,一边看电视,一边围着桌子和面,擀皮儿,包饺子,等候新一年的到来."

夏遥补充道:"俗称熬年."

"那饺子什么时候吃?"

田秋菊看了一眼手表上的时间,继续说道:"12点以前把饺子煮好,等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我们便长了一岁,所以这顿饺子也叫‘增岁饭’.另外大年三十吃的饺子是素馅的,取来年‘素净平安一整年’之意.煮饺子的水一定要比平时多放,来年日子才能‘绰绰有余’.如果饺子煮碎了,不能说‘碎’,也不能说‘破’,要说‘挣’,不然不吉利……"

章程跟老丈人和苏兴运碰了下杯子,感叹道:"风俗习惯不同,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讲究."

"做有讲究,说有讲究,吃也有讲究."

能跟父母和姐姐姐夫一起过年,夏遥无疑是今晚最高兴的人,她放下筷子如数家珍地说道:"吃完饺子,我们会在煮过饺子的锅上摆上蒸格,上面放上豆腐,年糕高,素馅儿饺子‘压锅’,取‘福’,‘高’,‘寿’的谐音,寄予对明年一整年的美好期许,一定要压,马虎不得.

明天早上的第一顿饭,也是吃饺子,也是素馅儿,不过馅儿里面会放上钱,枣,花生米和栗子.吃到红枣,意味着新的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就是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

"那我明天得多吃几个."

"章程,你妈和你奶奶也是真的,走时都说好了,琳琳和游博士陪她俩一起过年.可一到老家就把她们往回赶,这年三十冷冷清清的,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儿."

在人家家里跟人家的儿子和儿媳妇一起过年,田秋菊不由地想起老太太和吴秀兰.看着她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章程摇头笑道:"妈,你别担心她们,回来路上我打过电话,丁叔,丁姨和大舅大舅妈都在,热热闹闹,一点都不冷清,我妈还说比在特区过年有年味儿.

至于不让我二姐在老家过年,也是有原因的.一是集团缺人手,二姐回来能多多少少帮上点忙.二是游博士留学那么多年,一回春节都没陪家人过过.对我们而言过不过年跟平时没什么区别.但对游博士的父母来说意义就不一样啦."

田秋菊发自内心地叹道:"你妈心好,总是替别人着想,一个人撑了那么多年,把你们姐弟拉扯大.不容易呀!"

这个话题太沉重.大过年的不能说这些,夏凝急忙来了句:"有什么样的母亲就会有什么样的儿子.章程心也好,特区那么多香港老板,有哪个对工人有他这么好的?".

[,!]夏志高深以为然,放下酒杯笑道:"是啊.能进nb电气,能成为nb电气的工人,真是他们的福分."

令他们倍感意外的是,章程居然摇头道:"爸,大姐,我哪有你们说得那么好?职工工资待遇是高点,但这个高仅相对于国内的‘三资’企业.用不着美国的那些大公司比,就我们nb电气内部也有很大悬殊.

比如nb电子.保安工厂组装车间的平均工资,连莱比锡组装工厂的七分之一都不到,如果算上养老和医疗等其它待遇,国内的用工成本仅相当于国外的十二分之一."

一直保持沉默的苏兴运禁不住说道:"难怪车间里个个都想出国呢.在国外干一个月抵在国内干一年,谁不想去?"

章程微微点了下头,继续说道:"同工同酬,我们做不到.一旦那么做了,集团会失去一大笔利润,而没有足够利润,也就没有足够资金投入研发.但作为一家着眼未来的企业,更不能一味的压榨职工的剩余价值.

打个最简单,也是最现实的比方,如果一个职工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整天牵挂家里的一些琐碎,那他工作时肯定不能做到心无旁骛.换句话说,就是没有责任心,会马马虎虎,会野蛮操作,会直接影响到良品率和产品质量.

事实证明,我们虽然做了一些事情,但同时也得到了相应回报.

正是因为职工们没有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才能专心致志的学习并掌握职业技能,才能制造出几年前我们简直不敢想象的,品质跟美国,日本和德国几乎在同一个水平的电力设备和电子产品."

章程话锋一转,摊开双手说:"可我们又真正付出了多少?比国内企业高的那么一点工资,平摊到产品利润里连5都不到;国内旅游和定期体检的支出,同样九牛一毛;职业技能培训上的投入,完全是为了产品品质,根本算不上付出.

‘农转非’,户籍迁移,完全是搂草打兔子,谈判时顺带着从政府那里争取到的优惠政策;至于住房,同样没有出一分钱,只是帮着买了一块相对便宜的土地.土地使用费是大家伙集资的,基建工程款是省二建垫的,剩下的是以公司名义帮着向香江发展银行贷的款,整个过程中公司只起到一个协调作用."

这就是大公司的优势,在与政府谈判时总能占据主动.

夏遥对此并非一无所知,接过话茬笑道:"出国旅游公司其实也没花多少钱,在香港期间住nb电工客房,机票就更不用说了,都是nb航空没卖出去的空座.在德国同样住公司,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虽然没有香港和德国那样的条件,但那里的消费非常低,而且大多是头一次出国,对住什么酒店没那么挑剔."

田秋菊摇头道:"这是公司有这个条件,如果换一家没有旅行社,没有航空公司,没有驻外机构的企业,那可是一大笔费用!"

"正因为我们有这些条件,才要把这些条件都利用起来,让职工有自豪感,让企业有凝聚力.这才是刚刚开始,等将来条件好了,职工们的福利待遇还会随着集团发展水涨船高."

工作餐两荤两素,除了额外提供的豆浆和水果之外,每周几乎不带重复的.

旅游,体检,住房……能想到的公司几乎都想到了,夏凝一脸疑惑地问:"还要高?那要高成什么样?"

章程扳着手指头笑道:"人民币持续贬值,物价不断上涨,要保持现有生活水准,集团必须给职工涨工资;自公司成立以来,伙食标准几乎从没变过,同样需要提高.将来要把食堂搞成自助餐厅,荤菜至少十个,饮料起码五种,素菜和水果要比现在更丰富.

到时候我会让各公司经理在餐厅挂个意见簿,让职工们对饭菜质量和味道提意见,以便厨师长进行改善.我相信免费的高质量伙食能够让职工充满士气,让职工以公司对待工作餐的标准去对待工作!"

夏志高吃过几次自助餐,想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菜品,不禁摇头道:"章程,这么搞是不是太夸张了?"

"还有更夸张的呢!"

不等章程开口,夏遥便掩嘴轻笑道:"等nb电器搬走和清水湾基建工程竣工之后,实验中心和香港实验室总部就会搞二十几个米其林三星标准的餐厅,请中,法,美,德和俄等国的一流大厨掌勺,到时候研究人员们足不出户都能吃到全世界的美食."

"真的?"

章程微笑着确认道:"民以食为天,吃好了才能不想家嘛.事实上吃只是实验室为科学家们营造良好研究环境的一部分,等工程竣工之后,我们会给每个正式研究人员一笔装修费,让他们可以按自己的创意对办公区域进行装修装饰.最好把办公室装得完全不象办公室,而像一片片个性张扬的天空.

不会玩儿就不会工作,娱乐设施也非常重要.游泳池,游戏机,台球桌,健身房,按摩房,理发室,美容室,瑜珈室,卡拉ok厅……只要是玩儿的都要有,我甚至打算在清水湾总部搞一个沙滩球场和一个小型高尔夫练球场,让他们尽情的吃喝玩乐!"

夏.[,!]遥补充道:"还有游艇码头,可以开游艇出海兜风."

想到前几天香港电视节目里有关于nb实验室的报道,夏凝惊呼道:"章程,香港人能答应吗?新闻里说有很多人抗议你盖别墅,如果再搞这么豪华,他们不知道会反对成什么样呢!"

相比建设中的nb实验室,科技大学根本毫无"劳斯莱斯"可言.香港言论自由,受到一些质疑,被一两百个正义感十足的港人举着横幅抗议很正常.

你抗议你的,我盖我的,难道还真能被吐沫给淹死?

章程若无其事地笑道:"抗议,反对肯定是有的,但只是极少数,左右不了大局.等将来实验室出几个大师,再出几个成果,反对声自然也就没了."(小说网)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