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当世道教,以龙虎山和武当山为尊。龙虎山主符,修天师道;武当山主道法,以武修神!

也是当今最为广泛的两种道修。

至于蜀山剑仙一脉,强横过,也衰弱过,而且数百年来都处于封山状态,并不好评断。

不过在李川看来,这些都很强。

蜀山是人少,但绝对不弱。

如同看故事一般,李川捧着书时常就看上一看,很符合清净派的修真方法,阅读以平心,吸山气(灵气)而煅骨。

平静之中已经过了三天有余。

一本《道家宗派总簿》看完,自身的修为也在龟速前进。

清晨晨曦未出,趁着山间露水还没有化,找一处清净之地,尽情吸收山林的灵气。

然后去后院松松土,农村出生的李川对这些活信手捏来。

一碗热干面,就是一顿早饭,几乎可以管到晚饭。

下午,就在偏点看看书,整理整理心得,梳理修行道路。

一个星期后,整只手臂上的主骨已经练成,单臂力量已经达到五百斤,寻思着,李川觉得还是先把双臂都炼完。

走了右臂为基础,左臂的进度相当快,半个月,双臂炼骨大成。

期间的清萍剑已经熟练掌握。

李川的实力又翻进了五成,手段齐出,也不再是初入修行界的白色小鸡了!

道家典籍也看得七七八八。

柳师韵说的还真不错,真的一本道家法门都没有……本来李川还是带着侥幸的……

可惜书架已经翻完,都不见一丝影子。转眼,就到了元旦。

李川想着,在山里待久了,也该出去走走,买点荤菜吃,不然面条蔬菜将近二十天,身体杂质都是一股白菜味,万一微生物吃腻了,不分解了多难受啊!

一头黝黑的头发已经遮盖了耳垂,刘海啥的早就不在意了。

穿着道袍,拧着木剑打开观门的时候,才发现云顶观外的道场上陆陆续续已经有人来进香了!

云顶山虽然在国家的编制内,但却没有禁止游客上山,还是旅游胜地。只不过来的人都会发现,山林更加茂密,树木枝干更加粗壮了!

进香的平常也有,一个两个的!不过李川修行之中也没有在意,毕竟道观都需要香火,外面的道场也是因此而设立的。

云顶观什么时候换了观主是没几个人发现的,柳师韵就是爱清净之人,或许就算住在观内也没人见过几回。

李川就更不容易了,二十天来才第一次下山。

石梯子路上,来得早的许多人已经摆起了地摊,出售道香。

道香只是一种统称,如果是在佛寺,那就叫佛香。不过在这里,道香都是三支成一捆,香客上香,一处三支即可,称之为“三宝香!”

今天是元旦,也是进香吉日。

出门前李川自然也为三清上了香,其实云顶观内的香没有断过。

云顶山下有一个小镇,属于离市区比较远的那种,或许云顶山的影响,民风朴素,或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

其实就是——交通不便利,市场不发达。

“道长,今日也下山了?快请,快请!”

小镇隔三差五都会比较热闹,也是家家户户上街赶集的时候,李川路过几家商铺,虽然打扮有些另类,但大家都见怪不怪。

终于有人发现了李川,招手示意。

“老王哥,王大嫂!生意好啊!”

李川回应道,走进铺子。

两夫妻才三十出头,十一月十五那天上山进香想再要个大胖小子,正好遇到出门的李川,就聊了起来。

李川抱着非礼勿视地宗旨用法眼观察了老王他媳妇的独自,便告诉他们天尊已经知道他们的宏远,相信很快就会应验!

今日一见王大嫂的肚子已经有细微的隆起,正好证明了他所说的没错。

“道长请坐!”

老王给李川擦干净桌子,便端上来一碗稀饭和几个(菜T^T)包子。

早餐铺,稀饭馒头包子最简单,也最可口。

“恭喜老王哥!”

李川坐下,也道了声喜,老王更是高兴了,感激道:

“都是道长祝福,我当时还只当做一句客套话,道长莫怪!随后几次去山上都没遇见你,本想着中午再上一次山,道长却先下来了!”

“老王,到底什么事啊?这位道长是哪家道观的?”

吃早餐的人不少,一看老王的态度就知道有事,便一口一个地询问。老王也不嫌烦,罗里吧嗦地将家里的喜事说了一遍,也告知了李川的来历,和拍了一场马屁。

“诶!年轻道长,你可别不是瞎蒙的!要不你再看看,老王家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啊?”

有人不信,便问吃早餐的李川,众人也很好奇,因为刚才老王的确没有说男女。

闻言,李川擦了擦嘴,再朝王大嫂看了一眼,不比上次的一团肉瘤,如今婴儿已经成型,有没有把还是看得清楚。

李川起身,放了十块钱在桌子上,才开口说道:“恭喜老王哥,是个男孩!”

见老王愣一愣的样子,李川一笑,便走出了店铺。

至于后面发生什么事,他的确不在意。他可没有让别人媳妇怀孕的想法,只是有鉴定是否怀孕的能力罢了!

一路走到街尾,李川都没买着什么东西,毕竟道长形象要维护,不能光明正大买肉,但可以买肉馅饺子,肉馅饼啥的。

路过小报刊,李川停住了脚步。心血来潮的直觉告诉他这里一定有什么东西!

见有人驻足,还是个道士,看摊的年轻小生也来了兴趣,便说道:

“道长,我这里可没有武功秘籍,你需要点啥?”

“有古书典籍么?”

想了想,李川还是问道,既然有机缘就不可能错过,他对书中藏秘法的事还有着执念,古籍的概率要大一些。

“呦,这还真有!”

说着,年轻小生蹲下身抽出一个1号大小的纸箱,看着挺沉的。

年轻小生咧嘴笑了笑:“道长,所有的古籍都在这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什么的,屯了有好几年没人要的……”

“我都要了!多少钱?”

李川直接问道,倒把对方噎住了。

“道长,就按斤给你吧!五块钱一斤,这里大概十斤!”

“五十,不用找了!”

李川摸出一张五十放桌上,便端过纸箱,此行下山结束,也该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人更多,有打招呼就回一个,没有的也不愿理。

厢房内,李川一本一本地翻纸箱里的书,的确有什么三国演义,三国志,聊斋志异啥的。

至于那些钅瓶梅,邻家有女啥的,直接忽略。

纸箱已经见底,仍然没有找到奇怪的地方,索性也就把书一股脑地捧出来。

“《抱朴子》?葛洪?”

一本厚厚的《论语》中划出一页纸角,李川抽出来后发现只是一张封面。

摊开一捏,便发现了这页纸与普通纸不同,柔软而不易撕扯,心中一喜,当即打来清水将其泡在水里,用手慢慢地搓洗将纸质洗去,一张比书页还薄的金色帖子就出现在眼前。

“金帖?”

手指抚过,金帖上有着错综复杂的纹路,李川知道找对东西了,吸干水分后,将其余的书装进纸箱推到墙角,便拿着金帖往偏殿走去。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