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月楼文君姑娘的诗,文君姑娘的琴、文君姑娘的曲和文君姑娘的画成了人们街头巷尾争相传颂的话题,何时这位文君姑娘才能让大家一睹真颜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有的人说她貌似天仙,才貌双全,有人说她长得及其丑陋,要不为何不以真面目示人等等,说什么的都有,但谁也没有见过她的真面目。
现在又说文君姑娘会给人看病,而且诊金一百两一位,不知葫芦里买的什么药,还是有人将信将疑,青楼女子会看病?同时有人传言,那文君姑娘虽然有才,但也及其爱财,做了这么多事,不就是为了银子吗?哪件事她不想银子了?至今一个半月,她已经赚了两万多两,青楼女子就是低贱,认钱不认人!也有人替文君姑娘辩解说她这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清白,正是因为文君姑娘为醉月楼挣了那么多的银子,所以至今也没有见到她接客。
欧阳宇的暗卫也向欧阳宇汇报了以下情况:那老鸨王艳文待文君姑娘极好,十分尊重和爱惜,就像待自己的女儿一样,以前的事情都是文君姑娘自己的意思,私下里王艳文都叫她“清儿”,并没有叫她“叶小姐”或“文君”,她也不怎么和楼里的其他姑娘接触,服侍她的是一个叫乐玲的小丫头,是原来相府里跟着二小姐的丫环,和文君姑娘一起进了醉月楼,一直服侍她。
其实欧阳宇也问了叶相画画的事,叶俊焕说她的小女儿是会画画,但从没有用木炭画过画,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她会医术,以前她娘要教她,可她一直都不愿意学,而且医学博大精深,不是一两月能学会的。本来欧阳宇还认为文君(也就是叶子娴)的医术来源于她的母亲,并不足为奇,但听到叶相如是一说,心中的疑窦又增加了。
欧阳宇知道不管怎么样,七月二十那天他一定会去看的,本来他想让叶俊焕化妆一下去辨认一下,可是人太多,怕被杨府的人发现,那就前功尽弃了。而最想去的人那一定是杜渃,对于自己的医术他是自信的,他给人看病虽说不是为了钱,但文君姑娘一百两银子一位的诊金让他咋舌,真不知她都多大的本领开此天价,即使汴京城最有名的大夫看病也只收取五两银子的诊金。
在众人的议论和猜忌中,七月二十终于到了,这次的时间定在了早上辰时过后(约早上8点)开始,分上下午进行,上午定三十人,下午定三十人,只有一天的时间,后院也设了茶桌,给不看病的人观看,不收取门票,免费提供茶水,但要预约,上午、下午的号早就预定完了,付了诊金,排了号,等着看病,同时也有汴京城的三位名医到场压阵。(那是王艳文重金请来的,但其中一大部分是来看文君的笑话的。)
其实来排号的人身上几乎都是有隐疾的,家底也比较丰厚,也看了文清前面的表演,有的想借机看看文君姑娘的医术,有的想一亲芳泽,有的是自己来看病,有的是陪自己的家人来看病,抱着不同的心态来的。
看病准时开始了,在院子的中间的台子上,轻纱挽起,只见文君姑娘仍然身着白衣,带着面纱,沉稳地坐在台上,叫到号的人上台,文君按照望闻问切,一丝不乱,让旁边的名医看了直点头。
因为都是有钱人看病,其实他们的隐疾、顽疾好多都是现代人说的高血压、还有糖尿病,高血脂等等,这些富贵病长时间的困扰着他们,也看了一些大夫,却始终收效甚微,今天来看病,也有难一难文君姑娘的意思。
文清先说了病况,把病人的症状说得清清楚楚,且基本准确,让病人心服口服,先赢得了患者的信任,然后开出了药方,但都是一些常规的普通中药,最重要的是向病人讲述了许多养生之道,并表示如果做到了以上的要求,一个月以后如果没有效果,双倍奉还诊金。
患者一个一个的上台,文君一个一个的看病,一个上午,中间除了上了茅房,喝了一次水以外,一直没有休息。台下没有声音,有人看到没有什么笑话看,连那些名医也觉得文君的医术没有问题,也逐渐退出了。
而杜渃却没有退场,他在认真地听着文君对患者所说的话,文君的镇定沉着、有条不紊,那高明的医术,让他由衷的佩服,看着欧阳宇询问的眼神,对他点点头,意思就是那文君姑娘看病一点也没有错,而且她的那些养生之道,也就是她所谓的辅助疗法,有一些见解是他没有听过的,自己听了以后也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同时通过他的分析,这些方法应该很有效的。
中午休息了一会儿,下午午时刚过,文清又开始登台看病。有了上午的经验,整个过程波澜不禁,院子里的人也比上午少了许多,人们也对文君的医术开始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