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天气很好,明亮的阳光在外面照耀着,屋里却显得格外的寂静,文清本不愿意多说话,冷御风满腹的心思,仿佛掉进了以前的回忆之中,这时时间仿佛停滞了…
还是冷御风首先打破了宁静:“娴儿,你一定在想我和母亲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带你里这里,可我心里就是想带你来,我告诉你我和母亲之间的故事。”
冷御风这时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子,称呼也变成了“我”,开始讲述自己和母亲的故事…
我的娘亲名叫龚玉凤,出生在一个南竑国的一个偏远的小茶村,从小就学会了种茶,采茶,以茶叶为生,她心地善良,容貌出众,而且唱得一嗓子好歌,村里不少年轻人来求亲,可我娘一个也看不上,我姥姥姥爷也对这个女儿十分的钟爱,舍不得将她嫁了出去,一直年过十八,还没有出嫁。
可有一天,我娘在采茶的时候发现茶树里睡着一个人,满身是血,她一惊,先将他藏在茶林里,先弄点吃的喂他,等天黑招呼自己的爹娘把这个人弄回家,我娘是心细之人,还把有周围的血迹泥土,她都把它翻过来,扣在下面,让追踪的人找不到这里。
我姥姥姥爷也是心地善良之人,虽然自己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对于这个受了伤的年轻人还是悉心照顾,但这一切都是秘密的,即使是村子里面的人也不知道这件事。
期间,还有一批人到村里搜查,娘亲能够察觉到这些人在搜查时还是秘密进行的,没有怎么声张,最后也毫无结果。
那个年轻人在娘亲家住了一个月,他的伤势已经复原,在此之间,娘亲和这个年轻人也产生了感情,但这个年轻人并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只在临走之时送给娘亲一块玉佩,说是只要自己能够继承家业,就回来接她,如果三年之内,自己回不来,娘亲就可以另嫁他人,可娘亲发誓永不相负,两人对月盟誓,此生不离不弃,永不相负。
那个年轻人没有留下什么,就走了,这一走,就是两年,在此期间,姥姥姥爷多次劝娘亲嫁人,可娘亲说什么也不愿意,说此生只嫁一人,如果他不来,自己就等他一辈子,看到女儿如此坚决,姥姥姥爷也没有办法,只有随她了。
两年之后的某一天,小小的山庄传来了一个消息,老皇帝驾崩,原来的太子即位,这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又说新皇上要在民间寻找自己的皇后,据说这位未来的皇后还是皇上的救命恩人,还说有钦差大臣已经到了茶村,只要在两年之前从茶园救回一个年轻男子的女子,带着男子所送的玉佩,就可以前来辨认,如果确认真实,就和钦差大臣一起回宫。
娘亲拂着那紫色的玉佩,心中感慨万千,原来他是当初的太子,现在的皇帝,难得的是他没有忘记两人的海誓山盟,要里自己这个无权无势的女子为后!但自己真的能入宫吗?以自己的性子,又拿什么面对那防不胜防的宫闱之斗?帝皇的宠爱又能持续多长时间?她犹豫了,甚至想到了出家避世。
钦差大臣在茶村等了一个月,也有几个女子拿着玉佩来认亲,可由于颜色不对,被责打回去,那个正主却一直没有出现。于是按照皇上说的地址,找到了娘亲的家,可姥姥姥爷按照娘亲的说法,说自己家没有救过人,也没有玉佩,女儿身体有病,至今没有出嫁,正准备到那念慈庵出家。
钦差回京禀报,说是没有找到皇上要找的女子,皇上不信,也没有怎么责备,自己放下一切事务,身穿便服,连夜赶到了茶村。
当皇帝出现在娘亲眼前的时候,娘亲震住了,她万万没有想到,已经是皇上的他竟然亲自来找她,她哭了,扑进他的怀里,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爱了就爱了,逃也逃不掉了,如果哪天他真的变心了,有了新宠,自己再出家不迟。
一个特大的消息传开了,一个连字都不认得的村姑竟然成了一国之母!但那是真的,娘亲真的成了皇后,那个年轻人就是我的父皇。
原来,父皇是在还是太子的时候,遭人陷害,陷害他的人是我皇爷爷的宠妃德妃,那德妃也育有一子,一直觊觎皇位,父皇就成了他们要除掉的第一人选,在父皇到离茶园五十里的地方狩猎的时候,派人将父皇引到一个偏僻的地方,突下杀手,父皇身边的侍从全部战死,父皇也受了重伤,骑着马逃跑,因为目标太大,后来弃马步行,逃到了茶园躲了起来,被母亲救了。
父皇伤好以后,回到杭珏找到当时的丞相,也是父皇的亲信左越,在左越的帮助下,查出事情的真相,将德妃母子赐死。可皇爷爷被德妃暗中下毒,时日已久,终于不治身亡,在皇爷爷病重期间,父皇纳左越之女左芙蓉为妃,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实力。
皇爷爷归天以后,父皇在左越的帮助下顺利登基,父皇却迟迟不肯立左芙蓉为后,反而要立一个农妇为后,左越极力反对,但在父皇的坚持下,还是派了钦差来找娘亲。
母亲被父皇的真情感动,便答应入宫为后,婚后,父皇对娘亲可好了,整天陪着娘亲,教娘亲写字,看书,虽然父皇还有一些其他的妃子,但由于父皇的宠爱,母后倒也生活的很安逸。
不久,娘亲怀了我,父皇更加宠爱,可此时左芙蓉也怀有身孕,后宫钩心斗角之事古来有之,一天,左芙蓉突然小产,查出来是我娘亲身边的菊香干的,并且说是我母亲指使,当场撞柱自尽,母亲在后宫无权无势,百口莫辩,因为怀有身孕,并没有处死,只是打入冷宫。
其实父皇根本不相信母亲会做此事,对母亲更加爱护,同时对母亲的保护更加严密,一切饮食都有专人照顾,我才能平安出世。
而在此期间,丞相左越和父皇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竟然在朝堂上联合众大臣提出要废后,父皇迫于无奈,终于答应,却当殿起誓此生再不立后,后宫一切由左芙蓉打理,但冷宫却不许任何宫嫔涉足半步。
为了让母亲不要成为后宫的目标,父皇对母亲不再专宠,而是开始留宿于各妃嫔宫中,即使是去冷宫,也是偷偷摸摸地去,所以我就是在冷宫长大的,从四岁起我就在冷宫学习治国之策,父皇专门派了老师教我,并且老师吃住都在冷宫,和我们整天在一起。
我的老师姓冯,叫冯鹤岚,年纪不大,却博学广闻,并没有参加过什么考试,也不知父皇是怎么把他弄进宫的,现在想来,当时还是花了很多的心思的,一个男子住在后宫被人发现的话,母亲性命不保,但他的才学我还是十分佩服的。
而我天资聪慧,学习的进展很快,师傅所教的我一听就懂,而那冯鹤岚弹得一手好琴,有时闲暇,冯鹤岚弹琴,母亲、唱歌,有时他也教母亲弹琴,在我幼小的心里,有时觉得我们才像一家人,他也确实对母亲很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