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已经补齐,别忘记看哦~继续粗长

箭亭石林,哪怕施暴的人是贺纶,也是不可磨灭的屈辱。求书网Http:///

汤媛身心俱伤。

她知道这样想不对,却忍不住怨恨,羞恨……以至于现在就想冲过去撕住元凶贺维的头发尖声质问:为何要害我啊?我究竟哪里得罪了你?

但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贺维没重生。

就好像狂揍一个失忆的仇敌,你累个半死,而他除了疼啥都不懂。

一切都没有意义。

这亦是她再不想提及往事的缘故,一个字也不想提!所幸在被阴霾拽入深渊前,汤媛一激灵,醒转回神,脸颊传来男人拇指擦拭的力度。

贺纶知道她委屈,“别哭了,真是怕了你这个哭包儿,我又没说要养蓉蓉一辈子,她改变不了什么,又是女儿家,早晚得嫁人。”

意思再明显不过,他绝对不会娶章蓉蓉!

然而汤媛并非怕他娶章蓉蓉才哭的,不过这倒是个好借口,如此就不用跟他解释自己为何落泪。

这样的默认极大的取悦了贺纶。他嘴上笑她小心眼儿,心里早已乐开花,阿媛在吃醋,吃就吃吧,看起来真可爱。可醋到哭泣又有点儿不妥,贺纶倾身啄了啄她微启的檀口,香香的,淡淡的甜。

男人安慰女人,比起言语更注重行动,他在用行动抚慰她,汤媛心慌意乱,被他亲的晕头转向。

“阿媛,有我在,蓉蓉不敢做坏事,你只管摆出嫂嫂的谱儿,她不听话我自会教训的她心服口服。”被甜头冲昏了头脑,贺纶不停的保证着,手慢慢往下滑。

章蓉蓉最怕的人就是贺纶,又素来最听他的话,只要他喜欢汤媛一天,这姑娘确实不敢把汤媛如何。

别,别,汤媛虚弱的嘤咛一声,那只居心叵测的手又缓缓游上来,按住她的唇,有澡豆的香气,诱导她张开,这些新鲜的花招岂是终日围着宝宝转的汤媛所能招架,她不住的低喘,直到他以舌取代指端,重新覆盖她呜咽的小嘴。

汤媛所有的注意力便被拉了回来,脑袋变成了一团棉花,贺纶悄然解开腰带……

安静而敞亮的屋内,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敢来打扰。

呃!

沉浸在迷蒙中的汤媛忽然睁大眼,粉腮一点一点的变红,继而清秀的眉毛也一点点的皱起,像是快乐又像是痛苦,冲出喉咙的尖叫却被贺纶猛然堵在口中,身体就这样被他主宰,颠覆,撞碎成无数片花瓣,破开脆弱的驱壳,漫天飞散。

许是有了上回的教训,禁欲一个多月的贺纶没敢由着性子胡来,殊不知越克制越销魂,原是打算正经说话的两个人妖精打架般缠绕了一个时辰。

娇彤红着脸端来热水和帕子,全程低着头,不敢朝纱幔的方向多看一眼。

纱幔遮掩的深处,汤媛有气无力横躺绣榻之上,许是腰肢恢复的太快,竟显得其他地方越发的饱满,这样的身躯简直是要男人爆炸!贺纶看了片刻,太阳穴隐隐发胀,像是所有的血液都汇集头部。

他想完全的占有她,自由自在的把玩,却又无比的怜惜,被她每一声娇呼所牵动。

可想而知福宁馆的情况。这日贺纶进来就没出去,直到次日清晨,汤媛才倦怠的睁开眼,感觉下半截已经不是自己的了。

贺纶却像一只吃饱的猫科动物,练剑归来,精神抖擞,俯身亲了亲她额头,趴在她耳边戏谑道,“小乖,你叫的声音真好听……”

变态!汤媛把脸埋在臂弯里。辰时以后,泡完热水澡,重新穿戴一新的汤媛才找回了自己的下半截。

其实,只要贺纶稍加克制,汤媛还算能品味到癫狂时刻的乐趣,但远不如贺纶那样着迷的不知节制。话说古代女人对这方面的事皆羞于启齿,除了特别亲近的血缘关系,极少有人拿出来说,所以汤媛并不懂自己只是那里稍微小了点,而贺纶又太大了些的缘故,工具不配套啊,除了磨合别无他法,此外,等她再成熟一些……说不定就有享不完的福……

无奈的是汤媛身边没有年纪大的女性长辈,徐太嫔又鞭长莫及,至于那个现成的燕喜嬷嬷卢氏,嘴上恭顺,心思活络,有跟没有差不多,汤媛可不耐烦跟她说这个,因为对方只会极尽可能把她洗脑成贺纶的女奴。

另一边,贺维神色凝重的迈入闲逸堂,

从男人的角度考虑,他不觉得章蓉蓉来辽东会对贺纶造成什么损失,只要是男人,就没有不幻想齐人之福的。

贺纶立在书案前慢条斯理的擦拭佩剑,淡淡道,“连阿媛都能看穿的事,你觉得能瞒过我?”

“可我也没说要瞒你呀。”贺维负手踱步上前,“咱们之前的交易不就是如此,我上京查证任茂星,把证据给章家。但章蓉蓉想做什么岂是我能管得住的,就算是护卫也没有一天十二个时辰跟在她身边的道理。”他笑了笑,“再者,我干嘛要对一个毫不相干的女人殷勤备至?万一走得近了,你又像记汤媛那样的记我一笔,岂不冤枉。”

说起来他还真有些后悔,早知会被贺纶如此记恨,还不如在大同的时候对汤媛做点什么,免得她在自己跟前不知所谓,气焰嚣张!贺维略略失神,目光变得复杂,含着一丝莫名的柔软。

“没看出来你还是巧舌如簧的。”贺纶呵了声。

“不敢当。txt下载倘若弟妹因此不高兴影响到了你,我在这里跟你道声歉。”贺维态度忽然一转,拱手道。

他错了。再没有比阿媛更识大体的,就算吃醋也会顾全大局,岂能让亲者痛仇者快。贺纶道,“你想多了,阿媛开心的很,我们的孩子快长牙了。”

贺维竭力掩饰心中的异样,抿紧唇角。

“害怕了?”贺纶从下至上的打量着他,“反正不管怎样老三都会迁怒你,你不妨再替我带句话,倘若他只是为一个女人才走到今天这一步,那一定不会长远。”

“你还真是不知死活,沦落到这番境地还敢与他争风吃醋。”贺维冷笑。

贺纶大概还不知,几个月前明宗就犯了风疾,时常头痛萎靡,但每天的折子不能不看,不能不批,于是越积越多。最终立贺缄为太子,也不乏找个人分担压力的想法,总之各种因素凑在了一起,再有帝师任不移挑破最后一层窗户纸,事情才变得水到渠成。加诸贺缄又是个可堪大用的,且比二十出头的年轻男人内敛稳重,在号称小朝廷的詹事府辅佐下,无往而不利,桩桩件件如同明宗亲临。

感受到贺缄带来的好处,明宗的依赖性也就越发的明显,这就意味着圣意偏移,那么朝堂的喉舌自然也跟着偏移,所以公然挑衅贺缄的贺纶分明就是在自寻死路。

贺维暗暗不屑,这厮与贺缄一样,色令智昏。

然他的不屑却并非自以为的单纯,甚至无比懊恼。

不过这还不是与贺纶交恶的时候,是以,贺维敛去笑意,神色肃然的对贺纶拱了拱手,“事到如今,我也不跟你兜圈子,你愿不愿与我合力做件事,对你我皆有好处的大事!”

这边厢,汤媛已经携着婢女来到梅香居。

彭氏看清汤媛的身影,先是讶异,继而荡开了一缕尴尬。

还有什么比让下人去郡王爷那里递话,却引来郡王妃更尴尬的。

其实,她遣人告诉郡王蓉蓉醒了也没有别的意思,不过是可怜这丫头已经瘦的脱了形,做梦都在念着“五哥哥”。

这也相当于给不便主动来此地的贺纶递一把梯子。

当然,她也让人去告知了汤媛,只不过比告知贺纶慢一些而已,却没想到等半天不见要等的人,反而那个肯定不想来的却准时驾到。

却说药香缭绕的闺房中,章蓉蓉皱了皱眉,挣扎着爬坐而起,愣神片刻,才想起身在何处。

辽东,五哥哥的家,却不再是她熟悉的那个。

她不禁想念景仁宫,想念从前美好的时光。有一年初夏,花榭叶子绿油油的,她闭目午睡,有人将梅子塞进她口中,那么甜,满口都是蜜,睁开眼望见了贺纶,笑吟吟的趴在竹椅边,两人四目相对,他坏坏道,“小胖妞,叫夫君。”

他因为这句话被皇后娘娘揍了一顿,尽管他才七岁。

可神奇的是章蓉蓉始终记得,无比清晰。她几乎遗忘四岁之前所有的事,唯独这个,连那天他额头的汗珠,以及说话时吐出的甜香都清晰可辨。

她还记得第一次去玉泉山泡温泉,起了满身红疹,吓得哇哇大哭,贺纶背着她去找文太医,尽管身边有内侍,他也不舍得让旁人抱她一下。

这些温柔与宠爱,犹如亲哥哥,却又比亲哥哥多了一抹暧昧。那时她趴在贺纶的背上,感觉全世界都是自己的,抬起眼睫就能看见他整齐的鬓角,还能嗅到他耳廓若有若无的干净味道,男孩子的味道。

直到容色淡漠的汤媛走进来,打破了闺房的宁谧,不若一柄利剑,横空斩断了章蓉蓉所有粉色的绮思与回忆。

她咽了咽干涩的喉咙,说话的声音沙哑的自己都吓了一跳,“五哥哥呢?”

“你五哥哥在跟你四哥哥商量事。找他有什么急事吗,方便的话我可以替你转达。”汤媛搭着娇彤的手,款款落座。

章蓉蓉会让她转达才怪,干脆抿紧了嘴。

这样的她看上去跟普通小姑娘差不多。

不过她还真是长大了许多,个头隐约比汤媛都要来的高,明明纤薄柔弱如柳,胸口却饱满有度,完全继承了章皇后的优点,标准的章氏美人。此时不施脂粉,却细腻若玉。

遗憾的是这琼玉稍微有点蜡黄憔悴,可见是真病的不轻。更遗憾的是这么一点瑕疵非但未损她的美貌,还倍添娇怜可人之态,连作为女人的汤媛都生出两分惜花之心,更不用说贺纶了,不心疼死才怪。然而,她不会给贺纶心疼的机会,所以带了些药材过来,交给彭氏,彭氏自然知道该如何做。

想必章蓉蓉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用这个来博取贺纶怜爱无疑竭泽而渔,得不偿失啊。

彭氏遣人去福宁馆回话,作为表嫂的汤媛也带了药材前来探视,该做的事做完了,剩下也没啥可说,汤媛不咸不淡的敷衍了彭氏两句,打算起身走人。

“嫂嫂既然来了,就多坐会子吧。”章蓉蓉轻咳两声。

“你身体不好,我还是不打扰你休息,来日把身子养好,一家人想说什么都不晚。”

“嫂嫂别走,你在这里,五哥哥才敢过来见我,你走了,他纵然心急也只能按下不提。”

汤媛笑道,“这倒成了我的不是,好吧,我在这里坐一会子,娇卉,你去看看郡王忙完了没,抽空来一趟梅香居。”

虽然不太希望贺纶看见如此娇怜可人的章蓉蓉,但她也不想故意阻挠,姑且给贺纶一把梯子,他要是来了呢,也不是什么大事,谁还没个恻隐之心,也能堵住章蓉蓉的嘴,让她早点养好身体滚!

章蓉蓉扬了扬瘦削的下巴。

晋\\江\\文\\学\\城\\付\\费\\小\\说

《潜邸》by周乙

您现在看到的是防dao章节,我是晋jiang文学签约作者周乙,正版订阅才能让原创健康的发展哦,想跟更多的小伙伴一起讨论本文,想给勤奋的作者菌多多鼓励吗,欢迎来晋jiang文学城支持我哦。正文字数永远大于防盗章,每章只会在第一次订阅时扣晋江币,记住咯,只扣一次哦,此后不管替换的字数有多么多也不会再扣。稍后我会以正常内容替换。感谢大家的支持!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解

1、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2、醅:没有过滤的酒。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

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

能否共饮一杯否?老兄!

赏析

诗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古诗文网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翻译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间,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正如陶渊明写雪名句所谓“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诗人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判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已。诗人的感觉确实细致非常。“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宁静。

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

赏析

这首五绝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白居易时年四十五,任江州司马。

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已。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不仅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而且新颖别致,立意不俗。试想,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难以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全诗朴实自然,却韵味十足;诗境平易,而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歌固有的风格。

古诗文网

作者: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另版本: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

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赏析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境清新诱人,读之无不叫绝。

古诗文网

作者:杜甫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