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人牙子全身裹在藏青色的大袄子里,领子口翻出一水雪亮的貂皮,衬托得那张圆盘脸越发的白嫩。远远看去,那腮帮子边上的两块不停晃荡的肉,竟然有些类似白嫩嫩的豆腐。

“二十年契约的长年(注解:即长工)!”人牙子一只手提着鞭子,一边指点着自己的货物,意气风发,“快来瞧快来看,正宗的山东细格儿(即男孩)!看这身材,这架势……”他比量着一个孩子的个头,“大家看见没?这细格儿才十二岁!十二岁的细格儿,就长成五尺的个头了!带回去,几顿饭养下来,还不上六尺三?到时候家里的割稻子打麦子背袋子挑担子,人家一百斤他起码能挑三百斤!这么好的山东细格儿,才十三个大洋啊……这还不是一本万利的事儿?下手要快,下手要准,买到就是赚,这批细格儿卖光了下次不知等到什么时候了……要知道现在路面上也不太平啊,我李大胖做完这笔生意,说不定就金盆洗手了,到时候你找人要买我也没人卖给你……”

高台上的李大胖是口若悬河意气风发,下面早已笑闹成了一片。

这是浙江的一个小县城,叫缙云。这是一个瑟缩在山沟里的小县,交通极为不便。在太平年代,交通不便或者叫人心烦,在这样的战乱年代,这交通不便反而成了最大的好处。至少有一条,不用担心这里成为战场。

1919年,整个中国已经成了一锅煮的稀巴烂的粥,但是偏僻的山区小县,却似乎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当然,影响还是有的,最显眼的就是面前这个草肆。

草肆每逢农历五、九两日举办,天刚蒙蒙亮时候聚合,露水干时散去,所以又叫露水市。

露水市就设在好溪边,城隍山脚下。

好溪清澈见底,水声潺潺,唱着欢歌奔向瓯江。初冬的早晨,水面上腾着一层薄薄的雾气;露水市的喧哗声,就袅袅升腾在这薄薄的雾气里。

城隍山上的城隍老爷,据说就是大诗人李白的叔父李阳冰。现在大诗人的叔父就立在城隍山上,面无表情的看着下面畸形的繁荣。

往年露水市上也能看到卖人的,但是规模却也不算大;但是最近十多年来,却出现了几个固定的贩子,每次都能拉十几个几十个人过来,用草绳将手捆了,连成一串儿,就像是一串用绳子吊着的蟋蟀——然后一排儿站在路边的小台子上。

新时代了,据说皇帝已经被赶下台了,城里人的辫子也开始剪短了,这贩卖人口呢,也与时俱进了。其中最明显的变化,那就是这些年已经很少出现“卖身契”这个字眼了,大家卖的,都是十年二十年的契约。

至于小台子,是几个人贩子搭起来的,专门拿来卖人用的。将货物摆得高一些,人家就能看得清楚一些,磨刀不误砍柴工,卖货也得有个展示柜,李大胖他们下本钱搭的这个台,的确也很能帮他们推销。

下面有人笑道:“得了,李大胖!你还打算金盆洗手呢……狗改不了吃屎,你能舍得了贩人这么便宜的行当?”

李大胖也不以为耻,依然笑着推销他的货物:“你看这个小人儿,这眼睛,这眉眼……过两年长开了,肯定五百个大洋也买不下来!到时候你只能在做梦里摸摸她的手!——可是现在,只要十五个大洋,就可以把她带回家,给儿子预备一个妥妥帖帖的媳妇!九岁的小人儿,啥事情都能做了,带回家也不算浪费口粮!如果没有儿子,买回家给自己预备着也成,等来年家里的黄脸婆与你做不大动了,这小人儿却刚好可以派用场!”

下面笑得更大声了。很多不打算买人的百姓,也停下了脚步看热闹。当下就有人起哄了:“是是是,没错没错,大家手上有闲钱的,好歹鲜嫩着呢,就买一个回家备着吧,点着灯也能下饭!”

一个穿着大马褂、抽着水烟袋的中年男子挤上前,后面还跟着一个挑着担子的长年。他抬起脚,就要上台;台上的李大胖忙伸手,弯腰,将中年男子的手接住,殷勤笑道:“杨爷,这批货色还真的有不错的,要不要带两个回去?也不费多少口粮,立马都能下地做活了。……你看,这批货色多乖巧!居然一个哭的都没有!”顺手拉过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你看着个小细格,样貌多少端正?您家小少爷不正好缺一个跟班的书童?带出去,小少爷也有面子,您老人家也有面子呢。”

中年男子斜着眼睛打量着面前的小男孩。

那李大胖所谓的“相貌端正”其实是吹牛了。面前的小男孩,一张脸已经被北风冻得龟裂,上面全都是一绺一绺的瘢痕,就像是刚刚被人抓了一把;又像是春天牛儿刚拉过犁的田地。不算长的头发非常蓬乱,根本没有梳理,乱糟糟的就像是一个鸟窝。大约是买了货物之后,为了便于管理,就赶时髦将货物的头发给剪短了;可是又没空给货物整理,于是这些头发就像野草一般的疯长,就成了这般形貌。鸟窝的上面还粘了一团白色的棉絮,远远看去,就像是鸟窝上落了一团白色的鸟屎。

就像是见到有人看着自己,当下努力挺起胸膛,灰扑扑的眼睛中绽放出希望的光芒。可怜的货物,努力用他的眼睛述说:我很精神,快点买了我吧。

中年男子看着面前的少年,皱了皱眉头,说道:“抬脚。”

货物忙不迭的抬脚。中年男子又吩咐:“换一只脚。”

货物又抬起一只脚。

中年男子又吩咐:“张嘴。”

货物忙张嘴。

中年男子皱了皱眉头,对李大胖说:“你看这牙齿……七进八出的,怎么能见人?拿出去也倒台面啊。有没有好一点的?”

李大胖忙道歉:“是小的疏忽了,没有想到里面这一点……小的冒昧问一句,您是打算派那类用场的?是给小少爷做跟班,还是拿去送人?还是老爷您自己用?”

中年男子眼睛在一群货物跟前扫过,手指点着后排的一个少年:“你过来。”对李大胖说道:“不是自己用。是眼看着过年了,要准备一点年货送静安少爷……寻常的货物,也担心静安少爷看不上眼是不是?”

“原来是送给静安少爷的。”李大胖笑起来了,眉毛弯弯的,在油光水滑的脸上一颤一颤的,让人直担心那眉毛会不会掉下来,“原来是送给静安少爷啊……这些货色,都是下等了。”

中年男子点头,说道:“静安少爷的口味高着呢,寻常的小子,只怕没见面就打发出来了……”

“要给静安少爷,我手上倒是还准备了一个极品货色……只是价钱高了一些,老爷您瞅瞅?”李大胖谄媚的笑着,褶子在油光光的脸上挤成了一堆,“读书,认字,十二岁,个子已经五尺一,五官端正,就是性子还要磨合磨合……”

中年男子眼睛在人群之中扫过去,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没在这里?性子还要磨合?那还不好说,几顿饿下来,再倔强的货色也软成一团泥……在哪里?”

李大胖胖乎乎的身子抖下台,屁颠屁颠的转到小台子的另一边,大声招呼:“将那个杨一开给我带上来!给杨老爷瞅瞅!”

那边就有人答应了。

隔着十来步路,有一个窝棚,歪歪扭扭的有些要倒塌的样子。窝棚的门打开了,两个小个子男人夹着一个男孩子过来。

男孩子手被捆着,嘴巴上被堵着;脸有些变形,看不出清秀与否,但是能看清男孩子脸上的倔强与愤怒。走路的时候,腿脚似乎有些不大自然。与其他人乱糟糟的头发不一样,男孩子的头发很整齐……因为男孩子的头发统共不到三寸长。

这是最时髦也是让山村人最惊悚的“革命头”了……于是就有了一大堆好奇的目光。

杨老爷看着少年,皱眉,说道:“腿脚不灵便啊,这样也算是极品货色?”

“昨天打算逃跑,所以敲打了一下。”李大胖嘿嘿笑了下,说道,“老爷您放心,伙计们下手有分寸,没有伤筋动骨,只是在他的脚下扎了几枚蒺藜刺,打了一点乌青而已……将刺挑出来就好了。”

“拉过来瞅瞅……”

“拉过来拉过来!……杨一开,你看清楚了,这是杨老爷,要带你去富贵人家家里享福去;少这么横鼻子竖眼睛的!”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