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小时以前,终点编辑部。
由于进入开学季,网站的新书一下少了很多,审核编辑也比较轻松。
一般来说,新书满一万字,就会进入编辑后台,编辑会根据小说是否具有商业价值决定是否签约。
短短一万字,不过四五章,甚至更短,所以作者想要获得编辑的青睐,自然要想方设法的把开头写得吸引人,经过广大作者的总结,就有了黄金三章这样容易过稿的诀窍。
因为第一次上传,肖刚自然不敢怠慢,加上又怕定时更新出错,所以第一天就更新了半章——一万字!
他并不知道,一万字,已经进入了编辑后台。
恰好最近新书不多,《天龙八部》很快进入两位编辑的视线。
第一位星辉是一位老编辑,在终点已经干了八年了。
“《天龙八部》?”星辉嘴角一歪,漏出了和张晓黎一般的轻笑。
光是看这个名字,星辉就放弃了一半,作为一位老编辑,他审核过的小说实在太多,这个名字,不带流量,不有趣、也无悬念,完全吸引不了读者,一看就是新作者起的自以为高深莫测,实际上狗屁不通的名字。
出于职业素养,星辉还是继续读下去,不过内心已经判了死刑。
令他意外的是,接下来不是第一章,也不是序,而是释名,也就是解释名字的意思。
天龙八部这个名词出自佛经,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
星辉看了开头的介绍,不禁大跌眼镜,原来不是狗屁不通,还有典故的,出自佛经,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说编辑,哪里读过什么《法华经》。
看到这,星辉却不觉得有什么好感,拉下去,竟是把一天、二龙什么的详细介绍了一遍,不就是一个名字,至于那么认真的,卖弄什么,还不是抄来的。
遇到不懂的知识点,星辉还有点郁闷,这下更加不忿,看来多半是文青写的吧,自以为有点水平,实际上根本不懂网络小说。
这种作者他遇到多了,比小白作者还要令人讨厌,小白作者写不好至少听话,这类文青初出茅庐却心比天高,油盐不进,没人看就认为都是世界的错,是他最不愿遇到的。
接下来往下看,果不其然,第一章开头就是近一千多字的比剑,招式、对话描写看起来生动,但有什么用,这是路人啊,谁关心你张三李四啊。接下来段誉出场,油嘴滑舌,废话连篇,剧情毫无推进,一万字都快看完了,都看不到一个爽点,最后段誉还要靠一个女人保护,太毒了。
开始星辉还很认真看,到了后面几乎是一扫而过,在他看来这本小说毫无商业价值可言,看得费劲还不好看,简直是文青写网文的鲜活反面教材,他觉得似乎能作为这经典案例训诫新来的责编。
只用了三四分钟,星辉已经完全放弃了《天龙八部》。
与此同时,一位新来的责编折柳也看到了《天龙八部》。折柳工作时间并不长,之前也未从事编辑工作,而是由作者转行到的编辑,曾经他也是一位小神作者。
与星辉不同,折柳并没有看过很多小说,所以他的眼光并没有他们的“毒辣”,在他这里没有黄金三掌的规矩,很多时候他是以作者的眼光去审核作品。
当看到《天龙不部》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同样轻皱眉头,心中也有点不看好,不过看完释名后,他却是眼前一亮。
他没有老编辑的经验,自然也没有莫名的讥讽意思,他眼前一亮的原因,仅仅是简单的学到了。
折柳也算博览群书,能在网络小说中学到佛经的知识还是挺意外的,所以他看来作者水平应该不错,接下来审阅他也认真很多。
看完第一段,折柳又皱起眉头。
作为编辑,他很清楚如果没有代入感,一上来就是长段的剑招比试是犯大忌的。
出于编辑的嗅觉他本应反感的,实际上却没有这种感觉,这才是他皱眉的原因。
不仅没有反感,枯燥的比试竟然在他脑海中形成了画面。
细细又读一遍,更加生动如画。
“好厉害的笔力!”折柳不禁赞道,他很清楚自己做不到。
接下来,二人比试正精彩,折柳看得入神,可作者接下来却不写结果,而是写东西宗掌门人的神态,间接写胜负,然后在转折写比剑,最后介绍无量剑的比剑的规矩和由来。
好厉害的手法!
细细一品,哪怕是配角的比剑,也是引人入胜,折柳很清楚自己来写,绝对枯燥无比。
越往下看,折柳越有这种感觉,明明这本小说完全没有网络小说的影子,也没有他所认知的套路爽点,可他看起来依旧津津有味,有时候回头读一段更是细思极恐。
为什么看起来很普通,剧情推进极慢的故事,他却看得不腻,也会感到吸引人呢?
不解的他,又读了一遍,依旧不解,直到第三遍,他恍然大悟,因为人物!
故事看起来很普通,但是人物却是鲜活。
他终于知道作者为什么废这么多笔墨写剑招、写对话,写看似没有意义的情节,一切都为写好人。
网络小说的代入感是故事,是爽点。
可如果能把人物写得鲜活,跃然纸上,于是哪怕是简单的故事也会变得有趣,这样的代入感,似乎更高一筹。
可网络小说却不喜欢写人,因为要把一个人写活,需要太多的笔墨,需要很多正面、侧面的描写,需要太多的情节,还有,配角也不能干瘪,这样太难,需要笔力。
所以网络小说不会这么写,大家会技巧性的给人物贴上标签,或是符号化,比如各类后宫,萝莉、御姐、女王、可爱、傲娇、腹黑,总有一款适合你的,光是这些标签就有很大的魅力,不需要很多描写,就能在读者脑中有形象,还讨喜,谁还会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这种方法,是技巧、是省力的,但却不是最好的方法,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无奈。
这也导致,网络小说看的固然爽,却很少给人留下太多印象,因为你记不住人物。
这本《天龙八部》,看起来费力不讨好,可一旦成功,上限是普通小说无法比拟的。
老编辑太有经验,有时候他们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愿意相信,而折柳他愿意相信。老编辑有他们自视甚高的评判标准,而折柳是新人,他谦卑,愿意学习。
所以同一本书,放在两位责编眼中,却是两种极端,星辉嗤之以鼻,而折柳却奉为神书。
……
张晓黎看到两条站短,愣住了。
他很清楚,一本新书收到站短,要么和谐被删,要么是签约消息。
之前,他把《天龙八部》说得一无是处,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签约,可如果真是签约消息,岂不是赤裸裸的打脸。
在肖刚的不解询问下,他小心地点开站短,手有些抖。
“作者您好,您的作品经过审核,已达到签约标准……”
张晓黎的瞳孔豁然放大,竟然真是签约站短,一条是责编、一条是签约编辑的。
“这……”张晓黎神色尴尬,只能强作镇定,半晌两只眉毛跳动起来,拖长了声音道:“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