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书院
】
精彩·尽在·无名()
求求啦,宝贝儿们支持一下_(:3」∠)_
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刚好就在摄像师掐断直播的那一秒,科伦气急败坏地跳了起来,冲着身后的大屏幕怒吼:
“这是误会!该死的!我那时也就是轻轻教训她一顿罢了,谁他妈把这个拿出来播的!”
工作人员们顿时露出了震惊之色,他们齐刷刷地瞪着科伦,就连还在震惊中没回过神来的福尔曼都忍不住浑身一抖,他张大了嘴,说话都开始磕巴起来:
“你、你——还真是你干的?”
他们居然跟一个凶手共处一室了这么久?
“不是我!不是!”
科伦简直气得头都要炸开来了,他指着大屏幕上的录屏怒吼,“你们没注意这是三个月之前的录像吗?!”
“!!?”
——“三个月之前的录像??”
同一时间的酒店内,薇拉左侧的耳机和右侧的耳朵边,同时响起了玛丽和杰克逊的质问声。
薇拉监视着黑漆漆的直播间,头也不回:“对呀,怎么了?”
“…………”
你还好意思问怎么了?!
杰克逊:“你用三个月之前的录像来搞科伦?”
玛丽:“你究竟是怎么搞到三个月之前的录像的?等等——还有你到底怎么把这个录像替换过去的?”
薇拉避而不答,很无辜地说:“我要是能找到当时案发现场真正的录像,也用不着套用三个月之前的录像了呀!”
案发现场的录像视频,除开科伦故意放出来的那段蝙蝠侠的背影之外,其余的所有录像,早就被有心人删得一干二净了。
除非她真像那些超级英雄那样有什么超能力还别说,现在这个情况,能找到三个月之前的录像,都算她运气好。
或者应该是……算科伦没脑子。
根据男孩杰克逊的情报,死者一直都和科伦的“生意”有所牵扯,平日里科伦对死者的态度很恶劣,经常拳打脚踢。
而薇拉拿到的这一段录像,正是三个月之前,科伦差点对这位女士无情殴打的场面。
“可你拿三个月之前的录像放在这里,现在倒是把科伦整得不轻,但是等他澄清过后,不照样是做了白工吗?”
玛丽有点怀疑薇拉,“要知道,这个录像本来就是三个月之前的,和本起案件无关啊!”
薇拉忍不住轻轻一哂。
她懒懒地舒展了一下双手,轻轻地反问:
“你觉得能进入这个直播间观看采访的观众……会有人在乎这个吗?”
玛丽:“………………”
真正理智且受过基本法制教育的人,不会把自媒体标题中的“犯罪嫌疑人”当成是凶手,不会把现场出现过的一个黑影就当成蝙蝠侠,更不会把一个单纯的口供当成是铁证。
倘若这部分人看过文章,肯定会像薇拉一样,一眼看穿其中漏洞百出的‘罪证’,懒得掺和这种事。
而会相信自媒体爆料的毫无根据的指证的人,除开根深蒂固反对超英的那一小部分人之外,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被自媒体煽动了情绪,他们未必真的就厌恶超英,他们只是想声讨罪恶。
同样的,他们也是最容易被情绪所左右的那一部分。
也怪福尔曼在之前渲染的气氛过于凄惨,他成功地利用言语挑起了所有观看直播的观众们的同情心,让所有人都对凶手恨之入骨。
而就在这样的情绪左右下,恰好看见了科伦虐打死者的残暴画面……
录像里,原本应该代表着正义的哥谭警官毫不留情地殴打一个柔弱的女人——对于拥有正常良知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可饶恕的。
而且薇拉截取的那一段录像,恰好就是女人躺在地上没有声息的模样,和死去没有什么区别,这就导致了所有人下意识就认为:科伦才是真正的凶手。
铁证如山。
从昨天中午到今天上午,从一开始的蝙蝠侠被爆杀害无辜到刚才福尔曼的介绍,所有人的心中都一直憋着怒火,只是因为没有找到蝙蝠侠,而不知道去哪里发泄。
结果这个时候,直播间突发事故,爆出了这段惨绝人寰的录像。
在福尔曼黑掉的直播间中,弹幕不减反增,所有人都在疯狂地刷屏。
有人尚且没有反应过来:
“……告诉我,刚才的那个录像——我该不会是在做梦吧?”
“等等?这是什么情况?wtf?刚刚那个录像……是科伦警官吗?”
有人隐约抓住了什么:
“刚才那个可怕的画面……是凶案现场吧?”
“不是说凶手是蝙蝠侠吗?他妈的那是科伦啊!”
还有人,则直接看穿了‘真相’:
“倒在地上的女孩就是可怜的珍妮啊!她是被科伦杀死的!”
“蝙蝠侠是无辜的!真正杀害女孩的是科伦!他才是凶手!”
黑漆漆的直播间内,所有观众逐渐醒悟过来,原本混乱不堪的刷屏弹幕,最终演化为了一排又一排巨大的、血粼粼的字:
科伦是凶手。
科伦是凶手。
科伦是凶手!
这些鲜红的弹幕越来越多,越来越刺眼,最终,整个屏幕全都变成了饱含怒火的红色。
这道漫长的引线终于烧到了终点,点燃了人们积蓄已久的怒气,并倏地爆炸开来。
尽管福尔曼这边仅仅只隔了半个多小时就重新开启了直播,尽管科伦带着点可怜的笑、拼命对观众们解释这是三个月之前的录像,也没有人会相信了。
你说这是三个月之前的录像?也就是说,你三个月之前就一直在虐待珍妮?这本来就是违法的吧?光凭这一点,你就该被关进监狱!
你说你没有杀害珍妮?很好,解释一下录像里你为什么要这样虐待她?录像里她明明已经快要不行了,你收手了吗?不,你明显就是想要打死她!
再说了,倘若这个录像是三个月之前的,你慌什么?直播为什么要中途掐断?分明就是你在心虚找理由!
不少人当场就直接报了警,更多的人正在不停地质问(辱骂)科伦。
在怒气值满槽的状态下,公众仿佛瞬间清醒了不少,等到科伦辩解般地将所谓“蝙蝠侠出现在案发现场”的录像真正放出来之后,大家简直嗤之以鼻。
“就这?就这?就这就这就这?你现在放出的这张蝙蝠侠的照片,不过就是一个蒙面的黑影罢了,你怎么能证明这是蝙蝠侠?”
“行,我算是明白了,科伦虐打珍妮的视频不能被当成证据,不确定是蝙蝠侠的人的一个背影就能被当成铁证!真是玩得一手好双标啊!”
“说个笑话,负责案件的警官将自己定义为首要嫌疑人。”
科伦百口莫辩。
他憋屈地想解释,却根本没有人听,他恼火地怒吼,却被弹幕称作是‘恼羞成怒’,他沉默地忽略掉那些辱骂和质疑,却被大家一致认定是‘默认了自己的罪行’……
总之,解释是错,不解释也是错,沉默是错,发声还是错。
那些不断刷屏的咒骂、那些不断浮现出的质疑、那些压根不听他解释的胡搅蛮缠、那些红字刷屏的‘科伦是凶手’,全都来自不同的人。
这是直播间里的数十万人,对于科伦一个人的社会性抹杀,他们厌恶科伦,他们对科伦感到愤怒,他们为自己被这种人愚弄而感到羞耻。
如果不是这个视频及时暴露出来,按照福尔曼原本的采访流程,现在这个时候,被数十万人这样指责谩骂的对象,就是蝙蝠侠。
而现在,科伦所有的污蔑,又重新回到了他自己头上。
不仅仅是直播间的人恨不得科伦现在就被送上法-庭,整个互联网早就被这个直播间发生的一系列事故给引爆了。
早就有眼疾手快的人录下了之前的视频,直接传到了社交网络上,在短短的几个小时里,就再度形成了网络中的焦点。
看过直播间录屏的人,就没有不对科伦咬牙切齿的。
最大的社交平台首页上的第一个热门话题是:
真正的正义?真正的凶手!
这个话题的讨论度瞬间高到了一个十分可怕的地步,点进去一看,有不少专业人士从各个角度分析了科伦是凶手的可能性。
他们从录屏中科伦的表情动作、从科伦虐打珍妮时的动态、从科伦自辩时的台词入手,以不同的身份和角度推论,确认科伦才是案件的真凶。
而第二个热门话题,则是:向蝙蝠侠道歉”
——这是薇拉提前斥巨资买的热门。
她买这个热门的原因,倒不是真的想让大家在网络上对着莫须有的蝙蝠侠去道歉,而是进一步点燃公众的怒火。
玛丽:“……”
薇拉塞纳你真就是个魔鬼呗!
在这个热门话题中,点赞转发最多的是一个分析贴:
在帖子里,有专业领域的权威人士详细地为大家解读了“犯罪嫌疑人”的概念,并有理有据地驳回了之前科伦给出的所谓证据。
从死者亲属的口供、再到所谓的“蝙蝠侠出现在案发现场”,作者以极其白话和耐心的口吻,解释并阐述了其中的漏洞,哪怕是小学文凭毕业的人,也能够毫无障碍地读懂。
在读完了这个帖子之后,所有人都会明白:
这件事本来就和蝙蝠侠没有任何关系。
他从头到尾,都是无辜的。
在帖子的最后,正是这位颇有良知的作者,呼吁大家停止对蝙蝠侠的网爆,并为之前的侮辱向蝙蝠侠道歉。
正如薇拉预料的那样……没有多少人道歉的。
昨天晚上,无数人以最不堪入目的话侮辱了蝙蝠侠,好似正在为了正义而发声,却在爆出蝙蝠侠无辜的真相之后,忽而哑了声。
有人干巴巴地点赞了一些“对不起”的道歉,有人默默地删除了之前对于蝙蝠侠的谩骂指责,更多的人,则是理所当然地迁怒了。
“不是我们的错,不是我们要去误会蝙蝠侠的。”
他们愤愤地想,“如果不是这些该死的自媒体误导我们的话!如果不是那些该死的报社、杂志社争相倒戈的话!都是这些媒体煽动的结果,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也被骗了呀!”
抱着这样的心情,他们没有对蝙蝠侠道歉,转而以更激烈的方式,攻击起了发布公开这个案件的自媒体和那些临阵倒戈的纸媒们。
……尤其是昨天傍晚纷纷表明立场的报社们。
昨天才以私人账号表明立场的主编们,动态下面的评论惨遭屠版。
在数十个小时还被众人怒赞的那些谴责蝙蝠侠的动态,很快就被最新冒出的评论给攻占了,无数人在评论里对这些报社主编们冷嘲热讽:
“敢问,你们在失望什么?是蝙蝠侠对你们失望才对吧?”
“你们就这么单纯地给蝙蝠侠定罪了?请解释一下犯罪嫌疑人的谢谢!这并不是说蝙蝠侠就是凶手,而是蝙蝠侠被怀疑——我呸!科伦那种畜-生说的话你们也信?”
“你们家的报纸也真是好笑!我刚刚看了看,你们发布的那些所谓的证据,不就是科伦自证的那一套吗?请问编辑有脑子吗?这种没有逻辑的东西也敢放在报纸上?”
“谢天谢地我早早地买了今天的报纸,在你们回收它们之前——知道吗?我会永远永远地保留这张纸,这不是一份报刊,这是你们被钉在‘无知’和‘法盲’耻辱柱上的标志!”
同样的评论,在各大报社——尤其是抢先发布结论的那五家报社的官网上面比比皆是,等到网络账号运营人将这些评论拿给主编们看的时候,几个人好悬没同时气到中风。
《纽约时报》的主编脸色发绿,光是想一想他们昨天晚上疯狂加班,却在今天早上的时候惨遭打脸,就气得肝都在痛。
此时此刻,他咬牙切齿地瞪着那些评论,心里的后悔简直就像一阵海啸。
如果昨天晚上没有加班赶稿,如果他们没有和其他报社一样放出超英的负面新闻,如果他们稍微坚持到今天——
仿佛是命中注定一般,正在此时,一条条不断刷屏的指责谩骂中,忽而好巧不巧地跳出了一条新的评论:
v:“干啥啥不行,倒戈第一名,请问,你们现在脸疼不疼?”
就在前一天,总统加勒特沃克响应舆论的呼吁,为这七位拯救了华盛顿的超能人士颁发荣誉奖章,并正式将这几位超能人士定义为“超级英雄”,获得大部分的人的一致好评。
舆论普通认为沃克总统宽和、大度,在电视直播里表现得风度翩翩,面对这些强大的超能人士时态度不卑不亢,十分吸粉。
第二天,《别让沃克跑了》横空出世,把沃克昨天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塑造的良好形象毁了个透彻。
因为此文非常犀利且尖锐地指出:“以沃克为代表的整个白宫,都在刻意地炒作超级英雄,借此转移话题,掩盖其自身的无能。”
“笔者无意抨击这七位拯救了华盛顿的超能人士,但恕我直言,华都最终是由这些超能人士所拯救,真是让我感到无比的愤怒。”
“为什么愤怒?
因为我们的政府,在整个外敌入侵事件中,表现得糟糕透顶。
他们本应该早早地察觉到敌人的入侵,他们本应该最先派遣出军队,他们本应该为我们的生命安全负责——可是他们毫无作为。
笔者只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人,每年我给联邦政府缴纳相当于半年收入的税金,可是联邦政府却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他们让华盛顿变成了一片废墟,无数人在这次灾难中失去亲人。”
“更可笑的是,沃克这个蠢蛋非但没有尽责,还自作聪明地举办了一场表彰大会,他怎么有脸站在台上?他称赞超英的英勇行为时,就不脸红吗?要知道,这些超能人士所做的事,本应该是联邦政府的职责啊!”
……
“前段时间,笔者公司的洗手间因为水管老化而渗水,可不管我们如何递交申请,那该死的水管工就是不去修。
最后,我们中的几个小伙子实在受不了,自行购买新的水管,自行购买了工具,自己把水管给修好了。
等他修好之后,你猜怎么着?——水管工居然笑容满面地站在洗手间门口,称赞我们水管修得不错,还说要给我们颁发水管工奖章??
等等,这本来……就应该是你的工作吧?”
仅仅一个下午的时间,文章的量就达到数十万之多,很多人都自发地转载了文章,将此文广泛地传播扩散了出去。
由此带来的,则是一股抨击沃克的狂暴飓风。
人们如梦初醒一般,这才反应过来:对哦!我们的政府在这次大战中,表现得居然还不如一帮超能人士!?
fuck!沃克到底拿我们纳税人的税金去干什么了?!
沃克个人的推特下面顿时涌现出无数谩骂和指责。
点赞最高的那条是:“我不明白沃克为什么还能在直播里笑得那么开心,是在庆幸有人替你承担责任了吗?”
点赞第二高的则是:“建议给沃克也颁发一个【最能推卸责任】奖章。”
当天晚上,《别让沃克跑了》一文立刻被顶上了热搜第一条,除此之外,随之变成热搜第二、第三条的则是:
政府失职
沃克下台
难以想象加勒特沃克一觉醒来,看见这些热搜和自己推特下面的评论,到底会是什么反应。
就在昨天他还在美滋滋地查阅着自己日渐上涨的声望和支持率……一觉醒来,晴天霹雳!
有的时候,公众意识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存在。
极容易被煽动,极容易被影响……却也极为富有“正义感”。
……也怪这篇短文,写得实在太好了。
作者的措词全都是大白话,毫无障碍,所有的阶层,就连小孩子都可以轻松读懂。
虽说如此,它表达的意思又很清晰明确,开篇就把矛头对准了沃克,每一句话、每一个单词,都说中了现实情况,显得十分真实。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有强烈的代入感,读到最后,甚至有种“这篇文章就是在说我的心声”的感觉。
而越是如此,对沃克政府产生的厌恶感和失望就会越强烈。
那天直播时,沃克特意穿了一套高定的西装,再搭配上精心的妆容,让他显得异常英俊挺拔——可是现在,有心人直接把他的图像截下来,并p上了水管工的衣服。
不仅如此,这人还特意在下面加了一句:“正在颁发水管工奖章”,然后沃克就变成了一个表情包。
无数人在底下哈哈哈哈哈哈哈,并受到启发,疯狂截图沃克的丑照,搞出了一个系列的表情包。
对自己的身材和长相异常自信的沃克:……
他气得掀翻了床头的桌子。
白宫幕僚团紧急开会,商讨着如何对外澄清这个谣言,而一直暗自运筹着计划、打算给超能人士来一票狠的的幕后传媒团队,则差点呕出心头血。
“——这他妈到底是谁干的!!”
《纽约时报》的报社内,专门负责此事的主编简直气得想生撕了发布这篇短文的人,他死死地瞪着舆论的走向,两只手重重地拍在桌子上:
“这些该死的、利欲熏心的工作室,天杀的只看见眼前的蝇头小利——还有这篇文章的作者,叫薇妮莎的是吧?fuck!这女人想红想疯了吗?!”
《别让沃克跑了》的作者署名是薇妮莎。
不仅沃克和白宫幕僚团,估计现在所有掺和进“那个计划”的媒体,都想把薇妮莎这人给生吞活剥了。
主编的对面站着几个编辑,此刻,编辑们面面相觑,小心翼翼地问:“先生,那我们……还要按照原定的计划继续执行吗?”
“继续执行?你是想这个计划彻底完蛋吗?”
主编气得肺都快炸了,他指着《别让沃克跑了》的打印稿咆哮起来,
“要是你们能有这个薇妮莎的一半撰稿能力,我也敢让你们继续去执行计划,可问题是,你们能吗?!”
妈的一群废物!撰稿能力加起来都不如一个工作室出来的女人!
编辑们:“………………”
他们竟然无法反驳==
其实,相较于白宫来说,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媒体,才是这篇文章的最大受害者。
因为这篇文章的出现,可以说是直接摧毁了他们这一周时间里所有人的努力。
正如薇拉根据舆论传播模型推演的那样,这些媒体们联合起来盛赞超英,的确是打着先把人高高捧起,再狠狠摔下去的主意。
先是通过夸张的宣传引起更多人的反感,等到众人忍无可忍之际,再掀起这些超能人士之前的罪责,进行大规模的声讨——这本来就是他们玩惯了的手段。
按照舆论的走势分析,他们的计划是这样的:
拿七人中最没有存在感的蝙蝠侠开刀,一点点地翻出他在哥谭那些真真假假的案子,再拿出各方业界人士的讨论,慢慢把这人从超级英雄的行列里剥离出去……
他们连四天后的揭露稿件都早早地写好了——五六个编辑,加上主编,来来回回地改了好多遍的稿件!
结果,天杀的《别让沃克跑了》抢先一步窜出来了。
“你以为我们现在还按照原来的计划声讨蝙蝠侠还会起作用?”
主编冷冷地骂道:“还没反应过来吗?你们真的认为在这起风波还未平息之际就爆出蝙蝠侠的案子,舆论就会反过来骂蝙蝠侠?”
——完全不会好吗!!
人们只会认为,这是政府又在转移、推卸责任。
本来《别让沃克跑了》这篇短文就是在抨击政府,指责沃克利用超英转移话题。
到底是要有多蠢,还要在这个话题发酵的最关键时期,继续爆蝙蝠侠的黑料?
等到那时,这个叫做薇妮莎的作者只需要再发一篇文,轻描淡写地感慨一句:“看吧,我就说政府一直在打超英这张牌吧!”,那就彻底完蛋了。
她就只需要轻轻地……那么一推,舆论就会彻底向超英那边倾斜。
被愤怒左右的公众意识,绝不会仔细去看蝙蝠侠的黑料,而是第一时间骂政府王八蛋,骂媒体毫无可信度,然后一面倒地同情超英。
更糟糕的是,这个固有印象一出,以后但凡媒体再说这些超英任何坏话,公众就会有所怀疑了。
所以,他们辛辛苦苦准备了这么久,酝酿造势了整整一周的稿子,绝壁不能发。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通知其他所有参与计划的媒体:你们写的那些有关于抨击蝙蝠侠的稿件,一个都不许发!
“在这起风波没过去之前,谁也不许发超英的黑料!谁也别说超英的半句坏话!听懂了吗!?”
老谋深算的主编总算冷静下来,恶狠狠地说。
“好的,那我们现在需要临时换上总统的公关澄清稿件吗?白宫那边已经在催了。”
编辑们喏喏地问。
“找个水平好点的人来写软文澄清稿,别做得那么明显。”
主编顿了顿,冷冷地道,“另外,你们再找几个人过来写稿子,再把那些超级英雄夸一遍。”
“……………………”
办公室里安静了一秒。
几个年轻的编辑,差点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呵呵……先生,那个,您的意思是?”
按照一开始的计划,难道不是要把这群超能人士的名声降低吗?
可为什么到了现在,还要夸他们?
“听不懂吗?”
主编又想骂人了,
“单纯的澄清稿件一两篇就够了,现在的重点是,把入侵华盛顿的外星人渲染得再强大可怕一点,然后再多强调一下超级英雄们迅猛的反应速度和远超常人的超强能力,明白了吗?!”
既然那个叫薇妮莎的女人都已经把双方都绑在一块儿了,从政府这边不好入手,那就从超英那边入手。
只有尽可能地夸大超英的能力,解释敌人的强大和英雄们的反应速度,联邦政府才好进一步澄清::“不是我们政府应对不行,而是超英们太强大、动作太快”了呀!
所以,给我夸,往死里夸!
不仅如此,还要联合其他所有的媒体,报社、杂志、电视台、广播一块夸!
总之把超级英雄夸得天花乱坠、塑造成救世主那就对了!
“先把联邦政府从舆论里面捞出来,等这起风波平淡下去之后再来讨论如何整治那群超能人士。”
主编一锤定音。
编辑们:???
等这起风波平淡下去?
无论我们怎么折腾……这起码也要一个月了呀!?
折腾这么一大圈,他们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就因为这篇短文,全都没了?
这个叫薇妮莎的蝴蝶,到底是谁?究竟在搞什么鬼??
……
……
同一时间,病房内。
耗费了一晚上的时间,亲自操刀撰写稿件的薇拉,正捧着一杯热乎乎的牛奶,淡定地观测着网络上暗流汹涌的舆论之争。
注意到《纽约时报》第一个发出来的有关于“盛赞超英反应速度”的分析文,她的眉头一挑,毫不意外地发出了一声感慨,对玛丽道:
“你看,现在不就来得及了?”
留给我的时间……保守估计,得有一个月呢。
屋子正中心,杰克逊被捆住双手吊在屋梁上,双脚离地,整个人在半空中隐隐摇晃,越发显得瘦瘦小小。
薇拉一开始的时候只看见小孩的背影,等到那些人察觉到薇拉醒来了,有个站在杰克逊附近的男人笑了一声,抬脚就毫不留情地踹在了小孩的身上。
“!”
这一脚的力道让杰克逊在空中转了个方向,伴随着铁链嘎吱嘎吱响的声音,薇拉总算是看见了他的正脸。
那张原本都已经开始圆润起来的小脸上都是青青红红的伤口,鼻子和脸颊都明显被人打过了,脸颊肿得老高,脸上全都是血渍,就连眼睛都被打红了一只。
薇拉定定看着男孩,眼神微沉。
反倒是杰克逊,眯着那只受伤的眼睛看了薇拉一眼,就立刻扭过头去,对身边的男人凉凉道:
“你们该不会真的以为……这女人跟科伦的事有什么关系吧?别说是科伦了,她跟我也没什么关系啊!”
“少他妈给老子东拉西扯,小兔崽子,你这招对我没用。”
站在男孩身边的这个男人,正是之前钳制住薇拉的那个人,他嗤笑一声,慢吞吞地拿出一把匕-首抵在小孩的脸上。
这人的指尖些微一用力,锋利的刀尖就缓缓地刺进了小孩的皮肤,一滴血珠从刀尖边滚下来。
“把科伦的那批货交出来,不然你知道下场的!”
男人粗噶地威胁着杰克逊,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厂房里来回回荡,显得阴森可怖。
杰克逊半点不怕,哪怕匕首都已经在他的脸上划出血来了,他也毫不在意,还敢跟对方顶嘴:
“我说过了,科伦那批货我全都送给珍妮那女人了!她现在死了,你们找我有什么用?去找科伦啊!”
……这句话一出,一直死死盯住两人方向的薇拉立刻就猜出了大半的真相。
可即便猜出来了,她也只能在心里叹气。
真不知道是该说她的保密工作做得不错,还是她空手套白狼真就套出了一只小狼崽。
她今天被人绑到这里来……还真跟自己之前干的事没什么关系,至少如果按照薇拉原本的计划,她压根就不会暴露(事实上现在也没有暴露)
把科伦送进局子里、洗清蝙蝠侠身上的嫌疑,薇拉早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她现在本要是离开哥谭回到华盛顿,哥谭这边的人再想追查直播间的事故,就十分困难了。
可问题就是,科伦派来偷她资料的这只小狼崽……偏偏本身又阴差阳错地有点儿问题。
杰克逊之前跟她坦白的时候肯定说了假话:他拿捏科伦的把柄,绝对不仅仅只有所谓的货物证据,也不会坐以待毙,他肯定还干了其他的事。
结合他之前含糊地说“科伦和黑帮有勾-结,手头上有一种新药”,薇拉猜测,这熊孩子应该是利用这种“新药”在珍妮和科伦之间模糊地做了些什么。
他本意是想坑科伦,却没想到薇拉抢先一步把科伦坑到了警局里,这样一来,利用科伦来牵线的黑帮肯定不干,就直接查到了这只小狼崽的头上。
总的来说就是:
科伦负责的这个凶杀案,中间掺和的根本就不止一帮人,想借此煽动舆论抹黑蝙蝠侠的是一伙人,想把蝙蝠侠打为凶手浑水摸鱼的是一帮人,而凶杀案本身内幕里涉及的,又是另一帮人。
薇拉自己的计划完全没暴露,结果反倒被套来的熊孩子给牵连了一把。
不过,见到这伙人这幅毫不顾忌当街绑人的架势……薇拉隐隐地浮现出一种直觉。
她怀疑,凶杀案里珍妮的死亡跟这伙人、以及所谓的“新药”,有莫大的关系。
“啪”地一声脆响。
男人忽然抬手,又给了杰克逊一巴掌,冷笑起来:“死不承认是吧?你他妈真当老子是做慈善的?”
这一巴掌一点没留情,男孩整个脑袋都被朝着另一边翻过去,鼻血一下子流出来,滴滴答答地落在他的衣领上。
薇拉的手猛地握紧成了拳头。
龇牙咧嘴了好一阵子才能说话,杰克逊咬紧牙关:“你们不是都知道我的住处吗?不信的话就去搜啊!”
小兔崽子真以为他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还是真把他们当傻子糊弄?
男人怒极反笑,他又踹了杰克逊一脚,冲着小孩恶劣笑了笑:“也是,那就先搜。”
说罢,他一歪头,冲着手下使了个眼色:“听他的,我们好、好、搜、搜这女人。”
“——!”
男孩的脸瞬间就变了。
到底只是个六七岁的孩子,他也顾不上满脸是血了,立刻抬起头尖声大喊:
“我不是说过跟她没关系吗?!她甚至都不是哥谭人!”
“她不是,你呢?”
领头人冷漠地看着男孩,挤出一个微妙的笑,“这就……看你怎么选了。”
是要那批货,还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收拾这女人?
“我说了我真的不知道!”
刚才被打了那么久都没有半点慌张的男孩,现在是真的急了。
铁链咣当作响,他徒劳地用力挣扎了好多下,眼睁睁地看着几个人朝着薇拉的方向靠拢过去,简直目眦欲裂:“——鲍勃你他妈想让我做什么就直说!”
“我只要那批货。”
叫做鲍勃的领头男人头也不回地朝着薇拉走来,推开手下,扯着薇拉的衣领就把她提了起来,还晃了晃,看向杰克逊,意味深长道:
“你去偷、去抢、潜伏进警局……总之用什么手段我都不管,总之我要看见那批货,懂了吗?”
“你他妈的你——!”
“他不懂,我懂。”
清冷的女声,忽而打断了男孩的咒骂声。
鲍勃循声扭头,正好看见被他像拎娃娃一般钳制在掌心中的女人,不急不缓地抬起头来。
尽管自己的要害都已经身处鲍勃的掌心之中,几乎可以说是任由对方搓圆搓扁,却依旧看不出半点儿害怕的情绪。
薇拉就这么微微仰起头,那双泛滥着水色的绿眸,就这么平静地看着鲍勃。灰蓝与粉红交织的绚烂霞光落在她的眼底,就好像真的变成了一汪湖光。
似乎现在才看到薇拉的正脸,鲍勃愣了几秒,露出兴味之色。
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对方态度的改变,薇拉顿了顿,默默垂下眼睑,一字一顿地道:
“我有办法找到那批货。”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薇拉说完这句话之后,在场的所有人,几乎同一时间转移了目标,一双双泛着幽光的眼睛瞬间从男孩的身上挪开,像是鬓狗盯着猎物一般贪婪地看着薇拉。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