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书院
】
精彩·尽在·无名()
求求啦,宝贝儿们支持一下_(:3」∠)_
麦迪逊大道是美国广告业的代表,无数著名的广告公司总部都在这条街上。是以,麦迪逊大道上的广告人,基本就是全美广告业内的权威。
主流广告人们称呼薇拉为疯子,倒不是全然的贬义,而是带着一种交织着敬佩、赞赏、烦躁和嫉妒的复杂意义。
因为薇拉本人,算是个真正意义上的……广告狂人。
广告本质上就是一种宣传手段。
一般来说,广告人制作商业广告,在原有的基础上,为自己的客户们进一步推广产品,从而达到增进销量的目的,这个流程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
说它简单,是因为对于职业广告人来说,一旦投入并制作了广告,多多少少都会起到促销推广的作用,只要制作人不脑残不走偏,就绝不会起到反效果。
说它不简单,则是因为在现今这个同质化严重、信息量暴涨的世界中,想要单纯通过广告来达到一个让客户们满意的销量,却极其困难。
这是美国广告业内普遍面临的困境。
但是薇拉就不一样了。
打从她二十二岁进入斯特林库帕广告公司以来,这姑娘压根就没走过寻常路。
她接待的第一个客户,是一家经营了二十多年的老牌糖果公司。
几乎所有业内人士都知道这家糖果公司已经快要倒闭了,是以,没有哪家广告公司愿意为一个快要倒闭的公司服务,所有人都知道,广告是救不了这样一家公司的。
在得知薇拉这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接下了这个客户,整条麦迪逊大道都快笑翻了,所有人都在暗搓搓地看好戏,顺便“恭喜”一下连带倒霉的斯特兰库珀公司。
如果这家糖果公司撑不住了,在薇拉为其做广告期间真的倒闭了,那她的职业生涯也大可以直接宣告结束了。
因为谁也不会管这家糖果公司之前的境况如何,所有人都只会知道:就是因为薇拉为其做了不合适的广告,才导致这家公司倒闭的,那她就完蛋了。
万众瞩目下,新人薇拉在做完基础调研之后,策划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广告:
——她把糖果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即将倒闭的消息直接爆出去了。
股价瞬间下滑,再度雪上加霜,本来就对此忐忑不安,抱着赌博想法的糖果公司老板好悬没心肌梗塞住院。
整个麦迪逊大道都被这姑娘蠢笨如猪的行为所震惊,背后笑话斯特林库帕公司这次估计要完蛋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所有人都在津津有味地关注着后续,看好戏。
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倒闭消息一出,居然奇迹般地让无数人都回想起了童年时享受这家糖果时的回忆,让所有人都陷入怀旧情绪之中,大家纷纷晒出和这家糖果的美好回忆。
因为害怕公司倒闭之后就再也吃不到这家童年的糖果了,无数消费者们蜂拥着前去抢购,产品瞬间就变得供不应求,销量翻了十倍不止。
而面对这一切,薇拉仿佛早有预料一般,顺势推出了主打“怀旧”的系列广告,推出旧包装的经典糖果,让这家古板守旧的糖果公司再度爆火。
不仅不会倒闭,甚至还变成了时代的经典,地位瞬间拔高。
糖果公司老板:卧槽!
吃瓜的广告人们:卧槽!
神他妈的,这他妈的,做广告居然还能这么搞?!!
薇拉塞纳顿时在业界内出名了。
如果说她只有这么一次辉煌的战绩,大家尚可酸溜溜地评价她这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
可问题是,在这之后,薇拉的每一个广告,居然都有着这样惊心动魄、令人拍案叫绝的效果,那就不可能是巧合了。
她为一家餐厅做广告,打出的广告居然是“本店坚决不接待带孩子的客人”,引起恶评无数。
可偏偏就是这句广告语,又奇迹般地吸引来了无数年轻情侣,因为这家餐厅不会有孩子吵闹,所有人都爱把这里当做约会地点。
她为一家电影院做广告,给出的广告居然是“本影院每个影厅都有独立洗手间”,搞得客户一头雾水。
可偏偏就是这个广告,让所有苦于电影中途不得不跑去厕所,从而看漏剧情的人们眼前一亮,恰逢三个小时的《阿凡达》上映,这家电影院的上座率翻了四倍。
还有那家建筑公司、那家金融公司、那家生物研究所……总之,薇拉服务的所有客户,都以一种鸡飞狗跳、濒临崩溃的状态出现,却在她帮忙打广告之后,一一名声大涨,赚得盆满钵满。
光是薇拉一个人,每年创造的利润,就高达几个亿。
而与此同时,所有业内人士,从糖果公司看好戏看到电影院,最后看到薇拉所在的斯特林库珀广告公司效益逐年上涨,压在了所有广告公司上头,几乎变成了所有广告主的首要选择……
他们的笑容逐渐凝固。
薇拉的每一个广告推出,都会引起巨大的轰动,并每次都成功地刷新着他们的世界观。
而且,他们的确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在因为薇拉的广告发出“特么的这也行?”、“该死的那也可以!”的灵魂呐喊,极为想吐血。
在习惯之后,他们已经成功练就了一看薇拉塞纳的名字,就知道她绝壁会搞事并获得成功的眼力。
而几年之后,麦迪逊大道上的主流观点已经变成了:
“啧!这广告哪个蠢货做的?这样搞真的有效吗……什么?是薇拉塞纳制作的广告??哦,那没事了。”
成为公司最年轻的创意总监之后,她以女性的身份,将同期的竞争对手死死压在下面,成为广告业界内唯一璀璨的启明星。
她从不和其他人共事合作,她从不向任何人妥协修改创意,她压根不按规矩办事,她完全不在乎外界对她的恶评,她甚至丝毫不考虑失败的后果……
她是个疯子,却也是个天才。
一个被所有业内权威看好,并被期待着变革整个广告业界的天才。
也因为如此,无数猎头、竞争对手的公司和各大企业纷至沓来,以各种理由各种借口想要挖角薇拉,给出的薪水是她现在的十几倍。
找到斯特林库珀公司的广告主瞬间翻了十倍,各个指名道姓地表示想让薇拉担任他们的广告制作人,多大的价钱他们都乐意出。
在薇拉二十六岁那年,她终于烦透了这群人,为了躲清静,就直接申请自调到华盛顿分公司工作。
斯特林库珀公司本来就是国际4a广告公司,薇拉在哪工作其实差别不大,顶多就是远离了麦迪逊大道名声会没那么大,可问题就是……
她来到华盛顿dc的第一天,这个城市就炸了==
薇拉:……
真整个城市爆炸。
天摇地动之后,乌云蔽日。无数古怪可怖的怪物从天而降,红色的激光在市中心来回扫荡,巨大的黑色旋涡出现在海岸线上,简直就像世界末日。
薇拉就倒霉地被其中一只像虫子一样的怪物抓了起来,尽管她拼命挣扎,却还是距离那个巨大的黑洞越来越近。
就在她意识到自己这回恐怕真的要死在这场大灾难中时,眼前就突然出现了一个黑漆漆的高大身影。
……她被救了回来。
也不知道对方是如何做到的,薇拉只觉得一股强大的力道袭来,头顶的怪物发出嘶哑的哀鸣,紧接着,就落入了一个带着硝烟气息的冷硬怀抱。
风声呼呼而过,她努力地抬起头,想要看看救下自己的人到底是谁,却被对方的手掌粗鲁地按了下去。
这一回,耳边突然响起了尖锐的音爆声,极为强大的冲击波从薇拉的身后袭来,爆炸声、尖叫声、嘶鸣声,以及一声清晰的喊声:
“——小心,蝙蝠侠!”
……
……
蝙蝠侠?
厚厚的披风覆盖住了她的背,在冲击波下,她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她的颅骨内砰然炸开来,紧接着,前所未有的刺痛迸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薇拉再度醒过来,她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怪物早已被解决,身边是惊魂未定的助理和同事。
她看向面前的电视,屏幕上恰好在播放总统对于这次危机中挽救了华盛顿的超能人士的表彰大会。
通过同事的解释,薇拉大概知晓:
她来到华盛顿的这一天,刚巧就倒霉地遇上了外星人入侵,而最后守住城市,并打退外星人的,则是一直以来都不受众人待见的超能人士。
电视里,白宫发言人笑容满面,用尽了好话夸赞高台上站着的七个超能人士,宣称这七人为美国的“超级英雄”。
手机上,各大媒体用各种方式报道超级英雄的丰功伟绩,似乎在眨眼之间,这些曾经饱受诟病、被外界骂为“奇葩”、“怪胎”、“都市传说”的蒙面人,就变成了众人口中的世界救星。
不仅如此,这股声势浩大的宣传,还重点描述了一下他们自身能力的强横和无可匹敌。
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只要有超级英雄在,这个世界就会无比和平”的味道。
一下子,似乎全世界都在为超级英雄而狂欢喝彩。
就连她的助理和同事们也一边看电视,一边刷手机,带着点庆幸地讨论:
“超级英雄真的有那么强吗?这真的不是政-府为了转移外星人的话题而故意造势吗?”
“拜托,你看了录像吧?他们中的每个人都相当于一支军队!”
“新闻人果然都是群见风使舵的婊-子,看这家报社,就在上周他们才发表了一篇谴责蒙面义警的文章。”
“别管以前了,现在不是皆大欢喜吗?超能人士拯救了华盛顿,政府终于承认了他们的存在,这些新闻人纷纷改口,对这些英雄……呃,叫超级七人组的是吧?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嘛!”
“对对对,何必追究之前呢?他们救了本世纪最伟大的广告人,塞纳总监没事就行……对吧?总监?”
“……”
本世界最伟大的广告人没有回答。
她目光幽幽地盯着屏幕,镜头切换,刚巧落在了总统后排站着的七个超级英雄的身上。
在这七个人中,薇拉清清楚楚地看见了那个周身黑漆漆的男人隐藏在人后,在整个表彰会的狂欢气氛之中,他的冷淡和平静就显得异常格格不入。
那就是……把她从怪物的手中夺过来的人。
暗暗地将总统先生的演讲稿和媒体的宣传文字在心中咀嚼了两遍,又看看电视直播中,除开黑漆漆之外满脸笑容的超英们,薇拉低下头,像是有些头痛一般按了按额角,喃喃道:
“被耍了啊,这群傻子。”
“什么?”
助理和同事们没反应过来,一脸懵地望过去。
“什么被耍了?塞纳总监,你说的是……呃,谁?”
一眼望过去,所有下属的脑袋上都顶着无数个问号,被这群家伙的茫然眼神这么一望,薇拉顿时僵了僵。
她好像是才发觉到手下的这群广告人竟然半点政-治敏感度都没有,有些无语地瞥了几个人一眼,叹气:
“我说的是这些超级英雄。”
——光看这起电视直播,白宫联合党媒,所有媒体都在利用舆论做局,这群傻子真是被卖了还在乐呵呵地帮人数钱!
排雷指路(鉴于有小天使屏蔽作话就放在这里了)
1本文主事业线,cp未定也别指望了,女主薇拉是个放飞自我的工作狂,苏爽文,女主满级大号屠戮新手村,无脑爽文。
2本文会涉及很多媒介、广告、舆论方面的理论知识,大家不喜可忽略,感兴趣可以多讨论,本文所展示的所有广告案例或会因为情节而有所改编或者美化,如有不合逻辑,算作者脑子不好。
3时间线是新52开始之际,有大量私设,时间线是乱的!是乱的!
4蓝黑绿红都是n52的人设,所以别问我为啥超英们都这么暴躁是不是ooc,n52版本除开老爷,脾气都不好~
大概在华盛顿大战发生之后的一个多星期,一家哥谭市的小报社报道了一起凶杀案。
本来是一件很普通的凶杀案,可问题就在于,这篇报道的内容,几乎完全就是在暗示蝙蝠侠就是凶手。
拜薇拉的短文所赐,目前的舆论大环境还是对超英的歌功颂德,是以这篇报道暂时还没有发酵。
在报道中,报社记者也只是含糊地提了一句“知情人表示或许和蝙蝠侠有关”,并没有完全揭露。
但薇拉火速赶来哥谭,为的就是这篇报道。
七个超级英雄,钢骨和沙赞身上的问题最少(可能与他们很少出现有关),神奇女侠是牵扯方比较多……最麻烦的就是蝙蝠侠。
华盛顿大战之前,就数蝙蝠侠的名声最差劲。
不可否认的是,过去的几年内,蝙蝠侠之于哥谭,基本上就是个恐怖传说。
和“血腥玛丽”、“slendern”、“削肾客”等故事一样,很多人都把“batn”看作是哥谭暗夜的幽灵。
亲自把有关于蝙蝠侠的所有报道和事迹整理过一遍之后,薇拉觉得真不怪哥谭人多想,早几年的蝙蝠侠放在恐怖电影里完全不违和。
蝙蝠侠到底有多吓人呢?
想象一下吧:
你独自一人呆在家里,明明都已经把门反锁,家里还设有无数安保防护,半夜睡醒的时候,突然听见走廊里有嘎吱嘎吱的怪声。
你拿着枪走出去,发现走廊什么也没有,周围很安静,只有你自己的心跳声和呼吸喘气声。
然后在黑暗和死寂中紧张地来回检查,发现安保防护完好无损,你松口气地回房间,走进浴室,刚想洗把脸,却在镜子里,看见你身后站着一个黑衣蒙面男人。
他就站在你身后,静静地看着你。
——管你是谁,这个时候肯定是吓得尿都快出来了。
这就是蝙蝠侠这几年在哥谭经常干的事。
没人知道他到底是如何在不破坏安保系统和门锁的情况下潜入室内的,也没人知道他到底在哪个角落中暗暗地观察你……他总是在暗夜中出现,单枪匹马地干掉所有人,用残酷的手段刑讯逼问,把人吓得半死之后又把人打得半死。
在他这几年的震慑下,哥谭大多数黑帮聚集开会都开始选在大白天了,因为白天不会有可怕的蝙蝠侠==
也正因为如此,整个哥谭,从官方到民间,基本都在害怕他。
这种情绪反馈到哥谭市的媒体,导致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没有一天不在批评谴责蝙蝠侠。
而且,他们的批评,是有迹可循的。
因为蝙蝠侠的确把某些家伙打得要死,每一起□□都有人证物证,一旦翻旧账,那蝙蝠侠的“超英形象”就会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不过薇拉一点都不怕。
她一点不在乎媒体把蝙蝠侠这些负-面-报道爆出去——他们敢爆,她就敢借势运作。
但是如果蝙蝠侠牵扯到人命案件就不一样了。
蝙蝠侠究竟有没有杀过人。
这是个底线问题。
被传媒界认为是“创造了希-特-勒”的宣传天才约瑟夫戈培尔曾经有句很经典的名言:
“混杂部分真相的谎言,比直接说谎更有效。”
这句话尤其适用于传媒领域。
如果媒体想要让自己的受众相信某个事实——比如说现在,他们需要说服人们相信蝙蝠侠牵涉到了某起命案,让蝙蝠侠硬生生背下这一起人命官司,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摆出事实真相。
蝙蝠侠像个鬼一样把某些不法分子吓尿是真的,刑讯逼供某些犯罪嫌疑人、将这些人打到骨折住院也是真的。
那么倘若把蝙蝠侠的这些过错事迹和这起最新发生的人命案件同时联系起来宣传出去,大家会怎么看?
哪怕媒体只是模棱两可地说一句“蝙蝠侠可能是凶手”,已经看过蝙蝠侠一系列劣行的人们都会认定“蝙蝠侠就是凶手。”
即便是调查起来,前面的一切全都是真的,那么最后的推断“蝙蝠侠是凶手”,就一定也是真的。
——这才是最麻烦的地方。
如果不尽快调查清楚,尽早澄清,“曾经杀害无辜”这口大锅恐怕真就要直接盖到黑漆漆小公主的头上,抠都抠不下来了。
在薇拉的诡辩之下,这位被“蝙蝠侠暗恋者”给雷得七荤八素的戈登终于松口,站在绝对公平公正的角度,给眼前这位名为“薇妮莎”的记者小姐透露了几分真相,两人就这件命案的事谈了谈。
“这起命案发生在一个多星期以前,现在是由第一个找到现场的科伦探员负责调查此案,因为相关的线索比较模糊,我不能透露太多。”
这位老道的局长显然吃过哥谭记者的厉害,言辞十分谨慎:
“但是我已经读过《早安哥谭》关于此案的报道,可以肯定的是,那篇报道中失实的地方非常多,几乎通篇都是猜测,我个人并不赞同。”
“已经有报社对此案进行报道了?”
薇拉一挑眉,假装惊讶地问,“也就是说,已经提前有其他报社记者过来采访过了?”
戈登一顿,深深看了薇拉一眼,过了片刻才慢吞吞地道:
“啊,就在昨天,《纽约时报》的记者才来过一趟,《华盛顿邮报》、《联邦日报》、《大众邮报》这三家报社,也就此案采访过我,而《每日纽约》的编辑刚刚致电我——真是没想到,只不过是沾染了‘蝙蝠侠’这个名字,这件发生在哥谭的案件就获得了整整五家报社的关注。”
戈登的本意是警告薇拉以及她背后站着的《华盛顿先锋报》,让这些报社别太过分。
——他知道薇拉之前张口就说“暗恋蝙蝠侠”是骗人的,薇拉这么说,无非就是想从他这里拿到第一手资料。
可万万没想到,被警告的对象非但没有任何畏惧,反倒露出了狡黠的微笑。
薇拉:“好的,谢谢您的帮助,戈登先生。”
戈登:“………”
最关键的情报终于套出来了。
从一开始,薇拉压根就没想着从戈登这边得到什么情报,她就想要一个针对此案积极采访的报社名单。
——谁先跳出来,谁就是那个将要在几天之后搞事的。
等出了警局的门,薇拉先去预定好的酒店办理入住手续,先给玛丽打了个电话,假装没听见对方在电话里的咆哮声,就又联系上了那位倒霉的约翰警员。
估计戈登也怕这个没什么智商的小警员又对记者胡扯,就给约翰安排了一堆工作,导致他就算再想和薇拉见面,也抽不出时间来了。
本来答应好的采访却没履行,约翰有点不好意思,就干脆把负责此案的科伦推了出来。
于是,傍晚时分,赶赴酒店与薇拉见面的,就变成了这位科伦警官。
科伦警官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和年轻的约翰不同,他倒没有明确表示出对蝙蝠侠的憎恶。
忽略掉此人对待薇拉毫不保留的惊艳讨好态度,他对这个案件的态度,反倒让薇拉直觉到不对劲。
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这位科拿探员这样问道:
“薇妮莎女士,你是为了蝙蝠侠杀人案件而来的?”
薇拉顿了顿,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一个专门负责此案的警官,在案情尚未明了之前,就已经将此案定义为了“蝙蝠侠杀人案”?
这可真是……值得琢磨。
她轻声问:“您这么快就已经调查清楚了吗?凶手是蝙蝠侠?”
科伦卡了一下,一脸正气地表示自己虽然还没完全拿到证据,但是根据他之前目击到的现场和目前搜集到的证据来看,杀人凶手就是当下盛誉的“超级英雄”蝙蝠侠无疑了。
为了应付采访,他似乎早有准备:
“根据现场的监控录像显示,在凶杀案发生之前,蝙蝠侠曾经出现在现场——”
薇拉忽而打断科伦:“监控有显示出蝙蝠侠的正脸吗?”
科伦:“…………女士,蝙蝠侠就没露过脸。”
“可是科伦先生,如果没有看见蝙蝠侠的正脸,你们是如何确认监控录像里的人就是蝙蝠侠呢?”
薇拉歪了歪头。
科伦:“……”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