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书院
】
第33章
033
燕环摇了摇头,轻声回道:“倒也不算是叶太嫔挑事,只能说是之前钟太妃太过跋扈缘故。当初钟太妃迁了宫后,嫌弃现在的居所太小,拜访不下她的东西,所以占了分配给叶太嫔宫殿的两处屋子……”
赵清漪闻言,微微蹙眉,只开口道:“迁宫之事,哀家不是吩咐让底下女官看着了吗?”
当初,便是因为钟太妃与叶太嫔二人因占屋的事情引发的矛盾,让赵清漪意识到后宫杂乱无序,她也没有这个精力去管理后宫,这才要求底下选拔出一批女官。
可万万没有想到,女官是选□□了,但最初根源的事情,竟然还没有解决。
“娘娘,女官的确是看着了,但钟太妃到底身份尊贵,最重要的是,那会儿叶太嫔娘娘没有半丝抱怨,女官去管时,还说是心甘情愿让出的屋子,说自己东西少,屋子空着也是空着……”
燕环惟妙惟肖的模仿着叶太嫔的语气,这倒也真像是她会说出来的话。
赵清漪并没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只略带几分嘲讽开口:“这倒是她的行事风格,既然当初愿意让了,如今怎么就不愿意了!”
燕环闻言,轻笑一声。
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钟家要没落了,而叶家因为叶戟的回归,开始复起,叶太嫔到底是叶戟明面上的堂姐,也能仗着叶家,开始耀武扬威了。
她并没有解释,只是又轻声道:“娘娘不必为这点小事烦心,奴婢已经处置好了,所幸钟太妃与叶太嫔只是隔着门口拌了几句嘴,并没有动手伤到,奴婢让钟太妃底下的宫人将放在那间屋子的东西搬走了,将屋子还给了叶太嫔,也就相安无事了。”
“呵……”
赵清漪闻言,冷笑一声,比起嚣张跋扈的钟太妃,她其实更看不上见风使舵的叶太嫔,但燕环这事儿处置的,并没有任何过错,一来,的确是钟太妃占人屋子无力在先;二来考虑如今在西北前线的叶戟,也的确是不能亏待了叶太嫔。
“行吧!”赵清漪只当是听了一桩闲事,又是继续问道,“叶老夫人和叶惜晴如今挪在朝阳宫内住着,没什么事情吧?”
“倒是没有什么事情,奴婢在刚请回叶老夫人去朝阳宫的时候,特地找了太医去瞧过她的身体,太医只说是劳累过度,眼睛不太好使了,其它的倒是没有什么毛病,奴婢就让内务府一天两顿的送些补品过去给她补身子……哦,倒是有一事。”燕环想了想,轻声道,“以前那叶老夫人不是挺疼爱她的女儿吗,可近来那叶惜晴和叶老夫人,好像闹着矛盾,叶老夫人宁愿和小宫女们说话,也不愿意搭理叶惜晴呢!”
赵清漪微微一愣,但想通了也不觉得奇怪,虽然她不知道里头有多少细枝末节的事情,可叶老夫人那性子,她左不过还是有几分知晓的,只怕叶惜晴跑去竞选女官,让那位清高的叶老夫人觉得坠了他们叶家的名声了,尤其叶惜晴还跑到她下头来当差,岂不是更让叶老夫人深恶痛绝吗?
平心而论,赵清漪对于叶惜晴的做法,虽觉有几分功利,却并不觉得讨厌。她也是从低谷绝境爬上来的人,自是知晓人若是处于那等境地,该有多想往上爬,甚至不惜一切的那种心情。
叶惜晴如今的处境,比当初的她可惨多了,顶着罪奴的身份,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够翻身,好不容易有一个机会能让她脱离这种境地,她想要死死抓住,也是人之常情。
叶老夫人年纪大了,不愿意改变守了大半辈子的原则,但叶惜晴还年轻,她还有余下大好年华要过。
虽然如今赵清漪吩咐了让宫人好生安置叶家的家眷,却并不打算去探望做出表面文章。一则,她还真怕那位清高的叶老夫人会把她骂出来;二则是,她也不愿意为难自己,叶家人不愿意看到她的心情,和她不愿意看到叶家人的心情其实是一样的。
燕环见赵清漪在听了叶家的事情后,明显面上有了几分不耐烦后,连忙又笑着说起了后宫里的其它事情,还说了不少小皇帝如今成长的事情,赵清漪眉头终于有了几分舒展了。
正是说着,底下宫人回禀说是赵清源进宫来了。
赵清漪面上不禁浮起了笑容,连声开口道:“快请!”
不消一会儿,赵清源一身宝蓝色锦衣,手上抱着一个大大的包裹从门外走了进来。
赵清漪笑着招呼赵清源到自己身边,看着他献宝似的拿出大包裹后,轻笑道:“瞧你这满头大汗的,人来就行了,还带东西做什么!”
赵清源只笑嘻嘻不接话,一样一样将那些玩意儿拿出来取悦赵清漪,说来,这段时日因为傅怀瑾有事没事儿带东西进宫,她对于赵清源拿来的玩意儿也不像先时那般新鲜了,却还是配合笑着摆弄了一会儿。
东西献宝完了,赵清源细细看了一会儿赵清源,温声道:“你也有好几日没进宫来看姐姐了,我瞧着你怎么反倒是变白了些,还清减了……这几日,是没有出去玩耍吗?”
“没有!”
赵清源连忙摇头,还笑嘻嘻开口道,“这几日,我都有在家里乖乖看书呢?”
“看书?”赵清源闻言,顿时失笑。
前段时间,她倒是有听说赵清源开始念书,缘由是傅怀瑾带着他去参加了诗书会,玩着玩着有了几分兴趣,这才翻起了书。但这孩子向来没什么定性,念了几日书,对习武更感兴趣,也就没有再关在家里头念书了。
怎么今日,又开始看书了?
赵清漪疑惑的看着赵清源,赵清源却是笑的有些不太好意思,挠了挠脑袋轻声道:“是怀瑾哥哥待我念书,他给了我找了几本书,给我讲解了一下,我觉得挺有趣的,就带回家里去看了。”
“有趣?”赵清漪闻言,更觉得疑惑,开口笑问了一句,“他给你找了什么书?”
“嗯……我最近在看的是《将苑》,前几天刚看完《黄石公三略》?”赵清漪说的有些自豪,还笑眯眯的看着赵清漪,一脸想要求得表扬似的开口,“姐姐可以考我,看我有没有记住?”
赵清漪闻言,更觉得惊讶了。
这《将苑》和《黄石公三略》,全是兵书,而且为将帅必读的书籍,当年,她还小时,也曾被自己的父亲抱在膝盖头上,跟着父亲学过这几本书。
她犹记得自己的父亲与她说过:“咱们将门儿女,虽不用上战场领兵作战,但怎么能一点军事兵法都不懂,更何况你日后还要嫁个要做大元帅的相公,更要学一些了!”
再后来,赵家出事后,赵清源渐渐长大,赵清漪倒也有想过要教自己的弟弟,可一来当时她身处深宫中,与赵清源并不住在一处,教导更是无从谈起;而来则是,虽然赵清源对习武有几分兴趣,可对于这种兵书,却十分不耐烦……加上那会儿他们姐弟本就处境微妙,朝廷显然并没有让他们姐弟二人回西南,让赵清源继承西南王位的意思,有意无意将赵清源排除在走将帅的路子上,她渐渐的,也就不强求了。
如今心思被勾起,赵清漪满眼复杂的提了几个书中的问题,询问赵清源,赵清源原本以为赵清漪会让他背书,万万没想到,赵清漪只是问他书中的意思,这些……傅怀瑾都与他讲解过,惟妙惟肖、引经据典,他记得很清楚,所以也十分从容的都答了。
说完之后,他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赵清漪,只差没直接张口要赵清漪的表扬了,赵清漪轻笑了一下,伸手拍了拍赵清源的脑袋,温声道:“很棒,但还是要继续努力,这次你能懂这么多,你怀瑾哥哥功不可没。”
“是啊,怀瑾哥哥可厉害了,他虽然不是很会骑马射箭,但问他什么都知道呢!”
赵清源眼里满是崇拜,显然早已被傅怀瑾收服的妥妥帖帖。
“你呀,姐姐以前让你看书,你总推三阻四,你怀瑾哥哥叫你看书,你倒是愿意了!”赵清漪点了点他的额头,满眼的宠溺。
而赵清源闻言,却是轻声开口嘟囔着:“以前我也听姐姐的话,谁对我好,我就听谁的话,怀瑾哥哥待我,和睿哥哥待我一般好……”
赵清源说到了这里,自觉失语,下意识抬头去看赵清漪的脸色,见她眼神淡淡,脸上依然挂着笑容……
想了想,他轻声开口道:“姐姐,那个……我听说睿哥哥要回来了?”
“谁和你说的?”
赵清漪微微蹙眉,开口询问。
赵清源张了张嘴,老老实实回答:“很多人和我说了,他们说睿哥哥要回来做摄政王,睿哥哥是要回来帮你吗?姐姐,这难道不好吗?你不是总说朝事太忙累到你了,有睿哥哥帮你,你也能轻松一些啊!”
“傻孩子!”
赵清漪闻言,有些想笑,却又觉得不怎么好笑。
她轻叹了一句,只是温声叮嘱道:“你睿哥哥回来,或许不是以前那样子了,你也是个大人了,不要总想着让大哥哥带你玩,你自己也可以看书找乐子。”
赵清源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姐弟二人正是说着,外头李四儿进来禀告,说是傅怀瑾在门外求见。
赵清漪这会儿,其实并不想见旁人,但赵清源一听是傅怀瑾连忙开口道:“快请怀瑾哥哥进来!”
他冲着李四儿说完后,下意识看了看赵清漪的脸上,见她面上没有生气,吐了吐舌头轻笑了起来。
赵清漪也笑了一下,冲着李四儿点了点头。
傅怀瑾进来时,身上还未换下朝服,看到赵清源也在书房内,面上露出了一个淡淡的笑容,温声开口道:“清源也在啊?”
“是啊,我来找姐姐玩呢!”
赵清源笑嘻嘻的从赵清漪身边走下,站在了傅怀瑾身边,笑嘻嘻看着他道:“正好怀瑾哥哥也在呢,我《将苑》也快看完了,怀瑾哥哥还有什么好看的书可以给我!”
“这个不急,待会儿你随我出宫去,我找给你。”
傅怀瑾对着赵清源说话徐徐道之,态度温和。
赵清漪看了,面上不觉轻笑了一下,开着玩笑道:“原先先帝留下遗诏,令傅大人日后负责教导管教皇上,哀家心中还有几分担忧,毕竟傅大人自己读书是厉害,也没见教过什么学生……不过看着傅大人能将清源这个小顽猴压着乖乖念书,哀家是不担心了!”
“清源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其实只要找到他感兴趣的地方,比旁人都学得要快!”
傅怀瑾含笑看着赵清源夸赞,夸得赵清源面上再次露出了得意洋洋的神色。
傅怀瑾过来寻赵清漪,显然是有紧要的事情,与赵清源说过几句话后,赵清漪便打发他去看小皇帝,只留下傅怀瑾说话。
傅怀瑾目送着赵清源离开后,并没有太过婉转,直接开口说明了自己今日的来意。
“太后娘娘,微臣今日过来,其实是想劝娘娘应下朝臣们的请求。”
赵清漪闻言,面上笑容淡了,她慢慢走到了凤椅上坐下,目光落在了傅怀瑾身上,只轻声问了一句:“傅大人您知道您这话意味着什么吗?”
“微臣知道。”
傅怀瑾躬身冲着赵清漪行了一礼,嘴上却是毫不婉转直接道,“可娘娘也应该懂得当下局势,已无他法,决不能让睿亲王殿下继续留在西南。”
“哀家知道。”
赵清漪微微点头,揉了揉脑袋,语气淡淡道,“哀家会让翰林拟旨的。”
“娘娘……”
傅怀瑾看着赵清漪,面上突然浮起一抹淡淡的笑容,轻声道,“娘娘,即使睿亲王殿下回来,也不会影响您分毫,微臣会一如既往的支持您,陪着您,哪怕是日后他为摄政王,也不过是个臣子罢了!”
他说到这里,又是顿了顿轻声道:“而且睿亲王从西南回来,那曾麒不过是一介莽夫,让他带兵上战场去杀敌或许是一把好手,可统帅军队,他根本没有这份能力。待睿亲王从西南回来,钟家父子也不可能再占军权,太后娘娘可徐徐图之,然后定然能让国公爷回去继承西南王位。”
“清源?”
赵清漪面上神色动了动,看向傅怀瑾。
傅怀瑾朝着赵清漪走近一步,轻声道:“国公爷如今年纪尚轻,还需磨练,所以可徐徐图之。太后娘娘第一步,可先将睿亲王从西南调回,才能步步谋划。”
“如今西南将士们对睿亲王忠心耿耿,只怕非哀家能撼动。”
赵清漪语气淡淡说了一句。
然而傅怀瑾闻言,却是轻笑道:“太后娘娘多虑了,如今西南将士们的确对睿亲王忠心耿耿,但等他离开西南久了,未必不是不能瓦解,娘娘和国公爷家族世代居于西南,他们对娘娘和国公爷,会更有感情的。”
“罢了,哀家也知此事已非哀家不愿,便可不行,让翰林院拟昭吧,免得那些朝臣们又在心中腹诽哀家了!”
赵清漪显是想通了,说话的语气里,也带上几分自嘲的语气。
傅怀瑾只是轻笑着。
诏书,第二日便发出,令人快马加鞭送往西南。
而随着这封诏书发出后,西北前线传来喜讯,北域国降了,除了割地赔款外,还愿意年年纳贡,俯首称臣。
这倒算是连日焦灼以来难得的好消息。
不过,伴随着北域国降书一道儿进京的,还有一封信,信出自叶戟之手,除了一长串官方套话,却是提到了一点,他在前线奋力作战时,九死一生,除了要防着北域国强敌,还要防着背后被人放冷箭,所幸先帝庇佑,他安然无恙。但念及之前被多番行刺之事,辗转难安,所以回京途中希望多带人手保护自己的安全。
多带人手……
不仅仅是底下朝臣,还是赵清漪,还未明白过来叶戟信中的意思,却是被底下信使的禀告给惊呆了。
叶戟回京,的确是多带了一些人,且不是多带一点,而是除了留守在西北前线负责保卫的兵士们之外,他带了十万精兵进京。
十万精兵……要知道京城守备营中的兵士们,满打满算加起来,也不过十余万,而这十余万中,多数为京中那些不成器的勋贵子弟在里头混个一官半职,而另有一半人,都是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的。
叶戟这十万精兵,哪里是保护自己,听着就像是要造反!
“这……这也太不像话了!”一朝臣没忍住站出来开口道,“太后娘娘,朝廷应是立刻遣书让叶戟将那十万军队带回西北,这全来了京城,是怎么一回事情!”
“你这话说得倒是轻巧,叶戟当初既然这样做了,你觉得他会因为一封诏书,就将人带回吗?你以为是儿戏啊!”寿亲王冷笑开口反驳,顿了顿又开口道,“娘娘,本王觉得,该是好好查查叶戟信中提及总是被人下暗手这事儿,都是陈国人,叶戟在前线奋勇杀敌的时候,后方竟然还有人扯后腿,这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王爷这话,太有失偏颇了!什么暗手不暗手的,谁知道对叶戟下手的会不会是北域国的奸细,这叶戟自己……不就是在北域国潜伏数年吗?”一朝臣闻言后,立刻站出身反对了寿亲王的话。
寿亲王一听,顿时瞪大眼睛,没甚好气道:“叶家当年,可没少人在这里落井下石,谁知道是不是有人为了私欲包藏祸心,不希望叶戟回来……”
眼见底下争论不休,赵清漪有些头疼的揉了揉额头,不得不出声打断道,“行了,叶戟遇刺之事,要查,但十万精兵,决不能入京。”
她顿了顿,目光扫视过一圈在场人,只沉声道:“发诏令过去,只怕叶戟根本不会遵从,哀家觉得,应是派一人过去劝说,你们想想何人合适吧!”
赵清漪的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安静了一下。
这个……若是能够劝叶戟退兵固然是大功一件,但谁知道那位叶将军在经历了那些事情后,如今又是什么性子,更何况,这没什么份量的人去劝说,怕是不管事,还得是有点身份才能表示朝廷对于他的看重。
寿亲王左右看看,见无人出列,正想站出来的时候,傅怀瑾却是站了出来,冲着赵清漪开口道:“微臣自不量力,想要请缨。”
“傅大人?”
赵清漪愣了愣,显然有些犹豫,“傅大人和叶戟并不相识,只怕效用不大。”
傅怀瑾闻言,却是轻笑道:“太后娘娘,就是微臣与叶戟素不相识,才是最好的人选,在场诸位大人,有资格前去的,只怕经历过当年叶家倾覆之事,叶戟难免心存抵触。更何况……微臣与叶戟年龄相仿,更能说到一块儿去。”
“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虽然这般说,但赵清漪还是有几分犹豫着。
傅怀瑾面上笑容加深,语气温和道:“微臣知晓娘娘是担忧微臣的安危,但此事,微臣觉得自己是最好的人选,还请娘娘下旨。”
寿亲王在一旁听着傅怀瑾的话,一双眼睛白眼几乎是要翻上了天,他捏了捏拳头,不等赵清漪开口,便是冷声道:“本王也觉得傅大人说的有理,这里没有谁比傅大人更适合去劝说了,毕竟他那张嘴巴,在场谁又比得上呢!”
“皇叔……”
赵清漪无奈开口,只觉得这两人怕不是前世的冤仇吧,说着说着,总是会互相怼上。
“行,本王不说了,娘娘下旨吧,让傅大人赶紧去!”
寿亲王撒下这句话,然而心中却是恨不得让傅怀瑾赶紧去,到了那头说错话引得叶戟发狂把人给砍了!
傅怀瑾出门,定在第二日,如今叶戟与那十万精兵,也逐步朝着京城逼近,算算时间,若是傅怀瑾早上出门,第二日便可归来。
然而……傅怀瑾这边还未出门时,另一个消息从前线传来,睿亲王从西南回来了……而他竟然带了二十万的精兵,从西南前线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上班,鼻塞不通还戴着口罩,随时处于晕倒的界限……迷迷糊糊回家吃了药躺下,想想没更新,又爬起来写了这些!体温计一量,温度又高了,尽力了,我去躺了,明天没有减轻,我要去医院了(我朋友和我说能扛自己扛,因为现在去都要做核酸检测……太难了!)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