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小可爱,你要再补买一些章节才可看到偶们男女主最新的进展哦~那里离他所在的军区开车不过就是三个小时,开得快两个多小时也就到了。

这样比她留在家中还要更好。

他也不希望她一直留在家中,他一年只能见到她跟儿子几天。

这样想着,他心情都明朗了许多。

苏若没想到事情竟然这样简单。

她不是不切实际之人,当然知道要是自己单独带儿子出去住会遇到什么样的阻力和风险。

就是吴桂枝这边,怕是都要闹翻天。

如果不耽误考试,和他一起去军区肯定是最简便的。

唯一的顾虑就是他这个丈夫而已。

她仔细想了想,左右权衡了一下,到底还是没有拒绝,只是道:“这么突然,你那里方便安排吗?还有我和果果的住处”

韩则城表面镇定,其实一直都在屏着呼吸等着她的回答。

听她这么说,就知道她这是差不多肯了,那提着的心终于松了下来,神色也缓了过来,带了一丝浅淡的笑意出来,道:“没有什么不方便的,我明天回去就递交上已婚宿舍申请,明天晚上先在招待所住上两天,军区很多房子还空着,一两天就能批准下来。”

如果是平常,想要申请已婚宿舍可能还要排队,但年前军区改建,刚起了新家属楼,还有很多空出来的房子。

他级别高,只要递上申请应该就能很快批下来。

这么容易吗?

苏若看着他的笑容,一时有些怔忪。

这好像是从她睁开眼之后第一次看到他的笑容。

他长相偏冷硬,神色又总绷着,让人看着就有压力,可没想到笑起来,虽然很浅淡,竟然十分好看。

她想问他,这么容易的事,那她以前为什么没有随军。

不过她动了动唇,又不想问了,听他和他妈张口就说“离婚”,她也大概猜到,他们以前的关系应该不怎么样吧。

既然不怎么样,谁知道里面有没有雷区,她觉得还是暂时不问的好。

她因为想着这些事就迟迟没有出声。

韩则城却以为她还有什么顾虑,想了想,就又道:“阿若,我知道你什么都不记得了,你放心,即使去了部队,我也不会逼你什么,在你没有准备好之前,我们就当是普通亲人相处,毕竟你是果果的母亲,我是他的父亲,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还是一家人。”

逼她,逼她什么?

苏若一愣,随即脑中就闪过昨晚他亲她的事

嗐,她并没担心这个。

她觉得他看起来也不是那样的人。

她只是担心两个人相处起来有些尴尬而已。

毕竟就算他不做什么,也是她名义上的丈夫,住在一起还是怪尴尬的还要同床共枕

她别开脸,手胡乱的整理着桌上的东西,轻咳了一声,道:“嗯,好。”

说完又觉得不够,低声加了一句“谢谢”。

韩则城看到她有些慌乱的样子,还看到她耳朵慢慢红了起来。

她以前没有这么好说话。

也没有这么乖,这么软。

不会动不动就脸红。

他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最后就站在后面看了她好一会儿,才道:“好,那我打水过来给你洗个脸吧。吃过早饭就收拾一下东西,我们明天早上起早走。”

凌晨三四点出发,这样午饭前就能回到军区了,安顿一下他们,下午他就能去把各种手续给办了。

这还真是雷厉风行。

这会儿苏若也顾不上害羞尴尬了,她忙抬起头来,吸了一口气对他摇了摇头,笑道:“不用了,我跟你一起出去吧。我还没见过其他人呢。”

做下要走的决定之后,她就不怕再见到任何人了。

摸摸情况,有什么不对也没所谓,反正明天就走了。

这回两人出去堂屋没人了。

韩则城带着苏若直接去了厨房。

大嫂刘秀梅正盛了粥准备端出去,见到韩则城和苏若进来就小心的唤了一声“二弟,二弟妹”。

韩则城跟刘秀梅打了声招呼,就去了后面给苏若拿牙刷牙膏,刘秀梅看见,忙先放下了粥,抢先一步上前拿了热水瓶给苏若往洗脸盆里倒水,一边倒着水,一边就对苏若笑道:“二弟妹,今天好些了吗?要是不舒服就多休息两天。”

苏若之前听到过前两天自己生病都是这个大嫂在照顾自己,所以忙上前道:“我自己来就好了,这两天还要多谢大嫂照顾我。”

刘秀梅已经放完了热水。

她一边熟练的从水缸里舀了一瓢凉水往热水里掺,一边就笑道:“都是一家人,二弟妹这么客气做什么,平日我家皮小子和来秋也没少麻烦二弟妹。”

她三个孩子都在公社小学读书,全赖苏若照顾。

这些年上学放学,先是小儿子来春,接着就是女儿来秋,都是坐着苏若的自行车后座上下学的。

另外苏若也大方,平日里没少给孩子们买东西,有韩果吃的,也不忘给来春来秋备上一份。

她不是狼心狗肺的人,也不像老三和三弟妹一样被爸妈惯坏了,觉得苏若给他们买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怎么会不感恩?

不过这些苏若是不知道的。

她只是感觉到了刘秀梅的善意,便对着她笑了笑,取了韩则城递过来的牙刷牙杯跟着他去了外面刷牙去了。

刘秀梅看着两人一个高大,一个纤细,看起来都令人赏心悦目觉得十分登对的背影叹了口气。

刚刚婆婆和二弟的争吵她就在门口都听见了。

她知道婆婆的心思。

不就是想给二弟娶个农村的媳妇好拿捏吗?

这样不管是果子还是二弟的钱她都能捏在自己手里。

可她也不想想,二弟自己就是军校大学毕业,现在在部队里前途正好,就算是离婚了,怎么可能看得上婆婆看中的那种听话好拿捏的农村姑娘?

其实就别说是婆婆看中的那些,就是她见过的知青里头,长相气质有苏若这么好的,她也从来没见过第二个。

就她觉得,婆婆继续这样闹,不管二弟二弟妹后面会如何,但二弟会越来越厌了她婆婆,厌了这家里是真。

苏若洗漱完就帮大嫂刘秀梅一起拿了碗碟到堂屋摆筷,这时候屋里头的韩和平和吴桂枝也出来了。

再接着后面屋子里的韩家松,韩家林还有孩子们也都到了前头来一起吃饭。

一大家子人都过来了,原先还挺阔落的堂屋一下子挤逼了起来。

大概是韩和平劝得好,这回饭桌上吴桂枝面上虽然还是不怎么好看,但却没再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韩家吃饭分了两桌。

韩和平吴桂枝还有男人们一个大八仙桌。

几个媳妇和除了老大韩来冬之外的其他孩子们在另一个小方桌上。

大八仙桌上上的是一大盆稀粥就一碗咸菜,不过咸菜是用肥肉炒过的,看着油澄澄的,格外诱人。

另外还有几个切成了数份的玉米面馒头和几张野菜鸡蛋薄饼。

薄饼没什么油份,但黄澄澄的鸡蛋缀着绿色的野菜看着也十分可口。

所以孩子们坐在小桌上都有些眼巴巴地看着那大八仙桌。

原因无它,这小桌上虽也有稀粥,咸菜和玉米面馒头,但那野菜鸡蛋薄饼却是没的。

落座的时候韩则城皱了皱眉,他回头看了一眼苏若。

苏若就冲他笑了笑微微地摇了摇头。

她是真不在意这个。

这个时候大家的条件是艰苦些,但苏若家里条件却是从小就不错,林婉华更不敢在伙食上克扣她,所以就这么一顿两顿饭,她还真不会有什么感觉。

吴桂枝看到了自己儿子和媳妇的“眉目传情”,心里更堵了。

但想到老头子劝自己的那些话,生生忍下了,只拿了鸡蛋饼的盆子给大桌上的人分鸡蛋饼,重重道“开饭”。

不过一开饭大房最小的韩来秋和三房的韩来宝就捧着粥碗去了大桌上。

其他人也没说什么,显然平时也都是这样的。

韩果却是乖巧的坐着,看都没看大桌。

苏若诧异地看了他一眼,心里不免骄傲,觉得自己这儿子还是教得不错嘛。

“果子,过来跟你爸一起坐吧,奶给你鸡蛋饼吃。”

这时候吴桂枝突然开口对坐在小桌上的韩果道。

韩果抬头看了看苏若,这才看向对着自己笑眯眯说话的吴桂枝。

他眨了眨眼,道:“因为我爸在吗?不了,奶你吃吧,回头我妈会给我买。”

这话信息可真丰富。

吴桂枝的面色一下子就黑了。

这可真是坏竹出坏笋,狐狸精的儿子小小年纪也是满肚子心眼讨人嫌!

饭桌上的气氛一下子就尴尬了下来。

吴桂枝直接把筷子上的鸡蛋饼塞到了旁边老三家的孙子韩老宝碗中,总算是换来了韩来宝一个见牙不见眼的讨好笑容,小声道:“谢谢奶,我就知道奶对我最好了!”

吴桂枝的面色这才好了些。

也不再理会韩果,再夹了鸡蛋饼给大桌上其他人分。

韩果撇了撇嘴,几不可闻的嗤了声。

苏若差点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果然是她的儿子啊。

她忍着笑意伸手拿了一块玉米面馒头就塞到了韩果嘴里,心道,等离开了再好好教教吧。

后面饭桌上再没发生什么事故。

韩则城是军人,哪怕是吃饭的时候也是腰背挺直,神色冷肃,其他人本来就怕,再加上唯一不怵他的吴桂枝被韩果噎了一下,再加上心事重重,哪怕是心尖子韩来宝哄了她,也没了多说话的心情,所以韩家这一顿早餐吃得格外僵硬。

心道,这能一样吗?

考上大学那可就能回城了。

看那些知青哪个不是为了回城的名额都跟疯了一样。

别说是那些知青,更别说能去城里读大学,就是村里的姑娘们,要是能嫁到镇子上去不用再干农活那都是体面的事。

不过也难怪吴婶子家不肯放人,那苏老师娇滴滴的,水灵成那样,在乡下这么多年,皮肤还白嫩的跟刚剥出来的鸡蛋一样,看人一眼,都能让人晃半天神,要不是韩家老二是在部队里做大官的,这十里八乡的,不知道要招多少人惦记,招多少是非呢。

这要是考了大学回城了,韩家老二又在部队里,以后能太平?

不过她们心里这样想,但嘴上当然不能这么说。

瘦老太太便附和吴桂枝道:“那是,冬子他奶,你们家老二有出息,老二媳妇也已经有铁饭碗了,是不需要考那什么大学,就算是考上了,回了城,也不见得就能比现在好。”

“不过吴婶子您也看着点,要是她偷偷报名了,一门心思想考,岂不是要糟?”

这时旁边一个妇人插言道,“嗳,你们听说了吗?隔壁村刘树根家的老三媳妇,也是为了考大学,已经在跟刘老三在闹离婚了,现在刘树根家就吵得不可开交呢。”

“唉,这两年,回城的那些知青,抛夫弃子的还少吗?”

“真是不知根不知底不知人心,平日里看着都细声细语的,还挺好,这一回城,就翻脸不认人,丈夫孩子都不要了,唉,忒狠心。”

“咳,要我说,这不早就明摆着的事吗?当初他们就不该娶那些知青,”

又有一个女人插嘴道,“那些个城里来的知青啊,除了长得好看点,白嫩点,还有哪样好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娶回家都跟供祖宗似的。不过就算是这样,人家的心也根本就不在这里,这不,一有回城的机会,就翻脸不认人,连儿子都不要了,就一门心思的要走,啧啧”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就开始八卦开来,说着这两年知青的那些个事。

吴桂枝再没插过话。

心里梗得跟什么似的。

饶是中间那些女人们看她面色不好,也奉承过她一两句,说什么“你们家老二有出息,你们老二媳妇她要不是傻子就不会生别的异心,就算她真狠心走了,你们家老二也能娶到更好的”这样的话,但这些也不能让吴桂枝的心情好上一星半点,把个洗衣捶捶得“噼里啪啦”响。

实在的,因为当年老二违背她的意思,自作主张娶了苏若,这本来就是她心头的一根刺。

吴桂枝洗完了一家老小的衣服就拎着木桶回了村头的家中。

吴桂枝家坐落在韩家村村东头。

房子是整个韩家村最好的,是韩家村仅有的青砖瓦房。

前面五间,后面五间。

搁以前,是地主家才能住的房子了。

吴桂枝家里一共有三个儿子,老大韩家松,老二韩则城,老三韩家林。

不过吴桂枝和她老头子韩和平都是二婚,家里儿子不多,却还有点复杂。

没有哪两是同爹同妈的。

老大韩家松是韩和平跟他已经去世的前妻所生。

老二韩则城则是吴桂枝跟她前夫韩和淮所生。

韩和淮也是韩家村的人,还是韩和平堂弟,但两人成亲没几天韩和淮就当兵参加抗战去了,吴桂枝后来生下了韩则城,守了一年,后来误听到别人说韩和淮战死了,日子不好过,就带着韩则城改嫁给了同宗的韩和平。

只有老三韩家林才是吴桂枝和韩和平两人生下的儿子。

这也是三个人的名字中间那个字不同的原因。

这会儿三个儿子都已经成亲。

老大韩家松娶的是隔壁刘家村的姑娘刘秀梅,生下了两儿一女,大儿子韩来冬十二岁,二儿子韩来春十岁,小女儿韩来秋七岁。

老二韩则城娶的就是前头村民们口中说的女知青苏若。

两人生了一个儿子韩果,明年开年四岁。

不过韩则城在部队里,常年都不在家中。

老三韩家林娶的则是吴桂枝娘家村里的姑娘叫吴娇艳。

老三年纪比老二小六岁,但他当年因为和吴娇艳未婚就先造出了人,结婚比他二哥还早,现在儿子韩来宝已经五岁了。

韩家前后两排屋,各有五间房。

前头的五间除了一间堂屋,一边住着吴桂枝韩和平两老夫妻,另一边两间就住着苏若和韩果母子两。

后头五间就分别住着老大和老三两家,也是一家两间。

w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