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书院
】
“没事没事,我就在这和七妹妹说说话就可以了。”程静舟似乎一点都没有察觉到苏雪烟的意思,摆着手说道。任妈妈笑着说道:“那我让人送一些点心过来。”刚才送过来的,自然是苏雪烟的份例,八哥儿年纪还小,有月钱,却没有点心的份例。任妈妈离开,苏雪烟低头,她的喂食动作还没有做完。八哥儿每次吃一点,都要吐出一小半,真是让人发愁。程静舟静静地看着,也没有说话。场面有些尴尬,吴娘子站在那边,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纤巧愣了半天,找不到话题。最后只好说道:“姑娘,任妈妈送来的蒸糕,你快吃点吧。”这是早餐,准备的还算是丰盛。接着,任妈妈又让人送来了一些。苏雪烟看着程静舟,不好冷落人家。到底人家是上门来做客的,苏雪烟看了看,点心有一些蒸糕,看颜色,闻香味,应该是放了红枣。“静舟表哥,也一起尝尝吧。闻着这味道,应该是甜味的。”看着程静舟吃了一块,苏雪烟将襁褓放下,弟弟已经入睡了。这个年龄的婴儿,本来就是睡的多,苏醒的少。她自己也拿了一块蒸糕,咬了一口。果然是甜味的,味道还可以。大户人家做的点心,味道自然是可以的。厨房有专门的厨娘,专门做点心的,几十年专注一件事情,水平自然不差。程静舟问道:“七妹妹可识字?”这也是没话找话了,苏雪烟却是一愣,记忆里,好像记得柳姨娘教过一些,但不多。她说道:“姨娘教了一些,读过一些《百家姓》,也读过一些《弟子规》,其他的,就还没有学了。”《百家姓》和《弟子规》是大周朝的启蒙读物,专门给蒙童识字用的。大家族里,女孩们也多会读这个。但识字之后,就有了区别。男孩们,开始接触四书五经,为将来的科举打基础。女孩们多半会念《女孝经》或者是《烈女传》了,当然也有一些会主张学习班昭的《女诫》之类的。当然男孩们,还会有《千字文》和《幼学琼林》之类的,这些都是启蒙书籍。程静舟有些讶异,苏雪烟不过六岁,就已经看完了《百家姓》和《弟子规》么?但其实,苏雪烟不过是初学了一遍,有些记忆罢了。不过此时苏雪烟,觉醒了前世的记忆,配合对照着现代的文字,总能猜个五六分。毕竟当年也是硕士研究生来的,华夏字体多有变迁,但总也有一个底子在。说话间,他们吃完了一碟子糕点,苏雪烟喝了口开水,让纤巧她们将剩下的蒸糕拿去吃了。“你和吴娘子拿着,去旁边屋子吃了吧。”这边,又陷入了沉默当中。苏雪烟低头,只看着自己的弟弟,心里想着,给弟弟取个什么名字好。不能一直没有称呼,尽管是个婴儿,没有自己的思想。程静舟又问道:“七妹妹,平日里有什么消遣?”大周朝的娱乐活动,无非是斗蛐蛐、斗茶、斗马、蹴鞠等,但这些都是男孩的把戏。女孩们也有喜欢的,但束缚于规矩,多半不能成形。除非是十分得宠的嫡女,对庶女来说,还是规矩一些的好。深宅后院的生存,和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其实根本上,也是异曲同工之妙的。这也是为何,很多幼年皇帝,都能靠皇太后垂帘听政来度过难关。苏雪烟说道:“也无甚消遣,不过是一二绣花针,布上作画罢了。”程静舟一愣,然后笑道:“能将绣花说的如此文雅的,也就七妹妹了吧?”苏雪烟倒不是故意如此,她是真的这么觉得。现代社会,刺绣已经不那么普及了,机器的进步,也就代表了刺绣的落后。拥有一技之长的绣娘,已经不多了。苏雪烟曾经去学过十字绣,也想学学刺绣。可惜的是,没有名师。当然,医生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没想到一朝穿越,反倒是平白多了一个技能。虽然柳姨娘走的早,但苏雪烟本身刺绣技能,已经可以拿得出手了。至少一个络子,一个荷包,或者是一块手帕还是可以的。鞋子和衣服还没有涉及到,苏雪烟决定赶紧抓起来。刺绣,是古代女子必修的课程啊。这和茶道、绘画和插花,都是大家闺秀的必学课程。苏雪烟暂时只学了女红,刺绣也只是半吊子。至于茶道、绘画和插花,根本没有来得及。程静舟说道:“七妹妹,不如你送我一个荷包?我的荷包之前出门的时候丢了。”程静舟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突然就想到了这一个想法。“作为交换,我送七妹妹一些志怪的书籍,让七妹妹打发时间。”看着自说自话的程静舟,苏雪烟有些无奈。这个人,身份地位在这,她又不好撵人。实在是她自己地位不高,处境也不好。加上寄人篱下,弟弟也要靠老太太,不好对老太太的客人无礼。不过也好,拿一些志怪的书籍,多认一些字也是好的。苏雪烟可不想做一个文盲,现代的文字,几经删减,已经是简体字。古代使用的是繁体字,还是要多学习的。就是古代没有字典,唯一一本《说文解字》,也是以字注字,而且她也没有。又说了几句,程静舟在苏雪烟都要爆发了,才提出告辞。回到主屋,老太太笑着问道:“和七妹妹聊的怎么样?”程静舟此时哪里还有之前的那个热切,只是笑着说道:“七妹妹很有意思,虽然不太情愿,但也不得不接受,太有意思了。”听这话,程静舟其实并没有对苏雪烟有什么想法,只是心里觉得有趣罢了。老太太笑骂道:“顽皮。你却不知道,你这样做,给小七带来多少麻烦。”但说归说,老太太也没有什么意见。再怎么怜惜,还是程静舟比较亲近一些。\苏雪烟就算是自己的孙女,但到底隔了一层,加上柳姨娘生养,和她并不是很亲近。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