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书院
】
司伯言终于听到些符合自己心意的话,精神上也轻松许多,趁着冯希仁沉默,便跟着问上一句,“太常寺卿以为如何?”
太常寺卿惶恐,拱手道,“甚好。”
司伯言漫不经心地用指尖揉着袖口,“嗯,那你以为这借阅室收为官府,或是在各郡官学开设借阅室,如何?”
“嗯?”这话题变化的实在是太快,太常寺卿愣了好一会儿才赶忙反应过来,拱手垂首,“臣以为,此举未免太过劳财,而且有诸多弊端。”
“有何弊端?”司伯言不紧不慢地询问,面上没有一丝变化。
太常寺卿目光悄然四巡,最后落在了御史大夫身上,对方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好像是可以帮他打掩护,立刻壮起了胆子。
“回陛下,这么多的书,我们朝廷买入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百姓德行不一,借出去若是损坏了或是不归还,如此我们当如何追究?总不能因着一本书大动干戈。”
其他臣子这才从最开始的话题转过来,闻言只觉有理地颔首表示赞同地附和两声。
御史大夫谈无疆也肯定地帮衬,“是啊,陛下。这管理上也是费事,借借出出的,诸多问题难以解决,终究只是白费一番心思。”
其他大臣也紧跟着附和。
鸿胪寺卿方童文对这个借阅室的了解不是特别多,但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了冯希仁,通过他的话可以得知丞相老爷定然是极其了解的。
这也是必然的,冯相定是不会盲目地提拔或重用一个人,定然是要将各方面都摸透才行。
如他所想,冯希仁面对群臣议论,眼观鼻鼻观心,完全没有丝毫的慌乱,只是等群臣说的差不多了,这才悄然看了司伯言一眼,出声发表自己的见解。
“谈御史所言的诸多问题,天甲书局已经解决了。”冯希仁的话不轻不重,字字清晰,无比肯定,其他人俱是讶异的闭上了嘴,“借阅室之设想是个成熟的想法,因而常典客付诸于实践,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借阅室的情况并无半点差池。”
谈无疆也是没有想到这个结果,讶异地瞧了他一会儿,眉头紧皱。
冯希仁继续道,“既然连个普通的商人都能为我大氏做出如此有利之事,效果显著,朝廷又怎能落后半步?陛下,臣以为,应当在各郡设立借阅室,具体章程可依着江南郡天甲书局的借阅室章程。”
“嗯,爱卿所言有理,朕也以为如此。”司伯言肯定点头,又问众大臣,“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其他人面面相觑,没有个准确的主意。
鸿胪寺卿首先拱手道:“陛下圣明,推行教育之政,设立借阅室,让百姓有书可读,实乃良策。”
立马有一批官员跟着附和:“陛下圣明。”
司伯言见谈御史还纠结的说不出话来,清浅相问,“谈御史,何寺卿,你们以为如何?”
谈御史着实没有理由再反驳,只能应下,“陛下圣明。”
连自己的老大都这么说了,太常寺卿也不再纠结,紧跟着行礼,“陛下圣明。”
石来善在旁看着,他接触这些比较少,平日里更是不怎么愿意接触文啊画的,但能看出来现在的
形势上,冯希仁是站在上风的,而且都在肯定常乐的功绩。
这可不是个好现象。
司伯言满意道:“何寺卿,这件事便交给你着手去办了,具体的章程江南郡郡史那边应当是有备案,你也可以直接去寻常典客,问清情况。”
太常寺卿接旨,“是。”
司伯言调整了下坐姿,睨了下方一眼,最后落在欲言又止的冯希仁身上。
“各位爱卿可还有什么话要说?”
“启禀陛下。”冯希仁紧接着就开口。
“还是要论回先前之事。这借阅室的设想出自常典客,常典客因着不在其位,无处提出,便和结交好友商讨,将此法在书局施行。若是常典客在奏曹,便可向臣将此法提出,臣酌情会向陛下上折。”
“陛下若是同意,便不必拐弯抹角,直接就由官府来做此事。如今常典客只能不停地在民间尝试,然步步快朝廷一步,此事着实使朝廷有损颜面。”
“等日子一长,百姓只知常乐,不知朝廷。然常典客所出皆是利国利民之策,所为也无歹心,陛下追究又多不妥,好似朝廷口上说着接纳贤才,实则容不下人一般。”
“臣以为,当给她一个合适发挥的位置,请陛下应允,将常乐调至丞相府下奏曹。”
难得听见冯希仁这么一再二二再三的为一个人说话,还都是美言。而且经历刚刚两件事,又是东西大陆的交流,又是借阅室,其他大臣发现常乐所作所为当真不同凡响,也开始有些动摇。
司伯言眸光微转,不急不缓道:“冯相所言,句句为实,朕不如就同意了你的请求。”
“陛下!”石来善实在是憋不住了,抱拳出列,忠心恳切道,“陛下,臣以为,这常典客确实是不可多得之才,但她却是女子,直接入了丞相府实在不妥。不如……”
他的目光扫向谈无疆,对方正好与之对视上,变了又变。
“不如,让常乐如翰林馆。翰林馆和丹青房同属东阁,既然丹青房已经开了收女学士的先例,便是东阁已经开了口,不如就让去翰林馆,不仅没有非议,也能让她更好地出谋划策。”
谈无疆气的要跺脚。
什么叫没有非议?
他现在就有很大的意见!
这个石来善,关键时候掉链子,当真是竖子不足与谋!
司伯言“嗯”了一声,问向谈无疆,“谈御史以为如何?”
事已至此,也不能再说什么。再继续作对下去,只怕会与陛下之间生隙,如此以后陛下便会更加偏信冯希仁。
绝对不行!
谈无疆老实回应,“臣谨遵陛下安排。”
“嗯,那便加封常乐为翰林馆二等学士。”司伯言直接下了定论,“仍旧任职鸿胪寺典客,负责《西大路传记》编撰之事,鸿胪寺卿着手去办。”
事情已经结束,众臣再想有所反对已经没了可能,只能恭恭敬敬地附和了司伯言的话。
司伯言满意地看向身侧的单内侍。
单内侍吊着嗓子喊了一句,“无事退朝!”
一干人等纷纷退了下去,司伯言走下龙椅,只觉浑身轻松自在。
谈无疆出了
门,就一个人生着闷气,佝偻着背,大步地往官署走去。
没两步,石来善挡在了面前,“谈御史!”
现在多看石来善一眼都来气,哼了一声就避开他离开。
“谈御史。”石来善紧步追上去,顾及其他的朝臣,压低了声音道,“谈御史莫要生气,适才石某也是被逼无奈,这常乐到了谈御史的手里,起码还是好的。若是到了冯希仁手里,岂非更危险?”
说着,他们二人不约而同地看向离他们不远的冯希仁。
冯希仁孤身一人,慢条斯理地往公署走去,步履稳健,目不斜视。
瞧着倒真是浑身的浩然正气。
谈无疆缓缓地收回目光,叹了声道:“你可知道,这常乐是怎样的祸害?她要是真去丞相府了,没准儿还是件好事,冯相就会知道他招了个怎样的祸星。”
石来善不解其意。
谈无疆懊恼地拍了下手掌,“这下好了,折老夫手上了。老夫一再说让常乐离老夫远些,你瞧瞧丹青房如今成了什么样子?从上到下没一个安宁的。没想到,还是老夫将她给收了,以后这翰林馆也不见安宁了。”
“谈御史,这不过只是巧合。”石来善试图安慰谈无疆,心里却也是发憷,“这常乐该不会真是逮谁克谁罢?咱们要不用这个借口,将她给……”
他用手比划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谈无疆翻了个白眼,将他的手放下来,冷哼道:“倒不至于逮谁克谁,就是不能明着跟她作对,有人看着呢。老夫还是去趟东阁,跟翰林馆的那群倒霉的交代一下,日后见着常乐啊……绕着走!”
“谈御史辛苦了!”
石来善几番思量,也只能说出这句话来表示自己的同情。目送着谈无疆摇头离开,石来善眸光微微沉下。
不能明着跟她作对吗?
这个常乐不就是仗着有陛下的宠爱?
区区一个妇人,能有什么能耐,难不成有三头六臂?
他偏是要跟她作对,还就不信邪了!
这回又让常乐涨了脸面,真是让人心头不爽的很。
……
“你们听说了吗?镇国公的长孙要娶妻了,娶的还是江南郡的一个乡君。”
“今儿下午送亲的队伍都进城了,如今到了冯家,过两日便要从冯家去易家拜堂成亲呢。”
“哪个冯家?是文渊侯的冯家?”
“嗯,听说这次江南郡水患,文渊侯一家做了不少的好事。文渊侯的长子也娶了个乡君,就在去年。”
“……”
常乐从鸿胪寺出来,走到大街上就听见百姓的议论纷纷,眼前一亮。
冯家的送亲队伍到城了?
今儿是二月初三,还有两日,便是易河盛和冯灵娥成亲的好日子了。
说起来,还没给他们准备新婚礼物。
司伯言肯定是还要派人去易家送结婚礼物的。
走过了两条街巷,常乐拐进了天甲画坊的后巷。
今儿她也不是很急着回去,就弃了马车,在街上闲逛一阵子,只不过身上的官服还是有些招人眼的。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