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登基大典,无论是君还是臣,从早到晚,均都忙碌不堪。
水凝儿一早便着装入奉天殿跪拜宗社,祭告天地,文武大臣们则留在正和殿外的广场上,以“文东武西”的方式跪在御道的两侧,等待女王的到来。
等水凝儿与众神“沟通”完毕后,随着钟鼓鸣响,由司仪官引领,进入正和殿就坐,众臣方才起身,依官阶高低鱼贯进入,对他们的女王上表道贺。
然后由国师正式宣读诏书,确认新帝君的身份。水凝儿接过国师给予的国玺,当众宣告从即日起,定年号为锦华,当年即为锦华元年。然后再去王宫东门城墙上接受百姓叩拜,最后去锦华殿接见前来朝贺的各国使节。
仪式繁琐而又冗长,几个时辰下来,水凝儿的耐性已几乎被磨光,自始至终她都冷着一张脸,一言不发,面无表情地配合着登基典礼的步骤.......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好不容易所有仪式进行完毕后,等待已疲惫不堪的水凝儿的还有宫中夜宴。
有权参加夜宴的有已告老还乡的重臣元老、朝中众臣、被赐封号的诰命夫人以及各国使者。因奉天国女王登基大典决定时间短促,所来使者均是周边国家,一些地处稍远国家所派出的恭贺使团会在一个月内陆续抵达京师。
美酒佳肴、欢笑频频,仙乐飘飘、长袖飞舞,一派繁华喜乐的场面,环视着四周,水凝儿双眸之中不见丝毫喜悦,依然是平淡宁和,她心中深知,在这一片歌舞太平之下却是隐忧重重。
奉天国是这片异世大陆最强大的国家,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可惜先帝在位时,沉溺酒色,荒废朝政,不到几十年的光景,国力已现衰退,但俗语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即使王位空置已有三年,大臣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王权衰落,朝野动荡不安,但这所有危机依然能被昔日繁盛的光环所掩盖。
一个日渐衰退的大国,犹如盘中之肉,自然引来它国的觊觎。她是奉天国之主,是这个世界的至尊,是人人都羡慕尊敬的女王,但这至尊身份必然会为她带来无尽的危机和无穷的麻烦,她知道,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她,甚至有不少人时时刻刻都在想要她的命、要她手中的王权、要她坐着的宝座。
耳畔传来欢歌笑语、鞭炮不绝,水凝儿却似听到切齿的诅咒和百姓的哀鸣,望向烟花过后又恢复漆黑一片的苍穹,水凝儿陷入深思之中……
……
登基大典过后,水凝儿正式临朝听政。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下得第一道圣旨竟是擢升南宫大将军为定远侯,尽管丞相张冲大加反对,甚至当众出言不逊,也依然没能改变这个既定的事实。
她水凝儿决定的事没人能改变,在现代是这样,在奉天国也是同样。因扳倒他的时机还不成熟,她可以容忍丞相张冲的咄咄逼人、以下犯上,甚至有时还要退让安抚,但这不表示她能任他肆无忌惮,任他将自己当做是随意摆弄的傀儡天子。
她承认自己很强势,这种强势是在内在而非外表,是她在苦难与艰辛中磨练出来的,正是这种无形又独特的强势让张冲最后不得不接受,恐怕他到现在也难明白自己是如何败下阵。
张冲并不明白女王执意要提擢南宫澈的用意,以为女王是为了感激南宫澈将她接入宫。却不知,水凝儿使用的是权衡之术,他和南宫澈,无论哪一方强势,另一方便会得到女王的支持,她就是要他们保持着权力的平衡,相互制约,互为牵制,最终为她所用。
在提擢南宫澈的同时,她还同时提拔了一些武将,一方面提高南宫澈在朝堂之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却不懂声色地变相削减他手中的兵权。商场与官场本就异曲同工,不出几天,她便将各方的关系处理妥当。
当然,并不是说她便可高枕无忧,现下她最忌惮的不是张冲手中掌握的丞相权职,而是在朝野中遍布门生的他背后的那张权力网。
她怎样做才能打破这张权力网?这张网的弱点在哪里?她要如何下手?高左朝堂的水凝儿若有所思地看向底下站立着的丞相张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