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亨五年八月,江淮两岸大旱,三月未降一滴雨,市坊间再次流传出太宗时期的一段旧闻: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弘闻此谣言,想起二圣之间的微妙关系,不由开始为大唐的命运担忧。
当今天下,虽说姓李,可是皇上病弱,朝政的大权实际早就掌握在了皇后的手中,此刻江淮大旱,谣言四起,分明就是老天对大唐的惩罚,想到此处,他不由连夜写出了一篇奏折呈上,力劝皇上当励精图治,收归皇权。
此奏折一出,皇后大怒,她没有想到自己最心爱的儿子,居然会如此对她,同时她又想起了多年前的过往,想起了那一双让她爱恨交织的眼睛,心中的恨一如烈焰,心中的苦涩,让她的眼角忧郁难掩,她不明白一世骄傲的她,为何总无法挽留住那些她所珍惜的情感,为何每一个她为之倾心付出的人,到最后终是将她背叛。
缓缓地徘徊在大明宫的花间,不知不觉的走向了那一方心之所恋。
我手捧诗书,静静的坐在扶桑树下低声诵读:“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婉儿,没想到你已经开始读《左传》了。”
皇后的声音突然从我身后响起,我大惊。匆忙起身回头,屈膝上礼道:“婉儿见过皇后娘娘。”
皇后和蔼的将我扶起,满目忧郁的看着我道:“婉儿,你说说这‘众怒难犯,专欲难成’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皇后今日为何会如此忧郁,也不知道她此刻在正何事烦心,可是见到她如此模样,我几乎忘记了她的毒辣与凶残,只记得她的温柔与慈爱,包容与笑容。我的心却没来由的为她心疼,她是高山仰止的威严,她是高贵典雅的大唐皇后,她是世人仰望的观音,她的眼中怎么能有忧郁呢?
心中的惧怕被她的和蔼可亲吹得云散烟消,她眼中浓郁的忧郁让我忍不住生出了一份难言的怜惜与关怀。望着她那一双明媚动人的眼睛,望着那挥之不去的郁郁烦忧,我居然忍不住想用我的心,静静的将她陪伴,让她重展笑颜。
听得她抽查我功课,我不由恭谨的回答道:“众怒难犯,专欲难成。是指:子民的愤怒不可触犯,单凭个人意愿,事情难以办成。原文出自《左传&8226;襄公十年》。”
听得我的回答,皇后微微点头陷入了沉思,良久,她深望着我道:“最近江淮大旱,三月未降一场雨,谣言四起,说什么: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我本以为这太宗皇帝时期的旧事,大家早已淡忘,没有想到,这些谣言依旧长存人心。今日,弘居然上书皇上,要他顺应天道,收归皇权……奏折中虽没有明确的指出我干预朝政,但是意思也差不多了……婉儿,你可知道,听闻此事,我是多么难过吗?”
我疑惑的看着皇后的满目哀伤,心中不知是否该接她的话。皇后娘娘与太子之间的矛盾,这可是我一个外人不好评论的。今日,她为何会莫名的与我谈心,告诉我这些家事、国事?
皇后似乎看出了我的疑虑,她深望着我的眼睛淡淡一笑道:“想必你很疑惑我为何会对你说这些吧?”
“是的,娘娘您为何会告诉婉儿这些呢?”
仰望着风中飘落的扶桑,皇后道:“因为你像极了我的一位故人,你的眼睛和他的一模一样,只一眼,便让我忍不住推心置腹,想向你倾诉心中的快乐和悲伤……”
“故人?”
“是啊,故人,早已故去的人。本以为他的故去,我将从此找不到值得我推心置腹的知己,谁知到,多年之后我居然找到了你……”
我没有想到,皇后她会将我比做她的知己,也没有想到这世间竟然还有这么一位让皇后难以放下的故人,我静静的追随着皇后的目光,忍不住畅想,皇后口中的故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位风流人物?
见我不语,皇后忍不住拉着我的手徘徊在扶桑树下道:“弘他是我的长子,是我最宠爱的儿子,为了他的安危与前程,我勾心斗角,铲除异己,让自己的双手沾满了血腥,为了他我在这大明宫中步步为营,覆雨翻云。可是而今他长大了,再也不需要我的保护了,他有自己的想法了,再不需要我这个双手沾满血腥的母亲了,我从他的眼中看见了背叛、看见了疏离、更看见了恨……”
皇后痛苦的诉说,让我不由为她感到悲哀,是啊,世人都只见到她的残酷与毒辣,可是谁又能真正明白她的心呢?
人心本善,这世上哪有来天生的恶人,谁不想有一幅慈悲心肠,谁不想胸怀宽广,悲天悯人,兼济天下。可是现实却是残酷的,那现实中的无奈,往往会将一切改变。皇后她虽来自宫外,可是大半生的宫中生活,容不下她的慈悲,为了她自己,为了她所爱的人,她不得不变得如此……
想到此处,我第一次在心中,对这一位高贵的大唐皇后充满了同情,忍不住道:“太子他是误解了娘娘,娘娘你是他是母亲,这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母子连心,做儿子的哪会仇恨自己的母亲呢?”
“夫妻猜忌,母子离心,这就是生在皇家的悲哀,皇家的亲情,哪能和寻常百姓相比?”“皇后的苦心,婉儿相信太子他总有明白的一天……”
皇后凄凉一笑道:“弘是我的儿子,谁还能比我更了解他呢!我的苦心他永远也不会明白,在他的眼中,只看得到我的残酷,却看不到其实我也有一颗慈爱之心!”
我不解的看着皇后,心中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但听得皇后道:“婉儿,你觉得我真的是那残酷毒辣、篡位专权的人吗?”
皇后的话让我陷入了迷茫,我一直惧怕她,防备她,因为娘亲说她残暴不仁,手段残酷,可是这些日子来,她对我却是那么的和蔼慈祥,温柔贴心,在我的心中有时也会忍不住对她充满幻想,幻想着我见到的,听到的那些残酷的事实全是误传。
可是义阳宣城两位公主的事情历历在目,弘、贤他们的疏远与小心让我难以解释,如果她真的是一位慈祥的皇后,世人又怎么会如此惧怕她呢?
望着她的眼睛,我的心矛盾而纠结,我无法分辨她的好坏,我不知道我眼中的哪一面,才是真实的她。可是眼前的她是那么的脆弱无助,那样的脆弱无助,如一根无形的丝线,紧紧地牵引着我的心,让我没来由地生出了一份恻隐之心。
“不,皇后娘娘,你不是那样的人,在婉儿的眼中,你胸怀宽广,悲天悯人,慈悲心肠,怎么可能是那残酷毒辣的专权之人?若不是娘娘的慈悲,婉儿哪有今天,指不定现在还在那昏暗的掖庭宫中。”
“慈悲心肠,呵呵,你说我慈悲心肠,可是婉儿,你可知道我曾做过多么毒辣的事情,弘儿如此对我,一定是佛祖给我的报应!”
“娘娘您是多想了。”
皇后静看着我的眼睛缓缓说道:“婉儿你有所不知,当弘在去年的万寿节上提到萧淑妃时,我的心中是多么的恐惧,当年我若不是为了弘,又怎可犯下如此的杀戮?……”
原来太宗皇帝驾崩后,当时尚是太宗才人的皇后被送去了感业寺出家为尼,武才人的离去让身居大明宫刚刚即位的皇上十分孤苦,他忘不了当初在含元殿中与武才人的海誓山谋,更忘不了武才人在皇位之争上给予他的帮助。
就在此时,他遇见了温婉动人、美丽不可方物的萧淑妃,萧淑妃天生有着一副好嗓子,歌声婉转,灵动醉人,特别是她的容貌,居然与武才人有几分神似,以至于让初登帝位,与爱人劳燕分飞的皇帝从此痴迷,对她倍加恩宠。他为萧淑妃在蓬莱岛上修建了蒹葭馆,与她暮暮朝朝,海誓山盟,以至于冷落了王皇后。
深宫的寂寞,君王的无情,让王皇后对萧淑妃逐渐心生怨恨,望着日日的花谢花开,望着梁前成双成对的燕子,她将自己的悲苦根源全都怪责到了萧淑妃的身上,她认为,只要皇上不再被萧淑妃迷惑,那么定会回心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