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刘一民有一点没有算准,北线日军之所以猬集德县、沧县地区迟迟不动,并不完全是寺内寿一惧怕被歼故意收缩部队,等待进一步调集大军。主要是因为日军内部出现了人事调整,起因还真的象攻占济南前***预料的那样,关东军确实当其了缩头乌龟。

等关东军三个师团抵达沧县、德县地区时,日军鲁西、冀南、冀鲁边和驻守沧县、德县的部队已经全部完成了集结。

寺内寿一满心希望第一师团、第二师团能够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勇于承担重任,快速攻击,夺回济南,谁知第一师团师团长河村恭辅中将却极不配合。

在河村恭辅想来,刘一民教导师可不是好惹的,大军合围天津扑空,让他损失了第一骑兵联队;重兵扫荡山东扑空,关东军损失了第八师团、华北方面军损失了第十师团。要想对付刘一民的教导师,仅凭现有的兵力是万万不行的,必须调动最少六个以上常设师团才行。现在南线的第十四师团和自己距离太远,仅仅靠第一师团、第二师团太危险了,搞不好就好成为刘一民这头专吃皇军的猛虎的盘中餐。那样的话,可就步前田利为、佐佐木到一、尾高龟藏、谷寿夫之流的后尘了。

就这还不算,河村恭辅还密报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要他以八路军在辽宁活动频繁为借口,向寺内寿一施压,争取早点把第一师团、第二师团调回东北。

于是,植田谦吉也不管天皇高兴不高兴、闲院宫载仁亲王满意不满意,开始给寺内寿一发电报、打电话,一边通报满洲治安有趋于恶化的情况,一边提醒他,第一师团、第二师团的任务是对苏备战,不可能在华北停时间过久。

河村恭辅老鬼子利令智昏,以为他当个中将师团长而且是第一师团的师团长就有多么了不起,竟敢和日军巨擘寺内寿一玩老鼠日猫的游戏,简直是不知道死字咋写的

本来,河村恭辅要是去见见寺内寿一,直接把担心堕入八路军陷阱的想法跟寺内寿一说说,说不定他还可以再多干几天,毕竟寺内寿一对刘一民了解很深,也知道凭现有兵力贸然发起攻击很可能会出问题。千不该、万不该,河村恭辅不但自己在电报上暴露怯战心理,还鼓动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给寺内寿一施压。

是搁在二二六兵变镇压皇道派骨干那会儿,寺内寿一一纸命令就可以要了河村恭辅的小命。现在正是损兵折将、需要凝聚士气的时候,寺内寿一不愿做的太过,只是密奏天皇,说河村恭辅贪污受贿、畏敌如虎,必须撤职转入预备役,第一师团长拟有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岗部直三郎中将担任,请调山下奉文中将中将接任华北方面军参谋长,请调华中派遣军副参谋长武藤章少将任华北方面军副参谋长,请调近卫师团长饭田贞固中将接任第十二军司令官。

到了这个时候,裕仁天皇才想起了剖腹自尽的板垣征四郎,觉得让板垣征四郎剖腹实在太冲动了,那个时候刘一民的部队横空出世,没有人了解他,板垣征四郎在他手上吃亏很正常。仗打到这个时候,和刘一民交手已经一年多了,反而损失更大。和板垣征四郎比起来,寺内寿一、杉杉元、闲院宫载仁亲王和大本营、华北方面军所有的将领都该死

裕仁天皇是这种心境,寺内寿一的电报自然是马上就被批准了。当岗部直三郎手拿大本营电报赶到第一师团宣布命令时,河村恭辅才知道自己弄巧成拙,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只好灰溜溜地交出佩剑,在宪兵的押送下返回日本去了。

还有个因素,那就是后勤压力。要知道济南是山东日军的补给总站,原来的第二军和后来成立的第十二军,弹药储备都在济南。各师团也都在济南驻有兵站,八路军拿下济南是发了大财,日军却叫苦连天了,弹药、粮食、服装、药品都得重新从日本本土往华北运。战争打到这个时候,日本国内早已是竭尽全力了,一下子损失这么大,要全部补充起来的话,光是陆相杉杉元去和首相近卫文磨交涉,都得一段时间才行,更别说还要把补给运到华北分配到各部队手中。

刘一民没有时间仔细研究寺内寿一是怎么回事儿,他现在是家事、战事一河滩,忙都忙不过来呢

一看见黄苏的遗容,刘一民就想起黄苏在遵义会议后到中央警卫师工作、随刘一民一路过茅台、袭古蔺、进宜宾、占乐山、夺成都、灭胡宗南第一师、占西安的种种往事,特别是在宜宾大观楼上遇见赵小曼时,黄苏那俏皮的话:“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师长,你有麻烦了”,到现在想来还是说不出的亲密。

刘一民心里

后悔的不行,还不能对人说,只能对着黄苏的遗容傻傻发呆。

还是蔡中提醒刘一民,黄苏同志后事怎么处理,请师长指示,不能放时间太长。

刘一民说完后,罗荣桓沉思了半天,说道:“我们不要国民政府授衔,蒋介石代表不了我们。李亦默同志牺牲时蒋介石就装聋作哑没有追授军衔,这一次他也不会给的,我们也不稀罕黄苏、李亦默如果活着,也一定不要蒋介石授衔,不要他的勋章。”

刘一民摇摇头:“虽然我们是红军出身,虽然我们不稀罕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军衔,但是它是中国现在的合法政府,就应该对为中国流血牺牲的军人有个交待。即令是我们将来打败日本鬼子建立新中国,这段历史也不能抹掉。国民政府既然是合法政府,它就必须得为我们牺牲的同志授衔。不授不行如果他敢不授,老子就敢把他的通讯联络组撵回去,从此不再接他一封电报”

国民政府的电报在天黑时也到了,追授黄苏、李亦默陆军中将,李东海、郭征陆军少将,依例抚恤。

次日山东所有的报纸上都在头版刊登了八路军教导师政治部撰写的黄苏同志、郭征同志生平简介,以大幅篇幅刊登了**山东局书记、山东军区党委书记、司令员、教导师师长刘一民撰写的《泰山松——悼念我的战友、中华民族英雄黄苏同志》的长文。

在文章的最后,刘一民深情地写道:“自日寇全面侵华以来,我军请缨抗战,孤悬敌后,在没有军饷、没有弹药粮草补给的前提下,与日寇浴血拼杀,连战连捷。无数英烈踏着战友的遗体向鬼子发起决死冲锋,直到倒在鬼子枪口之下为止。每当回忆起这些战友的音容笑貌,常常让我夜不成眠、泪沾衣襟。我知道,我的这些战友们都是中华好儿女,他们的死是为打败侵略者而死,是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而死,是为真正实现民族独立、民族解放、民族复兴而死,是为千千万万中国老百姓免遭日寇荼毒而死死的伟大、死的光荣、死的其所古人常说,人总有一死,可以重于泰山,可以轻于鸿毛。我觉得,黄苏同志和我所有战友们的牺牲报国精神,就象泰山顶上的青松一样,照耀后人奋斗不息、攀登不止,佑护我大中华文明灿烂、民主自由、繁荣富强。”

猫扑中文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