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未眠的付辛茹在翠儿的呼唤下起床,雅风伺候玩她梳洗过后,翠儿和雅兴忙碌着帮她上装,换衣服。艳丽的红色礼服绣着朝鸟报春图,翠玉制成的手镯和耳环,更是显出她肤色的白质,翠儿取过一串由十八颗粉色南海珍珠制成的项链为她带上更是添加了几分颜色,明艳照人。
付辛茹轻取雅兴递过来的一张口红,轻轻敏一下嘴唇,烈焰般的红唇更是摄人心魂。到此所有的梳洗打扮工作算是算不结束,就等着这皇上的圣旨,和迎接秀女入东宫的轿子了。
翠儿是陪嫁丫鬟,必须时刻不离的跟着付辛茹左右,雅兴和雅风则站在门外等待着宣旨的太监到来。
等待的日子真心的不舒服,付辛茹虽不是那好动的女子,可是做着一动也不能动的干等也着实让她难受。大概是做得久了,有些酸乏,她轻轻的问翠儿“这太监什么时候到啊,若是在不到,我真坐不住了。”
这时对面赵欣的房中,宣旨太监印子已经将圣旨宣读完毕,丫鬟灵儿赏了喜钱,他笑着接下问安“赵良娣千岁吉祥。”便带着小太监们又向付辛茹的房中敢来。
因为付辛茹的身份是梁王义女,准备给她的轿子略微沉重了些,因此虽然是尽快赶着,但轿夫的步伐还是不如那前往赵欣房中的快,不过总算是和宣旨太监印子同时到达。
“喜轿到了。”雅风和雅兴同时向里面报信,然后躬身拘礼道“雅风、雅兴见过总管大人。”
印子笑了笑,亲自扶起她们“都起来吧。”
然后打开手中金色的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冠年,梁国濞女付氏才貌双全,纳为良娣。”
印子宣读圣旨完毕,将圣旨交与雅兴接下,跪地齐首礼道“奴才未央宫印子,叩拜付良娣千岁万安。”
雅风则拿着一个红彤彤的苹果来到礼物,将苹果交给付辛茹“良娣万福,那好吉祥果保生世吉祥。”说完将吉祥果接下,为付辛茹盖上那轻沙,和翠儿一起掺扶着付辛茹缓缓走出殿外。
印子示意轿夫们将轿子低下,然后雅兴掀开那红色的轿帘,脸上珠子咯咯作响,似也有生命一般感受着着喜气。
当付辛茹的轿子到达东宫停下的时候,赵欣的轿子依然再此等候。灵儿见到付辛茹的轿子到了,躬身行礼“奴婢灵儿见过付氏良娣万安。”翠儿、雅兴和雅风也躬身向赵氏行礼。
片刻太子身边的奴才尹子、华子分别端着两倍水,来到赵氏和付氏的面前道“奴才们恭迎良娣万福金安。”说完将水中的水洒在轿子旁边。
这时轿夫才将轿子放下来,灵儿和翠儿分别扶着自己的主人下娇,稳稳的踏过东宫的无门槛。尹子带着付氏进入了东厢房,华子则带着赵氏进入了西厢房。
二人分别在东西厢房内有贴身侍女陪着,一直到了下午,刘荣才带着她们二人去给皇上和栗姬还有位分较高的夫人们请安。这些礼数全部结束,已经是黄昏时分,刘荣送他们二人回到房中,便到了皇帝设宴的御花园中陪同请来的王公大臣们同醉共饮。
这时的付辛茹和赵欣依然是真正的良娣了,付辛茹也不用像早晨时候等待对那般辛苦,东厢房不算太大,不过装饰的十华丽,里面的茶具是瓷器而制成,桌椅皆是红色樟木的摆设。
就是光线略微暗了一些,不过付辛茹向来不喜太明亮的,如此清幽的光线正合她的心意。
翠儿道:“小姐,昨天您让请的大夫现在要是不来,晚上今天晚上太子住在咱们的东厢房,那就不方便请了。”
这句话当真是提醒了已经付辛茹,将她从成为良娣的喜悦中拉了回来“快情来。”
翠儿早就做好了准备,在回来的时候便支开了雅风和雅兴,让她们去西厢房打探那赵欣的一些琐碎之事,表面看着就像是为争宠做的准备。
当大夫来到付辛茹的房中,为她把脉过后道:“良娣大可放心,您这是疲惫所致的,开几副药好好调养便也就无事了。”
付辛茹赏了些许的珠宝,虽然不多但也足够这个大夫富贵无忧的渡过今后的人生了“你离开长安吧,否则…。”
那大夫倒也识相“草民明白,草民明白,待写好药房留下,草民不会在出现在长安城的。”翠儿取了纸和笔交给那个大夫,让他写下了药方,又将他送了出去。
刘荣在御花园中的宴会也真身热闹,可谓是君臣同乐,馆陶公主看着席间那些笑着的人们心中多少有些不悦,今天本该成为新娘的人应该是她那宝贝女儿阿娇的。
想着这些,她忽然发现跟在自己身边的阿娇不知哪里去里,唤双红一问方知道是席间遇上胶东王,被啦着一起出去玩了。
馆陶也不愿在这场合呆下去了,便带着双红准备离开,去寻那胶东王和阿娇了。
刚离开御花园,便被一个女子叫住“馆陶姑姑这就要走啊,怎么也不多喝两杯了。”
停住脚步,转身望去,才知道原来是平阳公主“是平阳啊,什么事情呀?”
“姑姑可是在找阿娇啊?”平阳似是明知顾问的语气,馆陶是何许人,怎么会听不出来呢。
馆陶看着眼前站着的平阳“怎么你知道他们在哪里?”
平阳道“姑姑随我来便是了。”馆陶公主让双红先会公主府,自己跟随平阳而去。
原来阿娇和胶东王刘彻两人一同在平阳的宫中吃着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看着平阳为她们准备好的表演。
平阳道“姑姑,你看彻儿虽然比阿娇小了几岁,不过你看她们两人情投意合,我想姑姑也不忍心拆散她们是不要,您也是希望阿娇妹妹能够幸福的。”
馆陶已然明白了平阳的意思,阿娇要的是未来大汉朝皇后的位置,而太子刘荣的生母栗紫君背弃了之前与她的承诺,现在宫中上下能够和太子相争论的也就是这个刘彻了,只是她的母亲王娡还在冷宫之中。
平阳接着道“姑姑,我知道那个付良娣依然是您的人了,而赵良娣定然斗不过付良娣,不仅仅因为赵良娣柔弱,更是因为付良娣有您的撑腰。”
好一个厉害的馆陶,这哪里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子该有的成熟啊,馆陶简直不敢置信。“我又怎么相信,你不会背信弃义呢?”
平阳道“我背信弃义有什么用呢,娶阿娇妹妹的也不是我,我求的不过是姑姑看着昔日母妃是您府中出来的面子上,救母妃出冷宫罢了。”
馆陶想了想“救你母妃出来也不是不行,你母妃是个善良的人,我知道她是被栗紫君陷害的,现在栗紫君的儿子已经大婚了,陛下应该是要回到李昭仪的身边去了,我去进言让陛下放了你母妃便是,至于彻儿和阿娇的婚事,还是待我回去自己问问娇儿的意思吧。”
说罢,馆陶走进平阳的宫中“娇儿,走了,我们去见你皇帝舅舅去了。”
她们走后,刘彻问平阳道“姐姐,馆陶姑姑真的会救母妃出来吗?”
平阳则问了句“那么彻儿,你当真愿意娶那阿娇为妻子吗?”
刘彻道:“这个也没什么不行,我是胶东王,三妻四妾也是正常,娶了那阿娇倒也无妨。”
平阳道“你喜欢喜欢阿娇我不管,阿娇必须是你胶东王的王妃,因为只有如此,馆陶姑姑才会帮我们,她现在是去救母妃了,可是我们母妃善良,斗不过李昭仪和栗婕妤的,因此馆陶姑姑的帮助非常的重要。”
刘彻道“那姐姐的意思,彻儿必须对阿娇好是不是。”
平阳公主点来点头,表示认可。
刘彻心中明白,要救母妃也只有如此了,好在这个阿娇不算讨厌,至少她对刘彻好,因此刘彻也就答应道“成,胶东王王妃的位置留给她便是。”
那边馆陶太重阿娇来到未央宫,刘启已经喝得有些醉意,因此今天晚上不曾去后宫夫人们的宫中过夜。听闻馆陶姐姐来了,对太监印子道“喧。”
馆陶带着阿娇在印子对带领下进来,刘启看着阿娇,“怎么,姐姐,你还想让阿娇嫁给荣儿啊?”
馆陶脸色微变“陛下,你都知道了。”转念一想,如此大事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哎呀,臣姐不是这个意思,臣姐今天待阿娇来啊,是想想弟弟讨个人情的。”
刘启疑惑的看着馆陶“人情?”
馆陶道“我也不和你饶弯子了,你知道栗婕妤是什么样的人,那王娡又是什么样的人,若说王娡有心下毒害栗婕妤,这个只怕是反了。”刘启看着馆陶“姐姐原来是为王美人来的,那姐姐说的话可有证据呢?”
馆陶道“若是有证据怎么还叫讨个人情,那就直接翻案了。”
刘启道“这,恐怕有些难吧。”
馆陶道“弟弟,你是皇上,万民主宰,今日又是太子大婚,大赦天下,那为什么就不能赦免了那王娡呢。”
刘启想了想,馆陶性格泼辣惯了的,自从自己登基以来,馆陶还没要求过自己什么,也罢就答应他也无妨。“好吧,朕放她回翠玉宫便是。”
馆陶带着阿娇“谢谢陛下恩典。”
刘启看着阿娇“嗯,是大姑娘了,有十一二、三了吧。”
阿娇道“回陛下,阿娇今年十二”
刘启对馆陶道:“是该好好找个婆家了,待朕好好琢磨琢磨,哪家公子配得上。”
馆陶也不回应“天色已晚,臣姐就先告退了。”说着便带着阿娇回到了馆陶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