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江采莲买了一份,想看看上面的招聘信息,好找个事做。

“姆妈,我帮你拿着……”

沈晓月接过报纸,朝上面瞄了瞄。妈妈教她认过字,但认了多少字就不晓得了,她也故意打马虎眼,时不时地找几个“生字”问问妈妈。

进了家门,江采莲系上围裙下厨烧饭。

沈晓月捧着报纸,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招聘栏里有几则信息,其中一条引起了她的注意。

“税务局招统计员?”

要求初中以上学历,能写会算,品行端正,思想进步,这些江妈妈都符合啊。

沈晓月高兴不得了。

这可是个好单位啊,以后就是国家干部了。新政权刚刚建立,那些机关单位和职能部门都是平行移交过来的,原有人员良莠不齐,需要新生力量加入。

这个机会很难得,一定要抓住啊。

她赶紧记下了地址,恨不得立马跑过去给妈妈报个名。

“娇娇,吃饭了……”

江采莲熬了一锅米粥,煮了两个鸡蛋。

母女二人吃了早点。

沈晓月指着报纸说:“姆妈,快看,这里有招人的……”

江采莲是高中毕业,符合上面的条件。

她想,学校那边要到秋季开学才有消息,一般都要有经验的,能不能聘上还是两说,不如去试试这个?

“姆妈,今天就去报名吧……”

沈晓月兴冲冲地催促着。

江采莲换了一身素色旗袍,就拎着手袋,牵着娇娇出了门。

*

母女二人坐上黄包车,赶到了税务局。

院里摆着一张桌子,两名工作人员正在登记。

来报名的人很多,排成了一条长龙。

江采莲站在队尾,有点紧张。

沈晓月就给妈妈鼓着劲儿,说:“姆妈,不用担心,您一定能通过的……”

等候期间,沈晓月好奇地打量着,想看看来报名的都是什么人?

从穿着打扮上看,青年学生居多,也有社会上的人员。不过,大多都是男子,像江采莲这样的女子只有几个,看着格外显眼。

被人盯着,江采莲觉得不自在。

她想打开扇子扇一扇,又觉得不好。好在报名的人多,不一会儿身后就排了好几个。

等了好一会儿,终于轮到了。

江采莲登了记,领了一张报名表。

她填写好了,就进楼里交表,准备参加面试。

*

江采莲要去局里参加培训了。

她不放心孩子,就跟娇娇商量着。

“娇娇,你跟豆豆去外婆家吧……”

“姆妈,我自己在家没关系的……”

沈晓月想陪着妈妈。

她知道妈妈很不容易,下班回来了,家里一个人都没有怎么办?

再说,外婆家是很拥挤的。

三个外公住在同一所宅子里,大外公和小外公都是一大家子,几个堂舅舅都成家了,小孩子有七八个,吵嘴打架是难免的。还有厨房是公用的,一到做饭就碰头,长年累月地挤在一起,各房之间也有点小矛盾。

她和豆豆偶尔过去住住倒没什么,时间长了就不太好。

江采莲也明白,可她中午回不来,娇娇和豆豆吃饭都成问题,那煤气

炉子可不敢让小孩子摸,万一出了啥事就麻烦了。

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每天早晚接送。

夏天天黑得晚,时间上也来得及,就是辛苦一点。

就这样,江采莲吃了早饭,就把两个孩子送到外婆家。

沈晓月挂着花袋子,扯着弟弟的小手呆在屋子里。她给豆豆上课,剩余的时间就看看报纸,翻翻外公的线装书。

江太太见了,就笑道:“娇娇以后要做学问哪……”

江瑞丰听说后,也暗暗称奇。

那些古籍,娇娇看得懂啊?

江采文见娇娇喜欢看报纸,每天都带回来一份。

沈晓月翻着报纸,就跟舅舅说:“舅舅啊,做编辑的要思想进步,不能刊登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封建迷信自由主义,报纸是要为人民服务的……”

江采文听了直笑,也没当回事。

沈晓月知道这么下去可不行。

解放初期,报刊杂志还沿用着旧习惯,什么惊悚就刊登什么,为了眼球不管不顾,各种思潮泛滥,甚至还夹杂着不少反动言论,很容易被特务组织利用的。

这种现象在文化界和教育界都普遍存在,文化战线的混乱可见一斑。后续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跟这个有很大关系,一定要把思想端正了。

在书中,两个舅舅都是背景板,不晓得命运如何?

她要帮着把把关,省得走了弯路。

*

远在香江的沈继昌发了一通脾气。

他对夫人打发姨太太的事,虽然不满意也能理解,只是把六少爷搞丢了,在老夫人那里不好交代。

他想回去接人,却被林淑娴拦住了。

“继昌,马上就要打仗了,那边乱得很,路上也不安全,还是不要过去了……”

她家兄弟虽然辞去了警察局的职务,还是认识几个人的,继昌给公馆拍电报的同时,她也让兄弟给警局打了电话,拜托寻找六少爷。

沈继昌还是不放心。他跟厂子那边联系了一下,让张经理去找六少爷,他自己也想回一趟申城,把母子三人接过来。

林淑娴见瞒不住了,就说了和离的事。

继昌跟她商量过,把大太太和二太太打发了,三太太是要留下的。

“继昌啊,是三太太自己要求和离的……”

沈继昌有些黯然,也只是一会儿的功夫。

来到香江之后,要打拼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女人什么的也顾不上了。再说,他还要仰仗夫人和林家,根本离不开她。

林淑娴也了解继昌,他喜欢女人不假,可喜欢到什么程度却是可预见的。其实,他最爱的是他自己,断不会为了一个女人去冒险的。

果然,沈继昌权衡了厉害关系之后,就不言语了。

当然,六少爷还是要找回来的,那是沈家的骨血,不能丢在外面不管。

*

*

送走了舅舅,沈晓月跟太太.安顿下来。

江家没什么田产,只有这栋带着天井的古屋,太公和太婆就住在堂屋里,小外公跟小外婆回来后,也住在这里。

“采莲啊,你跟娇娇住西厢房吧,那间屋子的床大,睡三个人绰绰有余……”

江采莲跟阿奶去收拾屋子。

沈晓月坐在小马扎上,跟太公说话儿。豆豆蹲在一旁,拨楞着小陀螺,玩得不亦乐乎。

说起来,江家祖上是靠手艺吃饭的,算是个平民家庭。

太公和太婆回了乡下,大外公就继承了裁缝铺子。小外公对裁缝不感兴趣,老早改行做了糕点师傅,跟小外婆一起开了个糕点铺子。

如果不是战乱,日

子还凑合。可惜赶上了乱世,所有的安宁都被打破了。

打去年开始物价飞涨,糕点铺子实在干不下去了,就关门歇业了。小外公带着家人回到乡下,摆了一个馄饨摊子,卖点吃的,勉强维持着生计。

当然,相比起城里,乡间的生活还算平和。

沈晓月很喜欢,这让她想起了修仙的那段日子。

自从发现那点绿光之后,她就在琢磨着,这是做什么用的?这颗灵珠子若隐若现,若是不留意,根本就察觉不到。

她见太公眼睛不好,就让太公闭上眼,用珠子在眼眶周围滚了滚。

“娇娇,咋感觉凉凉的,好舒服哦……”

沈晓月很惊喜。

想不到灵珠子还有这个妙用?那坚持下去,是不是能治好太公的眼睛?

她想尝试一下,就拟了一个方子。

每天用桑菊花敷眼,外加上珠子按摩,看看效果再说。

*

沈晓月忙忙乎乎的,其他人也没闲着。

江采莲很少出门,除了照顾豆豆,就是洗衣做饭,还跟着阿奶学烧菜。小外公和小外婆起早贪黑,做着小本买卖,几个表叔在镇子上念书,也很少照面。

一恍,半个月过去了。

太公的眼睛有所好转,看东西清晰了一些,也不发涩发胀了。

“娇娇啊,还真是灵验哎……”

太公高兴得直夸娇娇。

沈晓月抿着嘴笑着。

对珠子的妙用,她还是信服的。当初,太太被下药后能早早醒过来,就跟那串檀木珠子有关,也因此把豆豆抢了回来。

太婆也很开心,笑成了一朵花儿。

嘴里还说着“欧呦,娇娇真了不起嗳……”

这几年,她担心得不得了,生怕老伴眼睛瞎了,再也不敢让他摸针线活儿了。从城里回到乡下,就是想休息一下眼睛,可效果却不是很明显。

想不到,娇娇一个方子下去,就见效了?

*

一行三人出来了。

江采莲朝对面那栋大楼望了望,夏同志就驻扎在那里。

沈晓月也仰着小脸,扫了一圈。

夏叔叔咋不出来啊?他们不是忘年交吗?

她摸了摸脖子上的珠子。

心说,这要是个许愿珠就好了,一召唤,夏叔叔就来了。

沈奕宣知道江采莲在保卫处挂上号了。

就跟她说:“太太,以后再发现什么情况就报告给秦同志,这是保卫处的电话,您收好了……”

他又叮嘱了几句,要江采莲注意安全,敌人是很狡猾的,也很凶残,以后再撞见了要注意保护自己。

江采莲这才感到害怕。

她仔细回想了一下,楼道里光线很暗,那人没看到她们吧?

*

第二天下午,江采文送母子三人回公寓。

江太太舍不得豆豆,就搂着豆豆说:“采莲,把豆豆留下吧?”

“姆妈,以后我出去做事了,豆豆就交给您了,看看豆豆这么顽皮,有得忙呢……”

江采莲做好了打算,趁着这个空档先带着孩子。

她回到公寓,开窗换气。

把屋子打扫了一下,就搂着娇娇和豆豆扎到了床上。

“豆豆,这就是咱们的新家哦……”

她躺了一会儿,又爬起来。

从手袋里取出了两份报纸,那上面刊登着启示,要好好收藏起来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