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赵昊这次带回来的心腹都是心有成算之人,汴梁的一些人想通过他们找太子的麻烦,结果都是自食其果。

几番交手下来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倒是引起了赵祯的注意。这些大臣这般算计太子,赵祯怎么能开心。

连续被赵祯找了几天的茬,那些不安分的也就安分下来了。赵昊很满意这个情况。

他虽然没有做过太子,但是他做过皇子和皇帝,知道什么时候该避其锋芒。

“所以,儿子你看中哪家的姑娘,能不能快点给个准话!”苏沫实在是不耐烦那些官家夫人明里暗里的和她打听了。

比起清朝的汗阿玛们,赵祯算是在儿子的婚事上比较开明的了,大概是因为他第一次选皇后的时候,看中的女孩被刘太后嫁给了自己的侄子,又给他娶了一个他不喜欢的郭氏的原因。

赵祯是希望儿子能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当然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儿子已经选定了,就选宣徽使孙家的女儿吧。”

“孙家?”苏沫仔细回想了一下见过的孙家姑娘,长得十分娇艳大方,马球打的极好。

“行,这个姑娘我挺喜欢的,不是那种矫揉造作的。”苏沫想想上一世儿子的口味,发现比较广。后宫是各种各样的美人都有。啧啧,皇帝都是渣男。

不过她也知道,儿子和她是不一样的,受到的教育就是三妻四妾才是正常的。

她也不能用现代的观念强迫儿子,那是会出事情的。不说其他,那些朝堂上叽叽歪歪的文官就绝对不会允许。

“你既然已经选定了,就去找你爹早日定下来,我耳根子也能清静一些。”苏沫甩手打发儿子去找亲爹去。

赵昊只能起身向苏沫行礼告退。做了这么多年的母子了,两人之间相处自然又亲密。没有太多的礼节规矩。

“殿下,您真的准备选宣徽使家的姑娘?”跟在赵昊身边的内侍叫曲景,是赵昊第一次来皇宫自己选的贴身内侍。

原本就是一个普通的小黄门,因为做事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玉碗,被管着他的黄猛责罚。赵昊见他可怜就将人带到了自己身边。

其实赵昊是没有太多的同情心的,但是他也要在宫人面前体现出自己的仁慈不是。

宫内这些宫人们也想要一个仁慈的储君。赵昊救了曲景之后不但传出了他怜贫惜弱的好名声。宫里的内侍们对他的态度也好了几个台阶。

曲景对赵昊更是忠心耿耿,一心只有赵昊一个主子。

“你觉得你家主子还需要一个出身高贵的王妃来打眼吗?”就算他的太子之位无比稳固,但是毕竟他亲爹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做太子的最好还是低调一些不要让皇帝产生忌惮。

“可是孙家的姑娘身份上实在是配不上殿下。”就算不要娶位高权重之家的姑娘,那也可以娶勋贵人家的姑娘。起码身份上看着好看一些。

“孙家清流世家,家族名声十分的好,勋贵人家龌龊事情太多。”他就算不需要妻子的娘家给他添光加彩,但也不能给他丢人不是。

勋贵家的公子们,看的过眼的有几个,满汴京数数,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了。

而且外戚太强,太乱都不好。孙家是顶顶合适的人家。

福宁殿

赵祯听到儿子定下的人选微微一愣,宣徽使孙家,倒是书香门第,只是身份是不是太低了一些。

“爹爹,儿子看重孙家的门风清正,想来孙家姑娘定然也是秀外慧中。母亲也十分喜欢孙家姑娘。”

赵祯一听苏沫喜欢,那就没与问题了,因为福康的婚事,清雅已经很久没有给自己好脸色看了。

于是很快,太子妃的人选就传遍了整个朝廷上下。

孙家知道自家的姑娘被选为太子妃,心中惊喜又惶恐,他们孙家在汴梁也不过是二流之家。何德何能和天家联姻。

后来宫里的消息传出来,说是太子亲自像官家求的婚事,太子看重的就是孙家书香传家,门风清正。

这样的理由,简直就是把孙家的名声抬高了一个层次。皇家都认同孙家的门风,愿意与之结亲。

孙家女孩子的婚嫁,儿子的娶妻日后都会上一个台阶。

孙家家主孙朝,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更是严格要求家中的所有人。不能因为家中女儿成为太子妃而有任何骄傲跋扈的行为。

否则休要怪他不讲情面。

他在朝堂上混了这么久,也是知道哪些言官们的厉害。孙家竟然有了这么一个一步登天的机会,那么就绝对不能有什么闪失。

大臣们见孙家虽然出了一个太子妃,却依旧低调守礼,而且比之前更加严格要求家中侄子,仆人,都十分满意。

李家是因为出身不好,加上章懿太后的原因,他们才对李家的失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孙家官宦人家出身,礼仪规矩自然是一丝都不能错。

“稚圭,这太子选了孙家的女儿倒是让我有些惊讶。”樊楼,富弼正在和韩琦一起吃饭。酒足饭饱就说起了今日最热门的事情。

“有什么好奇怪的,太子选家风清正的书香世家女子为太子妃不好吗?”韩琦觉得十分的好,太子武功卓绝,对武将多有照顾,朝中的大臣就怕他选一个武将出身的太子妃。

现在他选一个文臣家的姑娘不是很好嘛。

“太子虽然有大功与社稷,但是在汴梁的底子毕竟很薄,选一个位高之家的姑娘不是更好吗。”他一直以为这个太子妃之位不是宰执家的姑娘,就应该是公爵府的姑娘。

“这正是太子的聪明之处,太子毕竟只是储君,声势太大就算官家不在意,也会有很多麻烦。”这个世界上缺什么就不缺小人。到时候挑拨父子关系,就算官家因为太子是唯一继承人的缘故不能废,心里也会有疙瘩。

太子选一个出身好但是不高的太子妃,看着是退了一步,其实得到的比娶一个高门贵女要多得多。

“稚圭看来对太子是极为推崇啊!”富弼之前为了赵宗实的太子之位和官家闹过很多次。现在赵宗实和赵允让因为谋害太子,一家子被发配。所以他也不敢去接近新太子。

“我只是据事论事,国朝有这么一位德才兼备的太子总是好事一件。”韩琦对于赵昊也是有些了解的,这位太子也许没有官家这样好商量,但也不是刚愎自用之人。

在幽州的时候,他见过太子和幽州的文武官员商量政事军事。那也是有商有量的,只要提出的建议合理,太子接纳起来也是极为痛快的。

韩琦生性温和,对于一些官员因为一些小事对官家咄咄逼人也是极为不满的。现在有一个不受他们拿捏的太子。他倒是要看看这些人还敢不敢像对官家那样对太子。

上一次在大朝会上,太子拿捏住他们的把柄,让很多官员斯文扫地。之后很长时间言官们说话都没有以前那么盛气凌人,理直气壮了。

“只是太子好像不怎么听得见言官之言。”这是富弼最担心的。这太子不会是想把国朝的‘祖宗规矩’给改了吧。

“那是因为太子对那些鸡皮蒜毛的小事并不感兴趣。在幽州的时候,太子所决定的都是事关一州百姓的大事。所以应该是十分不习惯这边因为官家多吃一顿饭就吵一个早朝的事情。”

“稚圭,你?”这是嫌弃他们大题小做:“官家作为一国之君……”

“这些道理我都知道,只是就算你我也有到这樊楼改善伙食的时候。官家吃些好的用的着这么不肯罢休吗。”

现在好了,太子心疼官家,直接将这些大臣们每餐吃食所费的银钱列了一个单子。还有就是家里那些不争气的侄子在汴梁花街的花费的单子。

整整齐齐的贴在宫门口,现在百姓们都在一边心疼官家一边心里暗骂他们贪官。

虽然朝中也有两袖清风的,但是真的是十分有数的几个。十年寒窗苦读,有了功名,做了官,怎么可能还想过苦日子。

现在是他们自己立身不正,被太子抓住把柄能怎么办。

“太子到汴梁也没有多久,怎么对官员家中的这些事情这么熟悉?”富弼奇怪。

“这我哪知道啊。”韩琦是知道一些,汴梁的很多酒肆,茶楼都是太子的产业。只是这种事情自然是不能和其他人说的。太子信任自己才透露了一些,他要是告诉别人那他成什么人了。

“我总是有些不安,都说子肖父,太子和官家怎么相差这么多。”

韩琦听了他的话,暗暗瘪嘴,太子从小没有生活在官家身边,性格不一样不是正常的吗。他们应该庆幸太子姓赵,是官家的孩子,否则以太子收拾辽国的速度。他们恐怕就是亡国之人了。

福宁殿

“这孩子实在是太冲动了,这么做有失体面。”赵祯嘴上说着这样的话,但是心里其实还是蛮高兴的。

太子这段时间其实也没有少受言官的劝谏,都是一些礼仪,用度等方面的事情。但是太子都是直接无视过去。

你们说你们的,我听不听就是我自己的事情。言官们能怎么样,官家不管,他们又没有什么可以威胁太子的。

于是就把枪口对准了赵祯,于是就彻底惹怒了赵昊。

赵昊还说言官们没有人监督也是极为不妥的,让赵祯派些人专门盯着言官,省得谏院成了法外之地。差点没把谏议大夫给气死。但是把柄被人家抓住了,他能怎么样。

最后还是赵祯打了圆场。

“昊儿长在民间,不懂规矩,官家尽可骂骂他。”

“骂什么骂,昊儿也是为了我这做父亲的。只是我是官家,一些表面上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