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第四十八章

☆·48朕爱学习,天天向上。

王喜福恨不得从寝殿消失,朕却喊住他,问道:“怎么了?”

王大聪明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好努力把目光从郁勒金身上挪开,假装自己患上选择性失明症,恭恭敬敬地回答朕:“高榅郡主和杨家的小姐打起来了。”

朕:“啊?”

听见是这事儿,朕看了看戚风,示意他把郁勒金带走,下面的话题八成是大齐的八卦了。自己人再怎么闹腾,也不应该让草原人听了去,纯看笑话了。

先前还和郁勒金打嘴仗的戚风伸手一拎,把郁勒金带离了朕的寝宫,岳斯峦也随即不见踪影。

寝殿里只有朕了,王喜福便给朕复盘了当时的情景。

朕离开的时候,太后娘娘要给高榅郡主选郡马爷,响应者众。这事儿朕知道,但是选着选着,大约是榅皇姐最近海习惯了,其实不大想给这些‘追求者’一个名分,选得十分不上心。

和探花会时候不同,这回出的题目都明显是在刁难人,把这些京中名门公子折腾得够呛。

太后娘娘存心看热闹,并没有阻止。

然后柱国将军家的小姐杨希妍,看着这事儿就有些不满,出言嘲讽榅皇姐,两个人起初是拌嘴,最后收不住场,就打了起来。

王喜福说到这里,脸上有些悻悻然,对朕说:“高榅郡主像是存心想把选郡马的事情搅黄,故意先跟杨小姐动手的,而太后娘娘在给高榅郡主撑腰,现在场面僵着呢。”

朕:“……”

这种事情,找朕过去做什么啊。

一看就是烂摊子。

而且听完王大聪明的全面复盘,朕也觉得这个杨小姐该打,还真不怪太后娘娘袖手旁观,吃瓜看戏。

毕竟那杨小姐口出狂言,把整个高家都嘲讽进去了。

柱国将军杨文斌,是先帝留下来的辅政大臣之一,不过他常年不在京城,带着三十万大军守在大齐北境。

上一科的杨榜眼就是他儿子,父子俩都守在北境。

算得上如今大齐的顶梁柱,可惜他们是支持熠皇叔的人。

而这位杨希妍,是杨文斌的弟弟,杨文博的女儿,今年应该是十七还是十八,总归是和榅皇姐同龄的小姐。

杨希妍世家出身,恐怕就是那些暗地里嘲讽榅皇姐的人。

嘶,想想看,杨家是支持熠皇叔的人,所以这个杨希妍,莫不就是当初背后嚼榅皇姐舌根的世家贵女?

朕心里头有了计较,却是有点犯难。

这种小姑娘拌嘴、打架的事情,朕过去调解真的合适吗?不过除了朕,还有谁去调解呢?总不能真的和杨家撕破脸吧。

不过熠皇叔他自己也在场,为什么他不出面啊。

“大抵是因为,十三王爷怎么算都是长辈,若是他出面,性质就不同了。”王大聪明看出来朕心里头的问题,给朕解答。

朕想了想点头,恐怕还真就是王大聪明说的这样。

等等——

王大聪明你是不是已经不想隐瞒你会‘读心术’的能力了!

可现在朕还真的没工夫和王喜福计较‘读心术’这事儿,急匆匆地跟着王大聪明回到宴会上,此时歌舞已经停了,榅皇姐和杨希妍还在打。

两人都是高门贵女气质全无。

杨氏虽然是世家大族,但是这家出武将,女儿也是学过几招防身之术。榅皇姐是襄阳长大的,并没有接受皇室教育,但却有着高家人的野性,骑射工夫从没落下,以至于这两姑娘打起来还有来有往,并不是一般姑娘扯头花,还挺好看的。

就是可惜了地上摔碎的珠翠玉环。

朕到场后,王喜福嗷地一嗓子:“皇上驾到!”

这一嗓子,把周围人的目光都给拉到朕的身上了。看见朕出现,有不少人都松了口气,却也多了点担忧。皇帝生辰的宫宴上打起来,怎么想都是在给皇帝脸色看。

可高榅郡主和杨希妍都没停手还在打。

非常不给面子!

哦,朕忘了,朕在大齐其实没多少面子,下头能有几个人听朕的话啊。柱国将军名为辅政大臣,结果领着兵在北境,基本就不回来京城,逢年过节也不给朕送请安折子,就好像没有朕这个皇帝一样。

而柱国将军的弟弟,杨文博,靠着哥哥是辅政大臣,混

到了文渊阁里头做阁臣,也不是什么善茬。

上行下效,杨希妍不搭理朕,也是正常行为。

朕咳嗽一声,开口道:“都像什么样子,近卫何在。”

近卫当然是在的,但是这俩后台成精地姑奶奶打架,他们谁敢上前拦着,没见太后娘娘和十三王爷都没开口吗?

近卫首领起身过来要拜,朕抬手拦住他的动作,然后吩咐他把人拉开。总归是得了令,近卫首领带着四个手下,不出三招就把榅皇姐和杨希妍制住。

两位贵女的珠翠掉了一地,此时被分开,都有些恼,榅皇姐眼睛利索,看见朕在场,还算听话地站在原地。

倒是杨希妍十分跋扈,因为背对着朕的缘故,还试图挣扎,嘴里说着:“你们竟然敢拦着我,还不快松开。”

先前近卫有朕的命令,自然是没有松手的。

“松开她。”朕已经坐回主位,居高临下的看着杨希妍,不觉有点可笑。若是世家都是这种货色,那他们被高家祖宗们降住,也就不奇怪了。

朕以前是不是把世家想的太铁桶一块儿了?

不过朕这个念头刚一出来,旁边一直看热闹的杨夫人就站出来了,拉着她女儿给朕磕头。

“妾身教女无方,在陛下面前失仪了。”这位杨夫人一句话就想把之前出言辱没皇族的事情揭过去,明明是打脸打在高家上了,却只说女儿失仪。

杨家还真是,目中无人了些。

若是以前,朕应该也不会计较,觉得世家的事情可以徐徐图之,可是刚刚确认了草原王的确要对大齐出手这事儿,那么朕就得快刀斩乱麻了。

朕笑笑对杨夫人说:“既然是教女无方,恐怕也做不得天下女子楷模,这身诰命服也是担不起的,王喜福,传朕的旨意,褫夺杨陈氏诰命。”

杨夫人听见这话,脸上表情逐渐僵住,她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走向,随即抓狂:“陛下,您不能这样!夫君,夫君……”

这时候杨文博站出来求情,却只是拱手行礼,对朕道:“陛下,只是女儿家玩闹,算不上什么大事。”

朕点点头,对杨文博的话表示认可,反问他:“的确,女儿家玩闹算不上什么大事,那朕褫夺诰命的惩罚的确严重了些,不知杨卿有何见解?”

杨文博想了想,对朕说道:“微臣妻女殿前失仪,不如罚停俸半年,以作警示。”

榅皇姐听了杨文博的话,还想辩一辩,毕竟原是杨希妍出言不尊皇室在先,虽然她是有心利用杨希妍的话搅黄选郡马,可就这么轻飘飘地揭过去,高榅是第一个不服的。

不过熠皇叔在旁边挂机半天,听完杨文博的话,像是终于在线了,制止了想开口的榅皇姐。

朕看着众人反应听完,笑笑道:“既然杨卿认下殿前失仪,那么朕派个人去教教杨陈氏规矩,应当算不得大事吧。”

杨文博愣了下,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教规矩这事儿,后宅妇人磋磨人的时候,最喜欢打的旗号。正想拒绝朕的提议,可是熠皇叔却开口了——

“本王来看,倒是不妥。”

杨文博以为熠皇叔是替他说话,正要附和,结果熠皇叔话锋一转,道:“朝中大臣若是家眷不宁,恐怕于社稷有碍,规矩得好好学。不如让杨陈氏留在宫中,跟太后娘娘学个半年,懂得怎么教女儿了再出去吧。”

一直在旁边看戏,却忽然被cue的太后娘娘:“?”

朕听着熠皇叔吹太后娘娘多么有规矩的彩虹屁,满肚子疑惑,说实话,就算朕是太后娘娘的亲儿子,朕也说不出太后娘娘有规矩的这种话。

太后娘娘会折磨人,心狠手辣倒是真的。

太后娘娘听完熠皇叔的话,面上儿表情不变,对杨陈氏和善的笑笑,说道:“正好最近宫里少了好些人,不如你来宫中和哀家做个伴儿。”

哦,宫里少了人的事情,还是先前戚风建议朕在宫里裁员呢。

太后娘娘是怎么干的来着?把太妃们服侍的宫人都遣散了,还派人去盯着太妃们做工,纺织、刺绣让她们发挥闲着也是闲着的特长,赚取自己在宫中生活的生活费。

当时朕知道这事儿的时候,真是,对太后娘娘佩服。

开源节流一把好手!

现在杨陈氏被熠皇叔和太后娘娘三言两语留在宫中‘学规矩’,想想就,有点好笑。

这么一对比,反倒是朕先前的做法莽撞了点。

朕心里头默默地拿出小本子,记笔记。

朕爱学习!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