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第五十一章

☆·51算了,朕还是下江南吧。

太后娘娘建议朕去江南转转,让朕去查查江南各路贪腐情况。顺便太后娘娘还给朕交了个底,说几个重点要去查看的县。

大齐富庶在江南,世家势力也在江南。商贾与世家在江南盘根错节,两者的关系比在京城还复杂。

朝廷官员过去以后,往往清正廉洁不了几年,就会被金钱腐蚀,逐渐同流合污。如果有那自持品格高尚的官员,要么没被中央注意到,成为江南世家争斗的牺牲品,要么被皇帝注意到,调来中央保护。

比如王瑾。

御史大夫王瑾,早年时候就是在江南做官,过得很是不顺,后来朕的父皇把他调去御史台,这才一步步成为御史大夫。

江南那地方,父皇大张旗鼓地下江南都被刺杀,听太后娘娘的意思,明显是想让朕去暗访。朕想了想,果断拒绝了太后娘娘的提议。

“山高路远,必然危险。”

朕是那种会随随便便出门的人吗?朕虽然天天被关在皇宫里,而且还向往外头平头百姓的简单生活,但事实上朕最远的目标也就是去京郊踏个青。

毕竟这可是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随便出个门,要是染病人就没了。历史上那些出名的皇帝,死于出巡的还少吗?哦,出巡时候被鲨的不算,只说出巡时候死于染病的还少吗?

这可是伤风感冒都有可能送命的封建社会,朕当然不会头铁得去涉险,朕又不是戚风。

不过朕不想去江南,纯粹是觉得江南路太远,这天气即将入夏,想想就觉得路上热得慌。朕若是在京中,有冰镇蜜瓜,有宫人扇风,甚至还能到行宫避暑,可朕如果去了江南。

朕觉得朕的志向没有那么大。

应付完太后娘娘,朕坐回软塌上,戚风忽然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朕面前,很显然,戚风他有话想说。

朕才把郁勒金送走,又要应付太后娘娘,感觉有些心累,不想和戚风玩你猜我猜的游戏,有些冷淡地直接问他:“有事?”

“陛下不是说,要守护大齐的子民吗?”戚风这是在说朕和郁勒金交流的内容,而现在问出来嘛,当然是质疑朕了——

明明陛下说了要守护大齐子民,但是现在却连下江南都不愿意。

戚风还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头铁,当面质疑皇帝的话都敢说。不过也就是戚风面对的人是朕了,要是其他人。

哦,如果是岳斯峦对朕的父皇说这话,父皇估计也不会计较。

说起来,皇祖父的暗卫头领呢?朕努力想了想,忽觉这先代暗卫,朕是一点都不熟啊。

戚风看朕半晌没回话,又问了一遍:“陛下如果亲去江南,必然能理清江南乱象,还大齐一个太平盛世。臣一定会保护好陛下安全的。”

朕看戚风问得认真,不由得也认真起来,跟戚风说:“皇帝能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朕只有一个人,朕若是离京,江南的事情能顺利解决,但其他事情可怎么办呢?事事都要亲力亲为,那么多朝臣都做什么呢。”

戚风对这事儿有些不理解,不过戚风这人好久好在有问题会问出来,朕不用猜他的心思。

“可是,陛下这么放权,下头的人蒙蔽圣听,欺上瞒下,皇权就被架空了。”戚风说完,脸上的担忧溢于言表。

显然戚风这是很担忧朕的处境,担忧朕会被下头的人干掉。戚风以前可从来不担心这事儿,但自打慕容辛受过伤以后,戚风就开始思考很多事情安不安全了。

 搞对象使人进步啊。

朕给戚风塞了一个橘子,对他说:“现在不是还没到时候。刘冰尧的信儿,还没回呢。”

不管是决定要不要去江南,还是收收下头的权,都还没到时候。

戚风接过橘子,自己剥开吃了,他像是懂了朕的意思,又像是没有懂。

不过这也不重要,朕觉着很多事情,在今年都会有个必须抉择的时候。比如朕过了几天,收到刘冰尧的回信,他竟然半个字没提王瑾的事情,就好像朕给他夹带的字条不存在一样。

而这时候,熠皇叔也恰到好处地出现了,跟朕说:“男儿志在四方,若是什么地方都没去过,恐怕会成为那何不食肉糜的惠帝。”

朕:“……”

朕哪里有何不食肉糜的脑残行为了。

朕辩不过熠皇叔,但太后娘娘和熠皇叔都想让朕出宫的举动倒是很明显,上朝的时候熠皇叔手下人使劲和太后娘娘一派的掐架。

一边儿说:“刘冰尧贪污腐败,胆大包天,谋害王瑾。”

好好一个御史大夫,只是一段时间没回奏折,在他们口中就成了贪腐的牺牲品,俊美大叔香消玉殒,魂断江南。

好在王家人不怎么有出息,这种时候不敢开口闹朕。

另一边儿说:“他们血口喷人,凭空捏造,求陛下圣裁。”

让朕圣裁,也就是派个人下去检查呗,这不,朕一说要让人去调查,太后娘娘一派的人就又说:“十三王爷欺上瞒下,朝堂之中结党营私,无人可信”。

另一边儿反驳道:“身正不怕影子斜,不论是谁去查,刘冰尧都是没问题的。”

听着他们吵架,朕坐在上首吐槽,你们都是铁了心想要朕下江南吗?

不过朝堂上也没谁直接把话说明白,鼓励朕下江南的事情,是熠皇叔事后给朕说的。

熠皇叔今天过来,朕这里正在吃凉拌肚丝,熠皇叔看朕吃得香,问也不问就喊王喜福给他添一双筷子,吃完以后熠皇叔眼睛睁大说好吃,然后才问是什么东西。

朕告诉他是猪肚。

熠皇叔的表情可以说十分精彩。

明明先前还在担忧朕‘何不食肉糜’,到熠皇叔这里,就觉得下水东西不是贵族吃的东西——

回头朕就让御厨给你做个泡椒鸡杂。

让你好好感受一下什么是平头百姓的食物。

熠皇叔这里震惊归震惊,该做的事情他从来不耽搁,他依然劝朕去江南。朕原本的打算是刘冰尧回信之后,若是没提王瑾的事情,朕就可以考虑去看看了。毕竟江南修渠一事,前前后后还是搭进去百万两银子,按照江南那些小县令的奏折,刘冰尧竟是贪墨了四成。

左右朕其实没有太多的政务要每日处理,熠皇叔本就代批了大部分折子,朕离开一两个月,朝堂正常运作问题不大。

可现在熠皇叔非要让朕走人,朕倒是生出点逆反心理,不去不去,憋着一口气儿跟熠皇叔打擂台。太后娘娘发现朕和熠皇叔打擂台,表面上也不勉强朕去不去了,只是非常娴熟地对付朕,直切要害那种。

太后娘娘把要来宫中学规矩地命妇招到她寝殿,又把朕招过来,让朕天天和这些女人一起,听她训话。

顺便让朕参观一下太后娘娘开办的大齐宫廷绣房。

说来也是有趣,太后娘娘招来这些命妇,连同宫里头的太妃一起,每日安排她们纺纱织布、养蚕缫丝,再拿绣品出去卖。

/

名头就是‘宫妃出品’。

在京城里卖的那叫一个火爆,毕竟京城达官贵人再多,能被太后娘娘拘在宫里的宫妃命妇也都是少数派,现在京城里有地方卖宫妃们亲自织造的绣品,想想就能知道有多少人要买。

那么这些命妇为什么会这么听话呢?当然是因为太后娘娘手段十分损啊。哦,站在朕的角度,是十分高明。

比如那杨陈氏,她被抓了典型,所有人盯着她和杨希妍。杨陈氏进宫以后就不能出去,在宫里做活儿稍微慢点,就会被宫里的嬷嬷训斥。

杨陈氏本想称病偷懒,结果被太后娘娘交代太医院,给她下了几味巨苦无比的药方。每次熬药都是一大碗,就这样还一天八顿的盯着她喝完。就这样了,别说蜜饯润喉,就连甜汤都没见过。

杨陈氏熬了几天,实在是撑不住,说她好了。

然后太后娘娘就跟杨陈氏计算她这几日在宫中的花销,说她欠下了宫里银子,现在得做活儿偿还。

太后娘娘计算的时候,特别的剥削阶级罪恶嘴脸,还不让杨家拿钱来赎人。

话也说得漂亮,杨陈氏进宫学规矩的事情,是杨文博点头应下的,教女无方这事儿也是杨陈氏自己说的。所以宫里给她正正规矩,自然也是没毛病的。

杨陈氏的事情被各家女眷知道,太后娘娘再想召谁进宫,那都是老实儿地。

当然这对朕来说是好事,毕竟是个开源节流的好事儿。但是太后娘娘现在让朕跟这些太妃命妇呆一起,那就是纯粹在折磨朕了。一开始命妇们还不怎么敢和朕说话,后来大概是摸清了朕的脾气,竟然有人开始给朕介绍她家女儿。

天天儿在朕耳边念叨。

朕:“……”

朕还是个宝宝啊!你们这些人是怎么下得去手哇啊。

算了算了,朕还是下江南吧。

她们是觉得进宫一趟,怎么也不能吃亏是吗?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太后娘娘一脸满意,对朕说:“早让你听哀家的,何苦呢。”

朕心里头还是不满。

“母后,您非要朕下江南,是为了什么?”总得有个理由,不然太后娘娘怎么就无缘无故地放弃和熠皇叔作对的大好机会,跑来折腾朕呢?

太后娘娘想了想,跟朕说:“吴家和草原人交易火.药的事情,哀家早就知道了。”

朕:“?”

“别这么看哀家,吴家这生意好几年了,世家也不是铁桶一块。但他们几乎是在大齐所有的商道上都有人手,有胆子做这事,他们就是不怕东窗事发。觉得咱们奈何不了他。江南是他们生产火.药的地方,但具体在哪里,没有查到。”

“榅榅那天恰巧走到库房,若不是有哀家的人手帮忙,怎么可能不被发现,小妮子还自以为武功好呢。”

“哀家和高熠的人手,吴家都熟,但是暗卫他们就没见过了。所以这次下江南,你明着查查贪腐,暗地里主要目的,还是查清楚火.药的事情。”

太后娘娘十分仔细跟朕交代了这几年他们查出来的东西,朕听得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抓肝挠心。

“母后。您和熠皇叔,原来关系不错啊。”朕忍不住发问。

“嘁,哀家怎么可能和高熠关系好。”太后娘娘被朕这么一问,说话间却有些恼了,把朕往外头赶,顺便跟朕说,明天她就安排人帮朕装病。

朕好像知道了点啥,但是朕不怎么敢说。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