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响起嘈杂的呼叫和脚步声,林初浅仿佛经历了一场沉睡,在这期间不知道过了多久,意识正在缓缓苏醒过来。
“这什么味道?好像医院的消毒水味儿……我不是应该死了吗?这是太平间不成?”鼻间充斥着一股刺鼻的味道,林初浅有些昏沉的脑袋被激得一个机灵,眼皮却像灌了铅一般沉重,死活睁不开。
“浅浅,浅浅,你别吓妈妈,都是我不好放学没去接你,你快醒过来啊……”混乱中,林初浅感觉自己被一个女人抱在怀里,这熟悉的声音更是让她头皮都炸了起来!
这是……妈妈!
怎么可能?妈妈不是死了已经快八年了吗?自己是在做梦吗?
刚刚清醒过来的林初浅感觉自己又要昏过去了,那种又惊又喜的情绪涨得心中满满的,已故的至亲“活”了过来,那种难以言喻的梦幻感,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形容。
“病人家属,请你冷静一点,要等请到病房外面去等。”在旁边等了半天,已经有些不耐烦的医生出言提醒,说着就要强行把女人请出去。
“不好意思……医生,我女儿就拜托你们了……”赵文荟抹了抹眼泪,不舍地在女儿脸上看了一眼才站起身来。
“不……不要走!”正沉浸在喜悦中的林初浅,感觉那熟悉的温暖又要离去,曾经无数个夜晚的孤寂落寞再次袭来,心中惶恐至极,几乎是强行逼迫自己睁开眼,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一把拉住母亲。
然而这一伸出手,林初浅却愣了一下,眼睛钉在了自己那双白白嫩嫩的小胖手上,咦,这谁家小孩的手?
“浅浅,你醒了!”并没有察觉女儿的走神,赵文荟一把反握住她的小手,美丽的面容洋溢着惊喜之色,与之前的憔悴判若两人。
心里隐约有了某种预感,林初浅抬头看着面前的女人,这是一张略带古典美的瓜子脸,柳眉琼鼻,长相极为柔美秀丽,但是眉眼间的坚定却让人知道这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女子。最重要的是,面前的这张脸非常年轻,虽然隐约有疲倦之色,却没有任何岁月留下的痕迹。
在林初浅的记忆中,母亲被迫回到赵家以后,短短两年就蹉跎得不成样子,起码比实际年龄老出十几岁。眼前的景象,真正像是时光倒流了一样。
等等……时光倒流?
林初浅猛的一震,低头看着自己小小的掌心,眼前的一切好像都在印证她的猜想。
重生了,自己真的重生了!
“妈……我今年多大了?”嗫嚅着叫出这个久违的称呼,林初浅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母亲,心里有一丝丝期望和忐忑。此刻她不再是金融界叱咤风云的女强人,而是像个真正的小孩儿一样,单纯得怕失去眼前失而复得的幸福。
“笨丫头,你上个月刚满6岁呢,我说你这孩子怎么糊涂了?是不是脑袋哪里磕着碰着了?”听着这个有些傻气的问题,赵文荟不禁莞尔,跟着就有些紧张地摸上她的后脑勺,“还好还好,没伤着头。”
“这……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从林初浅睁开眼就一直处于呆立状态的医生突然叫了出来。
这孩子被送进医院的时候,已经是出气多进气少了,马上安排手术也不一定能抢救回来,谁知道突然就跟诈尸似的醒了过来,瞧那活蹦乱跳的样子,哪里像是奄奄一息快断气的样子?
“咦,我的头发呢?”被她这么一碰,林初浅突然觉得脑袋光溜溜的好凉快,伸手一摸,顿时傻了。
“你这孩子从那么凶险的火灾里救出来,全身皮肤毫发无损,只烧焦了头发,已经算是命大了!”那回过神来的医生插嘴说道,其实他自己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串联起前因后果,只有“命大”两个字可以形容这个孩子的幸运。
死了十几个成年人的火灾,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居然没事,而且连皮肤都没伤着,这简直就是个奇迹,太不科学了。
听了这人的话,林初浅倒是想起来了,她记得自己小时候本来是在镇上小学读书的,结果开学没几天,学校就发生了火灾,那时候的消防措施差得离谱,老师死得干干净净一个不剩,倒是有几个孩子躲在靠近水库的厕所旁边逃过一劫,林初浅就是组织这些孩子的其中一员。
不过虽然没被火灾正面波及,一群小孩也被烟熏得够呛,等到救援人员来到的时候,已经有两个小孩窒息而死了,林初浅也是因为赵文荟第一次回赵家求人找关系,转到了京城医院才捡回了一条小命。
后来想起这事林初浅想起就觉得万分自责,本来赵文荟在乡下躲得好好的,如果不是那次主动回去,也不会在后来被赵家的人顺藤摸瓜给找到。
林初浅想到这里就有些庆幸,还好自己刚才不顾一切醒了过来,不然等老妈冷静下来找上赵家,上一世的悲剧又会重演,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我6岁上一年级,那现在就应该是1990年,离老妈被迫回赵家还有……整整十年!”冷静下来后,林初浅立刻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前世影响了她们母女一生的关键。
90年代初期是个群雄并起的年代,已经有了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带动经济,从而许多人都从中察觉到了商机,跟上了这批发家致富的大潮流。
赵家就是其中获利颇丰的受益者。说起来赵家也是有底蕴的大家族,曾经一度站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中心,很快就扶摇直上飞速发展,在当时的上海就像是龙头老大一般的存在,可谓一时风头无两。然而世事无常,赵家的前任家主也没想到后来的波折,加上根基始终不如那些百年家族稳固,很快就在后来一边倒的局面中衰落了下来。
赵家现任的掌舵人,她名义上的外公也是个狠人,当时的赵家算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竟然狠心将富可敌国的财富都上交给国家,甚至相当识相地退居海外,留了一部分赵家人在内地发展,等到局面稳定后一回来,内外呼应,加上有人支持,一下就跃为国内巨头之一,占据了商界的半壁江山。
这壮士断腕一般的举动,有人诟病,有人眼红,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一举措换来的结果,是相当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