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嫂和郝甜一块去给石磊做思想工作,可是石磊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门婚事,郝甜无奈,就和张大嫂商量,过几天再去给他做做思想工作,或者时间一长,他就自己想通了……
话说来福和桂花打的火热,成天如胶似漆的,可是却苦了郝甜,结婚后不久的她就因为丈夫来福变心而守活寡,成天形只影单的,白天她忙着干活还好点,晚上更是孤苦伶仃的,成宿成宿的睡不着觉,她每天晚上都是靠吃安眠药才能勉强睡一小会。
由于她对村里的孩子们特别的痛爱,所以只要她一回到家里,村里的孩子们全都跑到她家里来了,挤满一屋子,这是她家里一天最热闹的时候,她从来都不嫌孩子们脏,也不嫌孩子们淘气,每回从地里回来,不管多累,都顾不上休息就先给孩子们做饭吃。
尽管她辛辛苦苦一年种的粮食,都让丈夫夏来福给背到桂花家里去了,但是她每次都能用所剩不多的五谷杂粮,做出来各种各样好吃的饭菜,尽管大多都是玉米糊糊,菠菜汤,杂粮饼子,黑面馒头,可是孩子们还是吃的津津有味的。她看见孩子们吃得特别香甜,心里就很高兴。
后来家长们心疼郝甜家里粮食短缺,大家伙都知道来福把家里的粮食都给桂花拿去了,就每次吃饭的时候来找孩子们回家吃饭,可是任凭家长们再拉,再哄孩子们,孩子们都抱着郝甜不撒手,任凭家长们怎么叫孩子们就是不肯回家吃饭。
家长们很无奈的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吃着郝甜家这些常人,都难以下咽的杂粮饭,大家既心疼郝甜又觉得不可思议:孩子们在家里吃饭一向都挑三拣四的,家长们每次黏前黏后的给他们喂饭,孩子们都不张嘴,可是在郝甜家里虽然是杂粮饭,孩子们却都抢着吃呢。
最后孩子们的家长一商量就都给郝甜家里送粮了,大家觉得孩子们反正爱吃郝甜做的饭,郝甜又喜欢照顾孩子们,大家谁不在家,孩子们都有郝甜照顾,也不用担心孩子们没有地方去,更不怕孩子们冻着,饿着了。
可是郝甜却坚持不肯收邻居们送来的粮食,她觉得自己再困难村民们都没有嫌弃她,而且常常帮助自己,大家都是乡里乡党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何况当初要不是乡党们劝慰自己,自己还不一定能撑到现在呢:“看你们成天都帮助我哩,我那能要你们的粮食,那不是让人家笑话,咱们乡里乡党的还这么生分啊,再说我自己特别喜欢娃们,娃们不来我家里就太冷清了,我就爱让孩子们来家里玩,我这人就爱热闹啊,你们就别多心了。”
既然郝甜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邻居们也不好意思再说啥了,再让怕郝甜多心。后来逢时过节的,大家就把郝甜拉到家里去吃饭,郝甜不去,孩子们又哭又闹的把她跟前跟后的,郝甜为了让孩子们高兴就只得去,反正她过节也是一个人过。
有时间孩子们为了,争的叫郝甜去自己家吃饭还吵架呢,甚至要动手打架,郝甜为了让孩子们都搞好团结,也为了让孩子们都高兴就答应她们:一家去一次,这样孩子们才破涕为笑。
每年到郝甜过生日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就都带上,早早让自己妈妈给准备好的,可口的饭菜,来给郝甜过生日,即使他们忘了自己和自己亲娘的生日,也都能记住郝甜的生日。
郝甜每次看见孩子们,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好吃的饭菜,就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赶紧请来大家伙们一块吃饭,大家也都很乐意陪郝甜过生日。
这一天郝甜刚从地里回家,就看见孩子们已经等在她家的门口了,她们一人端着一盘菜,一脸焦急的样子,站了满满一院子。
郝甜这才恍然大悟,哦,原来自己又过生日了:“哈哈,你们不来我把生日都忘了啊,谢谢你们哦!赶紧进屋吧。”
她赶紧推开门,让孩子们进屋。
当她和孩子们刚刚进屋,乡党们也都用大盆端着饭菜来陪她过生日了,她简直感动得好想哭!
她们这次不光给郝甜做了好吃的饭菜,还给郝甜做了一身好看的新衣服,张大嫂和蔡大妈不由分说的就给她换上了,让她感动到哽咽无语!
郝甜把大家带来的酒分别给大家伙倒满,又忙着给大家伙把她们自己带来的饭菜盛到碗里,让她们赶紧吃饭。
就在她们吃得正高兴的时候,院子外边突然进来了一些人,只见她们手里拎着好多漂亮的礼盒,郝甜一看怎么是凤儿和满儿,玉儿还有两个不认识的青年男女。
郝甜赶紧让他们入座,并且热情洋溢的给她们盛好饭端过去:“粗茶淡饭的,你们就将就的吃点吧。”
这时候只见凤儿打开一个礼盒,里面露出了一个漂亮的大蛋糕:“妈妈,您快看啊,哥哥嫂嫂们给你买了一个大蛋糕,好漂亮哦,嫂嫂还说晚上给你点上蜡烛就更漂亮了呢。”
郝甜一听“嫂嫂”有点愕然,难道满儿这几年在外边已经自己结婚成家了吗?难道就是那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吗?那哪个帅气的小伙子是谁啊?
满儿看见婶娘一脸的困惑,就赶紧拉着那个漂亮姑娘的手介绍到:“婶婶,这位是您的侄媳妇,叫田玉玲,她老家是浙江的,可会做生意了,人家还帮着您侄儿我挣了不少钱呢,您看还满意吧?这是您侄媳妇孝敬您的红包,请您笑纳。”
------题外话------
求收藏,O(∩_∩)O谢谢,群么(*^__^*)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