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卧墨池我们没有,贵妃醉酒我们倒是有几棵,只是听说这贵妃挑得很,只有最美的人才种的活,所以在我们这儿都已经快死了,七姨娘自是国色天香,不如拿回去试一试?”连翘一边说,一边从院子的角落抱出几株已经有些枯萎的牡丹。这几天死了不少牡丹,为了防止殃及其他,便将所有起病势头的牡丹都卸了去。连翘暗自计较,这些花最适合这个贫贱出身的七姨娘了!
雪翎斜眼看了看连翘抱出的那几株牡丹,不由得在心底暗自轻笑,原来在她们看来,她只是这么个不识货的家伙,抱着几株杂种花,也敢大言不惭地说是那名贵的贵妃醉酒?雪翎笑着开口:“花也是挑主人的,这么名贵的花在咱们府上也就我才配得养,木香,捧着它,我们这就回去种!”说完,也并不告退,便直接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冯霁雯的院子。
连翘看着七姨娘走远,才小心地问:“小姐,您说这个贱人有没有听见咱们聊天?”
冯霁雯摇头:“应该没有,你看她那嚣张的样子,若是听见了,还不闹翻了天?放心吧,这种人肚子没几滴墨水,成不了大气候,让她闹去吧,最好把咱家这些贱人都闹得个天翻地覆才好!”冯霁雯抿了抿嘴,她偏要留着这个眼中钉给这院子里的女人们都填些堵,恨七姨娘的人一抓一把,又何必她去插手呢!
雪翎退出院子的那一刻,脸上的笑容便荡然无存,脸上寒得几乎可以敲下冰碴来,冷眼看了一眼自己身边捧着牡丹的木香,不发一言便大步走回了自己的院子。
木香几乎是一路小跑跟着七姨娘回去的,她不敢开口说话,她还清晰的记得七姨娘看她的眼神,让她几乎有鬼门关闯一回的错觉。她在七姨娘身边也服侍了差不多大半年了,还是第一次看见七姨娘这个样子。
雪翎心事重重,一个转身,便见一个黑影直直地冲向自己,还不等她躲闪,便重重地将她撞倒在地……
木香张大了嘴巴,连忙跑过去扶起七姨娘,嘴上也不忘了问:“二爷,您没事吧?”
少年一翻身站起身,破口大骂:“好狗都不挡路,你竟连狗都不如吗?”
雪翎眼看着冲撞过来的少年站起身,指着她一脸的鄙夷。少年不过十四五岁的模样,皮肤微黝,剑眉星目,很有些英气逼人。可仔细看他的眼神,却满是纨绔不羁,一身玄色短打更是已经歪歪扭扭,怎么看也不是个善类。
雪翎不想与无谓的人多做纠缠,便也不答话,只是兀自起身,清理好自身沾染上的尘土,便想要绕过这个无法无天的“二爷”。
和琳向来是众星捧月长大的,哪里有人敢无视他的存在,不由得怒火中烧,抬脚便朝着七姨娘的心窝处踹去:“你个贱婢,居然敢无视小爷的存在!”
雪翎只觉腹部一阵剧痛,一个趔趄便跌倒在地,抬起头,少年还不依不饶地责骂着:“你个贱人,别以为我哥宠你,你就可以无法无天!以后你见了小爷,就得三拜九叩首地跟爷请安!”和琳气得咬牙切齿,满脸涨红,他根本想不通,他哥哥怎么会将这个没大没小的家伙宠上天。
木香几乎吓掉了下巴,瞪大了眼睛看着七姨娘被二爷一脚踹中心窝,她根本不敢想象,接下来会有多大一场暴风雨等着她。她甚至不敢伸手去扶七姨娘,害怕七姨娘会迁怒到她身上。
雪翎有些失笑,这种嚣张跋扈到如此的人她有几年未见过了,想着她当年做贵人以前,总会不时遇见几个对她颐气指使的“当宠”的女人,如今在世的也不多了吧!可见人太嚣张太自大终究是要从高处摔下的,就连她自己都不例外!
雪翎坐在地上,看着眼前这个叫做和琳的少年,听起来似乎是那个姑爷弟弟,还未起身,便从余光中瞥见了一抹担心的神色,雪翎不禁玩味,这个七姨娘的圈子看起来还真是有趣呢!雪翎琢磨了片刻,方才斜倚着地面,冲着他媚笑:“奴家要走,二爷着急了么?二爷若是愿意,奴家一整天陪着你都行!”
“你……你竟连一丝廉耻心也无吗?”和琳瞪大着眼睛,几乎要被眼前这个女人气死。
“二爷不正是喜欢奴家这样么?廉耻什么的,怎么会及得二爷的关注重要?”雪翎闪了闪眼睛,对待这种无赖,就是要看谁更没皮没脸。
“贱人!”和琳抽出腰间的佩剑,直直地冲着七姨娘刺去,这种狐媚子,实在没有留在府上祸害大哥的理由,倒不如让他一剑刺了她算了!
雪翎眼睁睁地看着和琳的剑直逼眼前,几乎要触及她肌肤的瞬间,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厉呵:“住手!二爷,剑下留人!”说时迟那时快,声音几乎刚落,来人已经移至两人中间,抬手便将和琳的剑打掉。
“竹衣!你干嘛拦我!”和琳瞪大了眼睛,气得只喘粗气。
“二爷,她是七姨娘!是你嫂子!”竹衣正色,直直地看着和琳的眼睛。
和琳浑身发抖,却又无法,只得甩手离去,竹衣回身扶起七姨娘:“七姨娘还请自重,二爷他还是个孩子!”说完,便捡起和琳的剑,头也不回的离去。
雪翎看着这个竹衣走远,不由得牵起一抹笑意,她和这个和琳废了这么多口舌,也不过是为了看看一直躲在暗处这个人是个什么来头。这个人原本就是跟在和琳身后的,她与和琳冲撞,他不但不过来扶和琳,反而要躲起来,是何居心?
“二爷好像蛮听这个竹衣的话?”雪翎探着木香的口风。
------题外话------
和琳(1753—1796),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字希斋。清朝权臣和珅弟。乾隆时由生员补吏部笔帖式,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骁勇善战,行事节俭,与顾命大臣福康安有深交。乾隆六十年(1795年)赴贵州从福康安镇压石柳邓领导的苗民起义,次年福康安死,他代为主帅,在围攻平陇战役中染病身亡,追封一等公爵,年仅43岁。史书上对和珅的诟病并没有殃及到他唯一的弟弟和琳身上,也许是因为和琳毕竟是武将,对于朝堂是的勾心斗角终究还是参与的少了一些吧!
咱们文文中的和琳,会有些小小的反转哦!敬请期待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