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宴席,自然是以文为主。
这抛砖引玉的事,自然要由东道主来做。
只见鲍府大公子鲍仁代表鲍府,将幕僚提前写好的诗念了出来“一曲新词酒一杯……”(原谅我实在不会编诗啊。)
下面的平民一个二个都在拍手称好!
我是无良的省略线……品诗会上的众鸟戏春图,以它独特的意境和司空不同于现在流行的画技,将她对“春”的感悟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打稿到泼墨,无不令人惊叹,江南名士游芬甚至称赞司空“彼之天赋,乃胜旅奇啊”(旅奇是一个虚构的画家。)
更让她出名的是,跟鲍府嫡出小姐的那段对话。
鲍玫挑衅般的问道,“你这画好是好,奈何不合时宜,如今是深秋落叶之时,你为何要做一副春景图,来勾起大家的思(河蟹)春之情么。自古以来,不是合时宜的情更显”情“么”
司空淡淡还到“非也非也!这文人墨客,都是随性而为,何须受季节时局影响,若是春天只能赞颂春,夏天不可以写冬天的诗文,那人生岂不是少了很多乐趣!”
第二次战争,司空,完胜!
早上都是读书人的转场,到了下午就是老百姓的福利了,鲍府向老百姓们征集一些祝福语和民间诗,这文化的根在民间其实确实不错,
作品无论好坏,都给七扬本地小有名气的先生来代笔,写好之后赠与百姓们,回家挂放着,也是一个不错的装饰物。
优秀的作品,可以奖励一些价值几两甚至十几辆的字画,或者对七折来换米粮,大家都比较开心。
家里贫穷上不起学的,鲍府会资助他们的孩子上两年的学堂,两年后弱势成绩优异,会继续资助,若是无所成效,便自谋出路,这让很多目不识丁的父母看到了出路……
可以说,老太的寿宴,算是宾主尽欢,赢尽口碑。
文人们的切磋和交流,远远不止是上午这个一个半时辰的时间,在七扬城最大的酒楼七扬客栈招待他们之后,
下午,便安排他们到七扬城郊外的秋月亭里,那里环境好,风景好,真正的流觞曲水,丝竹管弦。
“既然如此,便让我们效仿兰亭,以山水为凭,以天地为材,各抒己见……”之中的一个比较有名望的人起了个头,大家便开始畅快地写诗作文……
而这次鲍府的寿宴之后,流传出去的,不止是那副被高价拍卖的《众鸟戏春》,同时也是高端园林的品牌,
用名贵和常见的花卉混搭,构架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有她为了提前催一季月季开,使用了现代的温室法,算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
与此同时,打出去的,还有这个司家花卉的牌子,来到这次寿宴的有这附近的富商名流,都对这样的布局颇感兴趣,打算引进部分花卉,进一步提升自家园子的品质。
司空可以看到,未来规模种植花卉作物的计划,已经是近在眼前了。
忙活了几天,整个寿宴总算是办完了,以此同时,大哥也按时地带着自己放在家里的那份鲍府管事的说明,
司空自己现在本来就小有钱财,于是,她诚恳地,向鲍府总管,递交了申请,申请拿回那份“司悦”的卖身合约。
------题外话------
很抱歉我又断更了【泪】实在是卡文卡的厉害,今天在电脑前坐了一个晚上,就只挤出了这么一点点(良心保证这绝对是真话),看到这种质量真的非常非常挫败,司空有了本金,下面就是大家喜欢的田园情节了,还是那句话,请别抛弃妆妆好么?如果大家是老读者可能会比较清楚,潇湘里的文扑街了之后,能够按照原来的构想和质量完结的是比较少的,可是这是妆妆第一本写到十万的小说,同时可能是写的唯一一本种田文了,所有关于种田的构想,大概都集中在这里了,我不舍得把构思的情节砍掉,我想好好的写,慢慢的写,写完了系统的找找问题,我真的在努力,只是由于能力和状态的原因,可能大家一直都不是很满意,还请愿意跟下去的亲多多包涵,妆妆在这里鞠躬了,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