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乔大老爷在十里香吃了午饭,大姨娘不敢驳老爷的意思,只得张罗着去收拾乔璄的行装。乔大老爷无事,便去了书房。

  哪怕是冬天,老夫人都有午睡的习惯,说养养神下午精神都能好些,乔璃试过,小睡一会子下午的确头脑清晰。

  但今天不同,等谷雨回来,乔璃就赶去聚福堂。

  已经预备好的行礼要重新预备,大夫人院子里人来人往忙个不停,周妈妈过来之后,就被大夫人安排了许多事。

  薛妈妈打听一番,又找了大姨娘,还是没问出什么。就好像大老爷只是临时起意,觉得两个儿子没有见识,带出去长长见识。偏偏乔珄的态度,把大老爷惹怒了。

  乔璃进了正屋,就见乔大夫人扶着额头半靠在引枕上,薛妈妈禀报了一声,乔大夫人才睁开眼。

  乔璃上前见了礼,乔大夫人看见乔璃就头疼她去京城的事还没安顿好。倒也和颜悦色:“怎么这会子过来?”

  一路上乔璃都在琢磨该怎么说,此刻迎上乔大夫人的目光,倒不如直接说了:“听说三哥怕我单独去京城不安全,想护送我去京城……”

  乔珄的性子乔璃都摸清了,乔大夫人哪会不了解?不等乔璃说完,便知乔璃的来意,笑道:“你大伯父哪里是为这事生气?是你多心。”

  乔璃就松了口气,低着头道:“我也觉得三哥哥跟着大伯父更好,不过大伯父此番上任远在和州,路上少说也有十来天的行程,新官上任又特别忙,还不知那边是什么情况。我就想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

  她才十岁,小姑娘一个能帮什么忙?

  乔大夫人道:“帮忙倒是不必了,如果想学,就在旁边看看吧。”

  乔璃点头,反正她的目的就是留在聚福堂,大夫人留下她可见明白她的意思。她就安安静静地捧着茶在一旁坐着,一坐就是一下午,有丫头禀报“老爷回来了”,她就随着大夫人一块起身。

  乔大老爷脸色仍旧不悦,看见乔璃愣了愣脸色稍缓,乔璃请了安就告退,剩下的就看大夫人的了。

  大老爷吃了一口茶问起乔璃上京的事:“九丫头那边安排好了没有?”

  大夫人摇头,道:“她说不想去京城了。”

  “这就奇了,我要去任上,你又不是不能安排人送她去京城。”

  “这孩子从小就通透,一向和珄儿要好,今儿老爷无缘无故冲着珄儿发脾气。她难免多心,你只当珄儿贪玩,珄儿今儿来找我,不过是怕九丫头路上不周全,他身为兄长,想护送一程罢了。”大夫人道,“老爷不放心直说,何苦对着珄儿发脾气,九丫头还当是为了她的事才闹得你们父子不合,自责了一下午。”

  大老爷倒是没想到这些,可想到乔珄在他面前畏畏缩缩的样子,就道:“珄儿能抵什么事儿?我看让他跟着去,反而要给九丫头添乱。”

  “你身为长辈,晚辈年纪再大在你跟前都是孩子,可对九丫头来说,珄儿是兄长。”大夫人道,“我也不是不愿珄儿跟着老爷,他如今身强力壮,跟着老爷我不放心岂不是诛心之言?可老爷想过没有,您以前外任他省却是没去过安徽,此去人生地不熟,总要先把一切安顿好再让两个孩子去。不然,您新官到任忙着外头的事,可有功夫盯着两个孩子?”

  听说侄女因他发火自责,大老爷就冷静下来,这会子听妻子说话,也觉句句在理,不由道:“我见两个孩子都畏畏缩缩没见识,越想越气才说了气话。”

  “我一个妇道人家,如何带他们出去长见识?少不得大了还是要跟着老爷。早上老爷自己还说,早些过继了孩子来让他们兄弟姊妹多相处……老爷那头还没安排好,把两个孩子带去,一时手忙脚乱。这头等孩子过继,家里全是姑娘,一个男孩岂是和姑娘能玩到一块儿的?”

  说得大老爷一时没了言语,傍晚时分,十里香就收到消息,等大老爷去任上安排好之后,再接乔珄和乔璄去。

  “……还说,让三少爷、八少爷暂且留在济南,等与王太老爷商议好过继的事后,让三少爷和八少爷带着过继的少爷熟悉家里的环境,一块跟着先生读书。”

  六姑娘愣在哪里。

  前世,王家和乔家因为过继闹了一场,但大老爷把乔璃带回来后就住在福寿堂,后来三老爷夫妇下葬。老夫人念乔璃没了爹娘愈发疼爱,就惹得家里其他姑娘生嫉,与家里兄弟姊妹相处不大和睦。

  老夫人抛开前嫌,一年后就主动和王家商议过继的事,把当时只有四岁的乔玾过继到了三老爷夫妇名下,并和乔璃一块在福寿堂养到十岁。

  这一世,因老夫了忌讳乔璃,过继的事也就跟着耽搁至今。现在看来,她以为改变的那些,也慢慢与前世的轨道重合……

  六姑娘忍不住笑起来,笑着笑着眼泪就流出来。

  这算是报应么?

  如果她没有让老夫人忌讳乔璃,两年前就过继了,大夫人又怎么会搬出这样的借口拦住大老爷带走乔璄?

  而护送乔璃去京城,就算大老爷和乔珄都不能去,也没什么可担心的,西府、南府还有几位与乔璃一个辈分,但已成家立业的同族兄长。

  乔璃是乔家的姑娘,即便去了京城,也不可能直接到王家落脚,势必要先住在本族人哪里。如此,在两府选个稳重的护送,就已十分稳妥了。

  隔天乔大夫人就去了南府,却是没想到遇上了孟二夫人。

  “原来九姑娘也要去京城?”

  乔大夫人一听就猜准孟二夫人也要去京城,孟二夫人觉得乔璃年纪小却十分懂事稳重,孟家与乔家几代交好,笑道:“我打算带着几个孩子去京城逛逛,夫人也知道,我们家大郎要预备春闱大比,其他几个孩子也大了,此番带着他们去,看看京城的情况,琢磨着能不能把老夫人也接去京城住住。”

  这话说得很有余地,四夫人目光一闪,笑着搭腔:“这感情好,咱们两家结伴同行,九姑娘要是能得夫人沿途照料,我们就愈发放心了。”

  孟二夫人身边还有个女儿,比乔璃小两岁,可因为只有一个女儿,家里男孩多,性子就跳脱像个男孩子,孟二夫人拿着很头疼。

  想到乔璃文文静静,倒是一个不错的榜样,很爽快就答应了。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孟二夫人既然答应,自然不会出什么问题。乔大夫人忙不迭地道谢,孟二夫人就忍不住旧话重提,说孟二少爷孟博林如今能走路,亏得出事时乔家相助。

  瞧着她们谢来谢去,四夫人笑道:“先别顾着说这些,既然决定同行,还是把启程的日子说定。”

  “我们明儿就动身,坐船北上。”

  乔璃这边也已预备妥当,今儿时间还早,乔大夫人点头,又商议了细节。辞别孟二夫人,仍旧请了南府二爷乔环沿途周全:“只怕回来的时候未必能走到一块。”

  四太太满口答应,乔环二十五六,秀才身份,是南府的庶子,也是分了家的。如今放弃科举从商,买卖做得不错,经常孝敬嫡母四太太,倒与嫡母四太太相处融洽。

  乔珄自是不敢再提去京城的话了,却是没想到大老爷琢磨了一晚上,把乔珄叫来身边,叮嘱他去京城后注意事项,以及说话行事!

  乔珄暗喜不已,不管父亲说什么,都只管点头答应。从书房出来,走了一箭之地,不见旁人才欢喜地一蹦老高。

  大夫人回到屋里,大老爷也从书房回来,就说了让乔珄去京城的事:“让他去京城看看,才知道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

  大夫人是真有些弄不懂大老爷的心思了,倒也没说什么,把与孟二夫人同行的安排说了。

  大老爷点头:“孟家那几个孩子倒是稳重,乔环就有些圆滑,珄儿身边安排两个稳重的管事跟着。要是胡闹,就写信告诉我,看我不揭了他的皮!”

  “老爷这是何苦?不想让珄儿去就不让他去,他还能偷偷摸摸地去不成?”

  大老爷也觉再说狠话没意思,他让乔珄跟着去算是代表了他自己,王太老爷见乔珄与乔璃兄弟姊妹关系要好,若是能得王太老爷指点,却是比他这个举人有用得多。

  弟弟三老爷,就是拜在王太老爷门下,除了岳丈与女婿的身份,他们还是师徒。而三老爷与三夫人成为夫妻,就是锦上添花的美事,若是没出意外……

  大老爷甩开了不愉快旧事,反省自己今儿的行为,朝妻子说了几句好话。大夫人心情好起来,大老爷就趁机道:“让璄儿也搬出后院吧,整日家和女人接触,性子也越来越像个姑娘,说话细声细气,看着就心烦。”

  乔璃没想到会和孟家人同行,更没想到大老爷会让乔珄跟着去,她有些担忧乔珄。不过很快就释然了,乔珄还是很有作为兄长的自觉,而一个人到了陌生的地方,都会很自觉地克制自己的行为,他们在京城也不会待太久。

  随行的人少不得周妈妈、初雪、谷雨三位,老夫人又让铁妈妈选了两个二十来岁稳重壮实的媳妇子跟着,这些是贴身服侍的,其余人选大夫人安排好,交给了乔环和周管事。

  总而言之,除了带去京城的礼物,这些人就占了一条船。乔璃身边服侍的也就跟着乔璃一块,同孟二夫人、孟四姑娘以及服侍她们的坐了一条大船。乔珄自然就和孟博松、孟博林等孟家子弟坐了一条船。

  大家欢欢喜喜,孟二夫人却忧心忡忡地时时刻刻留意乔璃,神情复杂,弄得乔璃浑身不自在,不禁反省自己上船后是不是说错了话做错了事?

  可想来想去,都没觉得自己哪里做得不合规矩。孟二夫人一开始也很热情高兴,这样的变化是在孟四姑娘和她说了悄悄话后才出现的。

  乔璃百思不得其解。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