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日比一日严寒,忙忙碌碌中转眼进入了腊月,这时候大多农家的腊肉才刚刚晒好或者还在晒着,今年虽说大多的青壮年都离家参军未归,但因为陈婷的缘故,大多家里都得了额外收入,所以这接近腊月的时候,基本每家都割上了一点肉,制作腊肉,也热闹得很。
家里腊肉是陈氏做的,陈婷会做各种各样的菜,是因为她吃过或者见过食谱之类的,这腊肉也是吃过的,却很少有人自己做的,都是在超市买现成的。
看着蜡黄蜡黄的肉条在阳光下泛着油滋滋的光,陈婷突然特别想吃腊鱼了。将晒得紧实紧实的腊鱼放在水里面泡一段时间,等鱼软了以后,沥干。锅中倒入油,七分油熟后倒入事先准备好的葱姜蒜爆香后捞出,再放油,将鱼放进去,煎至金黄色倒入炒好的葱姜蒜。这样的做法保持了腊鱼肉感的紧实和腊香味,还特别下饭。光想想陈婷就忍不住留口水。可是现在没有鱼不说,也赶不及做了,唉,只能期盼以后还有机会吃了。
如今家里经常能吃得上新鲜肉,在吃了五六个月的鲜肉之后,看着黄橙橙的腊肉,孩子们也是嘴馋得紧,陈婷看着腊肉想着腊鱼流口水,几个孩子却是看着腊肉直接流口水的。
陈氏去村里给娘家送些吃食、用品,一回来就见到屋檐下陈婷带着四个孩子排排坐,一个个的都看着院子里的两杆子腊肉留口水。
习惯了陈婷的精明睿智,一下次看到陈婷跟个孩子似的,陈氏忍不住将现在的陈婷与以前记忆中的陈婷重叠。陈氏嫁过来的时候陈婷也还只是个小姑娘,陈立做饭也只是勉强弄熟而已,陈氏嫁过来后,除了最初的熟悉,陈婷也很是依赖陈氏的,陈氏做饭,陈婷就会在旁边帮忙,也常常是这么一副迷糊劲的,像只嘴馋的猫在等吃食。
后来年岁见长,加上陈氏有了陆续有了子涵、子轩,与陈婷的关系也就慢慢没那么亲密了,后来陈婷成亲,虽说还是一个屋檐下,但也不知怎么的,就是回不去那种似姐妹似母女的密切了。
一番感慨完,其实也没有多久,陈氏戏谑地开口:“呀,这院子里怎么发大水了?”
陈婷醒过神,知道陈氏在诙谐自己,也不恼,笑着将几个还沉浸在美食的想象中的孩子拍醒,说道,“赶紧去给妗妗倒杯水,中午就有腊肉吃哦。”
看着争先恐后去倒水的四个孩子,陈婷与陈氏相视一眼后都哈哈大笑了。
中午果然有腊肉吃,陈婷将腊肉用刀切成薄薄的一片用油煎了,用一盘子装起来,又将萝卜和大白菜切成丝用水烫过捞起,加上自制的辣椒酱,淋上香油后装在一盆子里,加上烙好的中间切了开口的白饼,和一大锅的骨头香芋汤。
腊肉夹馍也是孩子们没吃过的,一大口的骨肉香芋汤再一大口的腊肉夹馍,撑得孩子走不动,却都一脸满足。
“妈妈,我们爱你。”突然果儿爬起来,嗒吧一声的亲在陈婷脸上。
陈婷很是意外,在随意的提过几次,在别处娘也叫成妈妈后,陈婷就没特别去要求孩子们对她的称呼上做什么改变。亲吻却是有不少的,陈婷觉得在孩子小的时候,亲吻能更加促进孩子与父母的感情交流,所以有事没事的,陈婷总是在两孩子脸上嗒吧一下。
愣了愣,陈婷抱过果儿,笑道,“妈妈也爱你和弟弟。永远爱你们。”
虎儿在陈婷怀里扭来扭去就是不肯让陈婷亲,嘴里说着,“娘,我是男子汉,不能亲亲。”
“哈哈,我是你娘亲呢,给我亲一下有什么关系?来一口。”说着又把嘴递到虎儿面前。
一阵嬉闹中,陈氏收拾了碗筷出去了。
未时,村里的妇人和一些大些的闺女来到家里,也没进屋就坐在院里,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缝制手中的物件。
入冬不久,在一次机缘巧合下,陈婷花了200两盘下了一家绸缎庄,原来的主家家里出了些事,便将这铺子售出,陈婷检查了伙计、房契、存货、地段等没什么问题后就欣然接手了。
除了店里的掌柜换了以外,其他都没有变动,掌柜是主家要求带走的。陈婷除了盘手的时候将全部员工集中训了几句话,再将高氏介绍一番后,后面都是每月去店里查一次帐,到也不麻烦,而高氏则留在店里看着店、管着帐,也幸好店后面带着个小院子,也能住人。高大海也跟着去了两天,发现自己帮不上忙就回了高家庄。
那些妇人手中缝制的是陈婷根据现代的服装加以改进后设计的,那些大个的闺女们也没闲着,根据陈婷给的图样对布料进行裁剪。
陈婷打算赶在腊八前将第一批的服装制作出来,计划的是2000套,如今做了有1600左右了。应该还来得及。
原本陈婷在看到城里连个现成的成衣铺子也没有的情况也没打算做这些服装的,后来有一次虎儿在外面玩耍,尿了裤子回来,原来是系绳子的时候,陈婷不注意给弄成了死结,虎儿解不开只能尿裤上了。陈婷后来就盘算着要不把那绸缎庄改成成衣铺子得了。
成衣制作出来后就卖成衣,其他时间则继续卖绸缎布料的,也方便。于是就出现了每天固定的时间,那些村里手艺好的来到陈婷家中的情况,陈婷给的工钱也公道,每天80文的银子,还有热汤喝。冬季本就没有什么好忙活的,所以陈婷一说起,大家就纷纷报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