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朝野之上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着大战即将来临,帅印归属,一军统帅听起来是那样的威风赫赫,可是在大明朝国库空虚粮草不济之时,元帅所赋予的任务可不单单是驱逐敌人,还有速战速决。

胡诗月透过奉天殿的门缝偷偷瞥视着一切,朱棣居于正中央一直保持着沉默,只是双眼沉淀了许多。

见众大臣议论无果,朱元璋无奈地开口询问道:“燕王,你认为谁为帅最为恰当,能够扬我大明国威?”

胡诗月听得出来他语气之中威逼的意思,看来野史中所记载的并非虚构,史书记载朱棣乃是孝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马氏,可是他却是庶出,同一片沃土养育出不同的两种果实,一个是土豆,一个是地瓜,而在朱元璋眼中朱棣永远成为不了地瓜,他只是一个土豆!

怪不得,怪不得他会不念及叔侄之情,装疯卖傻,隐忍四年,清君侧靖国难发动了靖难之役,最终将自己的亲侄儿逼死于大火焚烧之中……

看着他缓缓地跪下来,眼神之中充满了不甘,曾经对他的愤恨之情也消失了大半,声音轻而柔的回答道:“儿臣不知!”

这一刻,胡诗月见到了朱元璋的另一幕,抓起龙案上的茶杯愤然向他的身上砸去,仿佛在他眼中不过是只卑微的蝼蚁,而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啐!”

茶水四溅,那身华丽的锦衣也变的狼狈不堪,但是胡诗月注意到朱棣的眼中始终保持着那份沉淀与淡定,似乎对于这种对待早就习以为常。

“皇上息怒!”众大臣见状,不约而同地跪拜在地,高呼万岁,机械式的重复着,心里却是一副看好戏的心态。

胡诗月感觉到鼻翼的呼吸变得异常紧凑,似乎有些后悔见到了这样一幕,看着朱棣,他该怎么办?

“父皇息怒!”抬起头,再次跪拜,那僵硬的脸庞看不出他此时此刻的情绪:“儿臣愿为帅,帅大军出征,击退倭寇,扬我国威!”

“朕静等燕王喜讯!”胡诗月看向朱元璋,为何那个慈眉善目的老头突然变得如此陌生,活生生的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推向了战场,他当真如此的厚此薄彼:“传朕旨意,封燕王为三军统帅,帅军攻克倭寇,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棣,皇族一个悲哀的人物,可悲可气的朱元璋,你能否预料到你今日的厚此薄彼,造就了日后的明朝内战,四年的内战几乎使大半个明朝都陷入了危机,你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莫非就是要了这么一个结果?

御书房内,胡诗月整理心情,朱元璋善于察言观色千万不能让他发现丝毫的破绽,可是他的心思仿佛全在这一纸圣旨之上。

踌躇的端着笔,时时不知该如何落笔,胡诗月不经意地凑上前,却见到他写下五万大军四个字,倭寇领兵二十万,区区五万大军如何抵挡,如此的以卵击石,朱棣最后的下场只有一个!

“嗯?”朱元璋转过头来,正好对视上胡诗月诧异困惑的目光,知道自己逾越了立即低下头,默不吭声。

没有了群臣百官,朱元璋看起来也十分轻松自在,若换做其他奴才恐怕早就拉出去刺瞎双眼,禁宫之地早有明文规定,宦官、宫女皆不得随意注视奏章,议论国事否则轻者刺瞎双眼在,重者拉出午门斩首!

朱元璋之所以没有动怒,是因为她了解胡诗月,她不是一个不懂规矩的奴婢,或许只是对于那五万大军四个字奇怪而已:“诗月,你认为五万大军不足以抵抗倭寇的二十万军队,是吗?”

“是,以卵击石!”胡诗月得到朱元璋宠爱的最大原因,就是心里想什么嘴巴说出的就是什么,从来没有半点的虚假。

李公公在一旁默默地听着,他跟随皇上三十余年,以前朱元璋的身边时时刻刻见到的都是他的身影,可是不久前却多了一个,朱元璋也不知道自己从何时开始离不开这个大而无畏的小丫头,她总是能言其他人不敢说的话!

“难道你没有听说过以少胜多的例子吗?”说着此话朱元璋的心底也不免难过,或许朱棣这一生都不会了解到此时此刻他的父亲在为他担忧,可是朱元璋不会忘却的是,他不仅仅是朱棣的父亲,还是大明朝的皇帝,皇舆周天亿兆黎民都仰仗他的鼻息而活!

“以一敌四,很难!”对于这段历史胡诗月从来没有听过,所以她无法预料这场战争最后的结果,朱棣不会死这一点她能够肯定,因为他还要成为永乐帝明成祖,可是那五万子弟兵怎么办呢?他们又是否能够活下去?

胡诗月察言观色着朱元璋的神情,知道他此时能够听得进去箴言,所以才大胆地说道:“自古以来以少胜多的例子并不少,其中最为经典的莫不如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利用袁绍恃强骄躁、不善用人、疏于筹策的弱点,后发制人,攻守相济,把握战机,出奇制胜最终以两万人击垮了十万;可纵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有轻敌自负的时候,如若不然怎会让刘备孙权结盟抗敌,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成就了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战……”

朱元璋有些震撼,传闻中胡惟庸那病怏怏的女儿,竟然如此的谙通兵法,将过往战例说的头头是道,看来胡惟庸隐藏的太深太深了。

“无论是官渡还是赤壁,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可是他们也同样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想必前朝,他们那时是不具备那样的能力,而我们是……”胡诗月欲言又止,因为接下来的话她不能够再说下去了,否则就是大不敬。

凭借朱元璋的智谋怎会听不出她的下半句,眉毛挑高,威严不怒自威地问道:“你认为朕将自己的官兵送往了阎罗殿,是吗?”

胡诗月一向是个自私自利无利不起早的混混,何时开始她渐渐地变了,为了齐绮费尽周折与朱元璋周旋,为了父亲忍辱负重迫于朱棣的威胁,如今为了那五万素未谋面的官兵,不惜冒犯天颜。

她不会自诩为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她没有那样的无私,只是不想让更多无辜的人在她眼前死去,她怕,怕那种死亡的感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话到此,胡诗月只有用大道之行的话来谏言。

不料却惹来了盛怒,怒喝一声:“放肆!”

立于原地,谦卑地双膝跪下,她相信朱元璋是个传奇性的人物,不会为了这种小事就杀了敢于谏言的奴才!

果然,在李公公擦了一把冷汗之时,胡诗月再一次赌赢了!

“哈哈哈!”这爽朗的笑声只为了胡诗月,听到它那颗悬着的心自然落了地:“伶牙俐齿,仗着朕对你的宠爱,真是大而无畏,大而无畏啊!”

朱元璋一摆手,胡诗月这才起身,单纯地笑着:“可是皇上不就是喜欢诗月这个样子,才会将诗月留在身边的。”

“嗯!”她的聪慧如同一面平静的水面,隐藏在水地的最深处,为了让她继续如此,朱元璋才会将她留在身边,远走那些阴谋陷害:“朕何尝不想能够派出十万大军,但粮草不济大军何以为行,朕更不愿意看到的是他们因为没有粮草而活活饿死,身为军人何尝不愿马革裹尸,为国捐躯,如此枉死才是真正的无辜!”

原来……如此!

“诗月误解皇上了!”那么,朱棣也误解他的父皇了,若是将这个误会解开,是否就不会有日后的悲剧,她该不该尽力去改变历史,若是历史改变,她是否也会消失在这个空间:“皇上为何不向燕王言明呢?”

对于她会突然提到燕王,朱元璋有些错愕,误以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瓜葛,可是那双明亮的眸子却说明了一切:“你真是一个心细如尘的丫头,原来你也看出来朕与燕王父子之间的芥蒂,朕并非不爱这个儿子,而是太清楚这个儿子,他太像朕了,太像,太像!”

胡诗月静静地听着,恐怕谁也不会有此荣幸,听一位皇帝讲述儿子,此时的他与一般的父亲无两样:“像,难道不好吗?”

朱元璋的脸上浮现着些许疲劳的衰退之色,自嘲似的笑了笑:“在你眼里朕是一个怎样的人,尽可以忘情而言,朕恕你无罪?”

“文成武略,功盖天下,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这是后人对他的唯一评价,也是胡诗月对他唯一的印象,自然而然地说了出来。

“文成武略,功盖天下,哈哈哈,在这样的功绩之下你可知朕的双手沾染了无数的鲜血,其中大多数都是朕的故交挚友,若是燕王做了皇帝只怕会继续这份杀戮,而允炆虽然年纪尚幼,可温顺儒雅,未来的大明朝是以仁政行天下,为了给允炆一份平稳的家业,有些事情朕不得为之!”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