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请跳转新地址 m.158xs.com

消息传回昔梁,正逢早朝之时------

“众位爱卿可有推荐之人选?”殷霁将北疆军营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接着询问四下,不知是否是因为伤寒未愈,说话气势已不如以前,偶尔会有咳嗽的声音传下来。

大殿下的群臣面面相觑---

西突厥蛰伏多年,终于有所行动,大家也都深知来者不善,这次,怕是不能善了了。

谁能保证,下一个被掳的,不是这次派出的将领?

大家谁也不愿意自己去做这只可能‘有去无回’的出头鸟,当然,也不愿意因为此次的‘举荐’而得罪了他人。

于是,整个大殿上,鸦雀无声。

......

许久,终于有人站出。

“微臣认为,二皇子高瞻远瞩,早在承乾节之时对此事就有所预料。微臣认为,二皇子是最佳人选,此次前去定能马到功成。”

原来,是尚书大人。

二位皇子一事过后,尚书大人对二皇子一党深恶痛绝,总猜测着与二皇子脱不了干系,毕竟,诸位皇子当中,四皇子因为贵妃难产原因去世,再除去几位年幼的皇子和多病的六皇子,只有二皇子是最有嫌疑之人。

只是,这么些日子一来,苦苦找不到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测。

此言一出,殿中更是静谧的可怕。

谁也不敢附和尚书的建议,即便是平日事事追随尚书的诸位大臣们。毕竟,娴妃娘娘去世,三皇子下落不明,谁也不会对自己的前途大意。

所以,静观其变是多番权衡之后最好的选择。

龙椅上的殷霁听言,脸色不变,只是看了看手中由李茂亲手所写的书信,又放眼看了看众人,“尚书的想法倒是与朕的一致!”

同样的,这个人选便是李茂将军亲自派人送到自己手里的书信上所写。信中言辞恳切,几番分析后认为,二皇子珞昕不论从智慧、还是对军心士气的帮助上都是最佳的人选。

但,他仍是再询问了一遍众人:“还有哪位爱卿有其他人选可供举荐?”

这时,大家视线的焦点---孟王爷终于也有了动作。

只见他逐步上前,“禀皇上,老臣有本启奏。”

“王爷但说无妨。”

“皇上,据臣所知,二皇子即将赶赴江南一带处理汛情,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考虑再三,在这种特殊时刻,孟王爷绝不能让自己拥护的二皇子去冒这个险。

虽然,他心里也十分清楚,若是成功而回,会是他顺利登上太子之位的一个重要筹码,而如今,没有了任何具威胁性的人存在,又何必多生事端?

“如果这样子的话...珞昕倒是错过了这么个难得的机会...那...”闻言的殷霁似乎记起了什么,“朕会征询珞昕的意见后再做决定。”

一番早朝下来,殷霁已面有疲惫之色。

见状,皇上的随侍公公便赶紧喊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片刻,无人言语。

于是,一番暗流汹涌的早朝,在公公随即而来的‘退朝’声中,结束了。

--------------------------------------------------------------------------------------

下了早朝,殷霁差公公喊来了正欲出门的珞昕。

一番询问过后,出乎他意料的是,珞昕的答案竟是:“父皇,儿臣十分想为大殷边疆的稳定出一分力,但江南汛情危急,不能有任何拖延...不过,儿臣这里倒是有一个人选,相信此人定能胜任参赞一职。”

“哦?”珞昕这么一说,殷霁倒是十分好奇,毕竟,众所周知,二皇子行事乖张孤僻,从未听说过与谁有过深交。

“相信父皇对此人的能力也已很了解了,”看到父皇露出些许疑惑的神情,珞昕也微笑起来,“落棋楼中的,未、央。”

珞昕的话音一落,殷霁的神情变得有些复杂,“但...”

“父皇定是担心六弟那边,但儿臣认为,六弟与未央之间相互的影响力,是珞昕与父皇都估计不到的...”

“就怕,祺儿这孩子太过依赖于未央,这...定不是个好的现象啊...”提到自己那六子,殷霁眼角的纹路隐约出现,老态初显。

此刻的珞昕,聪明的选择沉默。

“就按你的意思办吧。”终于,殷霁开口说道。

......

于是,二人心中都有了一个可行的方法。酉时方过,未央出现在福宁宫后无人经过的小道上,这条小道,也即是二人第一次见面的小道。

见到似乎早已等在那里的珞昕,未央上前请安:,“未央见过二皇子!不知二皇子召未央前来有何吩咐?”

对于二皇子突如其来的召唤,在来之前,未央亦苦苦思索许久,无果之后,还是选择自己前来寻找答案。

“想必你已知道北疆的军情了吧?”对于未央冷淡的表情不以为意,珞昕径自开口说明此次的来意。

未央沉默,没有说话。事实上,早朝一结束,天璇早已向她报告了朝上发生的一切。

于是珞昕接着往下说:“父皇欲派遣我前往北疆,但,我向父皇推荐了你。”

令珞昕满意的是,他终于在未央眼中看到了自认识她以来的第二种表情,叫做惊讶。

虽然,只是一闪而过。

“为何?”平复下心中的情绪,未央平静的开口。

“难道,未央姑娘不认为,你、或者说落棋楼中的六弟,缺少的,不正是这样的一个机会么?”

“为何?”

几番交手下来,未央已心知,二皇子根本就不会有如孟王爷在朝上所言的顾虑,这次的北疆之行,应正迎合了他体内冒险的因子。

第二个为何问出,未央的情绪已然掠过万般变化。

珞昕虽然还是平日里乖张的模样,但上扬的眉角说明了他心底的一份情绪。

虽然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因为江南之行的原因,但事实上的原因只有他自己清楚。

“就当,我来弥补皇后欠六弟的吧...”

声音低沉,几不可闻。

未央闻言,抬头,表情愈发的平静---

原来,他也早已知情。

据传,二皇子十一岁那年冬天,大病一场,痊愈后,性情有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对自己的母后的态度,只能用恶劣来形容。

原来...

......

“不管怎样,未央多谢二皇子!”

“这么说,你是答应了?”似乎方才的低沉只是自己平日里各种乖张行为中的一种,珞昕又换上一脸严肃。

“若无意外。”

珞昕笑,了然,他当然知道,未央口中的意外,便是自己那六弟的不应允。

不过,他深信,这个意外,一定不会出现。

因为,此刻,他的父皇已在落棋楼中做着与自己相近的事情。“一直以来,我总有个疑问,不知未央姑娘可否为珞昕解答?”此次的目的已经达到,珞昕开口问着自己心中存在许久的疑问。

“二皇子请讲,未央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当年,娴妃娘娘是直接下毒的凶手,而你明知,皇后娘娘才是真正的主谋,为何,未央姑娘在第一次与本皇子相见的时候,与对珞敏、珞扬的态度为何还是有很大差别?当然,这也或许是珞昕的错觉。”

虽然这么说,但珞昕的表情很明白表示着,绝对不是第二种可能。

没想到二皇子问的是这个,未央没有接话,因为她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好说的。

“难道...?”脑中突然有个情景闪过,珞昕恍然大悟,“你是为了要还我当年在经纶堂解救的‘恩情’?!”言语中,含有浓浓的不可置信。

瞥见未央表情细微的变化,珞昕知道,自己猜对了。

“哈哈!当年我只是嫌他们太吵了。没想到,你倒是记得!这样也好,这样也好,哈哈!”似乎发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般,珞昕大笑着。

“二皇子若没有其它事情的话,未央告退了。”未央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淡然道。

“明早就会有人去落棋楼送去圣旨,从此以后,对于六弟,我不会再退让,希望,他也能向我证明,他值得你这样守在他的身边...同样,也祝你好运。”

“多谢二皇子,未央告退。”

今夜之后,似乎一切都要开始不一样了...

------------------------------------------------------------------------------------

清晨,落棋楼外的凉亭中。

冬日的纯净阳光将抚琴的珞祺映得仿佛透明。

柔顺的黑发,耀眼的白衣。

此刻的他,美丽得好似蓬莱仙人。

那副古琴在他灵动的指间恍若有着生命般,流淌出优美且缱绻的曲调。

未央望去。

珞祺的眼中闪烁着阳光的气息,灿烂地笑入她的眼底。

在十尺开外停住脚步,未央没有上前,打量自顾奏琴的珞祺。

他好象忘却了周遭一切的存在,兀自沉浸在琴声的世界里。

终于,她忍不住出声:“珞祺,你让我过来做什么?”

珞祺抬眼,轻轻瞟她,好象她是一块千年朽木:“如此悠美的琴曲,未央你居然分神?”

未央淡笑,“哪有人自己夸自己的?”

珞祺似婉然,叹息道:“不解风雅。”然后,又继续缓缓拨动着琴弦,零星的琴音断断续续,却别有一番意味。“在北疆,恐怕就听不到这么好的曲音了。”

微笑虽然还挂在嘴角,却不曾深入心底。

未央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珞祺,有着自己说不出来的变化。

她知道了,该来的,总是要来。

“珞祺,你怎么了?前方军情告急,皇上任我为参赞,以助李茂将军。”此去北疆一事,未央知道瞒他不住,更何况,她也从没想过要瞒他。

“我最关心的,是你。”珞祺笑着,虽依旧灿烂,但光芒不再纯粹。

“珞祺...”

“我答应父皇,在你不在的这段时间内,让大臣们承认我。”接着,凝视未央片刻,然后慢吞吞的眨了眨眼睛,微笑,“同时,向所有人证明,我,珞祺,值得未央守在我身边这么多年,值得未央为我所做的一切。”

未央不知道昨夜自己在福宁宫后的时辰里,皇上对珞祺说了些什么,但现在的珞祺看来似乎脱胎换骨,带着重生的喜悦。

她的声音很轻,“放心,一切都会好的,别太给自己压力。”

“未央,等你回来。”

“嗯。”

三日后,未央带着皇上的圣旨前往北疆。

友链:小7看书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